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复句).doc
- 格式:doc
- 大小:90.01 KB
- 文档页数:15
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偏正复句今天我们说复句这个主题,我们来一起学习偏正复句!以上三个句子中,句1是偏句在前,主句在后;句2是主句在前,偏句在后;句3是没有用关联词,主句在后。
常用关联词有:用于偏句的有:虽然、虽、虽说、尽管、固然;用于正句的有:但是、但、可是、可、却、而、然而、还;常单独用的:只是、不过、倒。
(二)让步复句这类复句中,偏句承认某种情况,做出让步,但是正句并不产生相应的结果,而是从相反的方面说出正面的意思。
例如:1.这本书,即使看不懂,也会有收获。
2.我们不能放过任何可以成功的机会,哪怕再小。
句1偏句在前,主句在后;句2主句在前,偏句在后。
让步复句必须要使用关联词!常用关联词有:用于偏句的有:即使、就算、哪怕、纵使、就是、纵然、再;用于正句的有:也、都、还。
(三)因果复句偏句陈述理由,正句表示结果。
有的是说明因果,结果是已实现的现实;有的是推论因果,根据一个事实推出结论。
此类复句可以是前因后果,也可以是前果后因。
关联词可以成套使用,可只保留一个,也可以不用关联词。
例如:1.因为他信念坚定,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说明结果2.他很优秀,一定可以的。
------推论结果3.时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一去不复返------前果后因常用的关联词有:说明因果的:用于偏句——因为、因、由于、是因为;用于正句——所以、才、就、便、故、于是、因此、因而、以致、之所以;推论因果的:用于偏句——既然、既;用于正句——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四)目的复句句中偏句表示目的,正句表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动作行为。
目的的第一种是为了得到什么,第二种是为了避免什么。
例如:1.为了让自己放松一下,我打算去看个电影。
------得到2.出去散散心也好,省得闷出病来。
-----避免3.他们终于决定妥协了,以便能够尽快签下合同,免得夜长梦多。
-----得到+避免常用的关联词有:表示得到:为了、为、为的是、目的是、以便、以求、以、用以、好让、好使、借以、好;表示避免:以免、以防、免得、省得。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展开全文姚老师讲语法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一)看句子的结构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但其中某个成分可以是主谓短语或复句形式;复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句子成分,其中一套不作另一套的句子成分。
我早就了解,他没上过大学。
(单句)/ 我早就了解他,没上过大学。
(复句)晚霞在东,表示近几天天气晴朗。
(单句)/晚霞在东,近几天将会天气晴朗。
(复句)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毫不相干。
(复句形式作主语,单句)/ 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
(复句)(二)看是否用逗号并列或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单句,谓语内部不用逗号;并列复句,分句之间要用逗号。
他们爱祖国、爱人民。
(单句)/ 他们爱祖国,爱人民。
(复句)我去超市买日用品。
(单句)/ 我去超市,买日用品。
(复句)(三)看逗号前后的关系单句内逗号前后是被陈述与陈述、支配与被支配、修饰与被修饰等关系;复句内逗号前后是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他的两个姐姐,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医生。
(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单句)/ 他有两个姐姐,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医生。
(总分、并列关系,复句)回到祖国时,她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单句)/ 回到祖国,她心里是多么高兴啊!(承接关系,复句)(四)看关联词语的使用单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但关联词语也可用在单句中关联句子成分,或用在充当单句成分的复句形式中;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但也有复句不用关联词语。
即使能一次写成的文章,仍可以继续修改。
(关联词语关联句子成分,单句)/ 即使能一次写成文章,仍可以继续修改。
(复句)历史将证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关联词语用在充当单句成分的复句形式中,单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复句)汽车停住,车门打开,机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不用关联词语,复句)区分单句和复句,主要看句子的结构,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即有几套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七节复句分析1.什么是复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
它有如下特征:第一,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
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第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第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
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
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语联结起来;三是根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2.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3.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错误地使用关联词语,是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根源。
