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激素高眼压
- 格式:pdf
- 大小:101.07 KB
- 文档页数:3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滥用所致的青光眼或高眼压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方法:对33例(66眼)因眼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致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3例均为局部用药,合并全身用药者2例,用药时间4个月~2年。
均有结膜炎或其它外眼病。
此类患者均有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的临床表现。
结论:滥用药物是发生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青光眼;高眼压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因其显著的抗炎作用广泛应用于眼部炎症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1999年8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因滥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致青光眼或高眼压的病例33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42眼,女12例24眼,年龄3~24岁。
其中2例有青光眼家族史,4例有中、低度近视,3例有高度近视家族史。
1.2 方法:(1)详细询问病史。
(2)记录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名称,用药原因,获药途径,用药剂量及时间。
(3)临床查体:眼前段、眼后段、眼压、视野等检查。
治疗采用:(1)停用糖皮质激素药物;(2)降眼压药物的应用;(3)定期随诊观察,监测眼压。
2结果2.1 用药原因:慢性结膜炎18例,春季卡他性结膜炎10例,沙眼5例。
2.2 用药情况:用药时间4个月~2年。
局部应用:用滴眼剂16例,典必殊滴眼液6例,地塞米松注射液结膜下注射9例,口服强的松片剂2例。
2.3 眼部情况:所有患者均有眼压增高,平均≥23 mmHg,其中最高达45 mmHg。
视盘杯/盘比值≥0.6者9只眼,双眼杯/盘比值≥0.2者4只眼,有不同程度视野损害8只眼,2例儿童随眼压的下降,视杯逐渐明显缩小。
合并激素性白内障1例。
2.4 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23例,7例需局部给予0.5%噻吗心安滴眼液,3例需同时应用高渗剂和醋氮酰胺片降压。
随诊1年内眼压基本正常。
3 讨论3.1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的发病机制: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异常敏感的房水流出通道阻力增加。
高眼压对眼屈光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由芹
【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
【年(卷),期】2024(24)4
【摘要】高眼压(OH)可致多种眼组织结构及功能损害,其中对眼屈光的影响,临床
早有认识。
OH对眼屈光的影响,与屈光间质透明性和形态结构,以及眼轴改变有关。
因眼压(IOP)升高快慢、程度等不同,眼屈光变化有可逆和不可逆不同特征。
眼屈光呈不可逆变化者,也常伴视觉传输损伤,并对后者病情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IOP变
化致眼轴改变,与巩膜重塑和脉络膜血流灌注变化有关,对近视发生发展和白内障术
后屈光误差有一定影响。
本文就OH所致屈光间质和眼轴改变的表现,以及对眼屈
光影响的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加深OH对眼屈光影响的认识,并为预防不可逆性眼屈光改变,指导视觉传输损伤的病情评估和轴性近视发生发展的防控等提
供参考。
【总页数】5页(P556-560)
【作者】孙由芹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SIK术后高眼压患者眼压与屈光状态之间变化关系的研究
2.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3.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4.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5.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对肾病综合征儿童眼屈光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眼压的变化,分析高眼压发生的时间及可能原因。
以及针对防止高眼压的发生而应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220例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高眼压发生的特点及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硅油填充术后的高眼压的发生率为19.1%,可能原因有硅油乳化、术后炎性反应、无晶体眼瞳孔阻滞、激素反应性高眼压、硅油填充过量等。
结论:通过总结眼内硅油填充术后不同时期可能出现高眼压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防止高眼压所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标签: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手术;高眼压;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共实施220例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注入术,其中42例在术后不同时期发生高眼压。
本组病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68岁,平均54.2岁。
本组病例中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9例,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5例,黄斑裂孔型3例,巩膜穿通伤和眼内异物伴视网膜脱离各1例。
其中6例患有高度近视,9例患有糖尿病。
1.2手术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行玻璃体切割加(或不加)巩膜环扎、玻璃体切割加(或不加)视网膜剥膜、玻璃体切割加(或不加)视网膜切开、眼内光凝、无晶状体眼行6 点位虹膜周切、气液交换及硅油注入等操作。
硅油为德国产,黏度为5000 centstroke。
1.3眼压测量方法此组病例中排除术前有青光眼、高眼压及家族史的患者。
早期高眼压患者一般在术后6小时眼压即开始升高[4]。
因此用Goldmann 眼压计从术后6小时开始测量眼压,观察眼压的发展趋势。
在术后24小时眼压仍呈上升趋势者继续测量术后36、48小时的眼压,直至眼压出现下降趋势或眼压不再继续升高。
在观察中,眼压高于30mmHg 时,每2小时测量1 次眼压,眼压持续高于30mmHg 4小时则停止观察,给予相应降眼压措施,继续测量术后3天、4天、5天,1周、2周、3周的眼压,出院后1月、2月、3月门诊测量眼压。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 )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严重、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玻璃体切除加硅油填充术主要用于常规手术方式不能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术后引起的并发症(高眼压)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
因此,硅油填充术后做好眼压的观察、心理护理、体位指导、不良反应观察、术后防感染及做好出院指导等有效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于2011年1~6月共行视网膜脱离手术220例,巩膜外50例,玻璃体切除术25例,玻璃体切除加气体交换术20例,玻璃体切除加硅油填充术110例,其中硅油填充术后15例在不同时期发生高眼压。
男女比例23∶19,年龄15~67岁。
本组患者中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0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共70例,黄斑裂孔15例,巩膜穿通伤和眼内异硅油填充术后并发高眼压的护理袁财莉,付敏,郝廷静(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重庆400042)【关键词】高眼压;手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硅油;手术后医护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5-0770-03中图法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物伴有视网膜脱离5例,高度近视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例。
