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文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0.05 KB
- 文档页数:7
徽州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研究现状(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徽州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研究现状徽州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研究现状徽州文化已成为热门课题。
徽商文化内容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安徽省徽州古城,自唐宋时期开始发展壮大,经历了明清两代的繁荣和衰落,至今仍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徽商文化以其务实、谨慎、勤奋的特点,以及崇尚家族、信誉、尊重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1. 徽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徽商文化的形成源于徽商们的商业活动和商业规则。
徽商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经营,注重内部的密切合作和互助关系。
他们以货商贸易为主,同时也从事钱庄、航运、矿业等多个行业,形成了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
他们奉行“财大如海,义举遍天下”的经商理念,注重商业信誉,积极回馈社会。
2. 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族观念、诚信守信、孝道儒风和尊重传统。
徽商们以家族为中心,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了庞大而稳固的商业网络。
诚信守信是徽商们的生活准则,他们注重与人交往中的承诺和信任。
孝道儒风是徽商们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表现,他们尊重长辈,弘扬儒家思想。
尊重传统是徽商们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他们尊重传统价值观念,注重文化教育。
3. 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徽商文化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败。
然而,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却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
许多人积极寻找并传承徽商文化的优秀传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推动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打造徽商文化的品牌,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学习。
4. 对徽商文化的观点和理解徽商文化以其团结、勤奋、务实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徽商们注重经商道德,坚持诚信守信,这种信任基础使他们能够进行长期而稳定的商业合作。
徽商文化中尊重家族和传统,以及强调孝道儒风的价值观念,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
徽商文化也注重商业创新和持续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总结回顾:徽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务实、谨慎、勤奋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一支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商人群体,主要活动在明清两代的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他们以经商为主要活动,同时也涉足地方政治、慈善事业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对中国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维度分析和阐述徽商的文化概念及其历史意义。
1. 商业与经济:徽商以经商为生,具有极高的商业头脑和商业技能。
他们广泛参与货物贸易、金融业务和钱庄运作,并通过自己的商业网络构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徽商注重信誉和合作,崇尚“徽商无字柜”(不用签字的柜台),以信用为基础进行商业交易,这种商业模式为当时的商业活动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徽商在中国商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商业理念和经验对后来的商人和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社会与家族:徽商注重家族观念和家族企业的传承。
徽商家族内部有着严格的家族管理制度,通常以“堂”为单位,由家族长辈统领,实行世袭制。
家族成员共同经营企业,形成了家族联合经营的商业模式。
徽商家族还积极参与地方社会事务,以及慈善捐助和教育事业,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种家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徽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文化与艺术:徽商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支持。
他们崇尚文化教育,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培养,注重经商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徽商投资兴办书院和学堂,支持文人墨客的创作和文化活动。
他们对文人画、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并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赞助来展示自己的文化品味。
徽商文化与徽州地区的文化传统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徽派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建筑与园林:徽商在家族富裕时,常常以修建宏伟的宅第和精美的园林为荣。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徽商注重建筑的布局和装饰细节,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美学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韵味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和园林不仅展示了徽商的财富和地位,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同时成为徽派文化的一部分。
徽州文化论文徽州文化在内容上并不是一种宗教文化,但是徽州文化里的宗祠文化却具有很多的宗教性特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徽州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徽州文化论文篇1浅谈对徽州工艺文化的探究摘要作为徽州文化的经典元素,徽州工艺品类繁多、内容丰富、技艺精巧、美观实用,可称为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
由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影响因素,徽州工艺形成了区域文化的特点,突出地展现了徽州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注重对徽州工艺的深入研究,对于抢救民间工艺遗产,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徽州工艺影响因素意义一、徽州工艺的概况(一)对徽州工艺的界定我们所说的徽州工艺是特指徽州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产生和形成的那些与外地不同的,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工艺,它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的,在时空上特指从山越文化之后的新安文化到黄山文化之前的徽州文化这一历史时期的工艺。
