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垫圈材料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加厚型平垫圈标准
加厚型平垫圈标准是指垫圈厚度较常规的平垫圈更厚的一种平垫圈产品。
垫圈是一种用于填充或分散紧固件载荷的元件,它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撑面积,增加紧固件与连接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紧固件在连接过程中对连接表面的压力集中。
加厚型平垫圈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
1. 材料要求:常见的加厚型平垫圈材料包括钢、不锈钢、铜等。
不同的材料可能有不同的性能要求,如抗腐蚀性、耐高温性等。
2. 尺寸要求:加厚型平垫圈的厚度相对于常规的平垫圈要更厚,具体的厚度要求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
3. 表面处理要求:加厚型平垫圈有时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锌、镀镍、磷化等,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4. 强度要求:加厚型平垫圈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紧固件的载荷,并确保连接的牢固度。
加厚型平垫圈标准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规范进行制定。
在购买和使用加厚型平垫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适当的规格和材料,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安装和使用。
国标平垫尺寸规格【实用版】目录1.国标平垫的概念与作用2.国标平垫的规格与尺寸3.国标平垫的材料推荐4.国标平垫的标准与性能等级5.国标平垫的应用范围正文一、国标平垫的概念与作用国标平垫,又称平垫圈,是一种用于螺栓连接的辅助零件。
其主要作用是在螺栓连接中起到分散压力、保护螺纹和防止螺栓松动的作用。
平垫圈通常与螺母、螺栓配套使用,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国标平垫的规格与尺寸国标平垫的规格与尺寸主要由公称直径和公称厚度表示。
根据 GB/T 97.1-2002《平垫圈 A 级》标准规定,公称规格(螺纹大径)范围为1.6~64mm,标准系列硬度等级为 200HV 和 300HV 级,产品等级为 A 级。
在实际应用中,国标平垫的尺寸可根据所配螺栓的公称直径进行选择。
例如,M16 螺栓使用的平垫圈尺寸为公称直径 16mm、公称厚度 1.6mm。
三、国标平垫的材料推荐根据平垫圈的性能等级,推荐使用的材料有:- 100HV 级的:选用 ST12、ST13、Q235、Q215、Q195 等,表面硬度可达到 110HV 左右;- 140HV 级的:选用 08F、08Al 及 10、10F 等,表面硬度可达到140HV 左右。
四、国标平垫的标准与性能等级国标平垫的标准为GB/T 97.1-2002《平垫圈 A 级》,其中规定了平垫圈的公称规格、硬度等级、材料和产品等级等技术要求。
此外,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平垫圈还分为不同的等级,如 GB3098.1、GB3098.2、GB3098.3、GB3098.4 等。
五、国标平垫的应用范围国标平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连接和固定,如螺栓连接、螺母连接等,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din125标准DIN125标准是指德国工业标准中关于平垫圈的规范,它规定了平垫圈的尺寸、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平垫圈作为机械连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机械设备和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DIN125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首先,DIN125标准规定了平垫圈的尺寸范围。
根据这一标准,平垫圈的外径、内径和厚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稳固连接和保护螺纹的作用。
平垫圈的尺寸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在机械连接中的使用效果,因此严格遵守DIN125标准中的尺寸要求非常重要。
其次,DIN125标准对平垫圈的材料也有详细的规定。
根据标准,平垫圈的材料可以是钢、不锈钢、铜、铝等多种材质,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要求。
在选择平垫圈材料时,必须考虑到其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温度、腐蚀等因素,以确保平垫圈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DIN125标准还规定了平垫圈的表面处理要求。
根据标准,平垫圈的表面可以进行镀锌、镀镍、磷化等处理,以增加其抗腐蚀能力和美观度。
表面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平垫圈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和磨损,从而提高机械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DIN125标准作为平垫圈的规范,对平垫圈的尺寸、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平垫圈在机械连接中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平垫圈时,必须严格遵守DIN125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机械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标准要求,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综上所述,DIN125标准对平垫圈的尺寸、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其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机械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DIN125标准,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加合理和科学的选择。
