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格式:ppt
- 大小:314.50 KB
- 文档页数:5
探讨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方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食品;甜蜜素;检测方法我们都知道,甜蜜素可以作为甜味剂,并且在诸多的食品中被使用,但是甜蜜素的含量超标对于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于某些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杜绝超标产品的市场投放。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甜蜜素的检测方法。
1 液相色谱法目前,已开展了紫外吸收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蜜素的研究。
1.1 紫外吸收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小检测量可达10-69g,线性范围宽,对流动相的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是高效液相色谱最常用的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吸收检测法是在强酸条件下用次氯酸钠将甜蜜素转变为N,N-二氯环己胺,用环己烷或正己烷萃取后,在314 nm 检测波长条件下进行色谱分析。
该方法的定性检出限为 1 μg/mL,定量检出限为2μg/mL。
1.2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检测色谱流出物每瞬间的吸收光谱图,可为每一样品提供极为丰富的色谱和光谱信息,对分离峰进行定量分析,并协助对色谱峰定性和纯度鉴定。
刘丽敏等采用超声脱气、水稀释、固相萃取处理样品后,用硫酸铵作流动相,在200 nm检测波长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分析食品中的甜蜜素含量,其检出限为 3.68μg/mL。
1.3 示差折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最大的优点是通用性,缺点是灵敏度不高、不能进行痕量分析。
徐烨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同时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的含量,确定最佳色谱条件为:Novopak-C18柱,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流动相为0.010 mol/L 甲醇和乙酸铵溶液(体积比3∶97),等度洗脱方式,柱温及RID 检测器温度30 ℃,RID 检测器灵敏度设置为6。
该方法对甜蜜素的检出限为 1.3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 3.5 %,回收率为97.4 %,线性范围为2.0~200.0 μg/mL,相关系数为0.999 6。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简介前期,在「talk」和「Applications」上介绍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许多读者来信要求「进一步介绍ELSD」。
这次,就ELSD进行谈话。
■使用ELSD?ELS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是柱洗脱液进行喷雾,流动相溶剂蒸发,留下的不挥发成分用光照射,检测它的散射光的检测器。
也就是说,与流动相在一起但未蒸发的物质基本上都可检测,因此称为「Universal Deteetor」。
实际上,这种ELSD,早在20多年前已经出现,但由于存在灵敏度和稳定性等难点,未能广泛普及。
近年来,特别是由于药品部门的需求提高,经过多次改良,性能也显著提高,再次受到注目。
■ELSD的原理图1表示的是岛津ELSD-LT的检测原理。
ELSD的检测过程分①柱洗脱液的喷雾,②流动相的蒸发和③不挥发成分散射光的检测三步。
柱洗脱液在喷雾器中用氮或空气进行喷雾。
然后进入称为漂移管的温度调节管中,流动相蒸发去除,只将不挥发成分送入检测器。
在检测器用光照射这些成分,它的散射光用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
图2是检测部的构造图。
■ELSD vs RID没有UV吸收,也都能检测……这句话,想起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RID是利用试样成分与流动相的折射率的差进行检测,而通常由于它们的折射率多少都有些差,基本上什么都能检测。
