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境婚姻现象日益普遍。
在我国,香港与内地的跨境婚姻尤为常见。
由于两地法律体系的差异,跨境婚姻在婚姻登记、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往往会产生法律冲突。
本文将以一起香港与内地跨境婚姻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区际法律冲突问题。
二、案例简介2018年,香港居民张先生与内地居民李女士相识并相恋。
两人于2019年在香港登记结婚。
婚后,张先生将李女士接到香港居住,并在香港购置房产。
然而,由于性格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两人婚后感情逐渐出现裂痕。
2021年,李女士以感情不和为由向香港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在离婚诉讼中,双方就财产分配和子女抚养问题产生争议。
张先生主张根据香港法律处理财产分配问题,而李女士则认为应适用内地法律。
此外,关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双方也各执一词。
张先生认为根据香港法律,子女抚养权应归他所有,而李女士则坚持内地法律原则,认为子女抚养权应归女方。
三、区际法律冲突分析1. 财产分配法律冲突根据香港法律,婚姻财产的分配应遵循“共同财产制”,即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而内地法律则实行“法定财产制”,即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特定财产(如婚前财产、赠与、继承等)属于个人财产。
在本案中,张先生和李女士的婚姻财产主要在香港购置的房产。
由于两地法律对婚姻财产的规定不同,导致财产分配问题成为争议焦点。
根据香港法律,房产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根据内地法律,房产则可能属于个人财产。
因此,如何确定财产分配原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 子女抚养法律冲突香港法律和内地法律在子女抚养问题上也存在差异。
香港法律强调子女的最佳利益原则,即法院在审理抚养权问题时,以子女的最佳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
而内地法律则强调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条件,以及子女的意愿。
在本案中,张先生和李女士对子女抚养权产生争议。
张先生认为根据香港法律,子女抚养权应归他所有,而李女士则认为根据内地法律,子女抚养权应归女方。
摘要随着、澳门的相继回归,中国出现了"一国两制、四法域"的格局;而中国大陆与还未能统一,是否能将大陆与之间的冲突称成为区际冲突,或有此一问,因为所谓区际冲突一般是指统一国家各法域的冲突。
关于这一问题,中国的状况十分特殊。
中国应该采取何种区际法律冲突的模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地与、澳门之间的关系历来相当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冲突关系一般视为国际冲突,多援用各自国际冲突法规则解决之。
自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地与港澳的交往日增,出现了大量的冲突问题,在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不能单纯地将这种法律冲突作为国际法律冲突对待。
在和澳门回归前的过渡期,两地仍分别由英国和葡萄牙政府负责行政管理。
因此,在1997年和1999年以前,地与、澳门之间的冲突仍应属于国际法律冲突性质。
1997年和1999年后,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成为中国境两个新的独立法域,地与、澳门之间的区际法律冲突才成为现实。
加之目前大陆与在政治上尚未统一,对对方法律在己方域的效力尚未相互承认,但自两岸开放至今,始终存在着大量的两岸之间的交往关系,存在着两岸之间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
本文试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来探求适合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
关键词法域;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模式目录一、中国现代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二、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现状三、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一)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包括同一社会制度下的区际法律冲突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区际法律冲突。
(二)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表现了三大法系之间的法律冲突。
(三)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不仅包括各法域法律适用上的冲突,而且还有国际协定适用上的冲突。
(四)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是单一国中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情况下的法律冲突。
四、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一)立法途径 1. 关于区际法律协议的性质 2. 关于区际法律协议的签订原则 3. 关于区际法律协议的法域代表 4. 关于区际法律协议的签订方式 5. 关于区际法律协议的签订步骤(二)司法途径 1. 关于区际司法协助的主体 2. 关于区际司法协助的围 3. 关于区际司法协助的程序要求(三)其他途径 1. 互派学生 2. 互派考律师资格者 3. 互派司法人员一、中国现代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区际法律冲突概括地讲是指一国之具有独特法律制度的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日益增多。
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法律体系、执法标准及司法实践存在差异,跨国公司在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将以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二、案例介绍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销售业务。
由于公司业务涉及多个省份,在不同地区的经营活动中,公司遇到了以下法律冲突问题:1. 专利权侵权纠纷:公司的一款电子产品在A省被当地一家企业侵权,该公司向A省法院提起诉讼。
然而,B省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A省法院已受理该案,故裁定中止审理。
公司不服,向B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B省高级法院认为,A省法院与B省法院均具有管辖权,但考虑到案件涉及知识产权,最终裁定由A省法院管辖。
2. 劳动合同纠纷:公司员工在C省劳动合同到期后,未与公司续签,而是跳槽至D省的另一家公司。
D省公司向C省法院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C省法院认为,本案属于劳动争议,应由D省法院管辖。
