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
- 格式:pdf
- 大小:216.73 KB
- 文档页数:1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都有哪些并发症在患上眼疾之后,不光是眼部的疾病,还是近视眼,治疗和解决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就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跟其他的手术类型一样,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也是会产生各种并发症的。
那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哪些并发症?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角膜水肿:防止角膜水肿的主要措施有,避免器械和人工晶状体接触角膜内皮;尽可能在前房关闭状态下操作;使用粘弹剂保护内皮;避免异物吸附于角膜内皮上;避免长时间冲洗;冲洗液不要直接朝向角膜内皮,速度不要太快。
用作前房灌注的液体应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毒性。
(2)前房积血:预防的措施包括在角巩膜切开前适当的烧灼止血;避免在3点和9点位置作切口;作虹膜切除时,切除部位应尽量离开虹膜根部,稍近瞳孔,以避开虹膜大血管。
一旦出现前房积血,可用空气﹑液体或粘弹剂增加眼内压。
(3)虹膜睫状体炎:预防的方法有,避免损伤虹膜;用粘弹剂保护虹膜;彻底吸出皮质;术后6周内点用皮质类固醇和前列腺素抑制剂;术毕结膜下注射皮质类固醇;口服皮质类固醇,术后密切观察。
(4)瞳孔纤维蛋白渗出:引起视力下降,瞳孔阻滞及继发性青光眼。
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激光虹膜切除以解除瞳孔阻滞。
轻中度纤维蛋白渗出伴虹膜后粘连,术后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即可。
(5)人工晶状体毒性综合征:随着人工晶状体质量的提高,与人工晶状体直接有关的毒性反应极为少见。
(6)眼内炎:早期诊断,分离致病菌,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对前房抽出液和经扁平部作玻璃体抽出液培养病原微生物并作药物敏感试验是重要的。
及时进行玻璃体切割及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多能控制感染。
(7)青光眼:使用粘弹剂太多,术后炎症,小梁网水肿,术后人工晶状体表面或晶状体襻反复摩擦虹膜后表面,可导致色素细胞脱失,引起青光眼。
术后早期测量眼压。
(8)瞳孔变形:前囊膜残留,虹膜内卷,瞳孔后缘局部粘连导致,通常不影响视力。
(9)前囊膜和晶状体皮质残留上面就是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国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安全性早期观察目的評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国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早期的安全性。
方法2017年10~11月在解放军第211医院眼科就诊的14例白内障患者(18眼)植入A1-UV型一片式可折叠IOL。
记录术中并发症。
术后1 d、3 d、1周、2周随访,测量并记录患眼的前房深度、角膜平均曲率、非接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
采用SPSS 20.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角膜平均曲率、前房深度、非接触眼压在不同随访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0.991,P = 0.418;F = 3.244,P = 0.092;F = 1.445,P = 0.229)。
术后1 d、3 d、1周、2周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比术前显著减少(F = 19.816,P 0.75 D,合并糖尿病、高度近视、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采用的普诺明?誖A1-UV型一件式可折叠IOL为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可通过HS-Ⅰ推注器和SI-Ⅰ导入头植入囊袋。
1.2 手术方法3.0 mm透明角膜切口,5.0~6.0 mm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劈核,超声能量40%,乳化吸除白内障及核周皮质,囊袋内注入黏弹剂并植入IOL,抽吸黏弹剂,水密封,术毕。
全部手术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
全部患者的平均超乳时间为(42.28±9.83)s,平均手术时间为(15.61±9.02)min。
1.3 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1 d、3 d、1周、2周采用IOL Master測量前房深度,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SP-3000P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分析仪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评估前房反应、眼内炎、角膜水肿、IOL异常等并发症。
炎性反应分级标准与已有研究保持一致[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改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Q(P25,P75)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基于秩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构成比表示,重复测量的等级资料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摘要】白内障囊外摘出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有许多并发症,本文将其分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二大类,对他们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共同提高该手术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44-02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白内障晶体囊外摘出后植入人工晶体。
随着人工晶体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改进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手术并发症已逐渐减少,但仍然影响许多手术患者的预后。
有人统计超乳植入术并发症总发生率15.18%,小切口碎核植入术并发症发生18.64%[1]。
本文对人工晶体植入术所致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探讨综述。
一、术中并发症(一)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最佳方案是前膜囊撕开后做囊袋内植入,一般前囊膜撕开的形状为圆形,直径为5~6m m。
若患者的晶体直径大于6mm,特别是在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娩核时由于晶体核的挤压可使前囊撕裂至赤道部,甚至使悬韧带也断裂。
为预防这种情况出现,可在上方前囊膜上至少做一条缓冲切口,以减少或消除娩核时晶体对周边前囊膜的挤压力。
另外,在撕前囊时应缓慢轻柔,随时注意改变撕开的方向,尽量使撕去的前囊膜呈圆形,否则很容易产生周边前囊膜撕开。
后囊破裂常见于逼出晶体核时或晶体乳化后吸出残余晶体皮质的时候易至后囊膜破裂。
若后囊破口小,仍可放置后房型人工晶体,若破口较大并有玻璃体脱出,则须切除部分前玻璃体,将破口处的玻璃体清除干净后再植入人工晶体[2]。
有人认为,在后囊破裂并有玻璃体脱出时应以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为宜,但也有术者在这种情况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他们将缝线穿过人工晶体的定位孔或套在袢上,固定在虹膜上。
虹膜固定法的不足之处是难以在虹膜上确定进针和打结的位置,因为一旦不慎,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旋转则使瞳孔变形,甚至使瞳孔逝去收缩能力,因此这种方法用的人较少[3]。
(二)、切口渗漏,浅前房由于手术操作中,切口逢合不水密,切口缘对合不齐均易引起切口渗漏,前房变浅。
晶体植入拱高是指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晶体前表面到眼球后囊之间的高度。
这个高度对手术效果和患者视力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拱高过高,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导致患者视力恢复不佳,甚至出现眩光、光晕等现象。
如果拱低,可能会引起眼内压力变化,导致眼内炎等并发症。
