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6.04 KB
- 文档页数:3
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关系和区别
拉曼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都是用于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光谱学技术,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场合略有不同:
1. 原理不同
傅里叶红外光谱是基于物质的分子振动,即当红外光谱穿过物质时,物质中的分子会吸收光谱能量,分子的振动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特定的吸收峰。
而拉曼光谱则是基于拉曼散射现象,即当光线照射到物质表面时,光子和分子进行非弹性碰撞,产生散射光谱(即拉曼光谱)。
在拉曼散射过程中,分子的电磁场会引起光子的电磁场的微小变化,从而使得散射光谱具有与吸收光谱不同的信息。
2. 应用场合不同
傅里叶红外光谱一般用于物质的结构分析、属性鉴定和质谱分析等方面。
由于吸收峰的强度与结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化学键的种类等相关,因此可以用来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而拉曼光谱的应用则更加广泛,可用于分析固体、液体、气体甚至表面所形成的薄膜等。
拉曼光谱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检测表面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对于具有结构
差异的同一样品,拉曼光谱相对较容易区分。
3. 检测灵敏度不同
拉曼光谱的灵敏度较低,对于检测含量较小的有机物质等比较困难,但其优势在于非接触检测和对于一些无法单独检测的样品成分的检测。
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灵敏度较高,可检测含量较低的有机物质等。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异同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是研究分子结构及组态、物质成分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由于具有无损伤、灵敏度高和时间短等特点,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矿物学、考古学和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物质结构分析中,极性基团如C=O,N-H及S-H 具有强的红外延伸振动,而非极性基团如C=C,C-C及S-S有强的拉曼光谱带,因此,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常常在一起,共同用于完成一个物质分子结构的完整分析。
通常,红外光谱适用于分析干燥的非水样品,拉曼光谱适合于含水的生物系统分析。
总体来说: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同属于分子振动光谱,但红外光谱是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是散射光谱,二者机制不同,但互为补充。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联系和区别具体如下:(1)红外光谱常用于研究极性基团的非对称振动;拉曼光谱常用于研究非极性基团与骨架的对称振动。
红外吸收弱或无吸收的官能团在拉曼散射谱中均有强峰;反之,拉曼散射峰弱则红外吸收强。
例如,许多情况下C =C伸缩振动的拉曼谱带比相应的红外谱带较为强烈,C= O的伸缩振动的红外谱带比相应的拉曼谱带更为显著。
(2)拉曼光谱一次可以同时覆盖40-4000cm-1波数的区间,可对有机物及无机物进行分析。
若让红外光谱覆盖相同的区间则必须改变光栅、光束分离器、滤波器和检测器,(3)拉曼光谱可测水溶液,而红外光谱不适用于水溶液的测定。
(4)红外光谱解析中的定性三要素(即吸收频率、强度和峰形)对拉曼光谱解析也适用。
但拉曼光谱中还有去偏度P,通过测定P,可以确定分子的对称性。
光源红外光谱光源一、一般是黑体或者是通电碳化硅棒,黑体通常情况下是最佳的光源,原因是处在相同的温度的时候,黑体的辐射功率密度比其他热辐射红外光源都要大得多。
白炽灯泡也能被称为红外光源,有些朋友会觉得不解,白炽灯不是可见光源吗?其实不然,白炽灯可以把它75%的电能都转化成红外辐射光,因此也可以把它叫做红外光源,但因为白炽灯辐射出的红外辐射都被它外面的玻璃壳吸收掉了,所以呈现出来的红外线光并不多,所以说它是一种接近红外光线的光源。
傅里叶红外拉曼光谱区别傅里叶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是现代化学分析中经常使用的光谱学技术。
它们最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分析,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两种光谱技术能够提供有关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信息。
傅里叶红外光谱学(FTIR)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探测样品的技术。
在分析样品时,红外辐射通过样品并被红外光谱仪接收。
样品中不同的分子会对辐射产生吸收,从而在光谱上产生特征峰。
这些峰对应于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和它们的振动。
FTIR技术可以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包括它们的形状和功能基团。
拉曼光谱学是一种基于拉曼散射的分析方法。
当激发光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时,除了反射和散射外,还会产生拉曼散射。
与FTIR类似,拉曼光谱也能够提供关于样品中不同分子的信息,但它是通过检测样品中散射的光子频率所产生的振动信息来实现的。
这种光谱技术可以用于物质的组成分析、表征材料中有机和无机相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纳米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虽然FTIR光谱和拉曼光谱都是红外光谱学的重要工具,但它们也有一些显著的不同之处。
这两种技术使用的光源不同。
FTIR技术使用可见光和红外光进行样品扫描,而拉曼光谱则使用一种激光进行样品扫描。