然而,如果检测原理完全不同的ELSD与RID相比较,会是怎样呢?[ELSD的优点]首先是灵敏度。
利用糖类分析进行比较时,ELSD高5-10倍S/N。
其次,使用RID时易产生烦恼的基线漂移。
由于RID是检测流动相与试样的极小的折射率差,流动相的折射率必须经常固定,处于稳定状态。
但是由于折射率受微小的温度变化和流量变化的影响,即使最新的装置在高灵敏度分析时也很难取得笔直的基线。
何况,梯度洗脱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而ELSD就没有这些烦恼的事情。
特别是适用于梯度洗脱,这点是没有UV吸收的多成分分析中强有力的检测手段。
主要品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对比和设计原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的色谱检测器,可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工作时在辅助气体作用下,将流动相雾化,形成的液雾通过加热而蒸发,此时溶解在流动相中不易挥发的样品即形成微颗粒物,这些微颗粒物由辅助气体推动进入光束通道,造成光束散射。
通过测定散射光的强度即可预测样品颗粒的数量,从而测定样品纯度。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灵敏度比示差折光检测器高,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基线稳定,适合与梯度洗脱液相色谱联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分分析、碳水化合物、类脂、脂肪酸和氨基酸、药物以及聚合物等的检测。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技术的主要优点:·可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流动相低温雾化和蒸发,对热不稳定和挥发性化合物亦有较高灵敏度;·广泛的梯度和溶剂兼容性,无溶剂峰干扰;·辅助载气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保持检测池内的清洁,避免污染;·高精度雾化和蒸发温度控制,保证高精度检测;·可与任何HPLC系统连接。
二、主要品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基本结构依据ELSD的设计原理,ELSD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雾化处理结构,蒸发结构和散射光检测结构。
第一步:雾化处理结构,流动相与辅助气混合,在辅助气的压力作用下从一小孔中喷出而形成浓雾,整个装置称为喷嘴或称雾化器。
流动相雾化后形成的液雾(雾珠)由于均匀性及一致性差,因此必须进行处理,否则影响其有效蒸发,此过程称为分流。
低温分流技术设计,实现了低温挥发,特别有利于半挥性化合物的测定及高水相流动相的应用。
第二步:蒸发结构,经过第一部处理的雾珠进一步流向经加热处理的区域,此时雾珠在热的作用下不断挥发形成气体,挥发性差的样品从流动相雾珠中析出而形成颗粒物。
这一装置称为蒸发区或漂移管。
漂移管也有两种设计方式,即螺线管式和直管式设计。
蒸发光散射技术讨论1、蒸发光检测器属于质量检测器,理论上可以检测到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物质,但对有紫外吸收的样品组份检测灵敏度比较底,重现性比较差(出厂要求重现性RSD<6%即可),现常用于检测没有紫外吸收的物质。
主要原理是,流动相及组份在蒸发室,先被雾化,流动相蒸发,组份形成气溶胶,然后进入检测室,用激光照射照射气溶胶而产生光散射,测定光散射的光强而获得信号。
组份质量(m)与散射光强(I)的关系为:lgI=b·lgm+lgkk和b是与蒸发室温度及流动相性质等试验条件有关的常数。
剩下的就是一些注意事项和简单保养的问题,比如流动相中不能有盐,使用前先升温给气,再进流动相,使用完后先停流动相,后降温,最后停气,光机。
最后说明一下,使用完毕后可将流动相改为水及甲醇,调节温度及气流量冲洗蒸发室,这样可以增加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2、zzz79朋友所说“我们有一台Alltech ELSD 2000,也许是因为蒸发光散射技术本身的问题,重现性特别差。
在方法学学研究时,更是没法做。
”我想您指的重现性较差,可能是说峰面积的重现性比较差吧。
如果在每天测定中均采用随行对照品进行校对,含量的重现性还可以说得过去。
我个人认为气体的流速对峰面积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如果您使用纯净的气源,精准的气体流速控制,至少在一天内的重现性不成问题。
根据ELSD的工作原理,必须使用对数方程外标两点法进行计算。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对照品浓度和被测样品浓度较为接近,直接采用峰面积计算也不会有显著性的影响(尽管其不是合理的方法)。