因此,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眼部结构、年龄、近视程度等,来选择合适的晶体型号和拱高值。
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也需要注意拱高问题。
在初期,医生会观察眼部的反应情况,如是否有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在手术后几周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眼部的情况。
一般来说,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用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等,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对于近视度数较高、角膜较薄的患者,医生会更加关注晶体植入的拱高问题。
因为如果拱高过高,可能会对患者的视力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而对于一些高度近视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尽可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晶体植入手术中的拱高问题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和重视。
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拱高值,并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视力恢复。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前房放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黄华国;谢爱宏;李林【摘要】目的:探讨前房放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35例(3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眼压28-59mmHg)患者,予以表面麻醉下用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针头从角膜侧切口以蜻蜓点水状轻轻压迫后唇缓慢放液治疗,直至眼压降至正常。
结果35例中有21例为黏弹剂残留所致,32例(32眼)行1次前房放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3例(3眼)行2次前房放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
结论黏弹剂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只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方法,从角膜侧切口前房放液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一项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6(051)010【总页数】3页(P1099-1101)【关键词】前房放液;高眼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侧切口【作者】黄华国;谢爱宏;李林【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眼科,萍乡 337000;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眼科,萍乡 337000;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眼科,萍乡 3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6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目前白内障以超声乳化术最为常见[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是白内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一过性眼压增高。
若不能及时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势必会造成视神经等相关高眼压的眼部永久损害。
我们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患者采用从角膜侧切口前房放液治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36例(1029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中角膜侧切口右眼均做在鼻侧角膜缘,左眼均做在颞侧角膜缘。
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虽然白内障手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但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了解这些并发症对于患者和医生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也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一、感染感染是白内障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过程中,如果细菌或其他病原体进入眼内,就可能引发感染。
感染的症状包括眼睛疼痛、红肿、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等。
一旦发生感染,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来清除感染灶。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医生在手术前会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手术中也会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患者在手术后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并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
二、角膜水肿角膜是眼睛前端透明的部分,在白内障手术中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角膜水肿。
角膜水肿会使角膜变得混浊,影响视力。
这种并发症通常在手术后的短期内出现,多数情况下会逐渐自行消退。
但如果水肿严重或持续不消退,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措施来促进恢复。
三、后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内障复发,而是指手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在晶状体后囊膜上形成混浊。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手术后数月或数年。
后发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是视力逐渐下降。
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激光在后囊膜上打孔,以恢复视力。
四、眼内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眼内的血管,导致眼内出血。
少量的出血一般可以自行吸收,不会对视力造成太大影响。
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视网膜损伤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手术可能会改变眼球的结构和眼压,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视网膜脱离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患者在手术后如果出现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六、眼压升高眼压升高是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一、观察患者病情首先,在查房时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一般症状、体温、心率等。
如果患者有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二、检查眼部情况1.观察手术切口: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干净、愈合情况如何。
如果发现手术切口有红肿、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检查眼压:使用眼压计检查患者的眼压情况,判断是否高眼压。
高眼压可能是手术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处理。