公司不服,向C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C省高级法院认为,本案涉及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金支付等法律问题,应由D省法院管辖。
3. 环境污染纠纷:公司E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导致当地环境恶化。
F 省法院受理了当地居民提起的环境污染侵权诉讼,要求公司赔偿损失。
公司认为,本案应由E省法院管辖。
E省法院认为,F省法院已受理该案,故裁定中止审理。
公司不服,向E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E省高级法院认为,本案涉及环境污染侵权,应由E省法院管辖。
三、法律分析1. 专利权侵权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专利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中,A省法院和B省法院均具有管辖权,但考虑到案件涉及知识产权,最终裁定由A省法院管辖。
这体现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严格执法态度。
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解决的新发展摘要:区际法律冲突是区际民商事交往中解决区际民商事争议的一大障碍,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区际民商事交往,损害国内不同法域之间的关系,危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因而各国都十分重视。
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与国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有不同之处,世界上一些多法域国家,包括我国,为解决本国区际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立法和实践经验。
归纳起来,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途径有两种,即区际冲突法途径和统一实体法途径。
文章通过对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现状和特点的辩证研究,比较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各种模式,认为解决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最佳方式是制定全国统一的区际冲突法和统一实体法,以及运用区际司法协助和判例法的方法,最后提出具体的设想,展望我国区际法律冲突解决的新发展。
关键词: 区际法律冲突;统一实体法;区际冲突法;区际司法管辖;判例法区际法律冲突,就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或者说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属地性法域之间法律冲突。
不仅联邦制国家会发生区际法律冲突,存在着复合法域的单一制国家也会发生区际法律冲突。
被殖民统治多年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各自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和立法权以及司法终审权。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同时存在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之间实行不同的法律制度,而这些不同法律制度相互之间彼此承认其域外效力,使得中国进一步成为多法域或复合法域的国家,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在中国也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随着四地之间的经贸往来的进一扩展,区际间的法律冲突就日益突显,将来台湾统一后,这种区际间的法律冲突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一、国际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方法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与国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类似,主要是两种解决途径:一个是区际冲突法的解决方式,另一个是统一实体法的解决方式。
但是,由于区际法律冲突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法律冲突,与国际间的法律冲突仍有很大的区别。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际法律冲突问题日益凸显。
区际法律冲突是指在具有不同法律制度的同一主权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因法律适用而产生的矛盾和争议。
本文以香港与内地法律适用为例,分析区际法律冲突的案例,探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途径。
二、案例背景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以下简称“内地”)分别实行不同的法律制度。
香港实行的是英美法系,以普通法为基础;而内地实行的是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基础。
这种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
三、案例描述案例一:香港居民在内地的婚姻效力问题某香港居民甲与内地居民乙在香港结婚。
婚后,甲与乙因感情破裂,甲回到香港居住。
甲在香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内地法院认为甲未在内地有居住地,不符合内地离婚诉讼的管辖条件。
甲遂向香港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香港法院认为,根据香港法律,婚姻效力不受当事人居住地的影响,因此香港法院有管辖权。
案例二:内地企业在香港的投资纠纷某内地企业A在香港设立分公司,与香港企业B签订合作协议。
合作过程中,双方因合同履行产生纠纷。
A认为,根据内地法律,B应承担违约责任。
但B以香港法律为准,认为A应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遂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
四、案例分析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香港与内地法律冲突的几个方面:1. 法律制度的差异:香港与内地法律制度存在显著差异,如普通法与成文法的差异,导致法律适用出现争议。
2. 管辖权争议:因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管辖权争议。
例如,案例一中,内地法院以甲未在内地有居住地为由,拒绝受理其离婚诉讼。
3. 合同履行争议:案例二中,内地企业A与香港企业B因合同履行产生纠纷,双方对法律适用存在分歧。
五、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途径1. 制定区际法律冲突法:通过制定区际法律冲突法,明确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适用规则,减少法律冲突。
