16.1 从永磁体谈起(2)
- 格式:doc
- 大小:500.00 KB
- 文档页数:2
16.1从永磁体谈起第2课时磁场一、选择题1.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链接例1易错警示() A.磁场是研究问题而假想的B.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C.椅子一定是磁体D.磁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2.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在磁体周围确实存在,而磁感线是一条条闭合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B. 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C. 磁场中的任意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D. 磁感线在某点的方向总是和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南极的指向相反3.图16-1-20中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和分布情况正确的是()图16-1-204.如图16-1-21所示,甲、乙分别为不同条形磁铁的磁极,它们中间是已知极性的条形磁铁,虚线是表示磁极间的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
则可以判断甲、乙两个磁极依次是()图16-1-21A.N、N B.S、S C.N、S D.S、N5.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8枚小磁针(其中涂黑的部分是小磁针的N极)。
图16-1-22中正确的是链接例2方法指导()图16-1-226.关于如图16-1-23所示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6-1-23A.左端为磁体的N极B.a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右C.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D.如果将该磁体在教室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南7.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体产生的,如图16-1-24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体的是()图16-1-24二、填空题8.a、b为两个条形磁铁的磁极,根据如图16-1-25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a为________极,b为________极,小磁针上端为________极。
图16-1-259.如图16-1-26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_(选填“P”或“Q”)处。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感知教材知识点一 1. 铁、钴、镍永磁体 2. N、S 磁极排斥吸引 3. 磁性接触摩擦敲击加热知识点二 1. N 2. 箭头N S 3. 地磁场南极北极课后提升精学精练1. B2. A3. D【解析】将缝衣针在磁体上摩擦就是将缝衣针磁化的过程,故选项A正确;将其放在水面上能够自由转动,且指示南北方向,说明磁体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故选项B正确;缝衣针能够被磁化,说明它是磁性材料,但是不一定是由铁制成的,还可以是钴、镍等其他物质,故选项C正确,D错误。
4. C【解析】由于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所以甲、乙两个钢棒中可能只有一个是磁体,故选项A、B、D均错误;甲、乙如果都有磁性,两个异名磁极靠近时,也相互吸引,故选项C正确。
5. A【解析】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这是典型的转换法,故①正确;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故②③错误;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故④正确。
故选A。
6. C【解析】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外部磁感线从地磁北极指向地磁南极,故选项C正确。
7. B【解析】观察题图中所示情况,再结合磁化的有关知识可知,钢针被磁化后,B端为南极,故作指南针用时,B端应该指南。
(注意:判断AB被磁化后的N、S极时,以最后离开的位置来判断) 8. A【解析】司南是一个指南针,是个磁体,能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①正确;司南长柄指南,是磁石的南极,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②正确,④错误;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③错误;故选A。
9. B【解析】磁感线越密集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稀疏磁场越弱.由题图中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b点的磁感线最密集,所以此处磁场最强。
故选B。
10. B【解析】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强,对小铁球的吸引力强,弹簧测力计在磁铁两端时示数大,吸引大头针较多,则选项A、C、D可以区分磁铁的不同部位磁性的强弱;磁极不同的两个磁铁相互吸引,同时靠近,无法区分磁性的强弱,故选项B不能。
16.1 从永磁体谈起一、单选题1.关于磁现象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磁针若从中截成两段,一段是N极,一段是S极B.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的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说明磁场越强D.指南针的N极指向地理的南方【答案】C【解析】A.小磁针若从中截成两段,则每段均仍有两个磁极,S极和N极,故A 错误;B.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磁感线是人为引入的一组假想曲线,故B错误;C.磁感线能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周围的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说明磁场越强,故C正确;D.指南针的N极指向地理的北方,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A.E点B.F点C.P点D.Q点【答案】C【解析】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由图可知,P点的磁感线最密集,所以P点的磁场最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器材中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A.银行的储蓄卡B.医用的信息磁卡C.录音磁带D.VCD光盘【答案】D【解析】ABC.银行储蓄卡、医用的信息磁卡和录音磁带采用磁电记录方式,用的是磁性材料,故ABC不符合题意;D.VCD光盘是利用光来进行工作的,它在光驱中利用激光头发出的光来读取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所示,小明在四川科技馆用一根细线将一个磁极未知的条形磁铁悬挂在空中,静止时它的A端指向地理北极,则该条形磁铁的A端是()A.N极B.S极C.N极和S极都有可能D.无法确定是否具有磁性【答案】A【解析】可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由于受地磁场的影响,静止时,S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方向,N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北极方向,磁铁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地理北方,则A端是磁铁的N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S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与地球两极并不完全重合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都不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N极发出,回到磁体的S极【答案】D【解析】A.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与地球两极并不完全重合,故A错误;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体周围的磁场而发生的,故B错误;C.磁感线是在研究磁场时,用一条条曲线形象直观的描述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是通过想象而描绘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C错误;D.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是从S极到N极,故D正确。
