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银整理中西方近代音乐名人及作品基本知识整理教师考编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招教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九1.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
代表作:《幻想交响曲》。
代表了他的个人风格。
第一部标题交响曲。
体现出音乐与文学和戏剧的理想结合。
特点:1.写了各乐章的标题和全曲的详细说明。
2.追随标题有五个乐章,形式取决于内容。
3.提供了一个代表所爱的人的“固定乐思”(即一段主题旋律),以不同形态贯穿于每个乐章之中。
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在不同情境下青年艺术家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
4.旋律抒情,色彩和寓意丰富的管弦乐手法。
他的作品打破传统体裁和结构,而是一切音乐要服从其标题性、文学性的戏剧构思。
固定乐思:是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创造的一种标题音乐手法,它是一段音乐主题,在作品中代表所爱的人。
2.李斯特:交响诗:单乐章的标题管弦乐曲,强调音乐与文学戏剧等姊妹艺术的结合。
是他对西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
创作了13首,如《普罗米修士》《奥菲欧》《塔索》。
【特点:1.深厚的思想内涵,精炼集中简洁。
2.单乐章结构,音乐不间断的展述从而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3.内部同时包含了奏鸣曲式的三部逻辑性结构。
4.运用主题变形手法。
广泛运用传统的动机发展手法,集中于单主题的展开与变形处理,贯穿作品。
与主导动机相似。
】交响曲:也有标题。
如《浮士德》(三个乐章)、《b小调钢琴奏鸣曲》(少有的无标题)、《匈牙利狂想曲》(最受欢迎的钢琴作品,共19首)。
钢琴作品:《超级演技练习曲12 首》,高难技巧的训练,显示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情感意境时的能力。
如“玛捷帕”,“鬼火”,“钟”。
3.瓦格纳:他要求他的乐剧是诗词、音乐、舞台、表演等诸多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
他的歌剧改革及特点:1.整体艺术。
而传统歌剧的分曲结构将音乐戏剧切割分离。
2.采用“无终旋律”织体,将歌唱作为一个声部完全融进管弦乐的织体。
3.他将韦伯的“主导动机”、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和李斯特的“主题变形”发展到极致。
如《尼伯龙根的指环》,15个小时的音乐中交织着200多个主导动机,这种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他的乐剧音乐的交响性思维特征。
教师招聘音乐备考资料——中外著名音乐家(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音乐备考资料——中外著名音乐家(一)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到国外去。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西方音乐史》复习题及答案(2)1、歌剧《乡村骑士》的作者是___B__。
A、贝利尼B、马斯卡尼2、歌剧《托斯卡》、《绣花女》是_B__的作品。
A、威尔第B、普契尼3、歌剧《伊凡-苏萨宁》的作者是被公认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始祖的____国的__B__。
A、俄,鲍罗廷B、俄,格林卡4、《叶普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的作者是_____国音乐家___A______的作品。
A、俄,柴科夫斯基B、俄,格林卡5、音画《大海》是_______国印象主义音乐家___B____的作品。
A、法,拉威尔B、法,德彪西6、写出德彪西的三部夜曲的标题,《__A___》,《___C____》,《____D__》。
A、《云》B、《节日》C、《大海》D、《人鱼》7、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五人强力集团”包括哪5人_B_ _C__ _D___E_ _F__ 。
A、格林卡B、巴拉基列夫C、居宜D、鲍罗廷E、穆索尔斯基F、里姆斯基-哥萨科夫8、柴科夫斯基一生共谱写了____部钢琴协奏曲,A____部小提琴协奏曲,__A_部交响曲。
A、2,1,6B、6,2,19、斯特拉文斯基是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中____国______主义音乐家,他卒年代是___A____。
A、俄,新古典,1882—1971B、俄,浪漫,1882—197110、二十世纪俄国的着名音乐家还有谱写了《古典交响曲》的_______A________。
A、普洛克菲耶夫B、拉赫马尼诺夫11、二十世纪现代派表现主义音乐的发起人是____国的____B____他还提出了“十二音体系”和“序列音乐”。
A、奥,贝尔格B、奥,勋伯格12、与德彪西同时期的另一位法国现代派音乐家拉威尔的两部芭蕾舞组曲是_A__ __C___。
A、《鹅妈妈》、B、《佩里亚斯与美利桑德》C、《达芙尼与克罗亚》。
13、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有三部着名芭蕾舞剧音乐,他们分别为《______A_______》,《____B_____》,和《___C____》。
