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3
名词解释徽商文化的含义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中国古代徽州地区的商业繁荣与商贾文化的积淀。
徽商文化不仅是一种商业经营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它传承了古代商人的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形成了独特的商业风格和商业道德标准。
首先,徽商文化强调勤俭节约。
自古以来,徽州地区资源贫乏,人口密集,因此徽州人民历来注重节俭与务实。
徽商家族主要以经商为业,他们从小就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灌输了“俭以养廉、廉以自持”的理念。
他们注重财务管理,善于节约,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徽商人的勤劳与节俭为徽州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徽商文化强调诚实守信。
徽商人以诚信为商业信用的核心价值,信用是他们经商的重要基石。
无论是对待客户还是与商业伙伴的合作,徽商人都以信誉为本,高度重视信用的建立和维护。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顾客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建立长久的商业关系。
徽商人常言道:“商场上无诚信,庙堂上无正人。
”这句话道出了徽商文化中诚信的重要性。
再次,徽商文化注重助人为乐。
徽商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善好施的精神。
他们乐于帮助穷人和困难群体,常常捐资助学、修桥铺路、兴办医院等公益事业。
徽商人抱着“宁输顽子不输熟人”的心态,愿意帮助那些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以及需要帮助的人群。
这种乐善好施精神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也树立了徽商人的良好形象。
此外,徽商文化还注重教育和家族的传承。
徽商人普遍重视教育,他们注重培养家族的继承者,传承商业智慧和家族文化。
徽商家族在经商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家族制度,通过世代相传的规範和制度保证了家族财富的稳定和传承。
同时,徽商人还注意培养子女的商业头脑和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可靠的接班人。
徽商文化最重要的是其综合性与持久性。
它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贯穿于徽商家族的经营活动和生活方式之中。
徽商人勇敢开拓、锐意进取的决心,以及他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不仅为徽州地区的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推动了整个中国商业文化的进步。
徽商文化的名词解释徽商,是指明清时期中国安徽地区的商人,也被称为安徽商人或徽州商人。
徽商出现在清代中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他们以其独特的商业经营模式和文化传统而闻名于世,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徽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价值。
一、商业经营模式徽商以家族经营和合作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家、村、社、徽”的商业网络。
在徽州地区,每个家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产业,并且家族成员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相互支持和依赖。
徽商经营的主要领域包括金融、纺织、瓷器、茶叶等,他们通过积累财富、扩大商业关系和投资房产等方式,不断壮大家族的实力。
二、商业信用与道德观念徽商注重商业信用和道德观念,他们讲求信用第一,以商业信誉作为重要的资本。
徽商之间以身家、信用作为合作的基础,通过定期结账、互相担保等方式保持商业关系的稳定与信任。
他们尊重契约精神,讲究诚信,重视社会责任,主张“以商为贵,以利为次”,在商业竞争中不追求过度利润。
三、宗族文化传承徽商文化注重家族观念和宗族文化的传承。
徽商家族多为世袭经商,在家族中有着严格的继承和传承规则。
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姓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堂号。
徽商通过家族团结和合作,不断传承和发扬家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徽州商人精神。
四、文化影响与贡献徽商文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贡献。
他们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还积极参与了国内外经济活动。
徽商倡导科学发展思想,推动了工商教育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徽商通过商贸往来,不仅将安徽的茶叶、丝绸等传统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还引进了西方的商业观念和先进技术。
结语徽商文化以其独特的商业经营模式、商业信用与道德观念、宗族文化传承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而被人们所称道。
这种传统的商业文化价值观念和经营模式,不仅吸引了现代商人的关注,也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徽商成功之道与徽商精神古老的徽州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那里有着一群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商人,他们遍布古老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他们注重质量抵制伪劣,薄利生财,甘为廉贾。
他们一群人有一种称谓,那就是闻名中国的“徽商”。
黄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等奇异壮阔的美丽风景。
在这种地方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这种风景更会让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
因为地处山区,农务业不发达。
为了填饱肚子很多人开始外出经商,而这些人日后将会被人们记住,他们就是徽商。
徽商是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很快徽商就和晋商、潮商并称为三大商帮。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除晋商和潮商以外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了解了徽商的历史,我觉得徽商之所以会成功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徽商懂得创业。
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面。
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
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
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
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二、徽商知道创新。
徽商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等方面。
