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周测试题2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7
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2. 101kPa时,2g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96.81kJ热量,则下列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 C8H18(l)+25O2(g) 16CO2(g)+18H2O(1)△H=—96.81kJ·mol-1B.C8H18(l)+25/2O2(g) 8CO2(g)+9H2O(1)△H=+5 518kJ·mol-1C.2 C8H18(l)+25O2(g) 16CO2(g)+18H2O(1)△H=—11 036kJ·mol-1D.C8H18(l)+25/2O2(g) 8CO2(g)+9H2O(1)△H=—5 518kJ·mol-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4.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D、②④5.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燃料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替代物。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选项是()A.铝质轻,便于运输,且安全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丰富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经可以将铝转化为一种廉价的新型能源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7.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 = 2NH3(l);⊿H = 2(a—b—c)kJ·mol-1B.N2(g)+3H2(g) = 2NH3(g) ;⊿H = 2(b—a)kJ·mol-1C.N2(g)+H2(g) = NH3(l) ;⊿H = (b+c—a)kJ·mol-1D.N2(g)+H2(g) =NH3(g) ;⊿H = (a+b)kJ·mol-1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爆炸反应全是剧烈的放热反应;B.所有的放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发生爆炸C.任何化学反应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者放出,能量的转化可有不同的形式;D.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则金刚石向石墨转化是放出能量的化学变化。
2021年高二理综(化学部分)上学期周练习试题新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6分。
)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 B.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C.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s23p4 D.CH3Cl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2.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A.PCl3中P原子sp3杂化,为三角锥形 B.BCl3中B原子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C.CS2中C原子sp杂化,为直线形 D.H2S分子中,S为sp杂化,为直线形3.下列关于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4.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5.已知:32221()()()2()2CH OH g O g CO g H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该反应说明C.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压强无关D.22321()2()()()2CO g H g CH OH g O g+→+△6.已知:C(s)+O2(g)=CO2(g) △H1 CO2(g)+C(s)=2CO(g) △H2 2CO(g)+O2(g)=2CO2(g) △H3 4Fe(s)+3O3(g)=2Fe2O3(s) △H43 CO(g)+Fe2O3(s)=3CO2(g)+2Fe(s)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 B.△H2>0,△H4>0C.△H1=△H2+△H3 D.△H3=△H4+△H57.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v正(NH3)=3v正(H2O)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8.(11分,最后一空3分,其余每空2分)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1.25)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H1;C(s)+1/2O2(g)=CO(g)△H2②S(s)+O2(g)=SO2(g)△H3;S(g)+O2Cg)=SO2Cg)△H4③H2(g)+1/2O2(g)=H2O(l)△H5;2H2(g)+O2(g)=2H2O(1)△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②③④ B.④ C.① D.①②③4.已知:H2(g)+F2(g)==2HF(g)ΔH=-546.6 kJ·mo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的氢气和22.4 L的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C.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 mol H—F键的键能比1 mol H—H键和1 mol F—F 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 kJ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由实验直接测定B.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用活化能来引发C.200ºC、101KPa时,1g氢气与碘蒸气作用生成HI气体,放出7.45kJ热量,则此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6.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获得洁净的燃料B.加快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的开发利用C.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D.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7.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估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CH4(g)+4F2(g)=CF4(g)+4HF(g)的△H为()A.﹣1940 kJ/molB.+1940 kJ/molC.﹣485 kJ/molD.+485 kJ/mo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理论上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2周周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步完成与分几步完成,反应热是不同数值B.盖斯定律解决的是化学反应过程问题C.盖斯定律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解决反应很慢或不直接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问题D.无法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2. 