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拟题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724.50 KB
- 文档页数:30
高考作文拟题的重要性、原则和技巧一、高考作文拟题的重要性题目居于一篇文章之首,是文章传递重要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
“题好一半文”,这说法虽有夸张之嫌,却凸现出题目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性:文章题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高考作文命题在呈现多元化命题特征的同时,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仍是命题者青睐的命题方式。
这两种作文命题方式通常情况下都是要求考生“自拟题目”。
审读考生的作文题目是阅卷老师的心灵和考生的作文首先的亲密接触。
可是有许多考生精心拟题的意识严重淡化,他们奉行着“题不在好,有了则行”的原则(他们认为有了作文题目就不会因缺少文题而被扣去2分,孰不知,一个好的题目会成为一个亮点,为文章增色不少,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不愿意也舍不得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拟题上,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拟题得不偿失。
其实不然,如果众多的考生,或千人一面地引用“话题”或“材料中的中心词和关键词”做自己作文的题目,或机械呆板地挪用一些陈旧俗套的题目做自己作文的题目,那么只会让阅卷者望而生厌、大倒胃口甚至引起反感。
作文拟题很能体现考生的才情,彰显考生的个性。
考生精心地为自己的高考作文拟写一个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创意、具有美感、精练简洁、寓意深刻、与文章内容珠联璧合、与话题或材料的内涵丝丝入扣的“靓题”,定能让在炎热六月辛勤阅卷、有疲倦感的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神清气爽,激发阅卷兴趣,阅卷老师对考生的文学素养必然有个初步的肯定、对考生的作文有个好的第一印象……甚至最终影响到阅卷老师对考生整篇作文的优劣评价,甚至好的作文题目有时会带来阅卷老师“给你高分没商量”的激动。
如:2004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2005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那鱼那鹰那人》(以“跑的体验”为话题),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豹子飞奔》(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200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遗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2006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爱问才会赢》(以“问”为话题),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以“留一点空白”为话题),2006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梦想在现实中起舞》(根据对雷抒雁的诗歌《星星》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2006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诸神的黄昏生命在闪亮》《永不停息的河流》(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这些高考佳作获得满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这些考生精心拟写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靓丽新颖的文题为他们的作文获得满分立下了汗马功劳。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之拟题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文章文采倍增,令人过目难忘。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之拟题技巧,欢迎阅读。
1、反常法(悬念法)就是故意用违背常理逻辑的语句作题目的方法。
这种题目能激起读者的兴趣,有想一口气把全文读完弄个水落石出的效果。
如《感谢车祸》,“车祸”为什么还要感谢呢?读者急于想从文中看个究竟。
其他的如《美丽的谎言》、《拍卖诚信》和《耳朵“挑食”》等,无不使读者心情荡漾。
如《蓝树叶》这个题目,既新颖又能吸引读者往下读。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的,怎么会是蓝色的呢?读完文章后才知道,“我”画树叶时因没有绿色蜡笔而向同桌借,但同桌不给,“我”只好把树叶涂成了蓝色。
作者安题目时有意用了反常手法。
其他的如《欲速可达》、《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都有这个效果。
如: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2、修辞法用比喻和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也能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
①比喻如: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②对偶如:以环境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读书为话题——《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③拟人如: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3、引用法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就是借用。
这样的题目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
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
A、直接引用引用诗词;引用歌词。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例说——让好的标题引人入胜一、解读考纲“题目自拟”是高考语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
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
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
”这里的题高,从内容方面看,指的是所拟标题能统摄全篇的精髓;从形式方面看,则是指语言精到,醒目响亮。
而所谓“题矮”,就是说文题一般化,干巴巴,味同嚼蜡。
