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4轮轴的秘密
- 格式:ppt
- 大小:9.72 MB
- 文档页数:38
《轮轴的秘密》练习一、判断题1.有些简单机械不省力,没有必要使用。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不省力,在轴上用力省力。
()3.螺丝刀是轮轴类的工具。
()4.轮轴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省力和方便的装置。
5.轮越大,需要的钩码数就越多,所以越省力。
()二、选择题1.下面工具中()是轮轴。
A.螺丝刀B.螺丝钉C.镊子D.钳子2.轮轴是()A.机械B.简单机械C.杠杆D.工具3.轮轴的()能够省力,轮越大越()A.轮省力B.轮费力C.轴省力D.轴费力4.像()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A.跷跷板B.水龙头C.擀面杖D.天平5.对螺丝刀而言,在()用力比在()省力A.刀柄刀杆B.刀杆刀柄C.刀柄刀尖D.刀尖刀柄三、简答题1.列举生活中的轮轴原理的应用有哪些?2.什么是轮轴?3.轮轴类工具怎样能够省力?《轮轴的秘密》练习答案一、判断题1.错解析:机械是能够为我们带来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有些简单机械虽然不能省力,例如筷子和镊子等,但是能够节省距离。
所以都要使用。
2.错解析:轮轴是由轮和轴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机械。
轮越大越省力,所以在轮上用力省力,而在轴上用力费力。
3.对4.对5.错解析:轮越大,需要的钩码数越少,即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二、选择题1.A解析:螺丝刀是轮轴,螺丝钉是斜面,镊子和钳子是杠杆2.A解析: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3.A解析: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4.B5.A解析:对螺丝刀而言,在刀柄(轮)上用力比在刀杆(轴)上用力省力。
三、简答题1.在生活中例如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开关、门锁把手、扳手等都是轮轴类原理的应用。
2.像水龙头这样,把轮和轴固定在一起使用的机械,叫做轮轴。
3.轮越大,轮轴越省力;在轮上用力比在轴上省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课件《轮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简单机械》中的第1节《轮轴的秘密》。
详细内容将围绕轮轴的定义、种类、应用以及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轮轴的定义、种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轮轴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等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轮轴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轮轴的定义、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轴模型、生活实例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轮轴实验装置(每组一个)、观察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轮轴实例(如自行车轮轴、门把手等),引导学生思考轮轴的作用及其优点。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轮轴的定义、种类(固定轮轴和活动轮轴)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轮轴模型,讲解轮轴的力臂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轮轴的省力原理。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轮轴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轮轴的力臂变化,讨论轮轴的省力效果。
6. 课堂小结通过问答方式,检验学生对轮轴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轮轴的定义、种类、应用。
2. 轮轴的省力原理。
3. 轮轴实验结果及优缺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轮轴的定义、种类及其应用。
(2)解释轮轴的省力原理。
(3)举例说明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2. 答案:(1)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一种简单机械。
种类有固定轮轴和活动轮轴。
应用广泛,如自行车、门把手等。
(2)轮轴的省力原理:轮轴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得输入力小于输出力,达到省力的效果。
(3)生活中的轮轴应用:自行车轮轴、汽车方向盘等。
优点:省力、方便操作;缺点:结构复杂,易磨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轮轴的理解和应用较为顺利,但仍有个别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困难,需加强个别指导。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课《轮轴的秘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课《轮轴的秘密》,主要围绕轮轴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轮轴的定义与组成;2. 轮轴的分类及特点;3. 轮轴的应用实例;4. 轮轴的优缺点分析;5. 简单轮轴的制作与实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轮轴的定义、组成及分类;2. 掌握轮轴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轮轴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难点:轮轴的分类及优缺点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轴模型、实物投影仪、轮轴应用实例图片等;2. 学具:简单轮轴制作材料(如纸杯、铅笔、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轮轴模型,展示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轮轴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轮轴的定义与组成: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轮轴的组成及作用;(2)轮轴的分类及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轮轴,讲解其特点;(3)轮轴的工作原理:结合实例,讲解轮轴的工作原理;(4)轮轴的应用实例:展示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轮轴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轮轴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轮轴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轮轴的制作,并观察其工作原理。
六、板书设计1. 轮轴的定义与组成;2. 轮轴的分类及特点;3. 轮轴的工作原理;4. 轮轴的应用实例;5. 简单轮轴的制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轮轴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优缺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轮轴的理解程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更多轮轴应用实例,了解轮轴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轮轴的分类及特点;2. 轮轴的工作原理;3. 简单轮轴的制作与实验;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与答案。
轮轴的秘密教案教案主题:轮轴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轮轴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明白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轮轴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机械玩具(比如自行车、扭扭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玩具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轮轴。
2. 学习新课(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轮轴的模型,向学生介绍轮轴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并引导学生观察、探索轮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汽车、火车等。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给出一些常见的材料(如木块、塑料杯盖、饮管等),学生利用这些材料按照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制作一个轮轴模型。