1.5 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50 kJ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 )A.2 000 kJB.ΔH=1 500 kJ/molC.ΔH=-2 000 kJ/molD.-3 000 kJ/mol3.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实验测得4 mol SO2发生上述化学反应时放出314.3 kJ的热量,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40%B.50%C.80%D.90%4.已知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O2(g)==CO2(g) ΔH=-393.51 kJ/molC(金刚石,s)+O2(g)==CO2(g) ΔH=-395.41 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5.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 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 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0.5 QB.QC.2QD.5Q6.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ol-1,由1 mol CO 和3 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2912 kJB.2953 kJC.3236 kJD.3867 kJ7.已知1 mol白磷(s)转化成1 mol红磷,放出18.39 kJ的热量,又如:4P(s,白)+5O2(g)==2P2O5(s) ΔH1 4P(s,红)+5O2(g)==2P2O5(s) 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B.ΔH1>ΔH2C.ΔH1<ΔH2D.无法确定8.已知H2、C3H8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1和2220.0 kJ·mol-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约为( )A.1:3B.3:1C.1:4D.5:139.已知:①H2O(g)==H2O(l) ΔH1=-Q1kJ·mol-1②CH3OH(g)==CH3OH(l) ΔH2=-Q2kJ·mol-1③2CH3OH(g)+3O2(g)==2CO2(g)+4H2O(g)ΔH3=-Q3kJ·mol-1(Q1、Q2、Q3均大于0)若要使32 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A.Q 1+Q 2+Q 3B.0.5Q 3-Q 2+2Q 1C.0.5Q 3+Q 2-2Q 1D.0.5(Q 1+Q 2+Q 3) 10.已知A(g)+B(g)==C(g) ΔH 1;D(g)+B(g)==E(g) ΔH 2。若A 和D 混合气体1 mol 完全与B 反应,放热ΔH 3,则A 和D 物质的量之比是( )A.(ΔH 2-ΔH 3):(ΔH 1-ΔH 3)B.(ΔH 3-ΔH 2):(ΔH 1-ΔH 3)C.(ΔH 3-ΔH 2):(ΔH 3-ΔH 1)D.(ΔH 1-ΔH 3):(ΔH 3-ΔH 1)11.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l)ΔH=-Q 1 kJ·mol -12H 2(g)+O 2(g)==2H 2O(g) ΔH=-Q 2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Q 3 kJ·mol -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0.4 Q 1+0.05 Q 3) kJB.(0.4 Q 1+0.05 Q 2) kJC.(0.4 Q 1+0.1 Q 3) kJD.(0.4Q 1+0.2 Q 1) kJ12.已知3.0 g 乙烷完全燃烧在常温下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则下列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13.在298 K 、100 kPa 时,已知:2H 2O(g)===O 2(g)+2H 2(g) ΔH 1 Cl 2(g)+H 2(g)===2HCl(g) ΔH 2 2Cl 2(g)+2H 2O(g)===4HCl(g)+O 2(g) ΔH 3 则ΔH 3与ΔH 1和Δ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 3=ΔH 1+2ΔH 2 B .ΔH 3=ΔH 1+ΔH 2 C .ΔH 3=ΔH 1-2ΔH 2 D .ΔH 3=ΔH 1-ΔH 214.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重点班,12.2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1.室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B.K+、Na+、Cl-、CO32-C.NH4+、Na+、Cl-、SO42-D.NH4+、K+、SiO32-、NO3-2.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3.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戊烷,烯烃的名称是A.2.2-二甲基-3-戊烯B.2.2-二甲基-4-戊烯C.4.4-二甲基-2-戊烯D.2.2-二甲基-2-戊烯4.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
现用铜片、石墨作电极,电解KI溶液制取CuI。
为确认反应情况,通电前在溶液中又加入了少量的酚酞试液和淀粉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沉淀,同时阴极区溶液变红,阳极区溶液变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铜片做阴极,石墨做阳极②铜片做阳极,石墨做阴极③阳极有氧气生成④阴极有氢气生成⑤白色沉淀在阳极附近生成⑥白色沉淀在阴极附近生成⑦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2Cu+4I――4e-=2CuI↓+I2碘遇淀粉变蓝⑧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A.只有②④⑤⑦ B.只有①④⑥⑦ C.只有②③⑤⑧ D.只有①③⑥⑧5.已知25℃时,K a(HF)=3.6×10-4,K sp(CaF2)=1.46×10-10。
现向1 L 0.2 mol·L-1 HF 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 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0.1 mol·L-1 HF溶液中pH=1B.K 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D.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6.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其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OH,它的可能结构式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7.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C.降温,使平衡左移,c(H+)减小,溶液呈碱性D.将水加热,K w增大,c(H+)不变2.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溶液,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n倍,溶液的pH都变为9,则m和n的大小关系是A.m>n B. m = n C. m< n D.无法确定3.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V3> V2> V1B. V3> V2 = V1C. V3 = V2 = V1D. V1 = V2 >V34.关于锥形瓶在中和滴定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于盛装被滴定的溶液B.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后还必须用待测液润洗C.若瓶中装入被滴定溶液量太少,可向瓶中加入一定量蒸溜水D.滴定时,应不断摇动锥形瓶5. 