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拟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4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大全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就要格外注意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包括一些简单的素材整理和归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拟题技巧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考作文拟题技巧大全一一、内容要切中话题。
标题中必须出现话题或话题的内涵,因为标题引导的文章的写作方向。
比如以“信念”为话题,可以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坚信幸福在山的那一边》这样的标题。
二、观点鲜明文字简练。
要让阅卷者能看出来,这篇文章谈的是什么,最好是能看得出来文章的论点。
好的标题应该亮丽新颖,许多同学喜欢用“论_”“谈_”“小议_”“_有感”等来作为的题目,今天在这里提醒大家,这样的标题非常的熟套,无论后面文章你写得有多精彩,都可能因为这样的标题而丢分。
三、直接表明观点。
直接以文章的中心论点来作为标题,比如《笑对痛苦,战胜挫折》《拒绝谎言》《真诚面对世界》《将奋斗进行到底》,这些题目,可以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给阅卷者以清晰的感觉。
四、添加限制语。
有些作文的素材给得比较宽泛,或者属于任务驱动型的材料,有比较多的自由。
为了避免泛泛而谈,可以在所给的话题后面添加适当的修饰限制成分。
如以“发展”为话题,可以有《只有发展,才有前途》《开拓创新是发展之源》《发展为明天保驾护航》等,这些限制性词语的存在,使论点更加具体,作文更加有的放矢。
五、逆向思维。
同样是添加限制语,如果所添加的限制与是相反方向的,可以称之为逆向思维。
《为王婆卖瓜叫好》《骄傲使人进步》《常在河边走,也可以不湿鞋》等,都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拟定题目的好例子。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大全二准确鲜明是拟题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高考作文标题连最起码的文章中心都把握得不够准确,那更何谈什么拟题。
要想题目准确反映文章内容,就要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不能让人读了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高考作文标题绝不是摆设,应该要具体描述话题的内容,要接地气,真实可感。
引起悬念只给过程,不给结果,只给原因,不给结论,让对方对最终的结果有一个迫切想知道的心理,引起悬念,让看的人有冲动继续把你的作文阅读下去。
高考语文作文拟题技巧一:简洁明快有些内容的文章,标题宜单刀直入,简洁明快。
如“要迟到了,快点儿”,简洁明快,一看标题便能想像出小作者慌慌张张上学的情景,这就比“上学记”、“害怕迟到”等平淡的标题好得多了。
二:含蓄优美有些特定的文体和内容,标题不宜过于直白,宜含蓄优美。
如“半梦半醒之间”一文,写小作者从睡梦中惊醒,再迷迷糊糊往教室里冲,在走廊上撞着了班主任Miss黄,却不经意得到了她的表扬,简直稀里糊涂,如在梦中。
这个标题就拟得相当精彩,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令人叫绝!三:生动幽默这类标题清新俏皮,诙谐幽默,一看标题便能令人爱不释手。
如“‘咋呼’妈妈”和“‘马屁’爸爸”两文,分别抓住了妈妈爱“吆喝”和爸爸喜欢“拍马屁”的特点拟题,幽默精彩;“大战老妈”一文,写“我”与“死党”约好下午去打篮球,不料老妈非要在家陪“我”写作业不可,因此“我”不得不与老妈巧妙周旋。
这个标题生动形象,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学们,拟题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所列只是众多拟题法中的点滴,希望大家平时多留心,多思考,拟出更加优美精彩的作文标题。
四: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
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 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2] 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3] 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总之,联想要丰富,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中,联想合理,就要抓住事物间的联系点。
五:.标新立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起名字,“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我们写文章,也要给它起一个“嘉名”。
人们一般都是先看了文章的标题再看正文的。
文章的标题不好,叫人看了很反感,人们便不再看正文;文章标题一般化,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因为标题不好而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那是很冤枉的。
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的心理特点,文章的内容新,文章的标题也要新才行。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技巧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拟题方法技巧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技巧指导一:引起悬念有的文章的标题,把文章的主题全盘揭示出来,读者对它所揭示的主题恰好特感兴趣,这样的标题当然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可是,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全部揭示出来,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兴趣。
读者一看标题,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知道了某人的'命运,知道了某事的结局,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引起悬念。