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
下列关联词语最容易混淆:一是“因为”和“为了”。
“因为”表示原因,“为了”表示目的。
但“为了要”也可表示原因。
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从复句中的关联词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用关联词来表示,这种关联组合的方法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用关联词语表示,这种直接组合的方法叫意合法。
口语中多用意合法,书面语多用关联法。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1.联合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的叫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递进、选择、解说五小类。
2.偏正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之分的叫偏正复句。
可以分为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五小类。
一、联合复句一……就……单用:于是,然后,便,继而,终于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C.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③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一般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
合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单用:反而,甚至,以致,更,还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3.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④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合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单用:或者,还不如,倒不如1.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2.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3.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现代汉语 • 第五章 语法 • 第八节复句 目录目 录 1. 什么是复句 2.怎样区分单复句 3.复句的类型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 8.假设与因果 9. 目的 5. 解说与选择 10. 多重复句 11. 紧缩复句 12. 复句错误13. 练习 14. 句群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
(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
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1.从结构上看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D)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D)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2.从语音停顿上看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几个谓语中间有停顿的,用逗号后分号隔开的,应看作是复句;中间没有语音停顿的应看作是单句。
汉语语法知识(四)一,复句概说1. 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蓝蓝的天空,巍巍的群山,火红的战旗.2.复句的特点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句末有较大的语音停顿.3.关联词语的运用复句之间有关联词语的叫关联法,不用关联词语表达分句间结构关系的叫意合法.二,复句的类型(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既…也(又) 有时…有时一边…一边是…不是不是…而是2.顺承关系:首先…然后刚…,就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5.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但…反而尚且…何况(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2.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3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那么)5.目的关系:以便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容易混淆的一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下列句子属于单句还是属于复句由于这项工作,他们受到了奖励.由于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们受到了奖励.只有抓紧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无论是谁,都要遵守纪律.无论你是谁,都要遵守纪律.即使在软席包房里,他还在不断地看资料.即使有了汽油灯,还只能照见小小一块地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们要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三,多重复句1,何为多重复句多重复句是指有多个结构层次的复句.其分句间的层次关系都在两层或两层以上.如:一成功的基础是奋斗, 二奋斗的收获是成功, 三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一般地说,两个分句,可以构成一重复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可以构成多重复句.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也不见得就一定构成多重复句.例如:因果并列|‖一他应当以恒心为友, 二以经验为顾问, 三以希望为守护者.