常温下分别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A.0.1mol/L的某一元酸和0.1mol/L的某一元碱B.0.1mol/L的某二元强酸和0.1mol/L的某二元碱C.pH=2的某一元酸和pH=12的某一元碱D.pH=3的某二元强酸和pH=11的某一元强碱6.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按pH减小顺序排列的是A.NaHSO4 CH3COONa NH4Cl NaNO3B.NaNO3 CH3COONa NaHSO4NH4ClC.CH3COONa NaNO3NH4Cl NaHSO4D.NaNO3 CH3COONa NH4Cl NaHSO47.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8.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樟树中学xx届高二(2部)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3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化学试题(2部3)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60分)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2.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A.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B.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C.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D.用CuSO4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3.某物质可能含有:a.甲酸、b.乙酸、c.甲醇、d.甲酸甲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别时有下列现象:①可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d都有B.一定无a,一定有b,可能有c、dC.有c和d D.一定有d,可能有c,一定无a、b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①2,5,5-三甲基己烷②2,4,5-三甲基-6-乙基庚烷③2-甲基-3-丁烯④2,2-二甲基-2-丁烯⑤3-甲基-2-丁烯⑥2-乙基戊烷⑦2-甲基-3-庚炔⑧1-丁醇⑨2-甲基-2-丙烯⑩间二甲苯A.⑦⑧B.①④⑥C.②③⑤D.⑧⑨⑩5.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有A.乙酸异丙酯B.乙酸乙酯C.对二甲苯D.均三甲苯6.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molH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A.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⑤7.满足分子式为C3H4ClBr不含有环的有机物共有A.6种B.7种C.8种D.9种8.塑化剂DEHP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能力下降。
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12.25)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1.室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B.K+、Na+、Cl-、CO32-C.NH4+、Na+、Cl-、SO42-D.NH4+、K+、SiO32-、NO3-2.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的HCl②适量的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A.①②B.③C.③④D.④3.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戊烷,烯烃的名称是A.2.2-二甲基-3-戊烯B.2.2-二甲基-4-戊烯C.4.4-二甲基-2-戊烯D.2.2-二甲基-2-戊烯4.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
现用铜片、石墨作电极,电解KI溶液制取CuI。
为确认反应情况,通电前在溶液中又加入了少量的酚酞试液和淀粉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沉淀,同时阴极区溶液变红,阳极区溶液变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铜片做阴极,石墨做阳极②铜片做阳极,石墨做阴极③阳极有氧气生成④阴极有氢气生成⑤白色沉淀在阳极附近生成⑥白色沉淀在阴极附近生成⑦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2Cu+4I――4e-=2CuI↓+I2碘遇淀粉变蓝⑧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A.只有②④⑤⑦ B.只有①④⑥⑦ C.只有②③⑤⑧ D.只有①③⑥⑧5.已知25℃时,K a(HF)=3.6×10-4,K sp(CaF2)=1.46×10-10。
现向1 L 0.2 mol·L-1 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 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0.1 mol·L-1 HF溶液中pH=1B.K 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D.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6.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其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OH,它的可能结构式有A.2种B.3种C.4种D.5种7.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五周周练2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少量烧碱②升高温度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A.①②B.②④C.②③④ D.①④18、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①滴入酚酞,NaNO2溶液显红色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中和碱时,HNO2的中和碱能力强④0.1 mol·L-1HNO2溶液的pH=2 ⑤HNO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⑥c(H+)=0.1 mol·L-1的HNO2溶液稀释至1 000倍,pH<4A.①⑤ B.②⑤ C.③⑥ D.③④19、将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A.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 B.溶液pH减小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H+)减小20、一定温度下,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变大C.水的电离程度变大 D.溶液的pH增大5、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A.K2和K1的单位均为mol·L-1 B.K2>K1C.c2(CO)=c2(H2O) D.c1(CO)>c2(CO)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7、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2A(g)+B(s)2C(g),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Ⅲ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C.实验Ⅲ在30 min达到平衡,30 min内A的速率:v(A)=0.002 5 mol·L-1·min-1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8、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 ΔH<0。