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经典难题-奥数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40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奥数难题及答案解析不少同学都喜爱奥数题的钻研,那么六年级奥数有什么难题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习题一在10、9、8、7、6、5、4、3、2、1这十个数的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填上一个加号或一个减号,组成一个算式。
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算式的结果等于37;②这个算式里所有前面填了减号的数的乘积尽可能大。
那么这个最大乘积是多少?答案:24.解析:我们把这十个数字前面填了减号的数归为一组,剩下的数归为另一组。
第一组里所有数之和记为乙。
首先,甲和乙的和,应该就是两组数全体数字之和,也就是从1到10这十个数之和;即55.其次,由于第一组数中每个数前面都填了减号,所以乙减去甲的差,应当就是题目中所说的那个算式的得数,即37.这样,用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可以算出甲是9,乙是46.也就是说,所有前面填了减号的数的和是9,这就是分析里所说的那个约束条件。
现在我们要找一组合适的数,它们的和是9,而乘积要尽可能大,这很容易通过一一试验来得到。
最合适的一组数是2、3、4,它们的乘积是24,即为答案。
习题二同学们学习奥数有利于我们数学思维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多做题,勤加练习才能在成绩上有更大的提高,今天沪江网小编为同学们带来一道有趣的奥数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甲班51人,乙班49人,某次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乙班的平均成绩要比甲班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乙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答案:84.57分。
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两个班的人数及总的平均成绩,就可以求出甲、乙两班同学的总成绩。
选择乙班同学的平均成绩作为基准数。
甲班每位同学加上7分,全班的平均成绩就和乙班一样多,这样两个班的同学总的平均成绩就和乙班的平均成绩相同。
详解:甲、乙两班同学总人数:51+49=100(人)。
甲、乙两班同学总成绩:81×100=8100(分)。
甲班人加上7分与乙班的平均成绩相同,甲班总分需加:51×7=357(分) 。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_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五篇】【第一篇:桥长】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求解: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就是2分后5秒=125秒,共行的路程就是(8×125)米,这段路程就是(200米+桥长),所以,桥长为8×125-200=800(米)请问:大桥的长度就是800米。
【第二篇:列车长】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到桥至车尾返回桥共须要3分钟。
这列于火车短多少米?解: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1)火车3分钟行多少米?900×3=2700(米)(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2700-2400=300(米)highcut综合算式900×3-2400=300(米)答:这列火车长300米。
【第三篇:街道长度】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甲走90米,乙走75米,丙走60米。
甲、丙从某长街的西头、乙从该长街的东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相遇后恰好4分钟乙、丙相遇,那麽这条长街的长度是多少米?答案与解析:甲、乙碰面后4分钟乙、丙碰面,表明甲、乙碰面时乙、丙还差4分钟的路程,即为还差4×(75+60)=540米;而这540米也就是甲、乙碰面时间里甲、丙的路程高,所以甲、乙碰面=540÷(90-60)=18分钟,所以长街短=18×(90+75)=2970米。
【第四篇:相遇次数】甲,乙两人在一条长100米的直路上往复跑步,甲的速度3米/秒,乙的速度2米/秒。
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启程,当他们走了10分钟后,共碰面多少次?答案与解析:10分钟两人共跑了(3+2)×60×10=3000米3000÷100=30个全程。
我们知道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他们总是在奇数个全程时相遇(不包括追上)1、3、5、7。
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1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者相向而行,在距B地160m处相遇;甲到B地后返回A地,乙到A地后返回B地,两者又在距A地80m处相遇。
假设速度不变,则AB全长——设:全长为S(S-160)/160=(2S-80)/(S+80)∴(S-160)(S+80)=160(2S-80)S^2-80S-12800=320S-12800S^2-80S-320S=0S-80-320=0S=400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者相向而行,甲从A到B地后停止前行,乙则往返于BA两地之间。
已知出发后160分钟两者第一次相遇,相遇后又过了20分钟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甲。
假设速度不变,求甲在从A到B地的过程中,乙从后面追上甲——次设:甲速度为w,乙为v,全长为S160(w+v)=S180(w-v)=S①180(w-v)=160(w+v)180w-180v=160w+160v20w=340vw=17v②∵每过两个全长会追上一次∴a=17/2=8.5≈8甲乙两人骑摩托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且两人到达B地后各自按原速度返回,且往返于AB之间,甲速度为32km/h,乙速度为18km/h,当乙车由A 至B多次后,甲车两次追上乙车,且第二次追上乙车时是在乙车至B向A的行驶过程中,且此时距B地10km,则AB相距——km。