一火箭从乳白色的巨大水柱中飞窜而出, 二拖着橘红色的火焰, 三飞向湛蓝的天际, 四然后准确地降落在预定的海域.以上两例都是属于一重复句.||并列并列|||顺承顺承顺承2,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①总观全句,确定分句界限,在每个分句开头标明数码;②找出关联词语,判定分句间的关系;③尽量一分为二,依次用竖线隔开(第一层用单竖线,第二层用双竖线.依此类推 ),并写明关系.逐层分析到单个分句为止.例如:一我赞美白杨树, 二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三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因果递进|‖现代汉语语法•句群二,句群的类型句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层次的多少划分,可以分成一重句群和多重句群两类.根据句际关系划分,句群可以分成并列,顺承,解说,递进,选择,转折,因果,目的,假设,条件,衬附等类.下面先介绍句群的句际关系类型.(一)并列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也,同时,又"等.可分为平列和对待两小类.例如:①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②五香瓜子,要吗盐炒葵花子,要吗油炸花生米,要吗③不要变成事实的保管人.要洞悉事实发生的奥秘.(二)顺承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于是,然后,后来"等.例如:①叶芳压不住火气,突然用拳头发疯似的打着刘思佳的肩膀头.然后,又把脸趴在他的肩上,哭了起来.②听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云梯山.山上住着个种树的老爹,白发白眉白胡子.他的胡子很长,从下巴一直拖到地上.(三)解说句群可分为总分式,注解式,特解式,例解式,问答式.例如:①珠宝项链分为长短两种.一种是紧贴脖颈的短项链,另一种是垂挂式的长项链.(总分式)②电流和抵抗成反比例嘛.就是说,抵抗越大,电流越小;抵抗越小,电流越大.(注解式)③他把我那件破得可怜的衬衫洗干净了,并且缝好了.这件衬衫是我第一次受审时的牺牲品.(特解式)④还有,以为诗人或文学家高于一切人,他的工作比一切工作都高贵,也是不正确的观念.举例说.从前海涅以为诗人最高贵,而上帝最公平,诗人在死后,便到上帝那里去,围着上帝坐着,上帝请他吃糖果.(例解式)⑤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问答式)现代汉语语法•句群(四)递进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而,并且,甚至,何况"等.例如:①有人说幸福是抽象的,那是因为他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而且,他所谓的幸福是对人人而言.②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而且将十一岁的女儿都叫进去了.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五)选择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者,还是"等.例如:①我又模糊地睡去了吗或者我在嘻嘻地笑你的愚蠢吗或者我在怜悯你的困苦吗②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六)转折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但是(但),可是,然而,不过"等.例如:①他有点傻气,有点呆气,姜亚芳就说他是书呆子.可是,这个书呆子会念诗,而且念得那么好!②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经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七)因果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所以,因此"等.例如:①湿沙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动沙丘上植林种草,是可以成活的.②作品的句子有长有短,短句子可以一口气读完,而长句子有时候则需要分成几段来读.因此,停顿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必不可少的手段.前果后因的句群常在后面句子中用"因为".例如:③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因为这种议论和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现代汉语语法•句群(八)目的句群表示目的的句子可以是积极的目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目的.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为的是,省得"等.例加:①我勤奋学习,刻苦锻炼.为的是夺回那失去了的宝贵时间.②你来了好!省得我去找你.(九)假设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有"那么,那"等,前面的句子一般是问句.例如:①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②倘使后来对此用了"侵略"一词呢那就会变成"干了坏事,不尊重他们"了.(十)条件句群这种类型比较少见.例如:①你爱喝的咖啡多得很!我还有一瓶哩!只要你能喝.三,多重句群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句群叫多重句群,又叫复杂句群.只有一个层次的叫一重句群或简单句群.例如:并列①(一)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二]我也端详解说了一下那个人.‖[三]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②[一]在煤业联合公司大厦的总入口处,军队的解说并列夜间活动继续着.‖[二]车和摩托车不断开来.‖‖递进[三]官兵们不断进进出出,步枪和马刺锵锵作响.|‖转折[四]还听到外国人的刺耳的谈话声.|[五]但是煤业公司的窗上都遮着黑纸.四,句群和复句,段落(一)句群和复句句群和复句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句群和复句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句群的句子之间的关系类型和复句的分句间的关系类型基本上是相同的.因而在一定语境中有些句群可以变换成复句,有些复句可以变换成句群.例如上面句群例①,在不强调"历史是过去的事实"的重要性和独立性的时候.后面隔离性停顿可以改用句内连续性停顿,书面上把句号改为逗号,这样,句群就变成复句了.