巴洛克时期:巴赫(德):康塔塔《上主使我们的坚固保障》《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受难乐《马太受难乐》钢琴:《平均律钢琴曲集》(包括前奏曲和赋格)组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德):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扫罗》《耶夫他》《弥赛亚》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维瓦尔第(意):大协奏曲《四季》古典主义时期海顿(奥):“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交响曲:108首。
第45“告别”交响曲、92“牛津”、94“惊愕”、100“军队“、101“时钟”清唱剧:《四季》《创世纪》莫扎特(奥):“音乐神童”歌剧《后宫诱逃》《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渴望春天》《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四十交响曲》贝多芬(德):“乐圣”交响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钢琴奏鸣曲:“新约全书”《黎明》《热情》《暴风雨》《悲怆》《月光》歌剧:《费德里奥》管弦乐曲:《艾格蒙特序曲》浪漫主义时期韦伯(德):“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歌剧:《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猎人合唱》)《欧丽安特》《奥伯龙》钢琴曲《邀舞》舒伯特(德):“歌曲之王”艺术歌曲:《魔王》(歌德词)《鳟鱼》《菩提树》《野玫瑰》《致春天》《听云雀》《致音乐》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姑娘》《冬之旅》(菩提树选自第五首)柏辽兹(法):“标题音乐大师”“固定乐思”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送葬与凯旋交响曲》《浮士德的沉沦》门德尔松(德):首创“无词歌”标题交响乐:《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清唱剧《圣保罗》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威尼斯船歌》舒曼(德):声乐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肖邦(波兰):“钢琴诗人”《c小调革命练习曲》《幻想即兴曲》《葬礼进行曲》李斯特(匈牙利):“钢琴之王”首创“交响诗”体裁《塔索》《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马勒(奥地利):歌曲:《流浪少年之歌》《儿童奇异号角》(《少年魔角》)交响曲: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第八交响曲》被称为“千人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德):《死与净化》浪漫主义歌剧音乐罗西尼(意):《威廉退尔》(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诗剧改编)《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我是城里的大忙人》威尔第(意):四大名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奥赛罗》《法尔斯塔夫》普契尼(意):真实主义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瓦格纳(德):歌剧改革者: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勃拉姆斯(德):古典“最后一人”:《帕格尼尼变奏曲》小约翰施特劳斯(奥):《蓝色多瑙河(奥地利第二国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民族乐派俄国:格林卡:“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歌剧《伊凡苏萨宁》管弦乐《卡玛林斯卡娅》达尔戈梅斯基柴可夫斯基: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歌剧:《奥涅金》《黑桃皇后》交响曲:《第六“悲怆”》(感动托尔斯泰)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序曲》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居伊:歌剧《高加索的囚犯》《上尉的女儿》穆索尔斯基:交响音画《荒山之夜》钢琴《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里姆斯基。
教师聘请笔试小学音乐西音史——带“皇帝〞的作品首先要提到的第一个考点是西方音乐史中巴洛克时期的闻名音乐家亨德尔的一部作品《皇帝焰火音乐》。
亨德尔的经典名曲从古至今基本上受到听众喜爱,他的音乐作品的明亮、鲜艳的色彩再加上相对通俗的旋律,容易为群众所同意。
亨德尔最闻名的器乐作品是两部题目组曲《水上音乐》以及《皇帝焰火音乐》,而《皇帝焰火音乐》是亨德尔晚期最伟大的乐队作品之一,它是受命为英国庆祝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的签订而作。
其次,必需要说的是西方音乐史中古典主义时期闻名音乐家海顿的作品《皇帝》,又名C大调皇帝弦乐四重奏,是其76号《厄多迪伯爵四重奏》中的第三首乐曲,能够说它是所有弦乐四重奏里最流行的作品。
三百年来,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一直被认为是他最完美的创作之一。