(二)徽州工艺的特点徽州工艺包括生活类、科技类、娱乐类、民俗类和艺术类五大种类,具有徽州独特的地方性特色,是徽州文化的灿烂一环。
1.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为了使徽州文化类工艺满足市场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徽州工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打造一流产品,形成了很强的精品意识和竞争意识。
歙砚不仅石质好,而且雕工一流,由此得到众多文人的认可,尤其是为当朝的皇上所推崇;造纸工艺为徽州所独有,匀薄如一,闻名中外。
凭借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徽州文化类工艺如文房四宝、刻书、版画等在几百年间都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和支柱性产业。
2.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州具有宗族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特色,文化底蕴深厚。
徽州宗族制度严密,而且势力强大,祠堂森茂,牌坊庄严,厅堂厢房结构井然有序、布局对称,突出地彰显了宗族文化特色。
徽商在政治上以程朱理学为依归,坚持“官本位”的价值观,在经济伦理上,以王学的说教为本,追求商业的成功与培育人才并举。
一般徽商的房屋再大,也都很精致、儒雅而不俗气,这正是由于受到徽州文化底蕴的影响,除了建筑中的“三雕”图案,徽州刻书中的插图、民间年画等也同样传达着儒家的理念。
徽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徽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源于吴越南北朝时期,是在徽州(安徽省)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商业文化。
从当时开始,徽商就把安徽省内外的商业活动作为一种职业,长期从事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徽商文化主要体现在商业道德、商务态度、商业礼仪和商业活动上。
其中,商业道德是徽商文化最根本的特征,要求徽商必须诚实守信,勤奋努力,以追求共同利益为最高原则。
商务态度则要求徽商要热情而有礼貌,并且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情况,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商业礼仪要求徽商要尊重客户,考虑客户的感受,遵守行业的规范和礼仪,以及保持职业道德。
商业活动则要求徽商要有效地拓展市场,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
徽商文化在近几年得到了有力的发展,徽商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徽商文化发展规划》,大力支持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资金、人力、技术支持,加强徽商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将徽商文化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传统徽商文化研究综述作者:宋艳陆洪艳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4期[提要] 传统徽商文化是徽州文化的导引者和奠基者,徽商文化绵延数百年,给现代人类经济生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从传统徽商文化解读、传统徽商文化的传承及应用研究、不同商帮文化对比研究、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关系角度进行综述,推动徽商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以服务经济建设。
关键词:徽商;徽商文化基金项目:黄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3xhwh014);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人文重点)(编号:2011SQRW119ZD)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5月14日一、引言戴维·兰德斯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文化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
徽州,这个古老的地域名称,孕育出了颇具特色的“新安文明”,或者说“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之徽商文化在中国十大商帮中首屈一指,它所倡导的“仁义诚信”理念,对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徽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发展“新安徽、新徽商”的全新理念,为安徽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很多学者也围绕“新徽商”展开研究。
新徽商的发展振兴以传统徽商为根基,传统徽商及徽商文化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思路。
基于此,本文以传统徽商文化为主进行综述。
传统徽商兴盛于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到清朝末年的历史进程中,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徽州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其独特的徽商文化绵延数百年,给现代人类经济生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徽商文化中,徽商强烈的“入儒崇仕”意识促使徽州教育勃兴,文化昌盛,流派纷呈;徽商在经商活动中完善和传播着徽州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奠基者,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导引者,其文化对整个徽州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
古徽商的辉煌已成为历史,新的时代背景下,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安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安徽的崛起需要新徽商的崛起,重振徽商雄风,继承发扬古徽商文化中的诚信、仁义的理念和独有的文化底蕴的同时,探讨古徽商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制约和促进关系,进而在文化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继承传统古徽商文化的精髓,让徽商文化这一文化遗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打造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徽商文化竞争力,因此对古徽商文化研究进行述评,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徽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中国徽商文化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文化之一。
源于安徽,起源于明朝中期的徽州商人,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徽商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商业传统,也奠定了中国商业文化的基础。
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徽商文化也在逐渐改变,但它的历史和精神仍然被人们所称颂和传承着。