3、比较赞成楼主的说法,ELSD很多人都说它重现性很差,其实我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重现性差一般应该是指其峰面积重现性较差(和UV比较),但其色谱条件的重现性还是比较稳定的。
至于标准曲线的做法,我曾经做过一系列的比较实验,也查询了一些资料,目前尚没有定论到底以峰面积和浓度直接做线性还是用自然对数还是以常用对数,三种方法都有。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示差检测器应用于食品中三氯蔗糖测定的比较梁汉旺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00ʌ摘 要ɔ目的: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㊁蒸光散射检验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法进行分析㊂方法: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于食品中的三氯蔗糖含量进行分析,经过检测和实验,发现在样品中除去蛋白脂肪,进行甲醇溶液提取,亲水性N-乙烯基固相萃取小柱和亲酯性二乙烯苯进行净化负极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加以检测,使用的仪器包含了示差检测器等,该仪器灵敏度16,检测池温度30ħ,雾化器温度30ħ,雾化器压力1p si ㊂结果:在添加水平分别为55毫克每公斤的示差检测过程中,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9%,三氯蔗糖在蒸发光散射射检测器中,回收率结果可以达到88.2%到92.3%㊂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视差检测法,检出限值为2m g /k g ,定量限为5m g /k g ㊂结论:两种方法对于食品中的三氯蔗糖检测均可有效㊂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采用的是双对数线性回归的方式ʌ关键词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示差检测器;三氯蔗糖测定ʌ中图分类号ɔTS264.21 ʌ文献标识码ɔB ʌ文章编号ɔ2095-588X (2019)-03-0316-01 三氯蔗糖无臭无吸湿性,甜度是蔗糖的500到700倍,化学名为蔗糖衍生物,经过蔗糖乳化而成,也称为三氯半乳化蔗糖㊂在进行强力甜味剂的研究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三氯蔗糖的甜度较高,甜味纯正,容易容易化于甲醇溶液㊁水㊁乙醇中㊂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关于三氯蔗糖的安全性的批准原则,被称为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㊂三氯蔗糖的使用范围和限量经过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的鉴定,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批准,确认三氯蔗糖使用安全㊂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采用的是蒸发光检测器法㊁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于三氯蔗糖均能得到很好的分析结果㊂目前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众多方法在研究和检测方面均发挥出有效作用㊂检测人员日常的检测过程中,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㊂1 试验1.1 材料与方法 在实验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示差检测器的三氯蔗糖的纯度为99%㊂HLB 固相萃取柱为六毫升,其他添加剂包括亚铁氢化钾㊁中性氧化铝等,运用实验用水为超纯水㊂1.2 实验方法 溶液的配制,放置至室温以酸性溶液,在250毫升烧杯中称取乙酸锌,21.91克,加水约50ml ,加入5ml 的水,溶解后稀释到刻度摇匀,在进行溶解的过程中,使用水稀释达到刻度,精确成三氯蔗糖0.1011g ,放置在50毫升烧杯中亚铁氰化钾溶液加水,使得超声溶解到室温,转移到100ml 容器中,称取亚铁氢化钾10.62g ㊂样品的制备,加入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溶液,使用果冻样品用80ħ水,提取5克与50ml 离心管中抽干之后进行纯化摇匀,用水定量至5ml ,下层水浴中80ħ,氮气吹到5ml 以下,在零下10ħ下,离心旋转五分钟,1万转每分钟转移上清液,到另1A5式ml 离心管中,6ml 甲醇洗脱用氮气吹干,加入1ml 10%已经溶解残渣,用滤网过滤后进行样品溶液的提取,加入甲醇15ml 进行超声,10分钟水平震荡,10分钟转移上清液,在漩涡中转移上清液,放置室温,此方法重复3遍[1]㊂仪器条件,在高效液相测普世差检测器中进行进样量的等度洗脱㊂资生堂色谱柱,规格为150mmˑ4.6mm ,5UM ,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中,进行雾化器温度的设定为30ħ,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为零,到8分钟达到10%到30%,到12分钟,达到30%到60%,12到16分钟达到60%到95%,20分钟以上为95%B ,增益1.N2流量1.0L 每分钟㊂2 结果与分析2.1 经过样品前处理条件较为优化,提取后将提取液半固体食品液体等添加三氯蔗糖食品固体增加不同步骤样品的机制差别较大,此时根据食品的机制不同,直接采用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还有脂肪和蛋白的样品,例如糖果烘烤,食品方便米面等等㊂在样品的机制差别较大的时候,需要去除蛋白和脂肪,在进行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再进行溶剂的选择时,机制的差别较大,因此容积的提取效率基本一致,不同比例的甲醇,经过考察发现水㊁甲醇㊁乙醇通过实验,在提取效率上均可达到90%以上㊂2.2 由于水有良好的浸润效果,用于多类食物在进行三氯蔗糖的提取时,加入5ml 水进行充分浸润,然后加入甲醇,不仅可以初步去除蛋白质,而且可以充分提取果冻样样品㊂3.21致,仪器条件优化,检出限水平为10m g 每公斤,由于蒸发光检测器需要进行蒸发和物化,因此在进行蒸发和物化的关键步骤上,要进行重复性的视察检测器的检测㊂而蒸发光检测器首先要将洗脱液雾化形成气溶胶,在加热的过程中进行光散射,侧池中的检测对于不发挥发性溶质颗粒要进行通用性检测,在蒸发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液体折光指数差值,检测器是用于视差检测器的,检出限水平为1m g 每公斤,当蒸发温度为80ħ时,解除限水平为2m g 每公斤,能够满足检测要求㊂2.3 除去蛋白的方法的选择在比较了亚铁氢化钾溶液0.5125ml 各自不同的检测效果之后,发现从沉淀剂加入2ml 以上时,四种不同体积的平均回收率可以达到91%,92%,84%㊁81%㊂加入1ml 蛋白沉淀实验进行考察,以调味乳为例,添加量为50m g ,综合考虑0.5ml 的沉淀试剂进行沉淀之后,沉淀层更加紧实,离心后倾到比较松散,后续操作方便㊂如下表㊂三氯蔗糖线性方程㊁相关系数㊁检出限和定量限检测器名称线性范围(m g/L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LOD (m g/k g )示差检测器20-400Y=973.53X+824.20.9952蒸发光检测器20-400Y=7412X0.9902除去脂肪的方法,对于三氯蔗糖进行去脂,在固相萃取液的流速的控制上需要较慢,对脂肪提取,比较正乙烷和石油醚时,采用正乙烷对脂肪去除更加彻底㊂净化条件优化后洗脱液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于固相萃取技术来说,直接影响到目标物的回收率,而洗脱液的选择使目标物能够从固相萃取液中洗脱,使目标物吸附在固相萃取柱上[2]㊂淋洗液的远需选择原则,则是要将杂质去除,分别使用10%甲甲醇进行淋洗,使用5ml 水和5ml10%甲醇依次进行灵犀㊂此时按照仪器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没有得到目标物的情况下,发现淋洗液中有少量的目标物,因此淋洗液也因为5ml10%甲醇和5ml 水选用甲醇进行洗脱,目标物的洗脱率接近100%,洗脱一的选择非常关键,例如甲醇为5ml 时,将洗脱液的体积设为5ml ,就可满足实验的需求㊂结语根据实验表明,样品机制较为复杂时,一般采用蒸发光检测器进行检验,样品含量较低,从回收率的结果来看,选用机制标准曲线进行比对,发现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用于视差检测,对于三氯蔗糖含量较高的样品更为适合㊂参考文献[1] 孙晓娟,李彦博,高广慧.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示差检测器应用于食品中三氯蔗糖测定的比较[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9):5114-5118.[2] 黄超群,刘绿叶,吕春华,等.柱后补偿-液相色谱-电喷雾式检测器测定饮料中的三氯蔗糖[J ].分析化学,2014,(12):1869-1870.613 信息与科技2019年3月探索科学。