二、拟题常见错误1、把话题当标题:毫无个性;2、题目缺少新意:更无创造性;3、题目不精练:显得冗长呆板;4、横空出世:与内容毫无联系;5、大而无当:放之四海而皆准。
三、“拟题”知识分类阐释(一)拟好文题的作用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
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有约》,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
具体说来,好文题作用如下:1、结构作用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就是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额和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其美丽可以顾盼生辉。
精彩文题,独特文思,提升文级,亮丽文章。
题好一半文,新颖的标题可让阅卷老师情有独钟。
2、心理作用先入为主,第一印象。
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文题,题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题目不好,也会影响到得分。
3、评分作用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
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
(二)作文拟题的要求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俗套。
万一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高考材料作文拟题的十个技巧(精选6篇)(1)切合文章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纲,要做到文题一致。
同时,文题还要和材料要点保持一致,不能偏离材料。
(2)符合文体要求。
如《生活中少不了关爱》《谈关爱》具有议论文的特征,如写《爱的故事》则是一个记叙文的题目。
(3)新颖、精练、有文采。
①新颖就是要做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②精练就是要做到简洁,一是题目要短,一般不超过8个字,二是要从小处入手,有针对某,不可太宽泛;③有文采,指标题要有内在的含义,还要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失误一:“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
失误二: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
失误三:题目中出现明显的偏离材料“内涵”的关键词失误四: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失误五: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某彩和美感。
1、标题用比喻,生动形象:《放手——风雨后的晴空》《挫折——人生的财富》《创造是腾飞的翅膀》《找准人生的靶子》、2、标题作比拟,情感细腻:《天空的期盼》《梦想在现实中起舞》《花开是泪的心碎了》。
3、标题巧反问,强调感情:《生于“问”?死于“问”?》《好高岂能骛远?》《敢问路在何方?》4、标题作仿拟,显出新意:《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莫为他言遮望眼》《月若有情月长吟》《桃花源祭》《阅读深深深几许》《都是溺爱惹的祸》《上网,怎一个“禁”字了得》。
5、标题用对比,凸现主题:《与其坐而等,不如起而行》。
6、标题作对偶,整齐凝练:《坐下读书,站着做人》《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血浓于水,理大于情》《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7、标题作夸张,增强感染力:《那次转折打倒了我》《一花一世界》《魂断大观园》8、标题作引用,增强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等待戈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阳光总在风雨后》。
9、逆行拟题法和旧瓶装新酒:《不知足者常乐》《多摔一跤又何妨?》《感谢你——我的对手》《都云某痴,谁解其中味》《你快乐,我快乐》《勿为情所障目》。
高考作文拟题的方法作文拟题的方法:1.标新立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起名字,“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我们写文章,也要给它起一个“嘉名”。
人们一般都是先文章的标题再看正文的。
文章的标题不好,叫人很反感,人们便不再看正文;文章标题一般化,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因为标题不好而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那是很冤枉的。
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的心理特点,文章的内容新,文章的标题也要新才行。
所以标新立异,应当作为拟定文章标题的一个思路。
有位女同学写了一篇内容很好的文章投给一家语文报,内容是她到水笼头那去接水,等着接水的人很多,她就把自己的水桶放到前边去了。
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挺着企鹅似的小胸脯”向她提出了批评,见她难为情,那小女孩就说:“大姐姐,你要有急事你就先接水吧,我排在你原来的地方去。
”本来很有趣味的文章,她却用了“一件小事”作标题,编辑给她改成《小女孩教育了大姑娘》,使文章增色不少。
2.平中见奇就像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当中那位全身缟素的姑娘反而更引人注目一样,在众多奇绝的标题之中平实的标题反而更加显眼。
有一位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写的是她的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事,重点写来自不同家庭的妯娌们互相团结、尊长爱幼的情况。
她给自己的文章拟了一个平实的标题——《婶儿们》,在比赛中获奖。
除了文章内容之外,不能不说和标题有一定的关系。
有位同学假期探亲时亲眼见到了黄河,感触很深,把它写入了作文。
拟个什么样的标题好呢?他使用平中见奇的方法——《我见到了黄河》。
这个标题把一个中学生听到过黄河、读到过黄河之后,有幸亲眼一瞻中华民族摇篮风采的那种崇敬和自豪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3.拙中见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种体验:一个灵巧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并不觉得新奇;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就会觉得新奇。
文章的标题也有这种情况。
