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教材(一)教学内容《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一课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原因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
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因此,本课在在这一学习主题中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课标对这部分知识作了如下的要求:分析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经过,并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归纳、学生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新航路的影响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通过引用史料、讨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点及依据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及影响(突破方法:从必然性和可能性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从走向会合的世界中寻找它的影响)依据: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包括原因和条件两方面,这两方面都是开辟新航路缺一不可的,而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各洲都成了西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资金来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水平(1)了解扩张时代的时间和含义(2)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引导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水平。
(2)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使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实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的血腥掠夺,一方面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打断了其发展,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促动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新航路的开辟,为促动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所以本课应该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实行问题探究。
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
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新航路的开辟属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应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变化。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歌曲导入:为学生播放美国乡村音乐《I am sailing》,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曲中航海家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思乡之情,由此引出本课所要接触到的航海家。
教学过程:首先解题:新航路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西欧各国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图说历史]多媒体展示: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思考:从两幅图中,你能看出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比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多了什么地方吗?由此引出美洲是因新航路的开辟而发现的。
《开辟新航路》教案(精选4篇)《开辟新航路》篇1教材分析:《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社会经济史中的第五课,属于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的开篇。
在第一个单元里,学生已经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经济政策,其中已经掌握在古代中国明朝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于是,第二个单元将视野转向了整个世界,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改变。
与此同时,和古老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学生能够以全球观来审视这段历史。
而单就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所折射出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观。
开辟新航路以后带来的巨大变化将世界连为一体,使其成为全球化的开端,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学情分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一年级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经过初中及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又缺乏对于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历史,也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的本质。
同时,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具备竞争、与人合作的思维与能力。
课标定位: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课程标准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1、知识与技能: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形成对于历史事件的价值性判断,能够一分为二、辩证的认识历史问题。
设计理念《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开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辟新航路的基本史实,也就是让学生明了为何开辟新航路,怎样开辟新航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