这些作品(如《云雀》《皇帝》)结构匀称,旋律优美,在室内乐的历史上,首先到达了第一个顶峰,具有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古典主义时期还有一位被称为乐圣、音乐巨人的闻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了一部《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
本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同时本曲也确实具有堂堂王者风范。
然而皇帝这一题目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大伙儿公认的说法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因此而得名。
最后,要提到的是《皇帝圆舞曲》,这首作品是由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所作。
本曲是作品第437号,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89年,10月在柏林王宫庭园舞厅由作者亲自指挥进行首次演出。
当时作者担任宫廷舞会乐长,曾创作两首以皇帝为题材的圆舞曲,另一首是为庆贺奥皇即位40周年而作的《皇帝庆典圆舞曲》,写于1888年。
而本首《皇帝圆舞曲》以华美的旋律、典雅的风格胜过另外一首,同时广为流传。
乐曲采纳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圆舞曲和结束部构成,其中序奏局部为带结尾的三部曲式,规模较大,有独立的音乐形象,采纳了并非圆舞曲节奏的2/2拍子。
一、学堂乐歌1、定义:学堂乐歌是清代明初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2、学堂乐歌的内容:①反映人民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爱国思想的;(《何日醒》)②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新’政的胜利的歌曲;(《革命军》)③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军歌;(《出征》)④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的;(《勉女权》)⑤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宣传学习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旧习俗的;⑥少儿乐歌,向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的;(《勉学》、《赛船》、《春游》、《送别》)⑦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歌曲。
(《尊孔》)3、学堂乐歌的形式:齐唱曲(“单音歌曲”)、合唱曲(“复音歌曲”),这两类大多是根据现成格调填以新词而编成。
4、曲调的来源:①歌调多取材于日本歌曲;(《中国男儿》、《革命军》、《勉女权》)②选自欧美的歌曲填词;(《春游》、《拉纤行》)③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华航琛《上课》、沈心工《采茶歌》)④同一个曲调被填以不同歌词;⑤同一个词被填以不同的曲调。
5、代表人物: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是沈心工,李叔同等音乐家。
此外,像曾志忞,李华萱等人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
★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作者、音乐教育家。
原名沈庆鸿,笔名心工,上海人,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
1902年赴日本学习,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音乐讲习会”,1903年回国。
沈心工是我国最早对中小学及学前儿童特点编写音乐教科书的音乐家。
代表作品:歌曲集——1904年《学校唱歌集》(共三集),辛亥革命后又陆续出版《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民国唱歌集》(共四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儿童歌曲——《体操——兵操》(又《男儿志气高》,创作与1902年,是他留学日本期间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第一首填词歌曲)、《铁匠》、《竹马》等。
西方音乐史部分1,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的是_B、巴赫___。
A、海顿B、巴赫C、贝多芬2、与巴赫同一年出生的另一位巴洛克时期的德国音乐家并著有作品《弥撒亚》的是__A_亨德尔__。
A、亨德尔B、斯卡拉蒂C、弗朗克3、《伦敦交响曲》是_____A_亨德尔 _______的作品。
A、海顿B、亨德尔C、贝多芬4、莫扎特生于____B_奥地利_国的__B萨尔兹堡___,他的生卒年代是____B_1756-1791。
A、德国,波恩,1770-1827B、奥地利,萨尔兹堡,1756-17915、莫扎特一生最后的一部作品是《___A__》。
A、《安魂弥撒曲》B、《小夜曲》C、《费加罗的婚礼》6、莫扎特一生共谱写了_A_41_部交响曲,_A_25_部钢琴协奏曲,_A_5_部小提琴协奏曲。
A、41,25,5B、5,25,417、_A_国音乐大师贝多芬是西方音乐从_A___时期向__A__时期的过渡人物。
A、德,古典,浪漫B、德,浪漫,现实8、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叫"__B__"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叫"_B ___"交响曲。