平垫圈通常是各种形状的薄件,用于减少摩擦、防止泄漏、隔离、防止松脱或分散压力。
许多材料和结构中都有这种部件,用于履行各类相似的功效。
平垫圈受螺纹紧固件的材料与工艺限制,螺栓等紧固件的支承面不大,因此为减小承压面的压应力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其采用垫圈。
为防止连接副的松动采用防松的弹簧垫圈和多齿形锁紧垫圈、圆螺母止动垫圈以及鞍形、波形、锥形弹性垫圈。
平垫圈主要用于减小压强,当有的部位拧紧轴向力很大时,易使垫圈压成碟形,这时可改用材料和提高硬度来解决。
弹簧垫圈的锁紧效果一般,重要部位尽量少用或不用,而采用自锁结构。
对于用于高速拧紧(气动或电动)的弹簧垫圈,最好采用表面磷化处理的垫圈,提高其减磨性能,否则易摩擦发热而烧坏或张口,甚至损坏被连接件表面。
对于薄板连接处,不应采用弹簧垫圈结构。
据统计,弹簧垫圈在汽车上使用得越来越少了。
平垫、方垫大全 13930022003齿形弹性垫圈中的连接齿形由于锁紧力大而且均匀,在汽车行业中使用较多,而间隔齿型的则少一些。
对于弹簧垫圈、弹性垫圈,根据国标,一般可选择 GB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的60 、 70钢和65Mn钢。
我国平垫圈标准共有9项,从2000-2002年分别批准发布了GB/T97.3-2000、GB/T5286-2001、GB/T95-2002、GB/T96.1-2002、GB/T96.2-2002、GB/T97.1-2002、GB/T97.2-2002、GB/T97.4-2002及 GB/T5287-2002 等平垫圈标准。
根据平垫圈性能等级,笔者推荐使用材料:对于100H V级的可选用ST12、ST13及Q235、Q215、Q195等等,表面硬度可达到110H V 左右;对于140H V级的可选用 08F、08Al及10、10F等等,表面硬度可达到140H V左右;对于200H V和300HV级的应选用45、50、60、70钢或65Mn钢,可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达到200~300HV和300~400HV技术要求。
垫圈的材料
垫圈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一种密封元件,用于填补或缩小物体间的空隙,防止液体、气体或杂质的泄漏。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需要使用不同材料的垫圈,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垫圈材料。
首先是橡胶材料,橡胶垫圈是最常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垫圈材料。
橡胶垫圈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温度变化,而且耐磨、耐化学物质,不易老化和腐蚀。
常见的橡胶垫圈材料有丁腈橡胶、氟橡胶、硅橡胶等。
其次是塑料材料,塑料垫圈主要用于低压和低温的场景,如家电、塑料制品等。
塑料垫圈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重量轻,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和安装。
常见的塑料垫圈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再次是金属材料,金属垫圈主要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场景,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
金属垫圈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耐高温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变形,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常见的金属垫圈材料有不锈钢、铜、铝等。
此外,还有纤维素材料,纤维素垫圈主要用于胶粘剂和密封剂的增稠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耐温性能,能够有效填补微小间隙。
常见的纤维素材料有棉纤维、亚麻纤维等。
综上所述,垫圈的材料种类繁多,根据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
适的材料十分重要。
橡胶、塑料、金属和纤维素是常见的垫圈材料,它们各具特点,在不同的工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平垫圈生产工艺流程
平垫圈,也称为平垫片、平垫圈片,是一种常见的密封元件,广泛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船舶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平垫圈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生产平垫圈的原材料是金属板材,常用的材料有不锈钢、碳钢等。
选材时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工作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第二步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
一般采用数控切割机进行切割,根据平垫圈的大小和形状要求,将金属板材切割成合适的尺寸。
第三步是冲压成型。
将切割好的金属片放入冲床中,通过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成型。
冲压模具的设计要考虑到平垫圈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必要的边缘处理。
第四步是钝化处理。
钝化是为了增加平垫圈的耐腐蚀性能,常用的钝化方法有酸洗、电解钝化等。
具体的钝化方法和处理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来确定。
第五步是抛光。
通过机械设备对平垫圈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洁平滑。
抛光不仅可以提升平垫圈的外观质量,还能改善其密封性能。
第六步是清洗。
将加工好的平垫圈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保证产品的表面清洁度。
最后,要对生产好的平垫圈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
尺寸测量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以上就是平垫圈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平垫圈产品,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需求。
平垫圈的生产工艺