《从永磁体谈起》——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教案《从永磁体谈起》【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重点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理念。
教学活动形式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通过学生游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激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实验事实出发探索磁铁的性质、学会自制小磁针,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基本的磁现象,知道“磁化”和“去磁”的简单方法,了解磁性的广泛应用。
2、认识磁场,知道磁感线是形象的表示磁场的一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磁体、磁场的基本性质。
4、通过用铁屑显示磁体的磁场分布,学习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了解磁体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我国古代对磁学的伟大贡献,体会物理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磁场和磁感线的教学【教具学具】磁性飞镖、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带磁体的小汽车,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一元硬币,铁棒,细线等。
【教学过程】课前语: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百宝箱(介绍器材:3个圆柱体、一圆硬币、各种磁体)特别强调盒内装有铁屑,使用时要倒在白纸上,最后收集到盒子里。
一、游戏引入新课(射飞镖比赛)首先让学生观察到飞镖没有钢针。
质疑:为什么没有钢针的飞镖射到镖盘上没有掉下来?引入新课并进一步提问:同学们玩过磁铁吗?磁铁有哪些性质呢?(吸引铁)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知识水平上。
这节课我们更深入研究磁铁的性质。
学习第15章第一节《从永磁体谈起》板书:第一节从永磁体谈起二、进行新课1.出示5个探究问题: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探究5: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学生探究(15分钟)2.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展示探究1: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
16.1 从永磁体谈起第2课时磁场一、选择题1.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链接例1易错警示( )A.磁场是研究问题而假想的B.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C.椅子一定是磁体D.磁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2.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在磁体周围确实存在,而磁感线是一条条闭合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B. 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C. 磁场中的任意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D. 磁感线在某点的方向总是和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南极的指向相反3.图16-1-20中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和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图16-1-204.如图16-1-21所示,甲、乙分别为不同条形磁铁的磁极,它们中间是已知极性的条形磁铁,虚线是表示磁极间的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
则可以判断甲、乙两个磁极依次是( )图16-1-21A.N、N B.S、S C.N、S D.S、N5.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8枚小磁针(其中涂黑的部分是小磁针的N极)。
图16-1-22中正确的是链接例2方法指导( )图16-1-226.关于如图16-1-23所示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6-1-23A.左端为磁体的N极B.a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右C.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D.如果将该磁体在教室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南7.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体产生的,如图16-1-24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体的是( )图16-1-24二、填空题8.a、b为两个条形磁铁的磁极,根据如图16-1-25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a 为________极,b为________极,小磁针上端为________极。
图16-1-259.如图16-1-26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_(选填“P”或“Q”)处。
“导学诱思,互动展示”教学案
班级: 初三 姓名:
第 1 页 第 2 页
九 年级 物理 学科 主备人: 4.把一条形磁体 切为两段,那么( )
A. 每段都有两个磁极
B. 每段都有一个磁极
C. 较长的一段有两个磁极,较短的一段中只有一个磁极
D. 较长的一段有两个磁极,较短的一段没有磁极 5.以下有关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B.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同名磁极互相吸引 D.指南针能指南是地磁场的作用
6.将一条形磁铁用细线从中间悬挂起来静止时,N 极指向地球的 ,S 指向地球的 .
7.把用线悬挂着的小磁针分别放到地球的北极点和南极点,小磁针的N 极指向会怎样?为什么?
8.有三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金属棒,其中有两根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无磁性的铁棒.问:
⑴在不借助其他任何器材和物体的情况下,请设计实验把它们区别开.
⑵若可以选择其他器材和物体,你还可以有哪些新的设计方案将它们区分开?
学习内容: 16.1 从永磁体谈起(2) 学习目标:
1、 知道一些基本的磁现象,知道“磁化”和“去磁”的简单方法,
2、 认识磁场,知道磁感线是形象的表示磁场的一种方法,
3、 通过用铁屑显示的磁体的磁场分布,学习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法。
重点: 2、3 难点:2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
A.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B.能吸引钢、铁等物质
C.产生N 极到S 极的磁感应线
D.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如图⑴所示,是磁感线分布及方向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3.三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磁体或铁块悬挂在细线上,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⑵所示,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C 均为磁体
B. A 、B 为磁体,C 为铁块
C. A 、B 为磁体,C 可能为磁体,也可能为铁块
D. A 、C 为磁体,B 为铁块
第 3 页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