1.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手术方式,如:巩膜外垫压、巩膜外环扎手术,玻璃体切除联合剥膜、光凝、冷凝,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全氟丙烷、六氟化硫、六氟乙烷)交换术,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等[1]。
2结果眼压升高大于24mm Hg为高眼压,早期高眼压术后大于1周,中期为1~3周,晚期大于6周。
本组早期眼压升高15眼(占30%),中期眼压升高20眼(占20%),晚期眼压升高10眼(占10%)。
其中炎性反应5眼,硅油乳化3眼,无晶体眼瞳孔阻滞6眼,药物激素4眼,巩膜环扎前房变窄2眼,硅油过量4眼。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一) 概念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是指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切削区出现的上皮和基质交壤面下的混浊。
在术后10天即可见到,通常3~6个月达到顶峰,以后逐渐减轻。
Haze 发生率2.5%,其中≥1.0级占0.63%,≥2.0级占0.14%(李莹,2021)。
发生率:PRK 2.5% 男性>女性≥1.0级0.63% ≥2.0级0.14%;LASEK 1.5%。
高度近视、瘢痕体质、用药不足及因眼压升高而停用激素者多见。
积极有效地治疗可以减轻或消失。
(二)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下的混浊。
haze的临床分级最近几年来是有转变的,目前应用的是5级分类方式。
角膜雾状混浊的分类标准:1、0级:角膜完全透明,无混浊2、1级:在裂隙灯下用斜照法才能发现轻度点状混浊3、2级:在裂隙灯下容易发现混浊,不影响观察虹膜纹理4、3级:角膜混浊,影响观察虹膜纹理5、4级:角膜明显混浊,不能窥见虹膜纹理由于角膜混浊程度差异,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小于2级haze往往不影响视力;较明显的haze,患者常常主诉有视物模糊不清、视物发散、视力下降,且伴有屈光回退。
值得提出的是haze不同于角膜薄翳、斑翳。
在第一章我们了解了角膜的病理。
角膜薄翳、斑翳是由于角膜组织受致病因子侵袭后,产生的角膜炎症反应、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增生、修复、结缔组织填充所致的角膜永久性的瘢痕形成。
经治疗不能减轻或消失。
(三) 产生机理及原因主要由于术后基底膜不规则,角膜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在角膜创伤修复进程中成肌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过量紊乱排列的胶原纤维出现所致。
造成原因分析:(1) 性别:男性重于女性;(2) 屈光度数高,切削深,则创面愈合反应明显,混浊严重,即角膜混浊程度与欲矫正屈光度和切削的深度有关;(3) 与伤口愈合的个体差异有关;(4) 切削时间长,激光脉冲所致的角膜表面温度升高加重角膜反应,混浊明显;(5) 角膜上皮刮除不均匀、表面不光滑,造成角膜修复反应明显。
文章编号:1000-5404(2006)12-1339-03论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临床分析程茗,贺翔鸽(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重庆400042)提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来我院眼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情况及眼压情况。
结果866例全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26例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男性89例,女性37例;年龄9~70岁,平均(38.90±15.57)岁。
年轻男性、复杂的玻璃体手术、住院天数、全身和局部使用激素时间、白内障为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危险因素。
合并近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比例与未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病例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为14.55%。
眼局部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是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糖皮质激素;高眼压中图法分类号:R195.4;R775;R779.606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corticosteriod-induced ocular hypertension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CHENG Ming,HE Xiang-ge(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Institute of Surgery Research,Daping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risk factors of corticosteriod-induced oc-ular hypertension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bas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866patients,including126corticosteriod-induced ocular hypertension(89male,37female,age range9-70years old)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during May2002to May2005.ResuIts All cases used glucocorticoid lo-cally or systemically.Multi-variance 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complicated vitreoretinal surgery,longer hospital stay,therapeutic duration with glucocorticoid,cataracta were th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while myopia,hypertension,diabetes were not closely related to corticosteroid-induced ocular hypertension.ConcIu-sion The incidence of corticosteriod-induced ocular hypertension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was14.55%.The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ocular hypertension is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Key words:vitreoretinal surgery;glucocorticoid;ocular hypertension糖皮质激素是眼科常用药,尤其在眼部手术后或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时往往需常规应用和长期应用[1];视网膜脱离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常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眼局部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不少患者出现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甚至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严重损害视功能,是视网膜脱离术后再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视网膜脱离病例试图找出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见及预防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作者简介:程茗(1980-),女,湖南省岳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医师,主要从事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临床与实验方面的研究。