平垫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封元件,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运输和许多其他领域。
平垫圈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平坦的环形外观,通常用于补偿连接处的间隙或提供额外的支撑功能。
在制造平垫圈的过程中,生产工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平垫圈的质量和性能。
首先,生产平垫圈的工艺是通过原材料准备和成型两个主要过程实现的。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金属或塑料材料被选择和切割成相应尺寸的薄片。
这些薄片被送到下一阶段,即成型。
在平垫圈的成型过程中,金属或塑料薄片会通过冲压或注塑等方法,被压成圆形,然后经过裁剪和抛光。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选择:平垫圈可以使用不同材质,例如铝合金、不锈钢、硅橡胶、塑料等等。
在选择材质时,需要考虑材质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等因素。
2、成型工艺:冲压和注塑是两种最常见的成型工艺。
在进行冲压或注塑时,需要控制压力、温度和成型时间来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3、裁剪:成型后的平垫圈需要进行裁剪,以便使其达到特定的尺寸和形状,这个过程需要使用先进的裁剪设备和技术。
4、抛光:抛光可以使平垫圈光滑,表面光泽,视觉效果更好。
抛光过程需要在干燥的花生壳、玻璃粉等研磨材料中进行,并能够控制研磨时间和压力。
总体来讲,生产平垫圈需要准确的成型工艺,并且可以严格控制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这将确保平垫圈具有高品质和可靠性。
din125标准DIN125标准。
DIN125标准是一种普遍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的标准,它规定了平垫圈的尺寸、材料和使用要求,对于机械零件的安装和连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垫圈是一种常用的连接零件,它通常被用来增加螺栓和螺母之间的接触面积,分散压力,防止松动,保护零件表面等作用。
根据DIN125标准,平垫圈分为A、B、C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尺寸和要求。
A型平垫圈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外径、内径和厚度均有严格的标准尺寸。
B型平垫圈的外径和内径略大于A型,厚度也有所增加,适用于需要承受更大压力的场合。
C型平垫圈则是超大尺寸的平垫圈,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除了尺寸要求外,DIN125标准还对平垫圈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提出了要求。
根据标准,平垫圈通常采用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制造,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
此外,平垫圈的表面通常要求进行防锈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和使用符合DIN125标准的平垫圈对于保证机械零件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根据连接零件的尺寸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类型和尺寸的平垫圈,确保其能够承受相应的压力和载荷。
其次,在安装过程中,正确放置平垫圈,避免出现错位和变形,以免影响其正常工作。
最后,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平垫圈的状态,及时更换损坏或变形的平垫圈,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DIN125标准对于平垫圈的尺寸、材料和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符合标准的平垫圈对于保证机械零件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才能确保平垫圈在机械连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垫圈材料
垫圈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设备中的密封元件,主要用于填补物体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防震、减振、固定等作用。
它可以防止液体、气体和固体的泄漏,使设备运作更加稳定和持久。
垫圈的主要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和橡胶等。
金属垫圈是使用金属材料制造的,常见的有铜、铝、不锈钢等。
金属垫圈具有较高的强度、刚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高速和重载的工作环境。
金属垫圈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变形,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可以保持长时间的密封性。
塑料垫圈是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的,常见的有尼龙、聚氨酯等。
塑料垫圈具有较低的密封性能,主要适用于低温、低压和不需要高度密封的场合。
塑料垫圈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可减少垫圈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橡胶垫圈是使用橡胶材料制造的,常见的有丁晴橡胶、氟橡胶等。
橡胶垫圈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密封性能,可以适应较大的变形和振动,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和气体的泄漏。
橡胶垫圈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耐腐蚀性能,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材料外,垫圈还可以使用纸质、氟塑料等材料制造。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造垫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垫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垫圈是一种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设备中。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要求,可以选择金属、塑料、橡胶等不同的材料来制造垫圈,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垫圈的选择和使用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gb97平垫圈标准GB97平垫圈标准。