它们提供的信息也略有不同。
FTIR提供的信息主要与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振动有关,而拉曼光谱则提供与样品分子中不同原子之间的振动模式,包括化学键的对称性变化、自旋不同、分子中的晶格振动等信息。
FTIR和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也不同。
FTIR可能存在谱带的重叠、峰的强度不同以及信噪比低的情况,而拉曼光谱在强峰背后能够检测到较弱的分子振动,从而更容易解释观察到的峰。
由于这些因素,FTIR和拉曼光谱技术经常相互补充使用,以提高它们的分析和检测能力。
虽然FTIR和拉曼光谱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不同,但它们在现代化学和材料科学中都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它们都是可以用来分析及表征化学品、材料性质和组成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受到广泛的应用。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光谱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拉曼光谱是一种分子光谱学,它能够通过对振动分子的分析来测量它们的结构特征。
红外光谱是一种从热释放模式中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特性,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主要原理都是利用分子的振动模式来获取分子的结构特征。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当分子振动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频率的能量,从而产生特定的光谱特征。
红外光谱的原理是,当分子热力学升温或热损耗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能量,从而产生特定的红外光谱特征。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在分子结构表征和分析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拉曼光谱可以用来获取分子的精细结构信息,不仅可以测定分子的化学结构,而且还可以测定其中的振动模式,用来描述分子的构型。
红外光谱可以用来获取分子的粗略结构信息,可以用来确定分子的结构特征,并给出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从而为分子的设计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应用的领域有很多,比如材料科学中的结构表征和分析、生物学中的细胞标志物、医学中的癌症检测、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能量转化等,以及环境污染检测等等。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均可用来研究多种不同的物质,包括气体和液体,甚至于有机物、无机物和络合物等。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子表征和分析技术,它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化学、环境学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的结构表征和分析技术特别重要,可以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和研究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光谱学的重要分支,它们可以用来获取分子结构特征,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化学、环境学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和表征技术有助于深入研究物质的性质,为分子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拉曼光谱1.1 引言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都反映了分子振动的信息,但其原理却有很大差别:红外光谱是吸收光谱,而拉曼光谱是散射光谱。
红外光谱的信息是从分子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得到的,而拉曼光谱的信息是从入射光与散射光频率的差别得到的。
拉曼光谱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含水的样品,而且拉曼散射光可以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量测。
由于紫外光和可见光能量很强,因此其量测比红外波段要容易和优越得多。
拉曼光谱得名于印度物理学家拉曼(Raman)。
1928年,拉曼首先从实验观察到单色的入射光投射到物质中后产生的散射,通过对散射光进行谱分析,首先发现散射光除了含有与入射光相同频率的光外,还包含有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光。
以后人们将这种散射光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拉曼散射。
拉曼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当一束入射光通过样品时,在各个方向上都发生散射。
拉曼光谱仪收集和检测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散射光。
由于收集和检测的散射光强度非常低,因此拉曼光谱的应用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六十年代激光开始广泛应用,拉曼光谱仪以激光作光源,光的单色性和强度都大大提高,拉曼散射仪的信号强度因而大大提高,拉曼光谱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应用领域遍及物理,材料,化学,生物等学科,并已成为光谱学的一个分支−拉曼光谱学。
2.1拉曼光谱原理2.1.1光的散射入射光通过样品后,除了被吸收的光之外,大部分沿入射方向穿过样品,一小部分光则改变方向,发生散射。
一部分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波长相同,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