本文将主要探讨中国徽商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
一、徽商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国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商贸古道的交通枢纽。
徽州以其独特的山岳和水利资源而闻名,这种资源为当地人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
在唐宋时期,徽州开始发展其独特的商业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的中心之一。
明朝中期,一些徽州商人开始向外扩张,并在江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络。
这些“徽商”成为明清时期最富有和最著名的商人之一。
徽州商人工商业精明,管理交易的技巧,尤其是在面对繁杂的纷繁商业网络和竞争激烈的市场时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们还在家族和组织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关系,互换商品和知识。
这帮助了他们打破了地域界限,互相帮助,提升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徽州商人以其勤劳、实干、正直为代表。
他们不仅致力于积累财富,而且注重社会责任和家族的传承。
在较为贫穷的亲友和住区中,他们为公共事业提供了烈士革命,赈灾、修桥铺路,建医院、学校等各种捐赠,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
此外,他们遵守传统的家族道德规范,并以智慧,勇气和慷慨为其家族和商业网络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因此,在中国的徽州地区,徽商成为了一个有着深厚文化背景和社会关注意识的财富阶层。
二、徽商文化的创新在今天的中国,徽商文化已经成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亮点,用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此外,他们也不停地创造和进步,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开拓新领域。
为了保护和传承徽商文化,徽州地区政府和民间机构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他们会在当地建立商业博物馆和商店,向游客介绍和展示徽商文化遗产。
徽商文化对徽州古建筑的影响研究徽州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密不可分的徽商文化也成为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本文将在多方面探讨徽商文化对徽州古建筑的影响,分析徽商文化对徽州古建筑的传承和发展。
一、徽商的兴起与发展徽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商业集团之一,其兴起与明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不可分。
徽商成员以徽州人居多,以经营茶叶、棉花、纸张等商品贸易为主,经商活动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商业制度,同时也对当地经济、社会形态、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徽州古建筑的历史徽州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唐朝时期,其已经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到了明清时期,徽州的发展更为迅速,同时也形成了徽州建筑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徽州古建筑大都采用木结构、砖瓦结构相连的建造方式,以石雕、木雕、画像为装饰,展现出了中国园林和建筑文化的特色。
三、徽商文化对徽州古建筑的影响徽商文化对徽州古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的风格徽州古建筑的风格和徽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徽商文化在商业活动中崇尚“诚信守信”,“厚德载物”,这也影响了徽州古建筑的建筑风格。
徽州古建筑的外观讲究朴实、大方、厚重、华丽,内部布局合理、舒适,这与徽商文化倡导“陋室清源,俭以养德”的理念有所关联。
2、建筑材料的选择徽州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多样,艺术性强,这也来源于实用性和建筑风格的要求。
徽州地区资源匮乏,因此需要精打细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充分体现了徽商文化的精髓。
3、建筑的工艺技术徽州古建筑的木结构建筑和砖雕、石雕的装饰技巧是徽州古建筑的特色之一,这也与徽商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徽州的木材资源丰富,同时也汇聚了大量的匠人,他们以技艺高超、精致的工艺,创造了徽州古建筑的独特文化和艺术魅力。
结语徽商文化对徽州古建筑的影响不仅是表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上。
徽商文化引言徽商文化是中国安徽地区特有的商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徽商以其独特的商业理念、商业组织形式和商业坚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徽商的起源、特点、商业信仰、商业传承以及对当代商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徽商的起源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当时安徽地区出现了一批企业家和商贾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徽商起初以经营纺织业为主,慢慢发展壮大后涉足茶叶、银行、保险、造纸等多个领域。
他们具备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技巧,善于经营,注重信誉,很快在中国商业界崭露头角。
二、徽商的特点1.团结合作:徽商注重家族和集体的利益,善于团结合作。
在商业活动中,徽商互相扶持,共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徽商帮”。
2.重视教育:徽商非常重视家族成员的教育培养,传承商业智慧和经验,注重家族内部的人才培养。
3.勤劳节俭:徽商勤劳节俭,精打细算。
他们以稳健的经营策略著称,善于积累财富。
4.崇尚诚信:徽商注重信用和诚信,讲究信誉。
他们在商业活动中以信用为本,以履行承诺为准则。
5.注重慈善:徽商非常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助人为乐。
他们相信积善行好,将带来商业上的好运气。
三、徽商的商业信仰徽商秉持着一系列独特的商业信仰,这些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商业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商业信仰:1.“诚信为本”:徽商认为诚信是商业成功的基石,他们遵循“言而有信、行而专一”的原则,力求在商业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信誉。
2.“持家有道”:徽商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他们注重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努力保持企业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
3.“德以载财”:徽商相信德行会带来财富,他们坚信只有做善事,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4.“舍得为人”:徽商注重回馈社会,他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
四、徽商的商业传承徽商注重家族和文化的传承,将商业智慧代代相传。
他们通过家族内部的教育培养,让新一代徽商掌握商业经验和技巧,从小培养他们的商业意识。
期刊徽州文化研究报告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分支,代表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