GB97平垫圈是一种常用的紧固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的标准化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GB97平垫圈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首先,GB97平垫圈的标准编号为GB97-85,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GB97平垫圈的材料、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互换性。
在GB97标准中,对平垫圈的材料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材质、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
其中,材质应选择适当的碳素钢或合金钢,以保证平垫圈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平垫圈的尺寸范围,包括内径、外径、厚度等参数,以确保其能够与螺栓、螺母等紧固件配合使用。
除此之外,GB97标准还对平垫圈的表面处理、允许偏差、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表面处理方面,要求平垫圈的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划痕、氧化等缺陷。
在允许偏差方面,标准规定了平垫圈在生产过程中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检验方法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对平垫圈尺寸、材质、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GB97平垫圈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紧固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规范了平垫圈的生产和应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互换性,促进了紧固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信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执行,我国的紧固件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GB97平垫圈标准是我国紧固件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它的发布对于规范产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GB97平垫圈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工程项目中。
让我们共同遵循标准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紧固件行业的发展。
垫圈材料的选择
2008-11-27 来源:未知收藏此信息推荐给好友
在螺纹紧固件中因螺栓、螺钉、螺母的支承面不可能做得很大(受材料与工艺的限制),为减小承压面的压应力,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而采用垫圈。
为防止连接副的松动采用防松的弹簧垫圈和多齿形锁紧垫圈、圆螺母止动垫圈以及鞍形、波形、锥形弹性垫圈。
平垫圈主要用于减小压强,当有的部位拧紧轴向力很大时,易使垫圈压成碟形,这时可改用材料和提高硬度来解决。
弹簧垫圈的锁紧效果一般,重要部位尽量少用或不用,而采用自锁结构。
对于用于高速拧紧(气动或电动)的弹簧垫圈,最好采用表面磷化处理的垫圈,提高其减磨性能,否则易摩擦发热而烧坏或张口,甚至损坏被连接件表面。
对于薄板连接处,不应采用弹簧垫圈结构。
据统计,弹簧垫圈在汽车上使用得越来越少了。
齿形弹性垫圈中的连接齿形由于锁紧力大而且均匀,在汽车行业中使用较多,而间隔齿型的则少一些。
对于弹簧垫圈、弹性垫圈,根据国标,一般可选择GB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的60 、70 钢和65Mn 钢。
我国平垫圈标准共有9项,从2000-2002年分别批准发布了GB/T97.3-2000、GB/T5 286-2001、GB/T95-2002、GB/T96.1-2002、GB/T96.2-2002、GB/T97.1-2002、G B/T97.2-2002、GB/T97.4-2002及GB/T5287-2002 等平垫圈标准。
根据平垫圈性能等级,作者推荐使用材料:
对于100HV级的可选用ST12、ST13及Q235、Q215、Q195等等,表面硬度可达到110HV 左右;
对于140HV级的可选用08F、08Al及10、10F等等,表面硬度可达到140HV左右;
对于200HV和300HV级的应选用45、50、60、70钢或65Mn钢,可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达到200~300HV和300~400HV技术要求。
由于根据标准对于100HV 、140HV级的平垫圈可用低碳钢制造。
一般企业在选用材料时大多数是采用宝钢材料,便于冷冲压。
下面对Q/BQB403-2003宝钢标准作一点简述。
《冷连轧低碳钢板及钢带》及Q/BQB403-2003企业标准与BZJ407-1999标准相比有主要变化:
•对牌号进行了修改和整合
牌号由常用8种,整合为5种
St12改为DC01 ;
ST13改为DC03 ;
St14、St15改为DC04 ;
BSC2改为DC05;
St16、St14-T、BSC3改为DC06。
•表面质量级别由两种修改为三种:
较高级的精整表面(FB ),表面允许有少量不影响成型性及涂、镀附着力的缺陷,如轻微的划伤、压痕、麻点、辊印及氧化色等。
高级的精整表面(FC )产品二面中较好的一面无肉眼可见的明显缺欠,另一面必须至少达到FB 的要求。
超高级的精整表面(FD )产品二面中较好的一面不得有任何缺欠,即不能影响涂漆后的外观质量或电镀后的外观质量,另一面必须至少达到FB 的要求。
表面结构由四种修改为两种,并增加了表面粗糙度的控制值。
表面结构为麻面(D )时的平均粗糙度Ra 按0.6μm
取消了五种牌号化学成分中Si 和残余元素的规定,对C、S、Alt 等元素的含量进行了修改。
表1低碳钢钢板化学成分W%
表2 有关标准相近牌号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