徽州是个山区,但是徽商能够抓住世纪大航海时代提供的机遇,改变以耕读为主的传统道路,做出以发展商业为主、采取非常规地增殖财富的战略抉择。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敦煌学、藏学、徽学)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安徽文化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三个文化圈组成)。
徽州位于皖南山区,黄山雄奇甲天下,白岳旖旎称神州。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思想伟人,学术巨子,灿若群星;新安文化,徽州艺术,万紫千红。
勤劳的徽州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引领风骚千余年。
提到徽州文化,人们总以博大精深相称。
所谓博大,指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思想哲学、道德伦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典籍、科技工艺等各个领域都有上乘表现,且自成体系;所谓精深,乃言徽州文化的水平并不是一般性的,其所展现的高深的思想造诣、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丰厚的文化内涵,既显示了地域特色,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
它集中地体现了当时文化发展主流的诸多方面,异彩纷呈,贡献巨大。
那么,如此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又是怎样的呢?❖徽州历史沿革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统称“一府六县”。
由今黄山市及婺源县(现属江西上饶)、绩溪县(现属安徽宣城)组成。
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所置的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所在为歙县,历宋元明清四代。
1934年由于蒋介石的军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
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此为徽州历史上的两次婺源隶赣事件。
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与太平县交换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
广告山河图志全网公测,速抽VIP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镇。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省过大,为维持中央统治,顺治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
徽州:徽州在时间是指1121年至1911年,在地域上是指一府六县,即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
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徽商: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徽商的活动范围广阔,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
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
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达四百年之久。
徽商的代表形象:“徽骆驼”和“绩溪牛”。
徽商代表人物:经典代表人物:——红顶巨商胡雪岩: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徽州绩溪人,著名徽商,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
生性机敏,胆识过人,深谋远虑,不攻近利,最终不仅发迹致富,成为活财神,还以资助清廷、输款筹饷,功在边陲。
胡雪岩原本是纯粹的商人,竟然得到清廷特赐戴红顶子、穿黄马褂,实为亦官亦商,这在我国商史中亦属罕见。
——徽墨名家胡开文:清代我国有四大制墨名家,绩溪汪近圣和胡开文就占了两家,尤以胡开文墨后来居上,成为文房四宝中徽墨的代表,胡开文墨业自1756年起至1956年,前后经历200年,成为国内京、津、沪等数十个城市、集从业人员上千人的大行业,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茶商胡炳衡:徽商胡炳衡祖孙四代,在江苏三泰地区开辟茶商贸易,历百余年商海沧桑,几经劫难与复兴,先后开设茶庄、茶栈12爿,为绩溪茶业在三泰地区开创了一方天地。
学号:20114513 姓名:汪山班级:11级信管2班徽商文化徽州,一个充满了魅力的地方,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辖境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行政版图相对稳定。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商,即徽州商人,徽商始于南宋(1127年-1279年),发展于元末(1271年-1368年)明初(1368年-1644年),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1644年-1840年)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商与徽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徽商的发展促进了徽商文化的形成和发扬。
徽商文化有着几方面内容:新安理学、徽州戏曲、徽州书画、徽州风景。
徽商文化由南宋的兴盛到清朝道光年间的衰退,这是徽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有它的创造性进取性和历史必然性。
徽商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
徽商不仅以自己的杰出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三百余年事业的辉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中之翘楚之一,是与它的贾而好儒的本质特点分不开的。
徽商的贾而好儒首先表现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崇儒重儒。
如在黟县古民居村落西递村有这样一幅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从中便可看出徽商对儒与商的看重。
徽商贾而好儒还表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即不少商人致富后,或弃贾业儒,或弃贾就仕,不少徽商甚至选择了一条捐赀买官的道路。
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大多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以义取得利,讲究诚信商德,不欺妄奸诈,货真价实。
他们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商海竞争中技高一筹。
徽州“儒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何借鉴意义?一、徽商的崛起徽商崛起于明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300余年的辉煌。
明朝中叶,社会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在我国东南部出现了许多贸易重镇。
徽商除了将本地的竹、木、瓷土、和生漆、茶叶等运销外,也以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产品,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那时,盐的产量不高,成为最紧销的商品。
徽商经营盐业的人日益增多,直至将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击败。
当时在扬州的徽州盐商,或为场商(专向灶户收购食盐),或为运商,各有其生财之道。
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之间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