A、命运,英雄B、英雄,命运C、田园、英雄D、英雄、田园9、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题为《___A___》。
A、费黛里欧B、后宫诱逃C、唐.璜10、贝多芬共创作了__B_部钢琴奏鸣曲。
A、9B、32C、111、西方音乐史上"歌曲之王"指的是____A__国的___A__。
A、奥,舒伯特B、奥,莫扎特C、德,舒曼12、舒伯特共谱写了_A__部交响曲,他有一部两个乐章的交响曲叫做"_A____"A、9,未完成交响曲。
B、41,G小调交响曲13、以下哪一部不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___D___》。
A、《美丽的磨房女》B、《冬之旅》C、《天鹅之歌》D、《菩提树》14、1834年《新音乐杂志》的创刊人是__B___。
教师招聘笔试音乐之西方音乐史必考知识梳理(1)全国音乐专业笔试一般有有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基本乐理、和声曲式、教材教法六大模块。
众所周知,考生在每年的识记类题目中丢分最多,尤其是每个时期的音乐家及代表作品,很容易混淆。
今天,笔者就为您解析音乐笔试中西方音乐史的常见考点及考查方式。
西方音乐史是考试中比较侧重的一个模块,在考题中的出现频率较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以及简答题中都会出现,考察的内容较为广泛,从古典主义时期到20世纪音乐,涉及到上百位作曲家及作品。
然而在众多的知识点中,哪些是考生需要特别注意的呢?若按照时间顺序来看,西方音乐史主要常考点在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印象主义时期。
(一)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每年的考试中都会考到,尤其是古典维也纳乐派三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这三位音乐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为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确立以及体裁的完善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海顿常考察的是其交响乐之父的称号,以及代表交响曲作品,如《时钟交响曲》、《伦敦交响曲》、《告别交响曲》等,他为古典主义交响曲结构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规范了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模式。
莫扎特常考察其自由音乐家的称号,以及其代表歌剧作品,如《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等,此外,他的三部交响曲39号、40号、41号也非常有名,其中,39号被称为天鹅之歌,40号被称为维特交响曲,41号朱庇特交响曲。
贝多芬常考察其乐圣的称号,以及其四部重要的交响曲作品,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这三位作曲家及其作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连线题中考察的特别多,不仅让考生填写出作品名称,有时会细致到对应作品的排序号,如《第三英雄交响曲》中的第三就是考点。
所以,考生在记忆作曲家及其作品时,要细心,有作品序号的,不仅要记住作品名称,还要把对应的序号记下来,防止在选择题及判断题中出现。
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备考资料之西方音乐史(一)1.法国歌剧:法国早期歌剧的主要代表是吕利,他增添了一些新的舞蹈,并把它们发展成带有序幕与合唱尾声的戏剧性的壮观场景,后来法国人对歌剧要求舞蹈场面大。
开始用法语演唱的宣叙调和短小的咏叹调。
爱用二重唱,合唱,特别是壮观的场景。
豪华的机关布景和芭蕾舞场。
吕利的歌剧序曲被称为法国序曲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慢板,第二部分是快板,并以开头的慢板部分的简短再现结束。
2.英国歌剧:普塞尔是英国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迪多与伊尼》作为一部真正的歌剧,最集中和充分地展示了普塞尔的音乐戏剧才能。
3.德国歌剧:许茨是德国宗教音乐的重要作者,汉堡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是凯泽。
除了他们,马泰松、泰勒曼和亨德尔也在汉堡歌剧舞台上显身手。
4.古老风格:以帕莱斯特利那的音乐风格为代表的16世纪的作曲规则,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也称“严谨风格”。
5.现代风格: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为了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歌词内容,对旧规则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也称为“装饰风格”。
6.两种常规:蒙特威尔第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认为文艺复兴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以叫做“第一常规”,而他自己所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则可以被称为“第二常规”。
在音乐创作中,这两种常规应该是并用的。
7.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
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