设:全长为S,第二次追上时,甲走了mS+10,乙走了nS+10mS+10-(nS+10)=4S(mS+10)/(nS+10)=32/18①18mS+180=32nS+32018mS-32nS=140∴9mS-16nS=70②∵mS+10-nS-10=4S∴m-n=4∴m=4+n9(4+n)S-16nS=7036S+9nS-16nS=7036S-7nS=70(36-7n)S=70③∵n为正奇数∴n=1,n=3,n=5......∵70/(36-7n)>10∴n=3,S=70一个人在环线上骑自行车,每3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前向后驶过;每9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后向前驶过。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4cm,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A. 16cmB. 20cmC. 24cmD. 32cm2. 小明有1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5个,给了小华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A. 7个B. 8个C. 9个D. 10个3. 小刚的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km,他骑了2小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A. 30kmB. 45kmC. 60kmD. 75km4.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5,分母是12,这个分数与1的差是多少?A. 1/7B. 1/6C. 1/5D. 1/45.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cm,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9cm³B. 12cm³C. 27cm³D. 36cm³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6.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4cm,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cm。
7. 小华跑步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他跑了5分钟,一共跑了______米。
8. 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______。
9.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cm,宽是4cm,高是3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cm²。
10.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cm,下底是10cm,高是4cm,它的面积是______cm²。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小明从家出发,向北走了3km到达学校,然后向东走了2km到达公园,最后向南走了5km回到家。
请问小明一共走了多少千米?12. 一个圆柱的高是10cm,底面半径是5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13.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cm、8cm、10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80km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到达B地。
然后以每小时60km的速度返回A地,返回过程中遇到一个修路点,导致行驶速度降低到每小时50km,最后用了4小时返回A地。
请问修路点距离A地多远?15. 小华有一块长方形的地砖,长是60cm,宽是40cm。
六年级能学的奥数题及答案奥数,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竞赛形式。
六年级学生学习奥数,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还能提高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奥数题目及答案:题目1:小明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他随机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球,然后放回袋子里再拿一次。
请问小明两次都拿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答案:第一次拿到红球的概率是3/5,因为总共有5个球,其中3个是红球。
由于每次拿球后都放回,第二次拿到红球的概率也是3/5。
两次都拿到红球的概率是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所以是(3/5) * (3/5) = 9/25。
题目2:一个数字钟的时针和分针在12点整重合。
请问在接下来的12小时内,时针和分针会再次重合多少次?答案:在12小时内,时针和分针会重合11次。
因为时针每小时走30度(360度/12小时),而分针每分钟走6度(360度/60分钟)。
每小时分针都会超过时针,除了12点整之外,它们会在每个小时的某个时刻再次重合。
题目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长和宽都增加10厘米,新的长方形的面积比原来的长方形面积大300平方厘米,求原来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答案:设原来的长方形宽为x厘米,那么长就是2x厘米。
原来的面积是x * 2x = 2x^2平方厘米。
增加后的长为2x + 10厘米,宽为x +10厘米,面积为(2x + 10) * (x + 10)平方厘米。
根据题意,我们有方程:(2x + 10) * (x + 10) - 2x^2 = 300。
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 = 5厘米,所以原来的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
题目4:一个数字序列如下:2, 4, 7, 11, ...。
这个序列的第20项是多少?答案:这个序列是一个等差数列,第一项a1=2,公差d=2。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 - 1) * d,我们可以计算出第20项的值:a20 = 2 + (20 - 1) * 2 = 2 + 19 * 2 = 2 + 38 = 40。
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奥数题及答案一.工程问题: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
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
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
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
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
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