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
根据有些地方男女同学不能正常交往这一情况,某家语文小报编发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通过一次平垫臭水沟的义务劳动,男女同学互相帮助,臭水沟也平了,男女同学之间的鸿沟也平了,标题是《沟平了》;一篇是通过一次班级篮球赛,打破了男女同学的界限,标题是《越过“三八线”》;另一篇是一位班主任经过三思,终于不再阻止男女同学在一起跳舞,自己也加入了青年友谊圆舞的行列,标题是《舞曲又响了》。
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起到了引起读者悬念的作用。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技巧指导二:拙中见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种体验:一个灵巧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并不觉得新奇;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就会觉得新奇。
文章的标题也有这种情况。
有时使用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反而比使用一个巧妙的标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种标题把巧蕴涵在拙里边,拙中见巧,那的确比巧中之巧更见功夫。
有位同学作文时写她一位同桌,也没什么新鲜事,一件事是本组做值日时,因为明天开运动会,别的同学都到操场看热闹去了,她的同桌就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再一件事是考英语时她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作,她把答案写在条子上递过去,她的同桌却不看。
高考材料作文拟题的十个技巧(精选6篇)(1)切合文章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纲,要做到文题一致。
同时,文题还要和材料要点保持一致,不能偏离材料。
(2)符合文体要求。
如《生活中少不了关爱》《谈关爱》具有议论文的特征,如写《爱的故事》则是一个记叙文的题目。
(3)新颖、精练、有文采。
①新颖就是要做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②精练就是要做到简洁,一是题目要短,一般不超过8个字,二是要从小处入手,有针对某,不可太宽泛;③有文采,指标题要有内在的含义,还要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失误一:“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
失误二: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
失误三:题目中出现明显的偏离材料“内涵”的关键词失误四: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失误五: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某彩和美感。
1、标题用比喻,生动形象:《放手——风雨后的晴空》《挫折——人生的财富》《创造是腾飞的翅膀》《找准人生的靶子》、2、标题作比拟,情感细腻:《天空的期盼》《梦想在现实中起舞》《花开是泪的心碎了》。
3、标题巧反问,强调感情:《生于“问”?死于“问”?》《好高岂能骛远?》《敢问路在何方?》4、标题作仿拟,显出新意:《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莫为他言遮望眼》《月若有情月长吟》《桃花源祭》《阅读深深深几许》《都是溺爱惹的祸》《上网,怎一个“禁”字了得》。
5、标题用对比,凸现主题:《与其坐而等,不如起而行》。
6、标题作对偶,整齐凝练:《坐下读书,站着做人》《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血浓于水,理大于情》《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7、标题作夸张,增强感染力:《那次转折打倒了我》《一花一世界》《魂断大观园》8、标题作引用,增强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等待戈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阳光总在风雨后》。
9、逆行拟题法和旧瓶装新酒:《不知足者常乐》《多摔一跤又何妨?》《感谢你——我的对手》《都云某痴,谁解其中味》《你快乐,我快乐》《勿为情所障目》。
实用的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
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
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
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比较常用的作文拟题技巧,希望大家可以活学活用,写出优秀作文。
1作文拟题注意事项一、拟题原则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俗套。
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4.拟一个好题目,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可以适当想象,但要联系实际生活].5.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
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
二、常见拟题存在的问题1.题目偏离材料的限定。
2.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3.题目过长,显得松散。
4.题目没新意、没韵味,少文采、落俗套5.题目与内容不符,文不对題。
三、评判标题优劣的标准1.内容上紧扣话题、材料,揭示文章主旨,体现文体特征2.形式上新颖,优美,有特色3.语言上简明,精练,有内涵,有文采2作文拟题的方法1.引用诗歌词句作用:引用诗歌拟题,警醒传神,使文题具有优雅的古典韵律之美或浓烈的时代气息。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万紫千红总是春》、《横看成岭侧成峰》、《剪不断,理还乱》、《我的未来不是梦》、《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拼才会赢》。
2.化用名著标题作用:名著“德高望重”,知名度高,富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化用名著标题,“文”假“名”威,“文”未出而“名”先扬,又好比“旧瓶装新酒”,沁人心脾而韵味无穷。