同理,例②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改成复句.反过来,一个复句,特别是复杂的多重复句,也是可以变换成句群的.不过,变不变,采用句群的形式,还是采用复句的形式,都要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而定.四,句群和复句,段落句群和复句的根本区别是构成单位不同:句群的构成单位是句子,复句的构成单位是分句.其次,二者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不同:在复句中经常成对运用的关联词语,有些在句群中不能出现.如"又……又""也……也""尚且……何况""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即使……也""只有……才""无论……都"等.这是因为它们互相呼应,联系紧密,不容易分开成为几个句子.另外,有些句式如问答句式,连问句式,连叹句式等,在句群中有,在复句中却没有.这是因为复句只是一个句子,内部的分句不能用句子充当.因此,句群和复句有些是不能互相变换的.例如,上面句群例③是问答句式,例④后句中间用了分号,内部给构复杂,这两例都不能变换成复句.上一节"联合复句"中"并列关系"的例②例⑥,"选择关系"的例22至27等,不改动关联词语都不能变换成句群,这是因为句群不可能运用其中的成对的关联词语.四,句群和复句,段落(二)句群和段落这里的段落指的是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如果是由一个句子构成的,则段落中没有句群,如果是由几个甚至几十个句子组成的,则可能分出一个或几个句群;或分析为既有句群,也有句群之外的句子.由此可见句群和段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区别主要有两点1)句群是语言使用单位,属语言学范畴;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语意上的向心性,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自然段是文章结构单位,属文章学范畴;它的划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体裁,流派,作者的个性,习惯等等.二者相比,自然段具有更大的任意性.(2)划分的目的不同.划分句群主要是为了研究句群的结构规律及其表达效果;划分自然段主要是为了使文章的眉目清楚,结构显豁.五,句群运用中常见的错误句群在运用中的语病是各种各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前后脱节句群里的几个句子在意思上缺乏必然的联系,有的句子脱离中心意思.例如:①[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植树,不能去毁树.〔二〕植树和毁树是一对矛盾.[三]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四]现在社会上还有毁树的现象.[一]句是句群的语意中心,[三][四]句是围绕这个中心说的,[二]跟前后句脱节,应删去.(二)语序不当客观现实之间的联系有一定次序,困此,句群里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也不是任意的.①[一]人们一般把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类.[二]在人类历史以前爆发过,迄令为止没有爆发过的火山叫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中爆发过,以后长期处于平静, 但仍可能爆发的火山叫休眠火山;经常的成周期性喷火的火山叫活火山.这个句群,包含两句.前一句是总说,提到三种火山;后一句有三个分句,分说三种火山,但没有按总说中的"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次序说,显得条理不清,连贯性差.(三)前后矛盾①[一]在一次战斗中,连长腰部负了重伤,因流血过多昏过去了.[二]战士们送他回后方,他用坚定的口气说:"不要管我!追击敌入要紧!"连长既然"昏过去了",就不能说出神志清醒的话.如果说"不要管我!追击敌人要紧!"是连长清醒之后说的,那也应该交代清楚.(四)答非所问这种语病出现在自问自答或甲问乙答的解说句群中.①(一)"志"是怎么得来的呢[二]是天生的吗[三]不.[四]古人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五]"有心人"即教导人们要有恒心,要善于做长期艰巨的工作.[六]古时李时珍花了一生的精力,攀山涉水,走遍天涯海角,才写出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本草纲目》.本例共六句.问的是"'志'是怎么得来的",下文并未对此作正面回答,转而大谈要做"有心人".答非所问,语意不连贯.(五)重复多余①〔一〕昨晚上我们全家去山东剧院看电影. 〔二〕六点半出发.〔三〕去早了也没有意恩.〔四〕剧院门前人山人海.〔五〕我们在大门口检票后就进场了.〔六〕没有票的不能入场.例①中〔三〕 ,〔六〕两句是废话,应删去.。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第四章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①你来了,我就走。
②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有的复句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
请看下例: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单句)这是个单句。
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复句)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
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哪个是复句: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①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省略主语。
例如:①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
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有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略了。
④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看到他一天天恢复健康,我很高兴。
——这两个复句中,前面的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后面有了,前面的分句不说也不会发生误解,所以省略了这些重复的成分。