2.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就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发布司法解释,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试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选题原因:我国在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引领下,出现了“一国两制四法域”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大陆地区、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四地相互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活交流的不断加强,四地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越来越密切,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并且呈现出繁杂多样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促进和维护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的实现各地区的繁荣昌盛和和谐社会,以及更好的维护国家统一,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的有效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结构一、区际法律冲突概述区际法律冲突是指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
二、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由来与历史渊源源于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历史遗留台湾制定了专门的区际冲突法,而大陆和香港、澳门则是比照国际冲突法的规则来解决区际冲突。
三、我国区级法律冲突的特点(一)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是单一制国家内的区际法律冲突(二)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相互之间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三)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是在各法域各有独立的立法权、司(四)法权和终审法院的条件下产生的四、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现行处理方式与处理原则原则1.国家利益至上2.平等协商3.维护正常民事交往原则处理方式五、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途径(一)建立全国统一冲突规范(二)积极开展区际司法协助(三)充分引用国际惯例、国际条约进行补充参考文献:一、浅析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及解决原则与途径——霍凤娥目前,我国已经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在台湾地区同中国内地统一以后,中国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交往必将更加深化和频繁。
同时由于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互为独立的法域,在区际民商事交往中,当某一事项或一项争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究竟应适用哪个地区的法律处理争议、亦即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而且现在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
试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内容提要:本文试对区际法律冲突的定义、产生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形成历史和自身特点,比较国际上一般采用的解决方式,提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法域一、区际法律冲突的概述(一)区际法律冲突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
①从定义可以看出,首先它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区域存在着独特的民商事法律制度,当某一跨区域的民商事关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的法律制度,所涉及区域法律竞相要求支配或不支配该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时产生的冲突。
其次,区际法律冲突是国内各法域间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冲突,一般认为,这类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属于区际私法或国际私法的范畴;再次,区际法律冲突是一国内各法域间民商事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就是说并不能将国内各法域的民商事法律制度对一民商事关系所规定的歧异本身视为法律冲突,只有当国内某一跨区域的民商事关系涉及这些不同的规定,而适用其中某一个法域法律的结果。
(二)区际法律冲突产生的一般条件区际冲突的实质即是区际法律适用的冲突,它是指在一国内的区际民商事交往中,当一项争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的法律时,所产生的适用哪一地区的法律解决该争议的问题,一般而言,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应具备以下条件1、在一国内部,存在着数个具有不同法律制度的法域,即该国为一复合法域国家,这是区际法律冲突产生的前提条件。
2、各法域相互承认外法域的自然人和法人在内法域的民事法律地位,并因此而导致区域民商事关系的大量产生,这是区际法律冲突产生的可能条件3、各法域相互承认外法域的法律在内法域的域外效力,这是区际法律冲突产生的现实条件上述三项条件对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缺一不可二、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一)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形成我国传统上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实行统一的政制和法律,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香港相继被殖民主义国家荷兰和英国割占。