3.观察角膜透明度: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的角膜透明度,检查是否有角膜水肿或其他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角膜水肿,需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检查晶状体植入情况:通过眼底镜等工具检查患者的晶状体植入情况,包括植入位置、固定情况等。
如果发现晶状体错位、松动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医生。
5.观察视力:询问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通过检查视力表来判断患者视力是否有明显改善。
如果视力没有明显改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三、眼部护理1.清洁眼部:每天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清洁,使用无菌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或抗菌眼药水轻轻擦拭患者的眼睛。
2.防止感染:嘱咐患者不要揉擦眼睛,避免接触污染物。
确保患者保持眼部卫生,并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
3.防止眼部暴露:患者需要佩戴眼罩或太阳眼镜,并避免暴露于刺激性光线中,以避免切口感染和晶体移位。
四、用药指导根据医生的嘱咐,向患者详细介绍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药物名称、使用剂量、使用频次等。
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复诊,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生活指导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剧烈运动:在术后的数周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眼部受力的活动,以免对切口的愈合造成不利影响。
2.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增加维生素C和坚果的摄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眼睛的康复。
3.睡眠姿势:患者应尽量避免压迫眼部的姿势,尽量选择仰卧或侧卧的睡眠姿势,有助于减少切口受力。
4.避免用眼过度: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
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疗效观察刘思源;杨旭【摘要】目的:探讨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10/2017-01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将同一时段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类光学Aspira-aA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患者术后3 mo裸眼远视力、近视力、屈光状态、UBM检查、阅读戴镜率、不良体验率(光晕、眩光、雾视等现象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术后3 mo,试验组裸眼远视力(0.10±0.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试验组裸眼近视力(0.11-0.0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P<0.05).术后3mo,试验组人工晶状体居中性均良好,阅读戴镜率为5%,不良体验率(光晕、眩光、雾视现象发生率)仅为5%,而对照组阅读戴镜率为100%.结论: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供良好的裸眼远视力和近视力,能极大地提高白内障术后脱镜率,解决白内障术后老视问题,且患者舒适度极佳,光晕、眩光、雾视现象少有发生,手术安全可靠.%AIM:To evaluate the visual outcome of Oculentis Mplus intraocular lens(IOL).METHODS:Totally 20 eyes in 20 patients received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Oculentis Mplus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as test group,and 20 eyes (Aspira-aA IOL) were as control group.The following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fter operation for 3mo: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distance and near,refractive results,UBM examination,the rate of wearing spectacles and thecomplications.RESULTS:At 3mo after surgery,distance visual acuity of test group with Oculentis Mplus IOL were 0.10± 0.03,the difference withcontro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 (t=1.74,P>0.05).Eyes in test group had an uncorrec ted near acuity 0.11 ±0.04,the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t=15.53,P<0.05).The rate of wearing spectacles was 5% in test group and 100% in control group.The rate of uncomfortableness was 5% in test group.CONCLUSION:The implantation of Oculentis Mplus IOL not only has a good distanc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but also with better near visual acuity.The surgery is safe,reliable and no special complication induced.【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11【总页数】3页(P2134-2136)【关键词】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作者】刘思源;杨旭【作者单位】629000 中国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629000 中国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目的:探讨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临床疗效。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邹泉,郑洪玲,程蕾,宋超,朱冉.高度近视患者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眼科新进展,2022,42(6):456 460.doi:10.13389/j.cnki.rao.2022.0093【应用研究】高度近视患者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邹 泉 郑洪玲 程 蕾 宋 超 朱 冉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邹泉(ORCID:0000 00022955 3384),女,1994年7月出生,江苏徐州人,硕士。
研究方向:医学手术学、视光学。
E mail:1175948924@qq.com通信作者:朱冉(ORCID:0000 0003 4660 9957),女,1975年11月出生,江苏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眼科手术学、视光学。
Email:630yifan@163.com收稿日期:2022 02 15修回日期:2022 03 29本文编辑:盛丽娜△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编号:SJCX22 1263)作者单位: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摘要】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术后不同时间点拱高的预测方程。
方法 分析2020年8月至11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拟行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32例63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记录患者的前房角度、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角膜厚度、白到白间距(WTW)、睫状沟直径(STS)、术前等效球镜度和自然晶状体厚度,同时记录术中植入的ICL尺寸,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患眼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拱高,分析上述观察指标对于术后拱高的影响。