4. 实践展示(15分钟)学生将自己设计和制作的轮轴模型展示给全班同学,通过比较、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设计和制作的水平。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轮轴的结构和原理进行简单的概括,并帮助学生认识到轮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 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现代科技产品(如飞机、高铁等),向学生介绍轮轴的应用领域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轮轴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动手的能力、创新的意识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评价他们设计制作的轮轴模型的美观程度和实用性。
3.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拓展延伸环节的讨论,评价学生对轮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板书设计轮轴的秘密-基本结构和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未来的发展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对于轮轴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更多地是模仿其他同学的设计。
轮轴的秘密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四课《轮轴的秘密》,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轮轴有什么作用;二是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轮轴这种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但对轮轴的概念和省力现象的理性分析是缺乏的。
所以本课从回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水龙头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水龙头的构造上来,从而了解了什么是轮轴。
接着教材通过组装一个轮轴的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通过本课教学力求达到如下目标: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轮轴和轮轴能省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的层层推进探究轮轴是能省力的且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体会和感悟轮轴是如何省力的,知道游戏中也含有科学道理)。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经历轮轴的研究过程,建立轮轴的完整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的原理。
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学生材料(每组):1盒钩码(系线)、2套不同的轮轴装置、2把螺丝刀、2瓶水(系线)、2张记录表。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1套、教学课件、水龙头2个、2套轮轴装置。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教法学法是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诱导法、总结概括法学法:动手实验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三:说教学过程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到轮轴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实物导入,激发兴趣深入探究,揭发秘密动手实践,体验真理拓展整理,总结新课(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出示2个实物水龙头,让学生分别拧开,让他们体会两次活动的感受,学生发现第二次拧比较容易,经过观察发现原来在水龙头上加上这样的东西手容易用力,很轻松就拧开了,紧接着给同学们介绍水龙头这部分是轮,这是轴。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课《轮轴的秘密》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共6题;共9分)1.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
2.如果作用力作用在轮上,那么这时轮轴是一种________杠杆。
3.轮轴的轮越大,就更能________。
4.取下水龙头上的轮子,直接去拧轴,这样________拧开水龙头。
5.使用轮轴提起重物时,轮大了,那么提起重物拉动绳子的距离就更________6.扳手是一种________类机械,扳手的手柄相当于________,被旋转的螺帽相当于________,扳手的手柄越________越省力。
二、判断题(共5题;共18分)7.扳手利用的是轮轴原理。
( )8.轮轴的轮越大,在轮上用力越费力。
( ) 9.汽车的方向盘的把手部分是轮轴的轮。
( ) 10.轮轴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少。
( )11.在轮轴的轴上用力会费力,但是能省距离,可以让我们许多的工作变得更方便。
( ) 12.轮轴的轮子越大越费力。
( )13.对于螺丝刀而言,在刀柄上用力比在杆上用力省力。
( )14.轮轴是一种费力杠杆。
( ) 三、单选题(共3题;共12分)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轮轴的 )。
A.方向盘 B.水龙头 C.夹子 16.下列选项中,属于轮轴的是( )。
A.剪刀B.水龙头C.夹子 17.下列物品中,( )利用了轮轴原理。
A.钉子B.井口上方的轱辘C.铅笔18.轮轴是杠杆的变形,轮轴的支点在( )。
A.轮的边缘 B.轴的边缘 C.轮和轴转动的轴心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轮轴的轮上用力会省力,因此所有的轮轴装置都是在轮上用力的B.轮轴装置的轮都是圆形的C.钥匙是一种轮轴装置20.下列选项的情况中,可能使轮轴平衡的是( )。
A. B. C.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21.举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22.为什么牛顿盘是属于费力轮轴?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轮轴2.省力3.省力4.不容易5.长6.轮轴;轮;轴;长二、判断题7.正确8.错误9.正确10.错误11正确 12.错误 13.正确 14.错误三、单选题15. C 16. B 17.B18.C19.C20.B四、解答题21.例如:门把手、方向盘、螺丝刀等等22.因为牛顿盘在旋转时,力是作用在轴上的,所以属于费力轮轴。
教科版科学《轮轴的秘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轮轴的秘密》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轮轴的结构和特点,掌握轮轴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轮轴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轮轴的定义、轮轴的组成、轮轴的转动原理以及轮轴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轮轴的定义,知道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能够分辨轮和轴。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能够理解轮轴的转动原理,并能够运用轮轴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轮轴的定义、轮轴的组成、轮轴的转动原理。
难点:轮轴的应用,如何运用轮轴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轮轴模型、轮轴工作原理图、实物轮轴。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包括轮轴模型、轮轴工作原理图、实物轮轴)、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轮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轮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工作的?2. 讲解:讲解轮轴的定义,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轮轴的转动原理以及轮轴的应用。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轮轴模型,记录轮轴的转动情况。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轮轴的工作原理,并尝试解释实际问题中的轮轴应用。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轮轴工作原理图的绘制,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轮轴的转动原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轮轴的定义、轮轴的组成、轮轴的转动原理。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轮轴的定义。
答案: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能够绕共同轴线转动的机械。
2. 请列举两个你身边的轮轴应用实例,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答案:自行车把手、汽车方向盘。