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
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8.格里高利圣咏: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招教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三1.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位最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
1607年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上演,作品追求清晰而准确地表达歌词和歌词中的情感,并没有完全放弃复调的写作。
在这部歌剧中并没有模仿佩里的《尤丽迪茜》,纯粹的宣叙调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大量运用了牧歌、单声歌曲、咏叙调和各种器乐形式和序曲。
器乐在每场的前奏、间奏或后奏中表达了场景和气氛的变化。
为了使音乐更好地打动人的情感,他还首次在作品中运用了弦乐的震音和拨弦两种演奏手法。
虽然不是最早的歌剧,但却是早期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他的作品总体来说豪华和壮观,体现在布景,服装上。
2.蒙特威尔第和佩里比较:共同表达情感。
不同佩里学者研究型,没有更多考虑剧场效果,喧叙为主,少用复杂复调较单调。
蒙特威尔第宫廷作曲家,多用重唱、合唱形式,作为歌剧各种元素具备。
3.圣卡西亚诺剧院: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
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尤利西斯还乡记》也是在这座剧院里上演的。
4.那不勒斯乐派:17世纪末,这里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达到高峰,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
首先是出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唱宣叙调,通奏低音伴奏。
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乐队伴奏。
返始咏叹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ABA)给歌手提供炫技空间,促进了美声发展但是却相对忽略戏剧性表现。
A`斯卡拉蒂使歌剧基本成熟,在他的歌剧中,咏叹调用得很多,返始咏叹调已很普遍,他的歌剧序曲包括三个不同的部分,速度的顺序是“快——慢——快”,这种歌剧序曲也称“意大利序曲”,它被认为是后来的交响乐的一个主要的前身。
5.清唱剧:是巴洛克早期产生于意大利的大型声乐体裁。
通常有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组成,他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
合唱很重要,大部分清唱剧是宗教内容。
6.康塔塔:是巴洛克时期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
初中音乐音乐大师及作品简介知识整理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并给人们带来愉悦。
在世界音乐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位初中音乐课堂上常见的音乐大师及他们的作品。
首先介绍的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被誉为"音乐之父"。
巴赫的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包括宗教音乐、管弦乐、室内乐等。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Brandenburg协奏曲》、《平圣史德望》、《G小调双奏钢琴协奏曲》等。
巴赫的作品充满了对和声的掌握和复杂的音乐技巧,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至今仍经常被演奏和赏析。
接下来介绍的是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扎特是古典音乐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是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
他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交响曲、歌剧、室内乐等。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第四十交响曲》、《后羿妈妈》、《安魂曲》等。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优美动听,充满活力和激情,他对于曲式结构的创新和和声的运用对后世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他是19世纪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他的作品皆被誉为经典。
他最著名的作品有交响曲《英雄》、《第九交响曲》以及钢琴奏鸣曲《悲怆》等。
贝多芬的音乐形式更加自由,他将音乐与个人情感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
此外,还有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等伟大的音乐大师。
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充满了激情和浪漫的色彩。