这叫“蒙后省略”以上两种省略情况,在复句是极常见的,要注意。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第四章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①你来了,我就走。
②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有的复句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
请看下例: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单句)这是个单句。
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复句)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
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哪个是复句: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①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省略主语。
例如:①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
——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有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略了。
④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看到他一天天恢复健康,我很高兴。
——这两个复句中,前面的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后面有了,前面的分句不说也不会发生误解,所以省略了这些重复的成分。
这叫“蒙后省略”以上两种省略情况,在复句是极常见的,要注意。
当然,为了某种目的,不省略也是可以的。
4、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常用一些起联接作用的词语,称“关联词语”。
不同关系的复句要用不同的关联词语,有时只用一个 ,有时成对使用,有时也可以不用。
关联词语多数是连词,也有少数是副词,如“也”“又”“就”等。
少数的关联词语,既可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里,也可以用在单句的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①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②无论在什么特殊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二、复句的分类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地位平等,无主从之分。
“偏正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有偏的。
正句是主句,是句子的正意所在,偏句是从句,意思是从属的。
(一)联合复句依据分句之间的关系,联合复句可分为以下几种:1、并列关系(A、B、C)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例如:①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
②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③绿既是美的标志,又是科学富足的标志。
④人们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
⑤不是我不愿意去,而是实在没有空。
加点的字,是“关联词语”。
2、联贯关系(首先 A ,然后 B)几个分句,一个接一个地,说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的事件。
例如:① 他抬头看了看已经偏西的太阳,抹了抹额上的汗,解开领子上的钮扣,匆匆地朝前面的村落走去。
②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③姐姐刚一走,明姑娘就带着赵灿忙上了。
连贯复句不同于连动式:连贯复句的分句之间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表示),连动式谓语中间没有停顿;连贯复句的分句之间可以加上关联词语,连动式谓语中间不能加上关联词语;连贯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式谓语只有一个主语。
3、递进关系(不但A、而且 B)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例如:①李小松不但诚恳地接受了批评,而且坚决地改正了错误。
②他分明是个内行,而且是十分高明的内行。
③你很忙,而且身体又不好。
④他不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姓名都不知道。
4、选择关系( A 或者 B)(与其 A,不如 B)让人对几种可能的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已经选定了一种舍弃了另一种。
例如:①或者你去,或者我去,或者他去。
②你是听他的话呢,还是听我的话。
③他不是在车间,就是在仓库里。
④宁可我多干点,也不能累着你。
⑤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
5、解说关系后面分句是对前面分句的解释、说明或总括。
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
例如:①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黎明期便幻想出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叫大禹。
②这一政策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明确了谁污染谁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一是解决了治理污染的资金问题。
③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
【练习题 8】指出下面各联合复句都是哪种关系,并点出关联词语1、他们或者说几句闲话,或者打听打听种地的事情。
2、他不但能说出五虎上将的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3、教室里的灯亮了,我夹着书走进去。
4、我们要么让困难吓住承认失败,要么加紧工作完成它。
5、我写了一封信去安慰他,并且告诉他我不久即将到北京去。
6、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