轮轴通过转动把手或方向盘,带动车轮转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学生对轮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轮轴的定义、组成和转动原理,并能运用轮轴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4《轮轴的秘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轮轴的秘密》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四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轮轴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轮轴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轮轴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课时的兴趣较高,但由于轮轴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道轮轴的定义和特点,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轮轴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轮轴的定义和特点。
2.轮轴的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轮轴的图片和实验,了解轮轴的特点和原理。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轮轴的工作原理。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轮轴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轮轴的图片和视频。
2.轮轴的模型或实物。
3.实验器材:如滑轮、杠杆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轮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轮轴的特点和应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轮轴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轮轴的定义和特点,讲解轮轴的工作原理。
借助模型或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轮轴的工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轮轴的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轮轴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加深对轮轴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轮轴的作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自己对轮轴应用的理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轮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第—单元(轮轴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轮轴的秘密)是主题单元“工具与机械〞中的第四课。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使用水龙头的经历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水龙头的构造上来,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像水龙头这样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称轮轴;其次,再让学生通过组装一个轮轴的装置试验来研究,了解轮轴的作用;最后,通过对轮轴的改装实验,来了解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大局部都使用过工具,所以他们对简单的机械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甚至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或者没有意识地去研究这些工具。
本节课,教材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阀门式水龙头引入,从而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了解轮轴的作用及在轮轴的轮上用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的科学道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异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反思“轮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拟新奇的概念,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结合身边的一些常用的事物,来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轮轴的应用。
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悄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打算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
水龙头是学校里自来水检修时撤换下的坏龙头,虽说是坏了,但对于本堂课的研究来说一点也没什么影响。
我把这些阀门上的六角螺母拧下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方便地把上轴上面的轮取下来。
接着,我示范了在轴上使力和套上轮后拧阀门的方法,让学生们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学生们马上真实地感受到了使用轮轴能省力的道理。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4课时轮轴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2、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2、概念: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新授课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2、说一说轮的作用,你知道多少?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小组合作,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三、交流合作。
1、思考: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独立思考,全班交流)2、实验操作: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做好记录,并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四、巩固拓展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出示: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
思考: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轮轴的秘密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答案:轮轴解析:解答:轮轴就是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轮子转动时,轴也跟着轮子转动,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定义。
2.取下水龙头上的轮子,直接去拧轴,这样拧开水龙头。
(填“容易/不容易”)答案:不容易解析:解答:水龙头属于轮轴,实验证明,如果取下水龙头上的轮子,直接拧轴,不容易将水龙头打开。
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作用。
3.如果作用力作用在轮上,那么这时轮轴是一种杠杆。
答案:省力解析:解答:由于轮轴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这时轮轴属于省力杠杆。
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种类。
4..轮轴的轮越大,就更能。
答案:省力解析:解答:当作用力作用在轮上时,轮轴属于省力杠杆,当轮轴的轮更大时,意味着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变大,所以这是所用的力就更小。
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作用。
5.使用轮轴提起重物时,轮大了,那么提起重物拉动绳子的距离就更(填“长/短”)。
答案:长解析:解答:当轮轴的轮更大时,意味着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变大,绳子被拉动的距离就越长。
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作用。
二.选择题6.下列选项中,属于轮轴的是()。
A.方向盘 B.跷跷板 C.夹子答案:A解析:解答:轮轴就是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轮子转动时,轴也跟着轮子转动,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定义。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A.方向盘 B.水龙头 C.夹子答案:C解析:解答:轮轴就是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轮子转动时,轴也跟着轮子转动,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定义。
8.下列选项中,属于轮轴的是()。
A.剪刀 B.水龙头 C.夹子答案:B解析:解答:轮轴就是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轮子转动时,轴也跟着轮子转动,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定义。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轮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