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构成了一个近似正常的系统,尤其是固定在正常晶状体生理位置上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可用于单眼,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易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
疾病简介自从英国著名眼科医生Ridley找到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并于1949年植入第一例硬性人工晶状体以来,已有五代人工晶状体问世。
第四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植入囊袋内,术后可以散瞳,便于检查眼底。
第五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可从小切口植入,与角膜内皮接触损伤小,重量轻,在术后短期内能恢复稳定的视力。
制造最接近生理状态且具有调节功能的人工晶状体,一直是眼科专家梦寐以求的目的。
目前已研制出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以及可以矫正散光的Toric人工晶状体等。
人工晶状体分类1)按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固定位置分类:可分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因术后并发症多,现多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
2)按制作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分类A. 聚甲基丙烯酰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酰甲酯是最先用来制造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为硬性人工晶状体的首选材料,其性能稳定﹑质轻﹑透明度好﹑不会被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所降解,屈光指数为。
缺点是不耐高温高压消毒,目前多用环氧乙烷气体来消毒,柔韧性差。
临床用有两种:一是用PMMA材料一次铸压成型的人工晶状体,称一片式;二是用PMMA制成晶状体光学部分,用聚丙烯制成支撑襻,称三片式。
B.硅凝胶:是软性人工晶状体的主要材料,热稳定性好,可高压煮沸消毒,分子结构稳定,抗老化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柔软,弹性大,可经小切口植入。
屈光指数为~。
缺点是韧性差,受机械力作用可变性,且易产生静电效应,容易吸附异物。
C.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是一种亲水性材料,含水量一般为38%~55%,可高达60%,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耐高温,韧性大。
人工晶状体可脱水植入,复水后恢复软性并且线性长度增加15%。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
发表时间:2013-06-04T16:23:07.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甘露1,2 封郭生1 陈剑1 康斌1
[导读]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放液,方法为患者术眼向下看,尽量避开结膜及角膜缘血管。
甘露1,2 封郭生1 陈剑1 康斌1
(1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 448000; 2武汉大学在读研究生 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原因及治疗。
方法对94例(94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
结果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共9例。
所有病人给予药物降眼压治疗,其中2例给予前房穿刺放出房水,次日所有病人眼压正常结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由于不同原因可导致高眼压,应于术后注意观察眼压, 及时处理,对高危病例术后予预防性降眼压治疗,提高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94-01 眼压升高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现对近两年我院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病例做一个总结。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完成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94眼,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2岁。
术前常规检查,非接触眼压计检查眼压均正常,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按常规进行。
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9眼出现高眼压合并弥漫性角膜上皮水肿,其中5眼患者自觉术眼胀痛、头痛,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发生在术后4~12h。
其余4眼患者无自觉症状。
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25~
56mmHg,平均34mmHg。
前房闪辉(+),其中1眼前房内可见少量残留晶状体皮质,2眼术中后囊膜破裂,少量玻璃体脱出,仍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2 处理方法和结果
发现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的所有病人当日静脉快速给予甘露醇250ml;眼压较高、前房深,瞳孔中大的病人2例,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放液,方法为患者术眼向下看,尽量避开结膜及角膜缘血管,镊子间歇性轻压上方手术切口后缘,多次缓慢放出少量房水,前房较放液前变浅1/3左右即停止放液。
给予相应处理次日后,所有患者角膜水肿消失,非接触眼压计检查眼压10~23mmHg,平均16mmHg,随访半月眼压未再升高。
3 讨论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一过性眼压升高较常见。
吴笑梅等[1]报道术后早期眼压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0~12h为眼压升高的高峰。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引起眼压升高的原因较多,本组病例主要包括:(1)残留的透明质酸钠、术中产生的微小晶状体乳化颗粒及色素等阻塞小梁网本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残留的透明质酸钠阻塞了小梁网,术后透明质酸钠逐渐向前房移动,房水的粘度明显升高,阻塞了小梁网,使房水经Schlemm管的排泄速度减慢,导致眼压升高。
术中将透明质酸钠充分吸出,可明显减轻术后眼压升高现象; (2)手术创伤术后炎症反应致小梁网一过性水肿或阻塞小梁网:(3)手术刺激睫状体房水分泌增多术后早期眼压升高多在40mmHg以下,并在24h内自行恢复,无需处理。
我们观察高眼压患者包括2种情况,一类是出现眼压升高引起的症状如术眼及额部胀痛、恶心、呕吐等,当时检查即可发现角膜上皮水肿,另一类患者虽然没有自觉症状,但术后第1d检查发现明显弥漫性角膜上皮水肿。
这类角膜水肿多由于高眼压引起(由于角膜内皮损伤引起者多为局限性),临床上对于这2类患者应及时行眼压检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视神经损伤。
值得推荐的是前房放液[2]在降低术后早期高眼压上的应用,尤其是术中无并发症,由残留的透明质酸钠等阻塞小梁网及小梁网一过性水肿引起的高眼压病例,前房放液具有操作方便、痛苦少,能迅速降低眼压,减轻或消除因高眼压引起的不适感,增加舒适感的优点。
另外,对术中发现存在可能引起高眼压危险的病例,术后预防性给予甘露醇,可能获得术后较小的眼压波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笑梅,朱思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改变[J].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392341.
[2]李勇肖耀廷周永祚.前房放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早期高眼压[J].眼科新进展 2006年7月第26卷第7期2006;26(7):5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