此时的湖广是淮盐畅销口岸,所销之盐占淮盐的一半以上。
徽商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一支商帮,曾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300年之久的辉煌。
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
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有近千人。
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盛极,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之说。
二、徽商的“儒贾观”和商业道德1.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徽州既以“东南邹鲁”驰誉遐迩,又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
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或是“先商后儒”,或是“亦贾亦儒”,从而形成了“贾而好儒”的重要特色。
徽商之所以能够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乃至成为称雄商界的劲旅,是与这一重要特色的分不开的。
徽商之所以在经营者重视商业道德,讲求经营之道,也无不是这一特色的重要体现。
“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有了强大徽商经济的滋润,徽州的世风日益儒雅。
长期的兴文重教,也培养了徽州人温文尔雅,聪慧内敛,干练务实的作风,这也可以说是徽州人的文化风格。
考察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江永、戴震、王茂萌、胡适、陶行知这些徽州历史上出现的杰出人物,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讲求实际,处世低调。
徽商虽孜孜不倦的追求“厚利”,但他们更念念不忘“名高”。
姓名:金璇学号:M14301203班级:14级mpacc徽商文化的本质及其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一,何为徽商徽商是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被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
而后代代有发展,在明清时期事业达到鼎盛。
徽商更以强大经济基础和突出的聪明才智,使徽商文化走向了辉煌。
二,徽商文化的本质对徽商文化的本质理解可以有较多层面,包含了徽商文化理念、徽商精神、徽商经营理念等各个方面。
1、徽商文化理念从根本上来说,尊崇的是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长远影响的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受明清时期社会思潮的影响,徽商对于仕途的向往,对于成功的追求,以及为人处世的道德感,都是徽商文化理念的生动体现。
但深藏在徽商文化进取心之下的,还有着徽商对道教佛教理念的虔诚信仰。
因此,徽商文化理念是多元化的,同时受儒释道三家的深刻影响。
徽商的文化理念,还体现在徽商“以儒术饬贾事”上,一方面标榜“贾道而儒行”,“无商商之心”,“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
另一方面,徽商在读史的过程中,又善于学习前人经商的经验,对于“一切治生家智巧智利悉不用”、“不效世用一切狙诈术”,二更专注于把握从商的内在规律“大道”。
徽商在经商致富之后,在家乡和经商之处,都十分慷慨的捐献金银用于兴办学堂、书院等等。
体现了徽商对于后代的子弟的教育十分重视,更体现了贯穿徽商发展过程中的儒商文化。
2、徽商精神,大致可概括为崇文向善、务实求真的人本精神;勤俭努力、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重义诚信、有道经营的敬业精神;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仁心济世、爱乡爱国的奉献精神。
例如,徽商的创新精神就体现在,徽商没有死守传统的从商是贱业的观念,勇于提出“读书好, 经商好,效好便好”。
而且善于吸纳明清王学实学思潮“治生为先”的主张,宣言“工商异术而同道”,“商贾何鄙之有”。
“良贾何负闳儒”等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的创新思想。
徽商文化内容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安徽省徽州古城,自唐宋时期开始发展壮大,经历了明清两代的繁荣和衰落,至今仍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徽商文化以其务实、谨慎、勤奋的特点,以及崇尚家族、信誉、尊重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1. 徽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徽商文化的形成源于徽商们的商业活动和商业规则。
徽商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经营,注重内部的密切合作和互助关系。
他们以货商贸易为主,同时也从事钱庄、航运、矿业等多个行业,形成了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
他们奉行“财大如海,义举遍天下”的经商理念,注重商业信誉,积极回馈社会。
2. 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族观念、诚信守信、孝道儒风和尊重传统。
徽商们以家族为中心,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了庞大而稳固的商业网络。
诚信守信是徽商们的生活准则,他们注重与人交往中的承诺和信任。
孝道儒风是徽商们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表现,他们尊重长辈,弘扬儒家思想。
尊重传统是徽商们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他们尊重传统价值观念,注重文化教育。
3. 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徽商文化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败。
然而,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却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
许多人积极寻找并传承徽商文化的优秀传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推动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打造徽商文化的品牌,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学习。
4. 对徽商文化的观点和理解徽商文化以其团结、勤奋、务实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徽商们注重经商道德,坚持诚信守信,这种信任基础使他们能够进行长期而稳定的商业合作。
徽商文化中尊重家族和传统,以及强调孝道儒风的价值观念,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
徽商文化也注重商业创新和持续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总结回顾:徽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务实、谨慎、勤奋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一支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商人群体,主要活动在明清两代的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他们以经商为主要活动,同时也涉足地方政治、慈善事业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对中国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维度分析和阐述徽商的文化概念及其历史意义。