1899年,瑞利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晴天时天空呈兰色的原因是大气分子对阳光的散射。
瑞利还证实: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这就是瑞利散射定律。
由于组成白光的各种颜色的光中,兰光的波长最短,因而散射光强度最大。
天空因而呈现兰色。
瑞利当时并没有考虑到散射光的频率变化。
他认为散射光与入射光的频率是相同的。
所以后来把与入射光波长相同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而把波长与入射光不同的散射称为拉曼散射。
拉曼光谱跟红外光谱的区别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两种不同的光谱技术,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 基本原理: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分子吸收红外光的能量来分析样品的功能团信息,而拉曼光谱则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振动引起的光散射来分析样品的化学结构。
2. 分析范围:红外光谱通常适用于分析样品中的官能团、化学键类型和某些结构特征,而拉曼光谱则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关于样品分子振动模式和化学结构信息。
3. 样品要求:红外光谱需要样品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因此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都可以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测试几乎所有类型的样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4. 干扰因素:红外光谱对水分和二氧化碳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因此在测试液体或气体样品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干扰因素。
而拉曼光谱对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较小。
5. 仪器配置:红外光谱需要使用红外光源和红外检测器,且样品通常需要准备成KBr片或涂布在红外透明基板上。
而拉曼光谱则需要使用激光光源和拉曼散射检测器。
总的来说,虽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可以用于化学分析,但它们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仪器配置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
实际应用中,选择使用哪种光谱技术取决于需要分析的样品类型和所关注的分析信息。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是常用于分析物质结构和成分的分析技术。
但是它们的侧重点和原理不同。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是一种用于确定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和伸缩模式的分析方法,它是通过记录被测试物质吸收的红外辐射来检测分子内部振动。
傅里叶变换技术可将复杂的振动光谱转化为易于解释的峰形状,从而分析物质中所有的化学键。
拉曼光谱则是通过记录获得的散射光谱来研究化学物质的特性,它可以描述化学键和分子的振动状态。
拉曼光谱涉及到测试物质与激光光线相互作用,从而观察散射的光子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总之,两种光谱技术提供了对分子和化学物质各种信息的丰富描述,是分析化学、金属材料和药学等领域广泛使用的标准技术之一。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拉曼散射的光谱。
1928年C.V.拉曼实验发现,当光穿过透明介质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拉曼散射,同年稍后在苏联和法国也被观察到。
在透明介质的散射光谱中,频率与入射光频率υ0相同的成分称为瑞利散射;频率对称分布在υ0两侧的谱线或谱带υ0±υ1即为拉曼光谱,其中频率较小的成分υ0-υ1又称为斯托克斯线,频率较大的成分υ0+υ1又称为反斯托克斯线。
靠近瑞利散射线两侧的谱线称为小拉曼光谱;远离瑞利线的两侧出现的谱线称为大拉曼光谱。
瑞利散射线的强度只有入射光强度的10-3,拉曼光谱强度大约只有瑞利线的10-3。
小拉曼光谱与分子的转动能级有关,大拉曼光谱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有关。
拉曼光谱的理论解释是,入射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散射,分子吸收频率为υ0的光子,发射υ0-υ1的光子,同时分子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斯托克斯线);分子吸收频率为υ0的光子,发射υ0+υ1的光子,同时分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反斯托克斯线)。
分子能级的跃迁仅涉及转动能级,发射的是小拉曼光谱;涉及到振动-转动能级,发射的是大拉曼光谱。
与分子红外光谱不同,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都能产生拉曼光谱。
激光器的问世,提供了优质高强度单色光,有力推动了拉曼散射的研究及其应用。
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遍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对于纯定性分析、高度定量分析和测定分子结构都有很大价值。
(一)含义光照射到物质上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是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成分.非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有比激发光波长长的和短的成分, 统称为拉曼效应当用波长比试样粒径小得多的单色光照射气体、液体或透明试样时,大部分的光会按原来的方向透射,而一小部分则按不同的角度散射开来,产生散射光。