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二.鸡兔同笼问题1.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腿数比兔的腿数少28条,问鸡与兔各有几只?三.数字数位问题1.A和B是小于100的两个非零的不同自然数。
小学六年级奥数难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一个数的2/3加上4等于这个数的1/2,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3)x + 4 = (1/2)x。
解得x = -24。
2. 一个水池,第一天放水1/3,第二天放水1/4,第三天放水1/5,第四天放水1/6,最后剩下15立方米的水,求水池原来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解:设水池原来有x立方米的水,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1 - 1/3 - 1/4 - 1/5 - 1/6) = 15。
解得x = 60。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4厘米,周长是32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宽为y厘米。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x - y = 4;2x + 2y = 32。
解得x = 10,y = 6。
所以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
4. 一个数的3倍减去5等于这个数的2倍加上7,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 - 5 = 2x + 7。
解得x = 12。
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 + b > c,a + c > b,b + c > a,求三角形的面积。
解:根据海伦公式,三角形的面积S = sqrt[p * (p - a) * (p - b) * (p - c)],其中p = (a + b + c) / 2。
将已知的三边长代入公式即可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6. 一个数的5倍减去8等于这个数的3倍加上12,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5x - 8 = 3x + 12。
解得x = 10。
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20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边长。
解: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2)^2 - x^2 = 20。
解得x = 4。
所以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
8. 一个数的4倍加上6等于这个数的3倍加上18,求这个数。
六年级奥数题10道及答案巨难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解:设不低于80分的为A人,则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则A=314,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也即是78,参赛的总人数314+78=3922.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解:设一张电影票价x元(x-3)×(1+1/2)=(1+1/5)x(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
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答案取40%后,存款有9600×(1-40%)=5760(元)这时,乙有:5760÷2+120=3000(元)乙原来有:3000÷(1-40%)=5000(元)4.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
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答案加10颗奶糖,巧克力占总数的60%,说明此时奶糖占40%,巧克力是奶糖的60/40=1。
5倍再增加30颗巧克力,巧克力占75%,奶糖占25%,巧克力是奶糖的3倍增加了3-1.5=1.5倍,说明30颗占1.5倍奶糖=30/1.5=20颗巧克力=1.5*20=30颗奶糖=20-10=10颗5.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
六年级十道奥数题及答案1. 题目一:一个数的3倍加上10等于这个数的5倍减去8,求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 + 10 = 5x - 8。
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2x = 18,所以x = 9。
2. 题目二: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1/3是男生,1/4是女生,剩下的是双胞胎。
求班级中有多少对双胞胎?答案:男生人数为45 * 1/3 = 15人,女生人数为45 * 1/4 = 11.25,但人数不能为小数,所以女生人数为11人。
剩下的人数为45 - 15 - 11 = 19人。
因为双胞胎是两人一组,所以有19 / 2 = 9.5对双胞胎,但双胞胎的对数不能是小数,所以班级中有9对双胞胎。
3. 题目三: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答案: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的乘积,即10 * 8 * 6 = 480立方厘米。
4. 题目四:一个数的平方加上它的两倍等于这个数的5倍,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2 + 2x = 5x。
简化得到x^2 - 3x = 0,提取x得到x(x - 3) = 0,所以x = 0或x = 3。
5. 题目五:一个数的1/5加上这个数的1/4等于这个数的1/3,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5 + x/4 = x/3。
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12x + 15x = 20x,即27x = 20x,所以x = 0。
但是题目中通常不涉及0,所以可能是题目有误。
6. 题目六: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圆的周长是2πr,所以周长为2 * π * 5 = 10π ≈ 31.42厘米。
圆的面积是πr^2,所以面积为π * 5^2 = 25π ≈ 78.54平方厘米。