招教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五1.维瓦尔第:维瓦尔第和托雷利对巴罗克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意大利作曲家。
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共有500多首,独奏协奏曲大约有350首,著名的《四季》4首分别为春、夏、秋、冬的小提协奏曲。
它的大部分协奏曲也是三个乐章(快-慢-快)乐队全奏部分的回归与独奏部分的插段不断交替,构成典型的回归曲式。
2.拉莫: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
理论著作《和声学》于1722年在巴黎出版,《音乐理论的新体系》在1726年问世使拉莫成为著名的音乐理论家。
拉莫的歌剧从吕利的传统中继承了很多东西,为了加强戏剧效果他的每幕合唱和歌舞场面篇幅更大。
他的合唱与娱乐性的歌舞场面篇幅更大,推动剧情是,他往往用大乐队伴奏的和更旋律化的宣叙调。
他的理论著作是与他的作曲时间紧密联系的,试图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解释和声,他的功能和声理论不仅对当时的作曲实践做了总结,而且对后来和声理论产生了影响。
代表作:《双子星座》,《希波利特与阿里西亚》3.斯卡拉蒂:前半生在意大利,后半生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作品主调为多复调为辅。
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约555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特点:他的写作有教学目的,每一首奏鸣曲都类似一首练习曲,解决一定的技巧运用和音乐解释方面的问题;艺术表现力也很强使听众心醉神迷。
;在结构上实际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已经显示出18世纪新的主调音乐风格。
4.亨德尔:有管弦乐队三套《水上音乐》组曲,《皇家焰火音乐》管弦组曲。
当时伦敦观众开始厌恶意大利歌剧造成了亨德尔歌剧较不成功的因素,当英国作曲家佩普什创作了一部用英语演唱的《乞丐歌剧》是一部民谣歌剧,用流行的英国民谣填词,情节涉及伦敦的犯罪状况和政治形势。
1728年《乞丐歌剧》在伦敦首演它的成功影响了亨德尔歌剧团的收入。
亨德尔的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偏声乐化的,易感的),但是也增加了法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因素。
他具有驾驭庞大音乐结构的气魄,但他的音乐线条却是简洁而宽放的,主复(属)调结合的手法中常常突出主调和声风格,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恢弘壮阔的效果。
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专业基础知识(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 .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b)。
A.《弦索备考》B.《神奇秘谱》C.《乐府传声》D.《溪山琴况》2.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a)。
A.《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C.《高山流水》D.《梅花三弄》3.下列属于四大名旦的是(abd)。
A.尚小云B.荀慧生C.周芳D.程砚秋4.富有激情、质朴刚健的京剧“麒派”唱腔的代表人是(b)。
A.程砚秋B.周芳C.梅兰芳D.尚小云5、歌剧《洪湖赤卫队》,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只活跃在地方的赤卫队,在党的领导下同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地在c省。
A、江西B、四川C、湖北D、湖南6、评剧源于c省东部地区。
A、甘肃B、辽宁C、河北D、山西7、流行于陕北等地的“天游”属于民歌中的c类。
A、小调B、号子C、山歌8 .清唱剧《长恨歌》是(c)创作的。
A.萧友梅B.王光祈C.黄自D.青主9 .诸宫调是宋元时期的一种大?问剑杀彼我杖?/SPAN>___d_____所创。
A.张五牛B.关汉卿C.姜夔D.孔三传10.最早的复调音乐被称为(ab)A.奥尔加农B.狄斯康特C.克劳苏拉D.康都克特11、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A、大浪淘沙B、听松C、病中吟D、空山鸟语12.以下乐器中属于“竹”类材料制造的有(c)A.磬B.笙C.箫D、筚篥13、《音乐之声》是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剧情讲述了:能歌善舞的家庭女教师与退役军官及其儿女之间的故事。
这是一部c的音乐故事片。
A、英国奥地利C、美国14.由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具有歌曲形式特点的小型器乐曲体裁是(c)。
A.夜曲B.前奏曲C.无言歌D.组曲15.下列属于单乐章结构的乐曲的体裁是(d)。
A.交响曲B.奏鸣曲C.协奏曲D.交响诗16.以下不属于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是(c)。
A.悲怆交响曲B.1812序曲C.悲怆奏鸣曲D.《六月》船歌17、按照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茶花女》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有名作曲家b的作品。