在垂直方向观察时,除了与原入射光有相同频率的瑞利散射外,还有一系列对称分布着若干条很弱的与入射光频率发生位移的拉曼谱线,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效应。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区别与联系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是两种分析样品结构和成分的常见光谱技术。
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区别:
1. 原理: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材料中吸收、散射和透射红外辐射的强度来识别化学键和它们颇具特征的振动模式,从而确定样品成分和结构;而拉曼光谱则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的频率变化,来获得样品的结构、振动和转动信息。
2. 激发能量:红外光谱需要使用红外辐射源来激发样品,而拉曼光谱则使用可见光激发样品。
3. 信息来源:红外光谱主要提供有关化学键类型和它们的振动模式的信息;拉曼光谱主要提供样品的振动、转动和结构信息。
联系:
1. 应用领域: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药学等领域的分析和研究中。
2. 补充性: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可以互补地提供样品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有些样品在红外光谱中可能显示弱信号,但在拉曼光谱中会显示较强的信号,反之亦然。
3. 配置: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通常都包含光学探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光谱数据。
总的来说,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是两种互补的光谱技术,通过不同的测量原理和光学配置,提供样品结构和成分的信息。
在特定的研究领域和应用中,它们可以同时或相互补充地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样品分析结果。
光谱技术:拉曼光谱仪vs红外光谱仪光谱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分析物质所发射、吸收或散射的光谱类型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在光谱技术中,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两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以此为基础比较它们的优缺点,最后讨论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技术并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手段。
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的原理和特点首先,拉曼光谱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光谱技术,它利用样品吸收激光产生的光散射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拉曼散射的产生过程中,激光光子与样品中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散射光,并且散射光所带有的频率差异就是拉曼光谱的特征。
然而,相对于传统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的信噪比相对较小,因为在激光光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时的强度差异可以导致较低的信噪比。
另外,由于激光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限,将样品置于能量损失窗口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噪比,但这样可能会导致样品的组成和性质出现变化,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
而红外光谱仪则是一种测量样品吸收的波长范围的技术,它利用样品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吸收增加或减少不同频率的光来确定样品的质量和组成。
红外光谱依靠分子中的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来吸收红外辐射,因此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将在特定的频率(波数)处吸收辐射,这些吸收与波长和振动相结合的特定化学键有关。
从而可以利用红外波谱检测样品所包含的化学键的类型和数量以及遵循的化学反应等信息。
两种技术的优缺点比较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的优缺点。
首先,由于信噪比的风险,拉曼光谱有一些局限性,需要专业的样品准备和数据处理以精确测量化学成分,红外光谱相对来说信号较强,可以处理较高浓度溶液和纯固体样品。
另外由于样品的形式不同,红外光谱是对溶液和气体的检测更有效,而拉曼光谱对于固体的研究更为适用。
而且,近年来随着显微拉曼和表面增强拉曼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拉曼光谱技术的制备和微观分析功能,将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获得应用。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区别
1) 拉曼谱峰比较尖锐,识别混合物,特别是识别无机混合物要比红外光谱容易。
2) 在鉴定有机化合物方面,红外光谱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原因是红外光谱的标准数据库比拉曼光谱的丰富。
3)在鉴定无机化合物方面,拉曼光谱仪获得400cm-1以下的谱图信息要比红外光谱仪容易得多。
所以一般说来,无机化合物的拉曼光谱信息量比红外光谱的大。
4)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佐证。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1、相同点