有时使用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反而比使用一个巧妙的标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高考作文闯关之拟题技巧◆技巧例说之一拟题技巧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
你的作文如果能取个好题目,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
好标题一般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
该怎样拟好题目呢?下列方法可供参考:1.以中心事物入题。
如:“幸福的黄手绢”“四十九朵玫瑰”“永远的蒲公英”“二月二,料豆喷喷香”“外婆家的打碗碗花”“九九女儿红”“不沉的船”“萝卜灯”“那棵葱郁的高山榕”。
2.以中心人物入题。
如:“藏北姑娘”“对院的女孩”“盲女琴韵”“神农箫女”“昆仑采玉人”“我爹我娘”“最后一个船夫”“阿彩”“梦萦阿诗玛”。
3.以中心事件入题。
如:“春夜听雨”“怀念天水”“想念梵高”“库姆塔格轶事”“追寻鹤故乡”“走边城”“迟到”“美丽的约定”。
4.以文章观点入题。
如:“守住心灵的绿茵”“善待生命”“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近墨者黑”“浮生若茶”“苦难是一笔财富”“起心动念,皆应向善”“站直喽,别趴下”。
5.运用修辞。
如以比喻入题的,“送老人一轮暖阳”“信念是飞翔的翅膀”“幸运是汗水的红利”;以夸张入题的,“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世界很小是个家”;以反问入题的,“我是谁?”;以设问入题的,“我从邮局取回了什么?”“阳光很活泼吗”;以对偶入题的,“一头白发,满山青葱”“大音稀声,大雪无痕”;以拟人入题的,“地球就诊记”;以呼告入题的,“回来吧,妈妈!”“请大家不要为难我”;利用谐音:“从心做起”;利用双关:“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
6.引用妙句。
引用诗句为题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引用流行歌词入题的,如“一笑而过”“常回家看看”;引用名句入题的,如“救救孩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7.反常设悬。
所拟题目有违常理,故意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
如:“感谢你的敌人”“往事并不如烟”“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儿嫌母丑”。
8. 借用数学符号。
如:“勤劳”话题——《“勤劳×高科技=致富”》;“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7-1=0》以特殊的等式为题,暗示了“诚信”这一个背囊的重要性,去掉了“诚信”,其他的“美貌、金钱、荣誉”等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如:“团结”话题——《1+1>2》;“品德”话题——《忍让≠懦弱》、《情商>智商》;“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高考作文拟题的技巧
好的标题恰是善睐之明眸,盼兮之美目,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使读者怦然心动。
简捷醒目有文采的标题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拿下第一个得分点。
好的标题,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
如何拟写标题呢?可以参照以下方法:1、常规拟题法
直接套用话题拟题。
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话题作文“我说00后”的标题《为“00后”正名》《“00后”实录》;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
如《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当记忆流经汶川》;以材料的寓意入题,如《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机遇在于发现》、《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2、创新拟题法
常规拟题法很难拟出新意,却很容易出现雷同,特别直接以话题入题,阅卷老师只怕是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文章再好也难免不受影响。
一些别出心裁、独出机杼的标题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诸如“三月陌上花自开”“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一蓑烟雨任江平”“爱不曾走远”“蝶变”“自豪,我的祖国”“精神的三间小屋”“彼岸,灯火阑珊”等就大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实,标题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考生的写作水平。
高考作文拟题“六字”法,助你拟出50+标题!“以”(用)字标题“以”(用)字标题语言简洁,立场鲜明,是非常好用的议论文标题。
比如:1.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这个标题出自人民网评论,强调了好作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适用于“作风”、“正能量”等主题。
2.以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这个标题突出了劳动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唯有不断滴落汗水,才能浇灌好脚下的这片土地,才会有秋天的收获。
3.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适用于“读书”、“修养”等主题。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增添气质,养吾浩然之气。
写作文涉及这方面,就可以用“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做标题。
4.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可以雕琢时代品质,让原本普通的事情,变得不再普通,也让原本平凡的劳动者变成大国工匠。
“让”字标题“让”字标题带有强烈的祈使语气,可以表达出鲜明的立场,是很棒的议论文标题。
比如:1.让教育如春风拂面教育孩子应该多一点温情,少一点霸道,这样,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要不然,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叛逆甚至对抗,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2.让城市更有“温度”城市不能只有钢筋水泥,如果这样,会缺乏人文关怀,让身居其中的人充满隔阂。
让城市更有“温度”,人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进而感受到城市中的温情与美好。