1. 商业与经济:徽商以经商为生,具有极高的商业头脑和商业技能。
他们广泛参与货物贸易、金融业务和钱庄运作,并通过自己的商业网络构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徽商注重信誉和合作,崇尚“徽商无字柜”(不用签字的柜台),以信用为基础进行商业交易,这种商业模式为当时的商业活动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徽商在中国商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商业理念和经验对后来的商人和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社会与家族:徽商注重家族观念和家族企业的传承。
徽商家族内部有着严格的家族管理制度,通常以“堂”为单位,由家族长辈统领,实行世袭制。
家族成员共同经营企业,形成了家族联合经营的商业模式。
徽商家族还积极参与地方社会事务,以及慈善捐助和教育事业,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种家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徽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文化与艺术:徽商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支持。
他们崇尚文化教育,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培养,注重经商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徽商投资兴办书院和学堂,支持文人墨客的创作和文化活动。
他们对文人画、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并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赞助来展示自己的文化品味。
徽商文化与徽州地区的文化传统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徽派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建筑与园林:徽商在家族富裕时,常常以修建宏伟的宅第和精美的园林为荣。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徽商注重建筑的布局和装饰细节,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美学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韵味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和园林不仅展示了徽商的财富和地位,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同时成为徽派文化的一部分。
论徽商经营文化徽商是一支儒商, 文化品位较高, 是其他商帮难以比拟的。
徽商之被称为“徽骆驼”,这与受儒家教育有一定的关来。
在徽商的经营观念中, 主要有效益观念、质童观念、名牌观念、信誉观念、法律观念、途程观念。
这些大多与经商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徽商的社交文化是“立体”的, 即上自天子, 下至村夫, 都与之相交; 同时, 又是“全方位”的, 即与士农工贾均相与往还。
徽商店堂文化既是为招徕顾客, 又是为告诫店内成员。
徽州商帮在三百余年驰骋商场、追逐利润过程中, 由于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思想素质的底蕴较为深厚, 因之, 这一商人群体, 在商业经营中文化品位也比较高。
徽商经营文化, 也是蕴藏在“徽州文化”这座宝山中的一块瑰宝。
如能经过采掘、提炼和制作, 让它以晶莹璀灿的原貌展现出来, 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商业文化史的内容, 同时, 也能给当前商潮中的“弄潮”者, 在经营活动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儒商”风度和“徽骆驼”精神徽商既是“儒商”,所以他们在商业经营中,便能表现出儒商风度,亦即为人们所评述的:“询询雅饰,贾而儒者也。
”像休商汪坦,虽托游于货利之场,然非义弗取。
“其遇物也咸取其直而济之以文雅"。
他不仅不牟暴利,而且待人谦和。
款商张景文出身于“文学之家”,徽州商人本着“儒道”经商,不设智巧,不图小利,其结果,往往竟能获得大利。
不少人正因此而“家业隆起”、“丰亨豫大”,甚至“坍素封矣”。
何以如此呢?中国的儒家学说,历来主张“义利双行”,并非只讲“义”不讲“利”。
但是,义与利的结合,必须以义为前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这句话,在几干年中影响深远。
徽州商人悟遵“儒道”,在经商中“非义弗取”,像休商汪德洪那样:“阁道弗干,阁利弗取,询询然贞诸度”。
商人经商,不仅取之有“道”,同时还要取之有“度”。
能如此,生意自会兴隆,财源必然茂盛。
儒家学说,本是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徽州商人则用之于经商,其“灵验”也颇为明显。
徽商文化引言徽商文化是中国安徽地区特有的商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徽商以其独特的商业理念、商业组织形式和商业坚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徽商的起源、特点、商业信仰、商业传承以及对当代商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徽商的起源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当时安徽地区出现了一批企业家和商贾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徽商起初以经营纺织业为主,慢慢发展壮大后涉足茶叶、银行、保险、造纸等多个领域。
他们具备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技巧,善于经营,注重信誉,很快在中国商业界崭露头角。
二、徽商的特点1.团结合作:徽商注重家族和集体的利益,善于团结合作。
在商业活动中,徽商互相扶持,共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徽商帮”。
2.重视教育:徽商非常重视家族成员的教育培养,传承商业智慧和经验,注重家族内部的人才培养。
3.勤劳节俭:徽商勤劳节俭,精打细算。
他们以稳健的经营策略著称,善于积累财富。
4.崇尚诚信:徽商注重信用和诚信,讲究信誉。
他们在商业活动中以信用为本,以履行承诺为准则。
5.注重慈善:徽商非常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助人为乐。
他们相信积善行好,将带来商业上的好运气。
三、徽商的商业信仰徽商秉持着一系列独特的商业信仰,这些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商业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商业信仰:1.“诚信为本”:徽商认为诚信是商业成功的基石,他们遵循“言而有信、行而专一”的原则,力求在商业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信誉。
2.“持家有道”:徽商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他们注重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努力保持企业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
3.“德以载财”:徽商相信德行会带来财富,他们坚信只有做善事,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4.“舍得为人”:徽商注重回馈社会,他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
四、徽商的商业传承徽商注重家族和文化的传承,将商业智慧代代相传。
他们通过家族内部的教育培养,让新一代徽商掌握商业经验和技巧,从小培养他们的商业意识。
徽商文化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
三百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