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化学试题(2部6) 含答案考试时间:2016-9-29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但属于一次能源B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C .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D .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H 2SO 4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O 2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C2CO ⑧Ba(OH)2·8H 2O 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H 2O(g)CO +H 2 ⑩Al 与盐酸反应A .①②④⑥⑦⑧⑨B .②④⑥⑦⑧⑨C .①③④⑤⑥⑧⑩D .①②④⑧⑨3.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H 为“一”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已知的反应热为l10.5kJ /mol ,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molC .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所具有总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反应热不但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且与反应的途径也有关4.下列化学反应ΔH 的数值(放热)最大的是( )A.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1B.NaOH(aq)+H 2SO 4(aq)==Na 2SO 4(aq)+H 2O(l) ΔH 2C.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l) ΔH 3D.NaOH(aq) +H 2SO 4(浓)==Na 2SO 4(aq)+H 2O(l) ΔH 45.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CO 2占,且C(s) + 12O 2(g) = CO(g) △H =-110.5kJ/mol ; CO(g) + 12O 2(g) = CO 2(g) △H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172.5 kJB . 1149 kJC .283kJD . 517.5 kJ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B .M 与N 是同素异形体,由M =N ;△H =+119KJ /mol 可知,M 比N 稳定C .l mol H 2SO 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 .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 2的燃烧热7.H 2和I 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 2 (g)+I 2(g) 2HI(g) △H =-a kJ/mol .已知:(a 、b 、c 均大于零)。
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周测试题2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氰化钾(KCN) B.氰酸铵(NH4CNO) C.乙炔(C2H2) D.碳化硅(SiC)
2. 下列有机物是按照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的是()
A.烷烃B.烯烃C.芳香烃D.卤代烃
3. 下列烷烃中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
4.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臭氧的分子式O3
5. 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6. 下列选项属于官能团异构的是()
A.CH3CH2 CH2CH3和CH3CH(CH3)2 B.CH2=C(CH3)2和CH3CH=CHCH3
C.CH3CH2OH和CH3OCH3 D.CH3CH2 CH2COOH 和CH3COOCH2 CH2
7.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 )
A.环己烯 B.苯 C.乙烷D.丙炔
8. 下列各有机物的名称肯定错误的是( )
A.3-甲基-2-戊烯
B.3-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丙烷
D.3-甲基-1-丁烯
C2H5 CH3 C2H5
9. 系统命名法命名时,CH3 — CH—CH2— CH— CH 主链碳原子数是() CH(CH3)2
A.5 B.6 C.7 D.8
10. 有4种碳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和d 是同分异构体②b和c是同系物
③a和d都能发生加成反应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11. A、B两种烃,它们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 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12.下列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3H7OH B.CH2O C. C2H6O D.C3H6O2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3. 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4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1)写出有机物(a)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________。
(2)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
(3)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代号)。
(4)任写一种与(e)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有机物中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有________(填代号)。
14. 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2,6-二甲基-4-乙基辛烷:;(2)2,5-二甲基-2,4己二烯:;(3)邻二氯苯:。
15.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2)卤代烃:;(3)醇:;(4)酚:;
(5)醛:;(6)酮:;(7)羧酸:;(8)酯:。
16. 下列物质:①O2 ②三氯甲烷③CH3CH2CH2OH ④O3 ⑤CHCl3 ⑥CH3OCH2CH3 ⑦612C ⑧CH3CH(OH)CH3 ⑨613C ⑩CH3OH。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高二化学周测1答题卡
班别:姓名:学号: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写在机读卡上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3 . (1) (2)
(3) (4)
(5)
14.(1)
(2)
(3)
15. (1)(2)(3)(4)
(5)(6)(7)(8)
16.
高二化学周测1答案
13. (1)2-甲基丙烷
(2)CH3CH2CH2CH3
(3)(b)
(4)CHC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b)(c)(e)
15. (1)⑨;(2)③⑥;(3)①;(4)⑤;(5)⑦;(6)②;(7)⑧⑩;(8)④
16. ③⑩或⑧⑩③⑥⑧①④②⑤I34059 850B 蔋33697 83A1 莡.39948 9C0C 鰌23959 5D97 嶗31911 7CA7 粧F30487 7717 眗36461 8E6D 蹭F 36376 8E18 踘33613 834D 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