电话:(023)66794181,E-mail:cemmy@收稿日期:2006-01-10;修回日期:2006-05-08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住院的视网膜脱离病例,对行手术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2 病例筛选标准及分组1.2.1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组按照《青光眼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中提供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断标准[2],设定筛选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标准为:①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手术治疗;②全身或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③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眼压≥21mmHg;④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眼压回复正常或眼压仍≥21mmHg需要使用将眼压药物或滤过手术眼压方能回复正常;⑤房角开放;⑥排除其他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原发性青光眼。
排除标准:虽然发生高眼压,但属于以下因手术造成的情况予以排除。
①巩膜外环扎(垫压)术后术眼晶体-虹膜隔前移,房角关闭造成眼压一过性增高。
②玻璃体腔注气术后3d 内眼压一过性增高。
③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术眼瞳孔阻滞,硅油过多晶体-虹膜隔前移房角关闭,乳化或未乳化硅油进入前房造成眼压增高。
1.2.2 对照组①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手术后治9331第28卷第12期2006年6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MILITARIS TERTIAEVol.28,No.12Jun.2006疗;②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③眼压<21 mmHg;④虽眼压≥21mmHg,但为手术因素引起。
1.3 观察指标性别、年龄、职业、住院时间、手术方式、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眼压情况、合并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等。
其中“手术方式”按手术复杂程度人为分为:单纯巩膜手术、复杂巩膜手术、单纯玻璃体手术、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对各计量指标进行t检验,对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取α=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考察各项指标对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影响程度。
2 结果2.1 一般资料的分析2.1.1 性别与年龄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住院行手术治疗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视网膜脱离病例共866例,其中男性524例,女性342例;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126例(占14.55%),其中男性89例,女性37例。
男性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比率高于女性(x2=6.328,df=1,P=0.012)。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组平均(38.58±16.04)岁;对照组平均(42.81±16.00)岁,二者有显著差异(t=2.744,P=0.006),提示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组年龄较对照组明显年轻化。
2.1.2 住院天数、次数及手术方式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组平均住院(20.66±7.70)d,对照组平均住院(16.00±57.9)d,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t=6.414,P=0.000)。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组住院次数亦显著多于对照组(t=3.675,P= 0.000),提示再次住院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
对不同术式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比率随术式的复杂而增多,且x2检验结果提示不同术式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率存在差异(x2=63.274,df=4,P=0.000),可认为手术方式越复杂,越容易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
2.1.3 糖皮质激素使用我院眼科术前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全身常规为静脉输磷酸地塞米松钠、醋酸泼尼松或醋酸强的松,局部常规为典必舒(典舒)眼液或眼膏(其主要成分为地塞米松、妥布霉素),且用量较统一。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组患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和剂量以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长于和多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550、3.417、3.984,(P<0.01),可认为两组激素使用的时间和量有显著差异。
2.1.4 眼压以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为基点,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平均出现在(11.99±7.89)d,达到最高眼压的时间平均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19.41±6.84)d,眼压恢复正常平均发生于眼压升高后(8.51±3.68)d。
未停用糖皮质激素性药物病例眼压平均在(12.32±7.16)d回退,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病例眼压回退时间平均为(5.01±3.70)d,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
2.1.5 合并其他疾病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中,并发白内障的比率有明显差异(x2=10.778,df=1,P=0.001)。
除此,其他疾病(近视、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522、0.072、0.893)。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次数、术式、手术次数、全身天数、局部天数、全身剂量、近视、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等作为协变量纳入分析。
SPSS10.0软件默认P<0.01即为有意义因素,经软件筛选,最终保留在模型中的协变量见表1。
其中性别、住院天数、术式、全身天数、局部天数和白内障的OR值大于1,提示这6个协变量是危险因素,他们有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容易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危险,但由于他们的OR 值较小,故均不是强危险因素。
另外,OR年龄=0.976,虽小于1但接近1,且其95%CI不包含1,提示年龄亦是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危险因素。
表1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危险因素B OR95%CI P性别0.533 1.706 1.073~2.7140.024年龄-0.0240.9760.963~0.9900.001住院天数0.044 1.045 1.000~1.0930.051术式0.575 1.744 1.478~2.1300.000全身天数0.053 1.054 1.011~1.0980.013局部天数0.038 1.0380.993~1.0860.096白内障0.728 2.0690.909~4.7050.0833 讨论3.1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诊断3.1.1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除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史外,其临床表现与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其眼压升高可发生在眼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数天至数年,大部分患者的眼压是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