3.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宁。
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极有必要!如果要表达否定之意,只需要加一个否定词,变成“别让”、“勿让”等方式,比如:4.别让谣言污染了“朋友圈”如果任由谣言污染朋友圈,到最后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害者,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因此,拒绝谣言,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别让谣言污染了“朋友圈”。
5.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唯有精雕细琢、慢慢沉淀,文化“琅琊榜”才能熠熠生辉。
反之,粗制滥造、一味求快,则只会让文化变得庸俗不堪,失去了原本的底蕴,成为一道味道寡淡的消费快餐。
“是”字标题“是”字标题其实就是判断句。
作文拟题技巧及方法一、运用修辞手法如果拟题有一定的新颖性,运用修辞手法,效果就更佳。
以“隐身术”为例,拟题“隐身术”,既能显示文章的生动性,又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加上“隐身术”三字中的标点符号的变化,可使文章的含蓄效果更好。
二、运用比喻拟题如果把话题和某个事物联系起来作文,拟题就可采用比喻的方法。
譬如,以“台阶”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楼梯与人生》,这样写,就将话题与台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这样拟题,可使话题所要表达的思想变得形象而丰富。
三、运用题记拟题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普通的。
它的基本格式是:文章标题+“—题记”。
这种拟题,适于议论文,有时也用于记叙文。
四、运用对偶拟题这种方法是古人用过的,现在已经很少用。
但它的优点还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把话题拟成两个对偶句,这种方法就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
如果在拟题时,用一组工整的对偶句,则更具有诗意。
如《楼梯与人生》,用《幽径悲剧》做题记,会使读者觉得很美。
因为用一组工整的对偶句,让人眼前出现一幅画面,仿佛看到一个幽深的花园,两边种满鲜花,走进去,是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路,蜿蜒而上,看不见尽头。
在花园的深处,有一座亭子,从上面看下去,好像有无数的花瓣飘落下来,原来那便是登临山顶之后所留下的一串串台阶……五、直接点题法。
运用此法,主要靠对标题内涵的挖掘和感悟。
六、曲折拟题法。
曲折法是在文章开头对文题做些暗示,或用几件看似偶然的事例引入话题,并由此展开行文。
其目的是让考生能在阅卷老师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印象,为顺利通过作文审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新闻拟题法。
这是借鉴报刊拟题的一种方法。
所谓“借鉴”,就是说写作时有意识地向报刊学习,力求使文题体现一种新鲜的时代感。
这种拟题,既能增强文章的新闻性,吸引读者,同时又能给评卷老师一种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一种阅读的兴趣。
八、揭示命题法。
所谓“揭示”,就是指把命题所要揭示的思想用语言文字直接揭示出来。
这种拟题,既简洁,又集中,同时又有情趣。
拟题的技巧一、常规拟题法。
1.直接套用话题拟题。
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2009年辽宁卷话题“我说90后”的标题《为“90后”正名》《“90后”QQ实录》,广东卷的《成败皆因常识》《常识之美》。
2.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
如2009江西卷的《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以人物入题,2008年全国Ⅰ的《当记忆流经汶川》是以地点入题,《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就是以事件入题,《自豪,我的祖国》以情感入题,《难忘的日子》以时间入题。
3.以材料的寓意入题,如2009年辽宁卷的《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全国卷Ⅱ的《机遇在于发现》、浙江卷的《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二、创新拟题法。
(一)修辞创新:引用、化用、仿写、比喻、比拟、反问设问、对比、对偶、呼告1.引用引用的对象可以是诗句、名言、格言、警句、歌词等。
例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写同窗情、亲友情,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形象性。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引用歌词,说明青少年需要得到成人的正确认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阳光总在风雨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淡妆浓抹总相宜》《横看成林侧成峰》《常回家看看》《阳光总在风雨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一次亲密接触》《孝心无价》2.化用当然,好的标题最好应该有所创新,在引用的基础上应作些变化,即修辞学上点化手法的运用。
例如:《切不要管中窥豹》:化用成语“管中窥豹”亮出鲜明观点。
《一蓑烟雨任江平》:化自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莫为他言遮望眼》《月若有情月长吟》《竞争不是无情物》《诚以养德,信以修身》《都是答案惹的祸》《道德苦旅》《众里寻它千百度》《问世间“信”为何物》——诚信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理解话题《将个性进行到底》——个性话题3.仿写仿照名家名篇,自然也有一番趣味。
如:《别拿常识不当干粮》:仿自电视剧《别拿村长不是干部》。
高考作文标题拟题技巧(备战2022高考)举个例子:高考作文的主题是“平凡与平庸的关系”,有很多人的标题可能都会是《平凡而不平庸》《平凡H平庸》《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选择平凡,拒绝平庸》……阅卷老师连着看上几百篇,大概是真的会审美疲劳吧~这时候,如果有一篇作文的标题是《平凡不平庸,无名也有痕》(《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标题),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看文章内容,行文流畅,切合主题,多给个几分,真的不是不可能。
但想取个好标题并非易事。
一个好标题要简明地紧扣主题,又不失文采韵味,绝不是考场上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方法不能少,平时的积累也很重要。