7. 题目七:一个数的3/4加上另一个数的1/2等于这两个数的和的1/3,求这两个数的和。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某造纸厂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纸,开始阶段,每天只能生产10吨纸.中间阶段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天的产量提高了一倍.最后阶段由于购置了新设备,每天的产量又比中间阶段提高了一倍半.已知中间阶段生产天数的2倍比开始阶段多13天,那么最后阶段有几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均每天产量:2024÷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均每天产量:2024÷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2从花城到太阳城的公路长12公里.在该路的2千米处有个铁道路口,是每关闭3分钟又开放3分钟的.还有在第4千米及第6千米有交通灯,每亮2分钟红灯后就亮3分钟绿灯.小糊涂驾驶电动车从花城到太阳城,出发时道口刚刚关闭,而那两处交通灯也都刚刚切换成红灯.已知电动车速度是常数,小糊涂既不刹车也不加速,那么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多少分钟?答案与解析:画出反映交通灯红绿情况的s-t图,可得出小糊涂的行车图像不与实线相交情况下速度最大可以是0.5千米/分钟,此时恰好经过第6千米的红绿灯由红转绿的点,所以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24分钟.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3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个?答案与解析:分类讨论:(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简真分数有59个:(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8-58÷2=29(个);(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数有57-57÷3-38(个);(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6-56÷2-28c个);(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数有55-55÷5―44(个).这样,分子小于6,分母不大于60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59+29+38+28+44=198(个).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4甲、乙、丙三人依次相距280米,甲、乙、丙每分钟依次走90米、80米、72米.如果甲、乙、丙同时出发,那么经过几分钟,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答案与解析:甲与乙、丙的距离相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乙追上丙时;另一种是甲位于乙、丙之间.⑴乙追上丙需:280(80-72)=35(分钟).⑵甲位于乙、丙之间且与乙、丙等距离,我们可以假设有一个丁,他的速度为乙、丙的速度的*均值,即(80+72)2=76(米/分),且开始时丁在乙、丙之间的中点的位置,这样开始时丁与乙、丙的距离相等,而且无论经过多长时间,乙比丁多走的路程与丁比丙多走的路程相等,所以丁与乙、丙的距离也还相等,也就是说丁始终在乙、丙的中点.所以当甲遇上丁时甲与乙、丙的距离相等,而甲与丁相遇时间为:(280+2802)(90-76)=30(分钟).经比较,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需经过30分钟.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5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0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答案与解析:本题相当于去的时候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而整个行程的*均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回来的时候的速度.根据例题中的分析,可以假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300千米,那么往返一次需时间__*2=10(小时),现在从甲地到乙地花费了时间__=6(小时),所以从乙地返回到甲地时所用的时间是10-6=4(小时).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3004=7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开.。
1、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4倍少8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4人,这个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2、修一条长20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80米,再修多少米刚好修了这条水渠的3/5?
3、一本书6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1/4,第二天看了它的2/5,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4、爱达花园小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六(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1/3,六年级捐的占全校捐款的1/4,全校共捐款2400元,六(1)班捐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5、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汽车超过全程中点10千米时,还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
6、学校去年植树120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3/4多5棵,今年植树多少棵?
7、学校今年植树120棵,比去年的3/5多5棵,去年植树多少棵?
8、一筐苹果,第一次卖出它的一半,第二次卖出的是第一次的4/5,还剩下这筐苹果的几分之几没有卖?
9、一个乒乓球从25米的高空下落,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2/5,它第四次下落后又能弹起多少米?
10、一批加工服装的任务按4:5分配给甲、乙两个车间,实际甲车间生产了450套,超过分配任务的1/4。
这批服装共有多少套?
11、某年七月份雨天是晴天的2/3,阴天是晴天的2/5,这个月晴天有几天?
12、商场有白、蓝、花布一共1380米,白、花布米数的比是5∶6,花布的米数是蓝布的3/2倍,三种布各有多少米?
13、三组同学采集树种,甲组、乙组、丙组的工作效率的比是5∶3∶4。
甲组采集了15千克,乙组比丙组少采集多少千克?
14、甲数是乙数的3/5,丙数是甲数的2/3,丙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15、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7公顷,8台拖拉机45分钟耕多少公顷?