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一、文化概述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从实力上来看可以与山西商帮相抗衡。
徽商们往往是官、商一体。
徽商一旦发迹,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楼院、祠堂,修路桥、会馆,以荣宗祖,壮大势力;特别热衷于兴院,开学堂,办事馆,培养封建人才,巩固宗法统治。
明、清时,徽州名臣学者辈出,仅仅有五个小县城的进士(中国古代考试中的一个级别)就有2018人,而歙县一地,明、清既有43人列入诗林、文苑,出现过“连科三殿,十里四翰林”、父子同为“尚书”(一种朝廷里的官职)、兄弟两个一起为“丞相”(朝廷中的高官)的逸事,造就了诗书礼仪之风,培育了竞相怒放的徽学之花,给后人留了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
二、徽商的兴衰徽商,即徽州商人。
徽商始于南宋(1127年-1279年),发展于元末(1271年-1368年)明初(1368年-1644年),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1644年-1840年)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祁门茶市十分兴盛。
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
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
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
朱熹的外祖父朱雀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
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商人还在徽州境内发行“会子”。
徽商精神的精华及其传承古代徽商作为产生在封建体制内的商帮,带有那个时代的许多烙印和痕迹,其表现出的商业精神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它的精华内涵值得我们挖掘,值得我们传承。
徽商精神作为古代徽州商人在长期经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且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思想意识、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在徽商的兴起、发展、鼎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徽商精神的精华,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形成了多种概括,有的认为是“徽骆驼”精神,有的认为是“绩溪牛”精神,但不论作何种比喻,就徽商精神的精华内涵,我们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开放、诚信、进取、创新、和协。
一、眼光向外、经营在外的开放精神。
徽商的发展壮大,并不是在徽州本土,而是在全国各地。
他们不囿成见,眼光向外,采取开放的姿态,拿出开放的气度,毅然走出山门,闯荡四方,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
绝大多数徽商将商业活动拓展到全国各地,跑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运河两岸、京城省会、大小城镇乃至穷乡僻壤、荒岛沙漠,“钻天洞庭遍地徽”便是真实的写照。
有的徽商还从闽广扬帆出海,从事海外贸易,将经营活动扩展到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和葡萄牙。
正是因为徽商以开阔的眼光看世界,以开放的精神走出去,所以才能占领全国的市场,才能在规模经营中做大做强,才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才会有“无徽不成镇”之美誉。
二、以德治商、讲求信誉的诚信精神。
有研究表明,徽商的商业道德体现在:一是以义为先,重义轻利;二是重承诺,崇信誉;三是诚实经商,童叟无欺;四是货真价实,讲求质量;五是团结互济。
而这五个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诚信两字,具体到经营策略上,就是以德治商。
徽商不惑于眼前利益,他们认为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将商业信誉看作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徽商具有很强烈的品牌意识,注重积累商业信誉这一无形资产,大都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去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并极力维护这种信誉,视之比金钱更宝贵,从而在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老字号”。
徽商文化内容徽商文化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安徽地区特有的一种商业文化。
徽商文化是指明清时期,以安徽地区为中心的商人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
这种文化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商业文化之一。
一、徽商家族1. 徽州籍贯徽州籍贯是指在明清时期,居住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今属歙县、休宁县、黟县等)的人群。
这些人主要从事手工业和贸易,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家族制度徽州籍贯有着独特的家族制度,即“三联六会”制度。
这个制度强调家族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家族组织。
同时,这个制度也规定了家族内部权利和义务,并且对外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
3. 家风家训徽州籍贯非常注重家风家训,即对于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些家风家训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徽商商道1. 诚信徽州籍贯非常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徽商们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真实、守信、讲义气的原则,以此来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
2. 合作徽州籍贯也非常注重合作,认为合作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徽商们常常组成联合体或者家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壮大。
3. 慈善徽州籍贯非常注重慈善事业,认为慈善是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一种方式。
徽商们通常会在自己经营成功之后,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且捐款捐物、设立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
三、徽商文化影响1. 经济影响徽州籍贯在明清时期,以手工业和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
他们在瓷器、丝绸、茶叶、药材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徽商们的商业活动,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文化影响徽商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州籍贯在家族制度、家风家训、诚信合作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当时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并且影响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