AbstractAfter Hong Kong and Macao’s returning home, China experienced a diverse legal phenomena, which indicates that China has grown from a single legal system has become a multi-national development rule of law. This situation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in China was created in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with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on the one hand drawing the United States to resolve interstate conflict of laws approach, on the other hand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in our country's characteristics and our special conditions, explore an appropriate solution of Interregional legal conflict. Mainly Unified Interregional Conflicts Law and Unified Substantive Laws, Inter-regional judicial assistance and jurisprudence three aspects, simple introduced Solve our Interregional legal Conflicts.Key words:interregional conflict laws; inter-regional judicial assistanc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浅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随着香港、澳门领土的回归和台湾地区即将统一,加上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我国变成了多法域的国家。
浅析我国区际继承法律冲突法域,是指适用独特法律制度的特定范围。
1从冲突法的角度理解,当一个国家内部存在不同的法域,便会存在区际法律冲突。
我国由于历史等原因,成为一个复合法域国家,出现“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局面,2即在同一中国里面,在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分别施行各自的法律制度,分别属于中华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并成为四个法律制度互不相同的独立法域。
在不同法域之间,区际法律冲突不可避免。
在当前出现的大量区际民事法律关系中,继承关系占据了一定比例。
由于继承关系产生于亲属之间而以人身关系为基础,以转移物权为目的而涉及物权关系,因遗债清偿为实际继承的先行而与债的关系有,故继承关系非常复杂,以致调整不同法域之间继承关系所涉及的准据法的确定和法律适用也十分复杂。
3我国没有专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法律,各法域在处理区际法律冲突类推适用各自的国际私法,这种法制不健全的状况更增添了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4如何解决我国不同法域间所出现的区际继承法律冲突问题,是当前审判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区际继承法律冲突的表现区际继承是指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涉及到不同法域。
我国区际继承法律冲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定继承方面的法律冲突我国各法域的立法中,法定继承都是主要的继承方式。
5不同法域的立法对法定继承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继承份额等存在不同的规定。
1、对法定继承人范围的规定不同。
大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香港在上述人员中除外祖父母外,其余均为法定继承人,同时还增加了伯、叔、姑、舅、姨、甥、侄,6其法定继承人范围远宽于内地的规定;澳门地区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更广,除大陆的法定继承人外,还包括兄弟姐妹的卑亲属,旁系至第四等血亲;7台湾地区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大陆基本一致,区别主要在于台湾民法典不承认继子女、继父母、继兄弟姐妹有继承权,不论其是否形成抚养、扶养关系。
第1篇一、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各地法律制度在相互借鉴、融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这导致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可能会产生冲突,从而引发一系列法律纠纷。
本文将以上海某跨国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为例,探讨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5年,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跨国公司”)在中国上海设立了一家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子公司”),主要从事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8年,跨国公司决定将上海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另一家中国公司(以下简称“受让公司”)。
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股权转让价格为1亿元人民币,转让方为跨国公司,受让方为受让公司。
然而,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受让公司发现上海子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注册资本未足额缴纳、公司章程存在瑕疵、土地使用权未办理过户登记等。
受让公司认为,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上海子公司的正常运营,因此拒绝履行股权转让协议。
跨国公司认为,受让公司的拒绝履行股权转让协议违反了合同约定,遂将受让公司诉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
受让公司则认为,上海市某人民法院不具备管辖权,应将案件移送至受让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
三、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是否具备管辖权;2. 上海子公司设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构成股权转让协议的违约。
四、案例分析1. 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是否具备管辖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本案中,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受让公司为被告,且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地为上海市。
因此,上海市某人民法院具备管辖权。
2. 上海子公司设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构成股权转让协议的违约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受让公司应按照约定的价格和期限支付股权转让款。
然而,受让公司在履行股权转让过程中发现上海子公司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影响了上海子公司的正常运营,但并未直接违反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
浅论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内容摘要:一国两制是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原有法律五十年不变,各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