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9种拟题技巧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
如果我们能够让我们作文的眼睛更加明亮、有神,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青睐,产生先声夺人的首因效应。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9种拟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1. 引用化用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影视书名、影视剧名、新闻标题、电台栏目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如:1、“青春”话题:《一笑而过》、《明明白白我的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成长”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枝红杏出墙来》3、“理想”话题:《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心永恒》、《化蝶飞》4、“考试”话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道不销魂》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有一点动心》6、“信念”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我会成功》7、“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千呼万唤始出来》8、“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插翅难飞》。
标题1、3、5、6都是引用大家喜欢熟知的歌曲,活泼而不失优雅,贴近学生生活,妙趣横生;标题2、7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郁的文化韵致,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标题4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标题8引用影视剧名,颇具匠心。
2. 自我陶醉法“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
自我陶醉正是个性张扬的开始,作文标题中一个“我”在,表达起来自然就还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1、“欣赏”话题:《酸酸甜甜就是我》、《我就是春天》2、“骄傲”话题:《13岁,我为你骄傲》、《相信自己的感觉真棒》3、“渴望”话题:《给我一双翅膀吧》、《好想好好爱“你”――我的假日》4、“自信”话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是我的天使》5、“处世”话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个人的精彩》6、“自由”话题:《心想喝歌就唱歌》、《我的地盘,听我的!》花样年华,花样心情。
七大满分拟题技巧点拨任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决非信手拈来的,它应该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
下面介绍几种从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的拟题形式,供考生参考。
1.形象描绘式此类题目将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化,把文章的观点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言浅意深”的效果。
如关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话题作文,一考生将自己的作文题拟为“把握别人垂下的藤索”,题目中的藤索正是文中老师的建议,迷惘中的“我”正是抓住了这根藤索,才走出“暗无天日的洞穴”。
2.貌离神合式此类作文题目多将几个毫不相关的名词用分隔号隔开,而通常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名词却被作者巧妙地勾连在一起,共同揭示文章的主题。
如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重庆一考生的题目拟为“诗人明月黄花”,这样一个题目会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的愿望:这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3.诗文化用式此类题目巧妙地运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或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可以原诗文完整借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写。
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中,作者借用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为题,形象地揭示出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
又如“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作文中,一考生的题目为“争渡!怎渡?”,便是化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诗句。
“争渡”写出了人们竞相争渡的情形,而“怎渡”提出了怎样才能拥有最完美的行程,暗合了话题的内容。
4.妙趣横生式此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
还有一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者的喜爱。
5.经典改编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
高考语文作文拟题八大技巧高考语文作文拟题八大技巧导语:语文能力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了高考语文作文拟题八大技巧,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反常法如《蓝树叶》这个题目,既新颖又能吸引读者往下读。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的,怎么会是蓝色的呢?读完文章后才知道,“我”画树叶时因没有绿色蜡笔而向同桌借,但同桌不给,“我”只好把树叶涂成了蓝色。