徽州文化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徽州文化的深入研究,全面了解和展示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徽州文化是指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的特色文化,其形成源于唐宋时期,发展壮大于明清时期。
徽州作为古代交通要道,辐射了周边的各个地区,因此徽州文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徽州人民崇尚儒家文化,对礼仪、教育、家庭和社会关系非常重视。
徽州的礼仪文化被称为“徽礼”,以其庄重、严谨而闻名。
徽州人提倡小康理念,注重家庭美满和社会和谐。
在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上,都有着独特的礼仪和风俗习惯。
徽州建筑艺术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派建筑以其宏伟、庄重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被广泛赞誉。
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对角、轴线和色彩的平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歙县古城、宏村、西递等徽派古建筑群体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徽州文化还以徽州商人的兴盛而闻名,徽商在明清时期成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商贾,徽州商人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活动对徽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徽州商人注重诚信、守信,以及与商业活动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商业道德准则,建立了徽商的行业口碑。
在文化艺术方面,徽州人民对于文学和书法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追求。
徽派书画以其工笔细腻、精巧而知名,徽派文学作品则展现了徽州人民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
徽州北门楼的《论语摘编》是徽派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综上所述,徽州文化研究报告深入全面地介绍了徽州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徽州文化的整体特色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礼仪礼节、建筑艺术和商业精神。
徽派建筑和书画艺术是徽派文化的鲜明标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徽州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不仅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具有积极作用。
徽文化海外影响力的语料库调查研究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本文将对徽文化海外影响力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和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徽文化海外影响力的现状1. 徽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自古皖商遍及神州大地,沿海、长江流域皆有徽商的踪迹,深厚的商贸和文化传播积淀,使得徽文化在中国国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国际上,徽文化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很多人对于徽文化并不了解,甚至连徽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都难以准确描述。
这与徽文化在国际上的宣传和推广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2. 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随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交融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比如在国际上举办徽文化展览、文化节、艺术交流等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的关注和参与。
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宽国际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提升其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
1. 缺乏有效的国际传播平台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传播渠道和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平台相对较少,这限制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
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国际传播平台,比如举办国际徽文化论坛、建立徽文化海外推广中心等,为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2. 缺乏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和展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展示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徽文化在国际上的文化产品和展示相对较少,这使得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我们需要加快推动徽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开发和推广,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展示,让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徽州文化的内涵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
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主要内容有:1、新安理学。
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
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常纲,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2、徽州朴学。
也就是徽派考据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
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3、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
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
收稿日期:200826220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联2007年课题(项目编号:A2007001)。
作者简介:陈 瑞(19732),男,安徽天长人,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徽学、明清社会经济史。
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陈 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合肥 230051)摘 要:徽文化是历史时期徽州境内孕育形成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为当代安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历史借鉴是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所在。