这就意味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主权下,将出现两种制度,四法鼎立的局面。
随着中国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豪迈征程。
伴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台湾统一进程的加快,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往来活动日益频繁,涉港、澳、台法律关系激增。
这种形式的出现必然导致四法域区际法律冲突问题日益显著,异域管辖、法律适用、判决执行等环节的不便接踵而至。
区际法律冲突已经并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区际融合的重要因素。
区际法律冲突的适当解决对台湾的回归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结合中国四法域的现状,对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作以初步探讨。
关键词:区级法律冲突自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已全面展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豪迈征程。
法治成为中国现代化法制建设的综合性价值目标。
这些年来,立法速度不断加快,立法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法律、法规、规章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情况日益突出。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法律冲突给我们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
一、概述“区际法律冲突”作字面理解即不同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如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国家的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
国家之间、不同国家的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都是在不同主权者之际发生的法律冲突,因而可归入国际法律冲突的调整范围。
此处的区际法律冲突仅作狭义的理解:同一主权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
就中国而言,自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的法律制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而是变成为由具有不同性质、形式和内容的多种法律制度组成的复合法律制度,中国也由此加入了多法域或称复合法域国家的行列,中国区际法律冲突应运而生。
具体而言,中国的法律冲突指的就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四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
二、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区际法律冲突是随着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民商事活动逐渐发展而来的。
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直到12、13世纪各城邦才开始承认其他城市的“法则”的域外效力,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他城邦的“法则”来解决各城邦之间的民商事纠纷。
这时严格意义上的区际法律冲突才算产生。
一般来讲,在一国内部区际法律冲突产生的条件有:(1)在一国内部存在着数个具有不同法律制度的法域。
(2)各法域人们之间的交往导致产生众多的区域或跨地区民商事关系。
(3)各法域互相承认外法域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
(4)各法域互相承认外法域的法律在自己的区域内的域外效力。
就中国而言,自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的法律制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而是变成为由具有不同性质、形式和内容的多种法律制度组成的复合法律制度,中国也由此加入了多法域或称复合法域国家的行列,中国区际法律冲突应运而生。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是一国两制的必然结果:1. 各法域间法律制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香港、澳门回归前分别是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价值取向等都已被明显地同化。
香港的法律制度由英国植入,属于英美法系;澳门的法律制度则由葡萄牙植入,从属于大陆法系;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深受国民党时期法律与大陆法系的双重影响,与社会主义法系的大陆无论是在价值取向、历史渊源或是在制度设置、具体使用上都存在诸多冲突。
2. 一国两制政治制度的核心精神是保持港、澳、台原有法律制度50年不变,赋予各法域独立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各法域都有自己的终审法院,而无凌驾于各法域之上的统一的终审法院。
此上种种情形同时决定了各法域间法律的平等性,独立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域外效力。
三、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形式和特点(一) 区际法律冲突的形式的分类1. 按照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区际法律冲突可划分为:联邦法制国家的区际法律冲突和单一制国家的区际法律冲突。
前者是指实行联邦制国家所存在的区际法律冲突;后者是指实行单一制国家内的区际法律冲突。
前者如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后者如中国、西班牙、英国等。
二者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产生区际法律冲突的范围不同,冲突解决办法不同。
联邦国家一般是通过宪法对区际法律冲突从产生到解决加以规定、限制。
单一制国家则大不相同,如在西班牙是一项普通法律对之加以规定,而在英国却是习惯的结果。
2. 按照社会制度的不同,区际法律冲突可划分为:“一国两制”下的法律冲突和“一国一制”下的法律冲突。
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区际法律冲突,如中国;后者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社会制度下的区际法律冲突,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3. 按照法系的不同,区际法律冲突可划分为:同法系的区际法律冲突和不同法系的区际法律冲突。
同法系的法律冲突是指一国内各法域都为同一法系的区际法律冲突,如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前苏联等;不同法系的区际法律冲突指一国内各法域属于不同法系的区际法律冲突,如中国,美国,加拿大等。
(二)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根据以上对区际法律冲突的不同分类,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有以下特点:1.它是单一制国家内的区际法律冲突。