7、我们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十七次进攻,而且出其不意地活捉了敌人的师长。
8、孩子飞也似地奔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玩石子儿。
9、农村青年人已经能看墙报了,甚至五、六十岁的老大爷也能看墙报。
10、在冬天,松花江边的树上挂很多白霜,那叫雾凇。
11、狗能看门,锚能捉鼠,鸡能司晨:它们都很有用。
12、提高写作能力的事有两个:第一是多读书,第二是多动笔。
(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虽然A,但是 B)后头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了一个弯。
后头分句是正句,全复句的意思侧重在后头分句上。
前头分句是偏句。
例如:①他虽然去过那地方,但是已经记不清了。
②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紧张的劳动使大家都出了一身汗。
③阿多虽然接连三日三夜没睡觉,却不见怎么疲倦。
④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
转折关系的表达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但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
例如:⑤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应该注意的是,前后分句在意思上必须有转折,否则硬加上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是不行的。
例如:虽然我是学生,但是我认识字。
(错的)2、因果关系(因为 A ,所以 B)(既然 A,就 B)偏句说出原因,正句说出结果。
正句在后。
例如:①我因为怕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才请你来照顾一下。
②因为他家里缺乏劳动力,我们应当照顾他。
③他一向很用功,因此考上了大学。
“既然,就”所表示的因果,称推论的因果,偏句是理由,正句是由此推出的结论。
例如:④既然他连加减乘除都不懂,可见他根本没学过数学。
⑤既然二哥来信了,妈妈就能够放心了。
3、假设关系(如果A,就 B)(即使 A,也 B)前一分句(偏句)里,是假设一种情形,后一分句(正句)里,是前一假设情况实现了就会有的结果。
例如:①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到公园里去过队日。
②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③要不是我夜夜爬起来,我们社里的牲口能吃得瓜溜的圆吗?“即使也”所表现的假设关系,称为“相背假设”,正句与偏句的内容相反。
例如:④即使明天不下雨,我们也不到公园里过队日。
5、条件关系(只要 A ,就 B)充分条件;(只有 A,才 B )必要条件;(无论 A,都 B )无条件;偏句提出一种条件,正句是具备此一条件下就能有的结果。
例如:①只要太阳升起来,天就一定会亮的。
②只有你把缺点改正了,你才会进步。
③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无论都”所表示的条件关系,称“无条件关系”,正句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有的结果。
例如:④无论雄鸡叫不叫,天都会亮的。
⑤不管他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
请注意:“条件关系”与“假设关系”有相近之处区,别点就在于,偏句是侧重在“条件”呢,还是侧重在“假设”。
例如:如果你能拿出证据来,我就相信。
(假设)只有你能拿出证据来,我才相信。
(条件)5、目的关系偏句写出一种行为,正句说出这种行为的目的。
例如:①你把意见整理一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
②我们把政策交给群众,为的是更好地取得群众的帮助和监督。
③我把发动机重新检查了一遍,以免中途发生故障。
④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练习题 9】(一)下面复句都是偏正复句,指出各是什么关系,并点出关联词语①既然有了水源,我们明年就试种稻子吧。
()②假使江水再往上涨,江堤就有危险了。
()③我想送他一件礼物,可是不知道送什么好。
()④童话因为富于幻想,里面的故事往往离奇有趣。
()⑤除非身体支持不住,他才离开他的工作岗位。
()⑥母亲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⑦只有他参加了,这个会才开得好。
()⑧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⑨行人要走人行道,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⑩我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实现自己考大学的愿望。
(二)下面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用得不当,就不通了。
把用得不当的关联词语改正过来,然后注明是什么关系。
①如果路比较远,可是坐汽车去还是很快就可以到的。
()②他不但很瘦,而且精神也很饱满。
()③即使地上很滑,你就不要走得太快。
()④这本书虽然大致翻了一下,也要花费很多时间。
()(三)把下面各组单句,加上关联词语,组成条件关系的偏正复句。
①我星期日下午没有事,我去找你玩。
②③④他真有困难,我他参加了会,这个会明天天气好,咱们可以帮助他。
能开得好。
到八达岭去旅游。
三、复句的变化与紧缩复句的变化复句的结构有时会发生常规上的变化。
主要有以下三种:1、正句在前,偏句在后(又称倒装句)一般的偏正复句,都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但有时也有特殊情况,正句在前。
这种特殊顺序,往往是为了突出正句。
例如:①这个月的产量可以超过百分之十五,只要大家再加一把劲。
(条件)②我对他很恭敬,因为他是个光明磊落的人。
(因果)2、不用关联词语一般情况,除了并列复句外,其他关系的复句,都用关联词语,用两个或用一个。
但有时,只要意思能说清楚,也有根本不用关联词语的。
例如:①谷子长得很饱满,农民心里很高兴。
(因果)②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转折)③立秋了,再吃些凉东西,要闹肚子的。
(假设)3、分句之间没有停顿一般分句与分句之间都有停顿,要用逗号或分号。
但有时,两个分句都是完全句(即主谓句),又都很简短,而且连得很紧,说的时候中间可以没有停顿,不用标点。
例如:①你再说他也不信。
(无条件)②你去我就不去。
(假设)③你有力气你就搬吧。
(假设)④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
(无条件)复句的紧缩有的复句,可以紧缩成单句的形式,叫“紧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