HPLC中常用的检测器分有如下几种液相检验HPLC中常用的检测器分有如下几种,紫外吸收检测器(UV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荧光检测器(FLD)、示差折光检测器(RI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质谱检测器(MSD)等。
下面就分别介绍简单介绍一下。
光学类检测器1、紫外吸收检测器(UVD)是目前HPLC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
它要求被检测样品组分有紫外吸收,属于选择性检测器。
2、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光学多通道检测器,它可以看作是UVD的一个分支。
在对每个洗脱组分进行光谱扫描,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光谱和色谱结合的三维图谱。
其中吸收光谱用于定性(确证是否是单一纯物质),色谱用于定量,常用于复杂样品(如生物样品、中草药)的定性定量分析。
3、荧光检测器(FLD)同样属于选择性检测器,其灵敏度在目前常用的HPLC检测器中是最高的,应用也较多,仅次于UVD。
它适用于能激发荧光的化合物。
很多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物质,如氨基酸、胺类、维生素、甾族化合物及某些代谢药物都可以用荧光法检测。
荧光检测器在生物样品痕量分析中很有用,尤其在用荧光衍生后,可以检测很微量的氨基酸和肽。
通用型检测器1、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只要被测组分与洗脱液的折光指数有差别就可使用。
生命科学中常遇到各类糖类化合物,没有紫外吸收,一般常用示差折光检测器。
它的通用性比UVD广,但灵敏度要低,对温度变化敏感,并与梯度洗脱不相容,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2、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也是一种通用型的检测器,可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而不需要样品含有发色基团。
ELSD的响应值与样品的质量成正比,因而能用于测定样品的纯度或者检测未知物。
ELSD灵敏度比RID高,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基线稳定,可用于梯度洗脱。
现在ELSD已被广泛应用于碳水化合物、类脂、脂肪酸和氨基酸、药物以及聚合物等的检测。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rector ELSD)是 20 世纪 90年代出现的最新型的通用检测器,但 是对于许多色谱工作者来说,它仍是一个新产品。
第一台 ELSD 是由澳大利亚的 Union Carbide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研 制开发的,并在80 年代初转化为商品,80 年代以激光为光源的第二代 ELSD 面世,通过不断设计提高了ELSD 的操作 性。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出现为没有紫外吸收的样品的样品组分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现在 ELSD 越来越多地作为 通用型检测器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色谱逆流色谱中。
一、检测原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样品从色谱柱后流出,进入检测器后,经历了雾化、流动相蒸发和激光束 检测三个步骤。
样品色谱柱流出液进入雾化器形成微小液滴,与通人的气体(通常是氮气,有时也用空气)混合均匀, 经过加热的漂移管,蒸发 除去流动相,样品组分形溶胶,用强光或激光照射气溶胶,产生光散射,用光电二极管检测 散射光。
I=кm或 IgI=bIgm+Igк式中 к 和 b 为蒸发室(漂移管)温度、雾化气体压力及流动相性质等实验条件有关的常数二、仪器结构ELSD 一般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即雾化器、加热漂移管和光散射池。
如图 1220 所示。
雾化器与分析柱出口直接相连, 柱洗脱液进入雾化器针管,在针的未端,洗脱液和充入的气体(通常为氮气)混合形成均匀的微小液滴,可通过调节 气体和流动相的流速来调节雾化器产生的液滴的大小。
漂移管的作用在于使气溶胶中的易挥发组分挥发,流动相中的 不挥发成分经过漂移管进入光散射池。
在光散池中,样品颗粒散射光源发出的光经检测器检测产生光电信号。