关键词:徽学;徽文化;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21(2008)0320110204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指历史时期特别是宋元明清以来在徽州大地上孕育形成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典型区域文化。
繁荣发达的徽文化经由徽人特别是徽商向外传播和辐射,对全国许多地方的地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1]21,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当前学术界对徽文化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那么,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在简要介绍徽文化成因及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拟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0建设的角度,对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诚请方家教正。
一、徽文化成因及其基本内涵(一)徽文化成因作为一种长盛不衰、颇具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言之,徽文化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对中原固有传统文化的移植、继承和创新是徽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提。
创造徽文化的行为主体是徽州人。
三国以前,徽州居民为山越人,当时的生产和文化相对落后。
后来,随着北方战乱加剧,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及两宋之际,中原大族和中原人士纷纷大批南迁徽州,躲避战乱。
这些中原大族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他们将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移植到徽州本土,与徽州本土固有的山越文化相融合,并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创新,最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我们所说的徽文化。
徽商文化研究班级:贸易经济一班姓名:李月学号:32013030315 摘要:徽商在历史上曾展现了其辉煌的历程,本文介绍徽商的文化特征,引出徽商的文化根基,进而论述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徽商兴于文化, 徽商文化中的儒学精神、诚信风范、重教风等, 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给后代民众, 特别是给现代商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继承和弘扬徽商精神, 总结和研究徽商经营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商业领域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局面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徽商文化现实意义文化启迪一、徽商文化研究历史回顾徽商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47年傅依凌发表的《明代徽商考》,该论文论述了徽商从事的各个行业,堪称是徽商研究的奠基者。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国内关于徽商的研究就很少了。
国外研究徽商的第一人是日本学者藤井宏,他在1953年发表了《新安商人研究》的长文,后被傅衣凌、黄焕宗译成中文分别发表在《安徽历史学报》(1958年第2期)和《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1期)上。
该文以汪道昆《太函集》为主要资料,第一次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新安(即徽州)商人产生的背景、活动范围与经营项目,新安商人资本积累的过程与其经营形态,新安商人与生产者、消费者、国家和官僚的种种关系。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徽商研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83年,叶显恩出版了《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黄山书社1983年版)一书,研究了徽州农村的土地制度、乡绅阶层以及宗族制度、佃仆制度,并辟有专章研究徽州的商业资本和封建文化,为徽学研究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与此同时,安徽师范大学成立张海鹏教授为首的明清史研究室,组织学术团队开展徽商研究。
王廷元、唐力行、王世华、周晓光、李琳琦等先后成为这个团体的成员。
这是国内外成立最早,也是迄今(2004年,笔者注)为止唯一的一个研究徽商的团体。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出版了的《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徽商研究竖立了第一座里程碑。
以此作为基础,徽商研究迅速升温。
2005年5月18日,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成立,该协会在推动徽文化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先后编印出版了《天下徽商》(2005年创刊)丛书、徽商书画、民间社团法规文件汇编等十多种图书和资料;创办《中国国际徽商》网站(2005年开通)并和中安在线合作创办《中国新徽商》网站(2009年12月3日上线);编印《新徽商》杂志,并积极支持安徽报业集团《徽商》杂志(2009年3月10日创刊)出版发行;与合肥广播电台合作开通了徽商故事会广播栏目;通过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经济报、市场报等多家报纸报导徽商活动。
使得徽商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徽商的研究成果从此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
二、徽商的概述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从实力上来看可以与山西商帮相抗衡。
徽商,即徽州商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商们往往是官、商一体。
徽商一旦发迹,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楼院、祠堂,修路桥、会馆,以荣宗祖,壮大势力;特别热衷于兴院,开学堂,办试馆,培养封建人才,巩固宗法统治。
明、清时,徽州名臣学者辈出,仅仅有五个小县城的进士就有2018人,而歙县一地,明、清既有43人列入诗林、文苑,出现过“连科三殿,十里四翰林”、父子同为“尚书”、兄弟两个一起为“丞相”的逸事,造就了诗书礼仪之风,培育了竞相怒放的徽学之花,给后人留了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
徽商是我国古代商业的一次崛起,是商业文化的一次革命;徽商倡导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道德;徽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商务理念。
徽商的成功之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探讨徽商的成功之道,一是徽商的创业精神,二是徽商的创新能力。
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方面。
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
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
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