作者安题目时有意用了反常手法。
其他的如《欲速可达》、《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世上只有爸爸狠》等都有这个效果2、公式法《7-1=0 》(诚信)《8-1>0》(学习)、《1+1 >2》(团结)、《诚实+信用=财富》(诚信)等用数字作题目,准确概括文章内容,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启示。
如《8-1>8》()这个题目也很别致引人:八减去一怎么会大于八呢?读者看完全文后才知道,作者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七个小时的工作,一个小时的休息或锻炼,效果大于八个小时,所以要劳逸结合。
其他的如《现代人=长×宽×高》、《置疑公式:才能+机遇=成功》等都有引人效果。
3、谐音法针对一篇歹徒抢劫银行,一位青年上前与之搏斗,而有一些人却围观不助的新闻,有的同学写读后感时,拟题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用了谐音法,把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列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拟成《〈街头一幕〉读后感》、《赞见义勇为精神》、《谈世界观》等,就显得一般,读者看到题目后就不想看正文了。
再如,针对当前中学生重文轻理的现象,有个同学写评论文,拟题为《要重理“亲”文》。
这题目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而如果拟成《要文理并重》、《不能忽视文科》等标题,就一般化了。
4、借用法《众里寻他千百度》(诚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思念)、《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宽容)、《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理解)、《此时无声胜有声》(语言与沟通)、《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关注生活)等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广告词等直接引用或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就是借用。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之拟题的7个方法高考语文写作技巧之拟题的7个方法1.借助修辞。
将修辞方法运用到标题创写上。
各类修辞格能帮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拟出精彩漂亮的标题,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与感染力。
2.套语借用。
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固定的用语,这些固定格式,不失为一种拟题方法,只是较为平庸些。
如《……论》或《论……》、《也谈……》、《由……联想到的》、《小议……》、《“……”小议》、《“……”之我见》、《读……有感》、《从……说起》、《驳……》3.引用化用。
是在材料或诗文、歌词、文章中采撷一句话,或依据写作需要,巧妙截取剪裁,重新组合,为我所用。
这句话能够揭示文章的写作方向,概括文章的主旨,同样可以显现作者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
如《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泥路留痕》、《留下人生的脚印》、《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或撷取材料,或取自诗句,或引用歌词,暗寓哲理,紧扣中心,为全文的着眼点所在。
4.哲理代入。
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挖掘出一则道理、哲理,用充满哲理、思辩的词句或直接用一般哲学原理写出来。
如:《走过泥泞》、《磨难铸就成功》、《逆境,创造人生》。
5.诗意标题。
如2017年上海卷《忙兮忙兮奈若何》,写现代人对1 / 2忙的态度,运用楚辞中的标志词语“兮”,增强了文章题目的文学色彩。
2017年福建卷《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灯火阑珊”取材于诗句,点明一种突然明白的境界。
6.反弹琵琶。
对传统或普遍的言论观点进行反说,这样拟写标题,能使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如2017年广东卷话题是“语言与沟通”,本是阐述语言的作用,但有考生以《此时有声胜无声》为题,对中国传统的“沉默是金”作反驳。
作者巧妙地对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进行反用,既彰显了文化底蕴,又显示了作者的机智。
7.设置意象。
如《走过一路泥泞》。
如2017年浙江卷《听泉》,用“泉”象征人们内心那种对民族、对他人、对生命的关怀,来说明人文对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简捷醒目有文采的标题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拿下第一个得分点。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作文拟题技巧,欢迎阅读!一、常规拟题法。
1.直接套用话题拟题。
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2009年辽宁卷话题“我说90后”的标题《为“90后”正名》《“90后”QQ 实录》,广东卷的《成败皆因常识》《常识之美》。
2.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
如2009江西卷的《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以人物入题,2008年全国Ⅰ的《当记忆流经汶川》是以地点入题,《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就是以事件入题,《自豪,我的祖国》以情感入题,《难忘的日子》以时间入题。
3.以材料的寓意入题,如2009年辽宁卷的《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全国卷Ⅱ的《机遇在于发现》、浙江卷的《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二、创新拟题法。
常规拟题法很难拟出新意,却很容易出现雷同,特别直接以话题入题,阅卷老师只怕是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文章再好也难免不受影响。