图 1220 ELSD 结构示意图目前,已有多种商品化的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如 SEDERE 的 SEDEX55/75,Alltech Associates 的 Alltech800/LTA 和 Alltech2000/LTA; Waters 的 Waters2420 ELSD 等,目前,各厂家的ELSD 所采用的光源除 Alltech800/2000 使用 670nm 激光二极管外,其余均使用卤素灯。
HPLC几种最常用的主要检测器(四)(4)目前用法最多的几种非挑选性(通用性)HPLC检测器。
①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示差折光检测器在20年前是一种用法最多的非挑选性检测器;它是一种利用物质的折射率变幻,来做定性或定量测量的仪器。
图2-66是一种典型的示差折光检测器。
1-微调器;2-粗调器;3-池棱镜;4-参比溶液;5-样品;6-检测池;7-透镜;8-光检测器(光接收器) 图2-66 反射式折光仪光路图②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ELSD 是目前HPLC中用法最广泛的一种非挑选性的通用型检测器。
我国2010版药典中十分重视它的应用。
我国上海通微公司近几年推出了一种UM5000型ELSD,已经销售100多台,深受广阔用户欢迎。
下面容易介绍UM5000型ELSD的有关状况。
a.国产UM 5000型ELSD工作原理:UM 5000型ELSD是我国“+五”国家科技攻关方案重大项目研发成绩,是我国首台国产化的ELSD,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它可检测挥发性低于流淌相的任何样品,而不需要样品含有发色基团。
ELSD的敏捷度比示差折光检测器高,对温度变幻不敏感,基线稳定,适合干梯度洗脱液相色谱联用。
UM 5000型ELSD的形状2-67所示。
图2-67 UM 5000型ELSD的形状图雾化原理为液体流淌相在载气压力的作用下在雾化室内改变成细小的液滴,从而使溶剂更易于蒸发。
液滴的大小和匀称性是保证检测器的敏捷度和重复性的重要因素。
UM5000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通过对气压和温度的精确控制,确保在雾化室内形成一个较窄的液滴尺寸分布,使液滴蒸发所需要的温度大大降低。
蒸发原理为载气把液滴从雾化室运输到漂移管举行蒸发。
在漂移管中,溶剂被除去,留下微粒或纯溶质的小滴。
UM5000型ELSD采纳低温蒸发模式,维持了颗粒的匀称性,对半挥发性物质和热敏性化合物同样具有较好的敏捷度。
检测:光源采纳650nm激光,溶质颗粒从漂移管出来后进入光检测池,并穿过激光光束。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及优势索福达M300S一、ELSD的工作原理M300S ELSD检测对像主要是针对无紫外吸收和紫外吸收很弱的化合物。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它由4部分组成,即雾化器,加热漂移管,光散射池,光源和检测器。
ELSD的检测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雾化、蒸发和光散射及其检测3个过程:(1)雾化过程:雾化器与分析柱出口直接相连,经色谱柱分离的组分随流动相进入雾化器针管,在针管的末端,洗脱液和通入的气体(通常为高纯氮气,有时是空气)混合喷成均匀的微小液滴(包含流动相和样品的气溶胶),可通过调节气体和流动相的流速来调节雾化器产生的液滴的大小。
(2)蒸发过程:气溶胶进入加热漂移管,其中易挥发成分(流动相)被蒸发,溶质形成极细的雾状颗粒。
(3)光散射及其检测过程:不挥发样品颗粒和蒸气通过漂移管进入光散射池,在光散射池中,用强光或激光照射气溶胶,产生光散射,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散射光,产生电信号,信号与样品的质量成比例关系。
二、影响M300S ELSD检测的因素1、漂移管温度:漂移管温度对基线水平和噪音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温度过低,流动相得不到充分挥发,使基线水平较高;盐的加入会提高这一温度,温度升高,流动相蒸发趋向完全,信噪比上升。
但温度太高会使流动相沸腾,增加背景噪音,同时可能导致溶质的部分气化,使信号变小,从而损失了灵敏度,降低信噪比。
当溶剂蒸发需要高热时,要升高操作温度,但是温度低一些更好,这有助于得到较大颗粒,提高散射光的强度。
故最优温度应为在流动相(包括其中所含的盐)基本挥发的基础上,产生可接受噪音的最低温度。
不同的流动相有不同的漂移管合适的设定温度。
2、流动相组成:一般来说,采用ELSD检测时,流动相的挥发性越好,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中性物质的分析,其流动相一般能满足要求。
但绝大多数酸碱化合物的检测都需要缓冲盐,而缓冲盐的挥发性、纯度及浓度将直接影响到ELSD检测的基线水平、基线漂移程度及噪音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