(一)起好标题的方法1.常规拟题法1)直接套用话题拟题。
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话题“我说00后”的标题可拟为:《为“00后”正名》2)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
如《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以人物入题,《当记忆流经汶川》是以地点入题《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就是以事件入题,《自豪,我的祖国》以情感入题,《难忘的日子》以时间入题。
3)以材料的寓意入题。
如《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机遇在于发现》、《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2.象征法这里的象征,泛指比喻和象征两种手法。
比喻和象征的本质都是,用一个东西来代表另一个东西。
具体的方法就是:把你想要在标题中表达出来的意思,使用象征的手法进行加工修饰,再表达出来作为标题。
要注意的是,尽量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且一定要与相关事物有相似性,比如《海燕》、《白杨礼赞》中海燕、白杨树,象征革命者和抗日军民。
其实,在起标题的时候,比喻修辞常常会被用到,这一类型的标题能够增强标题的魅力和生动性,提高标题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
比如《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选自《人民日报》)就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
“红包”和“细胞”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提高高考语文作文五大技巧一.提高高考语文作文五大技巧1立意紧贴材料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审题的原点,是立意的根基,是观点的依托。
考生必须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全面解读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现命题的最大价值,开拓审题的新鲜视野。
2题目紧贴材料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
”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
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
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
比如写道德类材料,“人以德为天”“莫使道德向隅而泣”“看客们,醒醒吧!”等比较好的作文题目,犹如“明眸善睐第一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3适当运用题记题记不能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要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题记往往弄巧成拙;要防止题记的内容与题目、文章首段的内容重复。
有一篇题为“呼唤诚实”的考场作文,题记这样写道:“轻轻地一声问候,不想惊扰你,只想知道你是否安好?”这个题记距离作文材料甚远,让人觉得非常突兀。
比如,一篇题为“年轻无极限”的作文题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既不贴合材料,也未进一步明晰题旨。
4开头紧扣主题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
比如,《成事须明德》的开篇:“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竞争可以不择手段——如此违背社会公德及个人品行的做法在青少年中竟成了难以评价的做法。
一个人对道德尺度的把握应是其修身的根本,成事的关键,由此观之,青少年的价值观尚需正确的引导。
”小作者对材料进行适当的择取,言出有据,笔墨经济;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
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5结尾申明主题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
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之拟题的7个方法高考语文写作技巧之拟题的7个方法1.借助修辞。
将修辞方法运用到标题创写上。
各类修辞格能帮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拟出精彩漂亮的标题,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与感染力。
2.套语借用。
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固定的用语,这些固定格式,不失为一种拟题方法,只是较为平庸些。
如《……论》或《论……》、《也谈……》、《由……联想到的》、《小议……》、《“……”小议》、《“……”之我见》、《读……有感》、《从……说起》、《驳……》3.引用化用。
是在材料或诗文、歌词、文章中采撷一句话,或依据写作需要,巧妙截取剪裁,重新组合,为我所用。
这句话能够揭示文章的写作方向,概括文章的主旨,同样可以显现作者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
如《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泥路留痕》、《留下人生的脚印》、《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或撷取材料,或取自诗句,或引用歌词,暗寓哲理,紧扣中心,为全文的着眼点所在。
4.哲理代入。
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挖掘出一则道理、哲理,用充满哲理、思辩的词句或直接用一般哲学原理写出来。
如:《走过泥泞》、《磨难铸就成功》、《逆境,创造人生》。
5.诗意标题。
如2017年上海卷《忙兮忙兮奈若何》,写现代人对1 / 2忙的态度,运用楚辞中的标志词语“兮”,增强了文章题目的文学色彩。
2017年福建卷《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灯火阑珊”取材于诗句,点明一种突然明白的境界。
6.反弹琵琶。
对传统或普遍的言论观点进行反说,这样拟写标题,能使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如2017年广东卷话题是“语言与沟通”,本是阐述语言的作用,但有考生以《此时有声胜无声》为题,对中国传统的“沉默是金”作反驳。
作者巧妙地对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进行反用,既彰显了文化底蕴,又显示了作者的机智。
7.设置意象。
如《走过一路泥泞》。
如2017年浙江卷《听泉》,用“泉”象征人们内心那种对民族、对他人、对生命的关怀,来说明人文对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