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448.00 KB
- 文档页数:76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第5章公共政策一、选择题1.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可区分为()。
A.自愿性工具B.混合性工具C.服务性工具D.强制性工具【答案】ABD【解析】加拿大学者霍利特和拉米什在《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和政策子系统》一书中,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自愿性、强制性和昆合性三种类型。
这种分类最具代表性。
2.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
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答案】D【解析】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社会价值与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其发展必须遵循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价值诉求。
公共政策的发展需要适宜的政策生态环境,同时公共政策发展应能发挥其对环境变迁的导引和建构作用。
公共政策发展对于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至关重要。
3.科布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包括()。
A.外在创始型B.政治动员型C.内在创始型D.合力推进型【答案】ABC【解析】科布在区分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基础上依据政策诉求主体的不同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模型,即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和内在创始型。
外在创始型即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一些问题当事人和团体最先提出,然后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引起公众注意,进入公众议程,再通过公众诉求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最终进入决策视野。
政治动员型即政策诉求主要是由政治领导人最先提出并使政策问题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内在创始型即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内部的人员或部门二、概念题1.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第5章公共政策
5.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通关提要(提纲挈领)】
公共政策是当代公共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作用日益显著。
本章主要围绕公共政策概
念、政策工具、公共政策过程及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地论述。
在本章学习中,既要掌握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注重结合具体的政策案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章易考概念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复习时应全面把握知识点的内容框架,避免遗漏知识要点。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公共政策概述★★
1.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见表5-1)
表5-1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工具(见表5-2)
表5-2 公共政策工具
3.公共政策的研究主线
(1)制定公共政策主体的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机制与决策机制。
(2)公共政策的过程与程序。
(3)公共政策的内容与输出。
考点二:公共政策过程★★★★
1.公共政策问题(见表5-3)
表5-3 公共政策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与建构(见表5-4)
表5-4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与建构
3.公共政策议程(见表5-5)
表5-5 公共政策议程
4.公共政策制定(见表5-6)
表5-6 公共政策制定
5.公共政策沟通(见表5-7)
表5-7 公共政策沟通
6.公共政策执行(见表5-8)
表5-8 公共政策执行
7.公共政策评估(见表5-9)
表5-9 公共政策评估。
第五章公共政策工具一、单项选择题1、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A )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3、( C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 B )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 C )A、政策效率B、政策社会效益C、政策目标D、政策经济效益6、《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 A )A、欧文·E.休斯B、萨拉蒙C、亚瑟·林格林D、林布隆(林德布洛姆)二、多项选择题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 ABCD )。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ABCD )。
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3、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 BCD )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4、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 ABC )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D、经济性工具5、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 ABC )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B、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C、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D、不花政府的钱6、直接提供作为政策工具的优点( ABC )A.直接提供所要求的庞大机构规模,使其能够获得高度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资源、技巧和信息;B.直接提供避免了间接提供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如讨论、谈判以及较高的信息需求C.直接提供允许交易内部化,从而使成本最小化。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主编第1章导论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
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
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本章教学目的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
1 公共管理学概述1。
1.1 公共管理的含义1。
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三种不同观点(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在的联系: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一、名解:第一章: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第二章: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因为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维护与增进并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公共政策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2、准公共政策主体:政府主体以外的公共政策主体统称为准公共政策主体,即“社会中那些为追求公共利益与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之为第三部门,如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等社会组织和社会主体。
准政策主体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仅处于从属性和辅助性的地位。
3、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公众(公民或选民)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力量也比较分散,但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
公众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4、政策主体能力的含义与内容: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综合体。
从整体上来说,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一)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二)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三)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四)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五)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综合能力。
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综合能力也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1、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在组织中,决策权力的基础主要是正式的职权和非正式权力或二者的结合。
2、公共决策体制,是指担负着公共决策任务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的组织体系以及制定政策的基本程序和制度。
第四章:1、决策方案的评估就是对已经设计出并且被列为选择对象的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利弊得失,进行深人的讨论研究和分析,给予系统的、科学的评估,为选择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第1章导论公共管理学概述1、公共管理的含义(1)概念: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中国,公共管理还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2、1993年,波齐曼《公共管理:艺术的现状》论文集(第一次全学会);1993年,凯特尔、米尔沃德《公共管理的现状》论文集(第二次全学会);1990年,波齐曼、斯特拉斯曼《公共管理战略》(第一部较完整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公共管理学到概念范畴1、基本范畴:公共public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范畴,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policy, public affairs, public goods , public services , public sector, public governance.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学派之争:第一,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学派;第二,认为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范式;第三,认为公共管理在实践上就是以市场化和企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政改革。
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
本书认为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相同:在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相异:设计——运作、政府行政机关——非政府公共组织、政治法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手段、过程程序内部取向——结果外部取向。
(4)中国:公共管理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概念,而且是大于公共行政的学科概念。
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相对于的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5章公共政策一、单项选择题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答案】D【解析】通过公共政策发展实现公共管理价值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①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
首先,公共政策发展的价值导向建立在对政策进行价值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而有利于在宏观上引导公共管理运行的方向;其次,在对具体政策进行价值分析的基础之上,实现公共政策价值观的整合,公共政策及公共管理的价值得以实现。
②构建公共管理稳定的运行平台。
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和主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贯穿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从根本上说,人们对于所需资源的获取、生产、分配或交换会在不同范围和层面产生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必要和适当的公共政策对其进行规制和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1.对公共政策工具进行分类时,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通常可区分为()。
A.自愿性工具B.混合性工具C.服务性工具D.强制性工具【答案】ABD【解析】加拿大学者霍利特和拉米什在《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和政策子系统》一书中,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自愿性、强制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
这种分类最具代表性。
2.依据政策诉求主体的不同,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可区分为()。
A.外在创始型B.政治动员型C.内在创始型D.合力推进型【答案】ABC【解析】科布在区分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基础上依据政策诉求主体的不同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模型:①外在创始型,即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一些问题当事人和团体最先提出,然后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引起公众注意,进入公众议程,再通过公众诉求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最终进入决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