2.它既有属于同一社会制度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又有属于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
3.它既有属于同一法系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又有属于不同法系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
4.它不仅表现为各法域本地法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各法域本地法与其他法域适用的国际条约或不同法院间适用国际条约的冲突。
5.各法域都有自己的终审法院,而不存在凌驾于各法域之上的最高司法机关,因而对于区际法律冲突等问题没有加以协调的机构。
6.没有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宪法性文件或统一的区际冲突法。
四、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性质区际法律冲突的性质问题即指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私法的关系问题如区际法律冲突是否属于国际私法的调整范畴。
结合中国四法域的具体现状加以分析:四法域有各自的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授权范围内,制定各自的区域实体法和冲突规范制度。
公共政策的适用虽有一定的限制,但是被允许用来排除其他法律的适用。
相对来讲,中国虽是单一制国家,但因四法域具有独立平等地位,也拥有立法,司法,执法的独立权力,中国区域法律制度的自治和完善程度较高,中国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在性质上十分相似,区际法律冲突的调整方法,与国际私法也有相似之处。
五、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与冲突解决机制的完善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四法域之间法律冲突解决的特殊性、复杂性。
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不久之后的台湾回归,使得跨法域民商事交往与日俱增。
这必然导致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突显。
以适当的方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将对国家的统一,四法域间民商事交往的顺利进行产生重大影响。
鉴于现今还未建立合理的冲突解决机制,四法域在管辖权、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处理方法仍存在大量不协调之处,笔者在此浅谈一下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问题。
(一)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时应坚持以下原则:1、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原则;2、“一国两制”原则;3、平等互利原则;4、促进和保障正常的区际民商事交往原则。
(二)大体上,区际法律冲突有以下几种解决模式:1.统一实体法途径。
即制定统一的实体法。
从根本上避免和消除区际法律冲突。
在现今的中国,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行的。
因为,各法域的立法现状,制度设置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各法域都有独立的立法权,它们有权选择各自的法律,这也是“一国两制”的前提条件。
2.类似适用国际法律冲突的解决办法。
由于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且由于中国各法域法制的各自独立性、完善性,使得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更为接近。
因此,四法域间法律冲突可比照国际法律冲突的方法加以解决。
实践中也确实如此,但是,区际法律冲突毕竟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各法域的地区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应将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区别对待3.统一冲突法途径。
人们普遍认为制定统一的中国区际私法是“最为可取的方式”。
制定统一的中国区际私法较之统一实体法更为容易,且有许多优点,如有利于维护各法域之间的正常有序的交往,有利于解决识别问题,有助于避免反致、“挑选法院”等问题的出现。
但需注意的是,中央没有制定统一区际冲突法的权限,统一冲突法要在尊重“一国两制”的基础上通过各法域间协商共同制定,应公平地权衡各法域的利益。
(三)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时的其他几点建议1.通过宪法或其他宪法性文件协调区际法律冲突。
联邦制国家通过宪法对区际法律冲突进行限制性规定,这些限制性规定往往成为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依据。
这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有限制地适用公共政策保留。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法域之间的法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中,公共政策保留的适用比其他复合法域国家要显著的多,也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3.加强各法院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各法院应在管辖、法律适用、执行等方面加强协助,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就部分领域制定共同的协调规则,促进各法域法律的相互借鉴,互相融合,保证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适当解决。
结论:我们既不能对目前出现的法律冲突漠不关心,也不能太过担忧,因为冲突可能是社会进程反映的新动向。
我们应该相应地改革旧的法律制度,采用新的法律制度,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新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顺利向前推进发挥作用,无可置疑,法律冲突过去曾是,将来也会是社会矛盾发展和转变的警钟。
参考文献:[1]韩德培:《国际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沈娟:《中国区际冲突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李可:《我国区际冲突法模式之初步设想》,载《台湾法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4]刘冰:《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立法模式探析》,载于《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5]宋海伟、王海峰:《关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的研究》,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7卷第2期[6]安梅:《试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几个问题》,载于《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21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