一些别出心裁、独出机杼的标题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诸如“三月陌上花自开”“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一蓑烟雨任江平”“爱不曾走远”“蝶变”“自豪,我的祖国”“精神的`三间小屋”“彼岸,灯火阑珊”等就大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实,标题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考生的写作水平。
好的标题需有创新精神。
考查优秀标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方式:(一)修辞创新1.引用引用的对象可以是诗句、、格言、警句、歌词等。
例如:2008年湖南考生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写同窗情、亲友情,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形象性。
2008年辽宁考生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引用歌词,说明青少年需要得到成人的正确认识。
2.化用当然,好的标题最好应该有所创新,在引用的基础上应作些变化,即修辞学上点化手法的运用。
例如:2009年上海考生的《切不要管中窥豹》:化用成语“管中窥豹”亮出鲜明观点。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病例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考生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也是传递作文主旨、展示考生才情的重要内容之一。
“题好一半文”,足见题目的重要。
但拟题并没有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一些考生的习惯做法是先把作文写好,再简单地写个题目。
于是,作文的题目仅仅成了一个标签,有的甚至文不对题,使题目成为作文的败笔。
以高考湖北卷为例分析一下学生自拟题目失误的几种主要表现。
(湖北卷)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
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失误一:简单草率,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话题原词的优点是能扣住话题,弱点是千篇一律,难以引人注意,而且题目涵盖范围太广,容易导致作文内容空泛。
如“谈母语”“论母语”“莫忘母语”“我爱母语”“我说母语”“母语之根”“母语之恋”等。
这些题目虽扣住了话题,但简单草率、干涩呆板;而且题目范围太大,难以驾驭。
如“关于母语”这个题目,关于“母语”什么?范围广,无法谈清楚。
失误二:不明词义,随意扩大。
有的考生拟的题为“妈妈的话”“微笑是一种母语”,一看题目就知考生不明母语的概念;有的考生以“母语与民族”“母语与经济”“母语与社会”等为题,把原来的话题进行了扩充,增加了写作的难度;还有的考生以“鸦的母语”“手语”“心语”为题,大写人应知感恩父母、大谈邰丽华等用手语表演《千手观音》感动了中国、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成功有一半是母语的功劳等,这是对话题的随意扩大。
失误三:另起炉灶,滥用修辞。
有的考生拟的题为“感恩的心”“我的中国心”,其文章内容与母语没有半点关系;有的考生拟的题为“第三种答案”,题目不伦不类且不说,内容叙述的却是黑牛学车、开车、撞人、救人的过程,表达“性善”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完全脱离话题。
以上是抛开话题,另起炉灶的例子。
用修辞手法拟题可以使题目生动形象,让人欲忘不能。
但如果滥用修辞就会适得其反。
有的考生拟的题为“母语的生理反应”“母语大爆炸”“母语•父语与我们血肉相连”。
应该说,这些考生试图在题目上标新立异,而且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但因为对修辞手法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滥用。
拟题原则:准确、鲜明、简洁、形象、新颖、切合文体方法:基本方法:1.抓关键词拟题目关键词是指:寓言性材料抓揭示寓意的词句;评述性材料抓议论抒情的词句;事件性材料抓揭示因果的词句;文学性材料抓体现哲理的词句;注意文中开头句、结尾句、中心句、过渡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例:1990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既是一个激励民心的年150年纪念,庚子之变130周年……古事知今。
坐落于首都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遗址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武装侵略的明证,这历史的(节选自秦晓鹰《读着历史,读着青春》)题目:《勿忘国耻》《90年血祭》《民族的耻辱》《伤痕、灰烬——明镜》2.抓关键句拟题目(原则:简洁明了,所摘短句必须是材料主题的体现或某个撰文角度的反映。
)例:有个国王清早到花园散步,惊讶地发现所有的花都枯萎凋谢了,探问之下才知道:橡树自怨没有松树高大俊秀所以厌世,松树又恨自己不能像葡萄多结果子,也不想活了,所有的植物都因为恨己不如人而全无生机。
而在花园的某个角落,却有一株小小的安心草,在暮气中开着灿烂的花朵。
国王欣喜地问它为何可以如此?它说:“因为我知道你种我,”题目:快乐地做好自己3.抓关键词句添加前后缀拟题目例: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放手”,例如事情成功与否有时不受自己控制时,就应承认自己有所不能,这时需要放手;不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别人,而是让他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时,需要放手;为了从失败中成长,为将来积极策划时,需要放手;放手,不比坚持来的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刹那取舍的决断。
放手,是选择,不是放弃;是乐观,不是悲观;是在人生路途中转一个弯,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题目:《学会放手》《放手也是一种爱》《放手不等于放弃》《有一种爱叫放手》《放手——风雨后的晴空》4.抓关键词句提炼观点拟题目例:电学天才梅因泰斯有一段为人乐道的轶事:某电气公司的大型发电机运转不正常,于是被请去“会诊”。
梅因泰斯围着机器仔细转了转,听了听运转的声音,然后果断地在一处用粉笔画了一道,说:“把这里的线圈减两圈。
