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句
- 格式:ppt
- 大小:836.00 KB
- 文档页数:34
在现代汉语中,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
单句和复句在语法结构和语义意义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准确地划分单句和复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准确性,避免歧义和误解。
引言概述:单句和复句是中文句子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单句是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的完整句子,它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复句由两个或更多个单句组成,其中每个单句都有自己的主谓结构,但它们之间有特定的关系连接起来。
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单句的特点1.单一主语和谓语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它们可以直接表达主体的动作、状态或描述。
2.完整的意思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依赖其他句子。
3.不含有连接词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因为它们不需要与其他句子进行关联。
二、复句的特点1.由多个分句组成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单句构成,称为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复句的核心,从句则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存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复句中的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特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条件关系等。
这种关系通过连接词或标点符号来表示。
3.从句的结构与单句相同从句具有与单句相同的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但从句通常需要通过连接词引导。
三、单句和复句的区别1.结构上的区别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2.完整性的区别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复句需要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来构成完整的句子。
3.联系词的区别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而复句使用连接词来标识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四、如何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1.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需要分析句子的结构,确定是否存在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句子的核心,从句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辨别连接词我们需要辨别是否存在连接词。
连接词可以是连词、关联词、倒装词等,通过连接词确定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3.理解句子的意义我们需要理解句子的意义,判断句子是否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一、复句概说(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
例1: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似乎是无形的,但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自然科学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例2:在经过战争、吞并和融合之后,华夏族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乃至东亚大陆人数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实力最强的民族,占据了当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二)复句的特点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内容。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3、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
例1: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例2: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4、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例2:这类信件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被历史学家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例1“不是……而是”表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2“不仅……而且”表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三)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而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分句构成。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结构是否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分句时,与另一个分句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主谓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是不同的。
例1: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例2: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现代汉语复句类型这档子事儿。
你说啥是复句呀?就好比一棵大树,主句是树干,那些分句就是树枝啦!复句可有意思了,种类还不少呢!先说说并列复句吧,就像两个好兄弟肩并肩走在一起。
“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唱歌和跳舞这两件事儿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多和谐呀!这就好比你左手拿着苹果,右手拿着香蕉,都能拥有,多棒!还有承接复句,那就是一个接着一个来,就像接力赛似的。
“他先打开了门,然后走了进去”,这开门和进去,顺序明明白白,一环扣一环。
递进复句呢,就像是上楼梯,一层比一层高。
“他不但会唱歌,而且唱得非常好”,这不是更上一层楼嘛!选择复句就像是站在岔路口,得选一条路走。
“要么你去,要么我去”,只能二选一,是不是有点纠结呀?转折复句可有意思了,就像本来你以为是这样,结果却不是。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年纪小一般会觉得不太懂事吧,可人家偏不,这就是转折呀!假设复句呢,就是在想象啦。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还没发生呢,但先假设一下,多有意思。
条件复句,那就是有个前提条件在那摆着呢。
“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努力就是那个条件。
因果复句,有因才有果呀。
“因为他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生病导致没来上学,这关系多清楚。
咱平时说话、写文章,不都得用到这些复句嘛。
用好了,那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更有条理,更吸引人啦!要是只用简单的句子,那多单调呀,就像菜里没放盐一样,没味儿!你想想,要是跟人聊天,全是些干巴巴的句子,那多无聊。
但要是用上各种复句,那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就像给语言加了调料,变得有滋有味儿了。
所以呀,咱可得好好学学这现代汉语复句类型,让咱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就像那五彩斑斓的彩虹一样,多好看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对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沟通交流可太重要啦!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呀!。
现代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现代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和复句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结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句法结构的复杂度和数量。
单句是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主语和谓语,而复句则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句子组成的,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它们之间通过连词(如“但是”、“却”、“就”等)或其他连词连接。
复句可以由不同的单句组成,例如由两个短句或由两个长句组成。
在现代汉语中,单句通常是比较简单的,而复句则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来表达意思。
此外,复句在口语中更为常见,而在书面语中则相对较少。
现代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还体现在句子的使用上。
单句通常用于表达比较简单、单一、独立的意思,如简单的陈述、判断、命令等。
复句则更多地用于表达比较复杂、复杂、相对复杂的意思,如比较、转折、因果、对比等。
单句和复句在现代汉语中都广泛使用,它们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句法结构的复杂度和数量,还涉及到句子的使用和表达等方面。
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从复句中的关联词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用关联词来表示,这种关联组合的方法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用关联词语表示,这种直接组合的方法叫意合法。
口语中多用意合法,书面语多用关联法。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1.联合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的叫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递进、选择、解说五小类。
2.偏正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之分的叫偏正复句。
可以分为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五小类。
一、联合复句一……就……单用:于是,然后,便,继而,终于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C.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③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一般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
合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单用:反而,甚至,以致,更,还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3.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④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合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单用:或者,还不如,倒不如1.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2.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3.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现代汉语 • 第五章 语法 • 第八节复句 目录目 录 1. 什么是复句 2.怎样区分单复句 3.复句的类型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 8.假设与因果 9. 目的 5. 解说与选择 10. 多重复句 11. 紧缩复句 12. 复句错误13. 练习 14. 句群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
(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
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1.从结构上看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D)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D)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2.从语音停顿上看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几个谓语中间有停顿的,用逗号后分号隔开的,应看作是复句;中间没有语音停顿的应看作是单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第四章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①你来了,我就走。
②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有的复句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
请看下例: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单句)这是个单句。
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复句)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
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哪个是复句: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①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省略主语。
例如:①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
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有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略了。
④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看到他一天天恢复健康,我很高兴。
——这两个复句中,前面的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后面有了,前面的分句不说也不会发生误解,所以省略了这些重复的成分。
这叫“蒙后省略”以上两种省略情况,在复句是极常见的,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