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三、徽商文化的特征徽商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商帮之一,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徽商最基本的特性是诚实守信和儒雅风范。
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至少有近千人,其中,拥资百万的巨贾富商有二百三十人之多。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强盛,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的说法。
在湖北汉口,徽商不但建有豪华的同乡会馆,而且,还在江滨建设有“新安码头”,专供徽商停泊船只之用。
在沿江其他城市,徽商也是聚集成帮,雄居广大市场。
那么,源自深山僻壤、“流寓四方”的徽商为何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站稳商埠、立于不败之地呢?研究徽商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时,人们就会发现其核心就在于“诚信为本”的商业经营理念。
徽商终生学习,不断创新,“得地还须进一步,知天更上一层楼”。
徽商的创新能力源自徽商的注重实践,终生学习,日新月异,以人为本等理念。
许多徽商都是从小本经营开始,逐步发展,在经商的实践中学,从实践中知难克难,学实用知识,创实在效益,崇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西递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二)徽商重视对后代的教育事业徽商特别重视对子弟的教育,而且教育子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明清时期的徽商家庭在采用耳提面命和尺牍传教两种方式对子弟进行言教的同时,又极注重“正身率下”,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有机结合,律己和教子良性互动,既突出言教的艺术性,又讲究身教的规范性,是善于教子的古代商人团体。
在言传身教相结合的同时,徽商更侧重身教。
根据宗韵的研究,商业教育在明清徽商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宗韵的研究,明清徽商着重从知识、素质、技能三方面对后继从业者展开全面的职业培训,以期为其很快适应市场和占有市场提供保证。
知识教育方面,除了教给子弟一些文化知识外,还常常把自己的子孙带到商业实践中去磨练,让他们能够掌握商战的战略和技巧;素质教育方面,则主要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耐力,培养勇气和冒险精神以及勤奋、节俭的素质。
技能训练方面,主要教授子弟一些经商的技能,比如要长于书算,以及善用贾道,如趋时逐利、远出射利、慎择经商之地等。
除此之外,明清时期,徽商业很重视对侨寓子弟的教育,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教育成效卓著,教育与科举发展存在县份分布上的不平衡;徽商取代士而成为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机构创办的真正主体;教育理念开放变通等。
这既体现了明清的时代特色,也与商人教育的特点相契合。
徽商对自律的教育,在内容上,实现了人文教育、商业文化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的统一;在教育方法上,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这跟当时只重视诵读四书五经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相比,是极大地进步。
(三)徽商以儒学为其文化根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也是“徽文化”的根基。
从区域文化特征上看,徽州是明清两代主流文化——以儒学为基础的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一代徽商精英创业、创新的指导思想。
所以这也决定了徽商的主要特征是“儒商”,徽商以儒学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具有共同的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的“文化特质”,建立了一种以同行公认、自愿遵守的商业行为制度为特征的“文化模式”。
四、徽商文化对古文化的历史影响明清时期的徽商,凭借着自身雄厚的财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亦贾亦儒、亦官亦商的身份,他们的行为和活动对徽州以及他们主要活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蔡文龙认为徽商催生了徽文化,没有徽商就没有徽文化。
他认为徽商巨大的财富为徽文化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徽商亦商亦儒的特点为徽文化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徽商“游贾四方”的开放性为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王世华认为徽商对长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这一地区重商思潮的出现,提升了长江商业文化的水平;促使众多商书的出现,丰富了长江商业文化的内容;推动了徽派建筑和长江园林文化的发展;徽商重教兴学的特点为长江文化精英的成长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也为长江精英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另据赵斌研究,徽商对明清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特别是对明清小说的发展。
他通过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三言二拍》、《儒林外史》等小说的研究,发现里面可以看到大量徽商的影子。
同时,他还认为徽商热爱藏书事业是徽商对发展文化事业的一种极大的资助。
王刘刘、何定俊认为徽商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他认为徽商鼓励和资助著述、刻书、建戏班、办文会等,从而营造了经久昌盛的文化学术氛围,为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和徽雕、徽剧、徽菜等学术、艺术流派的形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薛春霞、赵巧香通过对徽商在扬州活动的研究,认为徽商对绘画作品的购买以及他们的喜好对扬州绘画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扬州画派的形成。
曹志认为徽商对徽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徽州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保存至今的众多古建筑。
徽州建筑在选址上的风水理念和人文理念的完美结合、整体布局上的开放与封闭并举的特点、建筑规模上的外简内繁、格局上的历史内涵和民族意识的统一,在我国建筑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五、我们能从徽商文化中得到的启迪作为当今大学生的我们,徽州商人有很多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等。
首先是我们必须讲究诚实守信和儒雅风范。
徽商最基本的特性是诚实守信和儒雅风范。
诚信经商,是徽商经营的最大特征。
徽商在异域他乡的立足、发展和整体势力的崛起,与徽商本身的吃苦耐劳精神、善于经营理财的精明头脑有关,也与其讲道义、重诚信、行善缘有关。
明朝的徽商胡仁之在江西南丰做粮食生意,即使在天灾大饥之年“斗米千钱”的景况下,也决不在粮谷中掺杂兑假坑害百姓,为保证商品质量,维护客户利益,决不掺杂使假,甚至不惜血本,毁掉重来,体现了徽商以诚待客的处世原则和以真行贾的经营理念。
儒家经典素有“明允笃诚”之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徽商许宪据此作过精辟的总结:“惟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
其次我们将来走上社会时,要“生财有道”。
在经营理念上,徽商坚持“生财有道”的义利观,见利首先思义,认为义重于财,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