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键,其红外吸收频率与拉曼位移相等,均代表第一振动能级的能量。
因此,对某一给定的化合物,某些峰的红外吸收波数与拉曼位移完全相同,红外吸收波数与拉曼位移均在红外光区,两者都反映分子的结构信息。
2、不同点
(1)红外光谱的入射光及检测光均是红外光,而拉曼光谱的入射光大多数是可见光,散射光也是可见光;
(2)红外谱测定的是光的吸收,横坐标用波数或波长表示,而拉曼光谱测定的是光的散射,横坐标是拉曼位移;
(3)两者的产生机理不同。
红外吸收是由于振动引起分子偶极矩或电荷分布变化产生的。
拉曼散射是由于键上电子云分布产生瞬间变形引起暂时极化,是极化率的改变,产生诱导偶极,当返回基态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的同时电子云也恢复原态;
(4)红外光谱用能斯特灯、碳化硅棒或白炽线圈作光源而拉曼光谱仪用激光作光源;(5)用拉曼光谱分析时,样品不需前处理。
而用红外光谱分析样品时,样品要经过前处理,液体样品常用液膜法和液体样品常用液膜法,固体样品可用调糊法,高分子化合物常用薄膜法,体样品的测定可使用窗板间隔为2.5-10 cm的大容量气体池;
(6)红外光谱主要反映分子的官能团,而拉曼光谱主要反映分子的骨架主要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7)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可以互相补充,对于具有对称中心的分子来说,具有一互斥规则:与对称中心有对称关系的振动,红外不可见,拉曼可见;与对称中心无对称关系的振动,红外可见,拉曼不可见。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区别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属于分子振动光谱,都是研究分子结构的有力手段。
红外光谱测定的是样品的透射光谱。
当红外光穿过样品时,样品分子中的基团吸收红外光产生振动,使偶极矩发生变化,得到红外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测定的是样品的发射光谱。
当单色激光照射在样品上时,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产生拉曼散射,检测器检测到的是拉曼散射光。
单色激光照射样品后,产生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
瑞利散射是激光的弹性散射,不负载样品的任何信息。
拉曼散射又分为斯托克斯散射和反斯托克斯散射,拉曼散射负载有样品的信息。
对于分子中的同一个基团,它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拉曼光谱峰的位置是相同的。
在红外光谱图中,横坐标的单位可以用波数表示。
在拉曼光谱图中,虽然横坐标的单位也是用波数,但表示的是拉曼位移。
拉曼检测器检测到的是拉曼散射光,当用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发样品时,拉曼检测器检测到的拉曼散射光的波长是不相同的。
虽然使用的激光波长不同,但对于同一个基团,拉曼位移是相同的。
拉曼位移是激光波数和拉曼散射光波数的差值。
既然分子中同一个基团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拉曼光谱峰的位置是相同的,为什么还要测定拉曼光谱呢?因为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选律是不相同的,红外和拉曼总体上说是互补的。
有些基团振动时偶极矩变化非常大,红外吸收峰很强,是红外活性的。
如羰基的吸收。
有些基团振动时偶极矩没有变化,不出现红外吸收峰,是红外非活性的。
这种振动拉曼峰会非常强,也是拉曼活性的。
但一个基团存在几种振动模式时,偶极矩变化大的振动,红外吸收峰强;偶极矩变化小的振动,红外吸收峰弱。
拉曼光谱与之相反,偶极矩变化大的振动,拉曼峰弱;偶极矩变化小的振动,拉曼峰强;偶极矩没有变化的振动,拉曼峰最强。
这就是红外和拉曼的互补性。
-------------------------------------------------------------------------------------------------
1.从本质上面来说,两者都是振动光谱,而且测量的都是基态的激发或者吸收,能量范围都是一样的。
2.拉曼是一个差分光谱。
形象的来说,可乐的价钱是1毛钱,你扔进去1毛钱,你就能得到可乐,这是红外。
可是如果你扔进去1块钱,会出来一瓶可乐和9毛找的钱,你仍旧可以知道可乐的价钱,这就是拉曼。
3.光谱的选择性法则是不一样的,IR是要求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化才能测到,而拉曼是分子的极化性(polarizibility)发生变化才能测到。
4.IR很容易测量,而且信号很好,而拉曼的信号很弱。
5.使用的波长范围不一样,IR使用的是红外光,尤其是中红外,好多光学材料不能穿透,限制了使用,而拉曼可选择的波长很多,从可见光到NIR,都可以使用。
当然了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制样方面的,IR有时候相对比较的复杂,耗时间,而且可能会损坏样品,但是拉曼并不存在这些问题。
6.拉曼和红外大多数时候都是互相补充的,就是说,红外强,拉曼弱,反之也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下二者检测的信息是相同的。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属于分子振动光谱,都是研究分子结构的有力手段。
红外光谱测定的是样品的透射光谱。
当红外光穿过样品时,样品分子中的基团吸收红外光产生振动,使偶极矩发生变化,得到红外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测定的是样品的发射光谱。
当单色激光照射在样品上时,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产生拉曼散射,检测器检测到的是拉曼散射光。
单色激光照射样品后,产生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
瑞利散射是激光的弹性散射,不负载样品的任何信息。
拉曼散射又分为斯托克斯散射和反斯托克斯散射,拉曼散射负载有样品的信息。
对于分子中的同一个基团,它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拉曼光谱峰的位置是相同的。
在红外光谱图中,横坐标的单位可以用波数表示。
在拉曼光谱图中,虽然横坐标的单位也是用波数,但表示的是拉曼位移。
拉曼检测器检测到的是拉曼散射光,当用不同波长的激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