16、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下的1/3,第三次剪去又剩下的1/4,剩下的绳子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17、一种混凝土的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是2∶3∶5,如果有3/4吨的水泥搅拌混凝土,需要黄沙和石子个多少吨。
18、小红8天读一本书的2/5,剩下的准备6天读完,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19、一本书640页,3天看了它的3/8,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天才能看完这本书?
20、一条长800千米的路,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路程的3/5,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还要几小时?
21、小红拿出自己钱的4/7,小丽拿出自己钱的3/5,两人各买一本同样的字典,已知小红原有21元,求小丽原有多少元?
22、仓库有一批化肥,运出它的4/7按5∶3分配给王村和张村,已知张村比王村少分吨。
这批化肥一共有多少吨?
23、新河口小学一(2)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5/6,转走2名女生后,全班共有42人。
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4、六(2)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
已知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1分。
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25、一杯盐水200克,其中盐与水的比是1∶24,如果再放入4克盐,这时盐与水的比是多少?
26、甲厂有120人,乙厂有80人。
从乙厂调几人到甲厂才能使两厂人数的比是5∶3?
27、要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工作五天后,修的长度与未修的比是1∶3,照这样的进度修下去,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条水渠?
28、汽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这时火车行了多少千米?
29、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千米,3/4小时飞行了全程的2/7。
全程多少千米?
30、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6/7小时加工了12个。
照这样计算要加工144个零件需几小时?
31、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2/11,后来又修了160米,两次一共修了400米。
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32、修一条路,已经修的和全长的比是1∶3。
如果再修150米,就可以完成这条路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
33、新光小学有男生585人,女生540人,合唱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4/45,又调走20人参加舞蹈队后,剩下的人刚好是六年级人数的8/17,六年级有多少人?
34、一筐鱼连筐重43千克,卖出1/3后,又卖出5千克,这时筐里的鱼连筐重25千克,求鱼筐多少千克?
35、小明看一本144页的科幻书,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5∶3。
后来又看了12页,还剩多少没有看?
36、一本书360页,第一天看了1/4,第二天看了余下的2/3,还有多少页没看完?
37、东西两仓共有化肥94吨,从东仓运出2/5,再从西仓运出2/5多2吨,这时东仓还有10吨,西仓还有几吨?
38、一种商品,今年的成本比去年增加1/10,但是仍保持原售价,因此每件利润下降了2/5,那么今年这种商品的成本占售价的几分之几?
39、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250吨,以后每一个月都比前一个月增长1/5,所以第一季度就完成了全年计划产量的5/12,这个厂全年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
40、五六年级同学去植树,五年级同学植的是六年级的2/3,六年级植的比总数的3/4少24棵,五年级植了多少棵?
41、甲乙两队修一条路,甲独修要12天,乙独修要10天。
现由甲队先修几天,余下的由乙独修。
结果完成时甲比乙多干1天,乙队修了几天?
4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在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
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要12天完成,现在甲队独做18天,余下的由乙接着做,8天正好做完,如果由甲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44、一个池上装有三根水管,甲管是进水管;乙管是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的水刚刚溢出时再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才将这池水放完。
这样,当开甲管注满水池时,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需要多少分钟将这池水放完?
45、街道今年投资42万元实行扶贫计划,比去年多投资1/2,去年投资多少万元?
46、车间主任分配给黄师傅320个零件,要在10小时内完成,如果黄师傅3小时就加工了总数的3/8。
照这样计算,黄师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吗?为什么?
47、含盐量为1/10的盐水300克,要把它变成含盐量为1/4的盐水,需要加盐多少克?
4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0天可以完成。
如果甲队做4天,乙队做6天,共完成这项工程的7/15。
求甲队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
49、一批图书分给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分得总本数的1/5又5本,乙分得总本数的1/4又7本,丙分得其余本数的1/2,剩下图书正好占总本数的1/8。
这批书共多少本?
50、修一条路,已修的米数是未修米数的3/2,如果再修30米,这时已修米数与未修米数的比是7∶3,这条路共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