”机器果真修好了,梅因泰斯也赚到1000美元。
事后有人不服,说:“用粉笔画一道就值1000美元?”梅因泰斯听了一笑,在收据上幽默地写道:“用粉笔画一道,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999美元。
”题目:《“要害”见真知》《技艺价更高》《简易中的最难》《“一笔两圈”的奥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0年安徽卷)题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才是真》《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处处皆美,才是和谐》《最适合的位置》5.炼中心树观点拟题目例:一片树叶从树上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
”树叶说。
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
”转眼东风刮起并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其实正好。
”接着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
”东风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观点:要顺应潮流,乐观处世;题目:《识时务,方成俊杰》《用乐观点亮生命》《带乐观上路》《从俗沉浮,与时俯仰》《做片快乐的树叶》《如果必须放弃》《为自己找个快乐的借口》《心快乐,所以生活快乐》《从容面对》观点:要坚定立场,逆流而上,选择自主,选择坚强。
题目:《掌舵人生》《活出自己》《悔不该当初随风儿飘》《把握生命的方向》《不要迷失自己》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010年上海秋季卷)题目:《为竭泽而渔者忧》《竭泽而渔可休矣》《滋养文化的“活鱼”》《我们自私的“智慧”》《垂钓者言》《有感于“丹麦人钓鱼”》创新法:1.引用法:《只缘身在此山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言必信,行必果》《一句话,一辈子》《明明白白我的心》2.化用法:《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生命“诚”可贵》《随声听,爱你没商量》《同桌的你,一首走着的歌》《只愿墨香如故》《为爱撑一支长篙》3.修辞法:《我心似海》、《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我是谁》《一头白发,满山青葱》《带着诚信上路》《今天我做了什么》《那个障碍粉碎了我》《倾听自己的心跳》《别了,漫画书》4.算式法:《成功=勤奋+汗水+方法》《爱≠溺爱》《1+1≥2》《人×知识= ∞》《让≠懦弱》《诚实+信用=财富》5.悬念法:《感谢你——我的敌人》《对手——实现梦想的另一只手》《破不了的“案”》《理直气不壮、做“贼”心不虚》《“真”,使我困惑……》《真情永恒吗?》《女生传来的纸条……》【强化训练】从不同角度构思、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杰·罗尔斯在他就任纽约州州长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
它有时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直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原来,罗杰上小学时不与老师合作,却很迷信,校长给他看了手相,说他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
从那天起州长就成了他的奋斗目标。
51岁那年,他真的如愿以偿。
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积累了庞大财富和达到目标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迹的出发点。
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信念”的范围内。
注意: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自拟两个题目,并选择其中一个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精选题目:(1)心灵深处的阳光用富有象征意义的阳光作为“信念”的指代,具有形象性。
(2)心中有路“信念”,具有方向性,以路为喻,明确而又恰当。
(3)有梦不觉人生寒“信念”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梦想,这个题目很有刚性。
(4)生命的咏叹借助音乐术语,引人联想。
“信念”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典例欣赏】实例一题目:有一个青年人陪外国人参观一家医院。
这家医院挂有一个横匾,上书“华佗再见”。
一个外国人问这个青年:“这个匾写的是什么意思?”青年翻译说:“再见吧,华佗!”这位外国人听了先是迷惑不解,继而大笑起来。
拟题:①《要提高文化素质》②《文化素质与民族自尊》③《岂可不懂装懂》④《切莫望文生义》⑤《青年要注重全面发展》⑥《浅谈中国教育的弊端》⑦《应试教育可以休矣》⑧《万丈高楼平地起》⑨《不要求全责备》⑩《虚心使人进步》简析:本材料中的“华佗再见”的“见”是通假字,通“现”,是“出现”、“显现”的意思。
这个材料反映了社会上有些青年人文化素质很低,而且还存在着不懂装懂、望文生义的不良作风,以致闹出了大笑话。
标题①②③④⑤紧扣材料主旨,准确具体,比较好;⑥范围过大,就一般中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水平而言,难以驾驭,不易写好;⑦扣材料不紧,这并不完全是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⑧⑨⑩都未抓住材料的本质问题,不符合命题的导向。
实例二题目: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劣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并做出很欣赏的样子,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三天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拟题:①《切勿见利忘义》②《金钱与良心》③《人格比金钱更重要》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⑤《诚信是竞争最后取胜的先决条件》⑥《信誉——企业之本》⑦《打假势在必行》⑧《也谈“名人效应”》⑨《要自信,不盲从》⑩《德者,才之帅也》简析:标题①②③④是针对卖马人与伯乐来议的,破中有立,以立为主;⑤⑥⑦是针对卖马人议的,⑧⑨着重对买马人而言;⑩针对伯乐,别开生面,富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