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37 热带草原气候
- 格式:pptx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32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年高考在即,世界气候的不同类型的特点,分布,成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是什么1、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成因,分布规律特点: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分布:南北纬10到回归线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南美洲大部,大洋洲中部主要是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非洲东部和南美洲中部还有地形因素的影响3、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与成因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
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
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一、季风型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热带草原⽓候特点
热带草原⽓候特点:全年⾼温,分明显的⼲湿两季。
年⾬量700~1000毫⽶,多集中在湿季。
⼲季的⽓温⾼于热带⾬林地区,每⽇平均⽓温在24~30℃之间。
特点
热带草原⽓候⼤致分布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如⾮洲和南美洲的热带⾬林⽓候带的两侧,澳⼤利亚⼤陆北部和东部.处于⾚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内,⼀年中有明显的⼲、湿两季,夏半年在⾚道低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影响下,形成⼲季.年降⽔量为750~1 000毫⽶.全年⽓温在20℃以上.
成因
地势⾼,⽓温较低。
墨西哥地处副热带⽓候区,常年受到副⾼和信风带的控制,且本地地形为⾼原,地势较⾼,墨西哥湾暖流的暖湿难以进⼊内陆影响墨西哥。
因此形成了热带草原。
物种分布
代表植物:⾯包树等
代表动物:斑马、长颈⿅、狮⼦、河马等。
2019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热带草原气候知识点查字典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热带草原气候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
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亚,最大港口城市德班、最大城市和金都约翰内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热带草原气候知识点》,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查字典地理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热带草原气候的几种成因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
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一、季风型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
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
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热带草原气候是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
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
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
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形成湿季。
1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线高气压带的信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
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不同地区会有差异。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季风型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季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少雨,湿季多雨。
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
一、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1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2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热带锋型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
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在此符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
高中地理(非洲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垂直地带性)考点详解•1、非洲气候的分布非洲东临印度洋、西邻大西洋、北邻地中海。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东南高、西北低,北部为沙漠(撒哈拉沙漠),中部为盆地(刚果盆地、刚果河),东部为高原山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尼罗河)。
非洲主要分布着5种气候,大致关于赤道对称。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分别为: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两侧(非洲中部和西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②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③高原山地气候:全年干燥寒冷;分布在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区;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两侧、索马里半岛;⑤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在地中海的沿岸。
图1 非洲气候分布图•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热带气候,全年高温,但降水存在着差别,前者较少、后者较多。
因此在对降雨特点的描述上,前者为“干湿两季”,后者为“旱雨两季”。
两种气候的成因、气候特点分别为:①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其中信风带控制时为干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为湿季;②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图2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例题图3 例题答案:D、A、B精讲精析:(1)分析甲地的气候。
①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两季;②当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到甲地时,甲地应该正处于“湿季”,即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降水较多,草木繁茂,为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2)分析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地带性。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与当地的自然带一致,因此基带①应该为热带草原带。
自然带②位于高山草甸带的上方,因此气候会更加寒冷,且该地降水较多,因此为积雪冰川带。
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形成濕季;受信風控制時,形成幹季。
其分佈規律是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
對此學生會產生疑問:“赤道低氣壓帶的移動範圍是在南北緯10°以內,它是怎麼控制熱帶草原氣候的呢?”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把這種氣候的成因歸納為:一、季風型盛夏季節,在低緯度地帶(特別是在大陸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風帶插入一個赤道西風環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於行星風帶的季節移動;另一方面是由於大陸的加熱作用,更助長了赤道低壓槽移動時在大陸上被加強。
北半球夏季時(7月),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西南季風;南半球夏季時(1月),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向南越過赤道向左偏轉,形成西北季風。
這一現象,在從非洲經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帶最為顯著。
1、非洲10°N至20°N地區和北美洲南部夏季,兩地分別受到掠過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濕西南季風的控制;且由於西南季風與東北信風輻合上升,多對流雨,降水豐沛,形成濕季。
冬季,受單一、乾燥的東北信風控制,形成幹季。
2非洲10°S至20°S地區和澳大利亞北部夏季,兩地受到暖濕的西北季風控制,且由於西北季風與東南信風輻合上升,多對流雨,降水豐沛,形成濕季。
冬季,受單一、乾燥的東南信風控制,形成幹季。
二、熱帶鋒型夏季,在廣闊的熱帶太平洋東部,赤道西風不顯著,且由於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來自太平洋的暖濕季風對南美洲的熱帶草原氣候區的影響幾乎沒有。
但來自陸上的西南季風和西北季風,分別與來自熱帶大西洋上、並掠過暖流上空的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在此輻合上升,形成熱帶鋒,多對流雨,氣候濕熱。
赤道以北的圭亞那高原、奧裏諾科河流域和哥倫比亞北部,6月至10月潮濕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內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豐富,形成濕季。
冬季,兩地分別受單一的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控制,乾燥少雨,形成幹季。
三、副高型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陸內部形成範圍廣大的熱低壓,暖濕的、掠過暖流上空的東南信風吹向大陸,為南非高原帶來較多的降水,形成濕季。
从两道高考地理题看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包括了广阔的热带草原,这里气候特点鲜明,独特而多变。
通过分析两道高考地理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的气候成因。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道高考地理模拟题:“为什么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的气候多变?”这个问题直接指出此地区气候变化的多样性,让我们深入探讨其成因。
首先,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的多变气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它位于赤道附近,而赤道地区一直以来都因为大气环流的存在而有着多雨的特点。
然而,就在北纬20度以内,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地区却出现了降水变少的情况,形成了较干旱的气候。
这种气候异常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热带印度洋偏低压”和“南太平洋高压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
冬季时,南太平洋高压系统形成,使得北部热带草原地区出现干旱天气;而在夏季时,“热带印度洋偏低压”会移动到此地,带来降水。
这种来自两个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造成了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多变性。
其次,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的气候多变还与地形和地貌有关。
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地势平坦,高度变化较小,且大部分地区都是沙质土壤和盐碱地,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对降水分布和水分蒸发产生了影响。
沙质土壤的导热性能较好,持水能力较差,导致水分迅速蒸发,形成干旱的气候条件。
而且由于地势的平坦和土壤的盐碱化,降水容易在地表聚集,形成湖泊和湿地,也使得部分地区比较湿润。
这种地形和地貌对气候分布造成了显著影响,形成了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多变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的气候变化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位于赤道附近,受到两个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形成了干湿变化明显的气候条件。
此外,地势平坦、盐碱土壤也对气候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看另一道高考地理题:“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的气温变化与其经度有关吗?”这个题目提到了经度和气温变化两个关键词,使我们有机会探讨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的气温成因。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什么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什么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一起来看看吧!一、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8广东高考地理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复习资料是高考地理考试中的主要知识点,也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
自然景观为热带稀树草原。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干季和雨季。
一、季风型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着。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考点整理高中地理
热带气候试验场地的布置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是根据最冷和最热的月份来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如果最冷的月份是7月,最热的月份是1月,那么这个地方就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是判断降水的季节分布类型,夏季降雨类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度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征(特征):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的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高中地理与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考点的设置
1、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在此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土壤:干红土。
2、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苏丹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最大城市德班和墨西哥首都约翰内斯堡、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港口城市加拉加斯、,委内瑞拉首都。
3、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以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以上《高中地理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考点整理》是由逍遥右脑整理推荐,更多高中地理请关注逍遥右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