2014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六)2014广州天河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明天(9月13日)正式开始,报考的考生们准备好了吗。
在教师招考试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很重要,尤其是音乐发展的历史。
今天中公小编帮考生整理了一些西方音乐常识,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1.法国喜歌剧: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到巴黎去演出,引起西方音乐史上着名的“喜歌剧之争”,反方坚持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一方热情赞颂意大利喜歌剧的改革。
2.交响曲: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快——慢——快”独立为三个乐章成为交响曲。
前古典时期与巴罗克时期一样,管弦乐队的乐器配置并不固定,到18世纪60~80年代海顿的乐队也不到30人,但突出的进展在于管乐已成乐队的必备乐器。
由小、中、大和低音提琴组成的弦乐组,依旧是主要乐器声部,羽管键琴弹奏通奏低音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减弱直至取消。
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萨马尔蒂尼,德国、奥地利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早期的维也纳的作曲家。
3.曼海姆乐派:斯塔米茨的特点:管弦乐队造成音色多变的声浪并给人以流动音响的快感,挖掘出管弦乐队丰富的控制力度的能力以及突强的运用,插入一个小步舞曲乐章,逐步完善乐队编制。
北德乐派如CPE巴赫他们都为交响曲发展作出了贡献。
4.海顿交响曲创作:海顿的108部交响曲中,集大成的12首“伦敦”交响曲,将交响曲套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结构,而且将各乐章的不同性质与常用曲式确定下来: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二乐章:行板、慢板或广板,最慢的部分,常用奏鸣曲式或用主题与变奏形式;(第三乐章也是比较常用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第一乐章开始都有一个“慢板的引子”与随后的快板主题互相对置,海顿奏鸣曲式的连接与展开部分规模增大,体现出奏鸣曲式的乐思发展原则,以小动机作为核心推动音乐向前发展。
第二乐章速度缓慢,旋律朴素动人,富于歌唱性。
第三乐章海顿的小步舞曲不在是宫廷式而是构思新颖,风格质朴甚至粗犷,渗透着民间音乐的印象。
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必备音乐常识汇
总
音乐是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招聘音乐教师的考试对候
选人的音乐常识有一定的要求。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一些必备的音乐
常识。
音乐基础知识
- 基本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拍、音阶、调式等基本概念。
- 音乐符号:掌握常见的音乐符号,如五线谱、音符、休止符、调号等。
- 乐器分类:了解各类乐器的名称和特点,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 声音的特点:了解音高、音色、音量等声音的特点。
音乐史知识
- 古典音乐:熟悉古典音乐的发展历史,了解著名的古典音乐
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 流行音乐: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与演变,熟悉不同时期的流
行音乐风格和代表歌曲。
- 中国音乐: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了解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
音乐教育知识
- 教学方法:了解音乐教育的常用教学方法,如唱歌、演奏、
听音乐等。
- 音乐教材:熟悉中小学音乐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和使用方法。
- 学生评价:掌握音乐教育中的学生评价方法和标准,了解如
何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
音乐活动知识
- 音乐会与比赛:了解音乐会和音乐比赛的组织与策划,熟悉
相关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 学校乐团和合唱团:了解学校乐团和合唱团的组织与管理,
了解如何指导学生参与乐团和合唱团的活动。
- 音乐节和庆典活动:掌握音乐节和庆典活动的组织方法,了解如何策划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以上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的音乐常识汇总,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招教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十一1.格里格:代表作话剧《彼尔金特》、《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抒情小品集》。
2.西贝柳斯:芬兰作曲家。
他的创作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和传说,后期的创作关注社会生活,反映了芬兰人民的的爱国主义精神。
代表作:《芬兰颂》、小提琴协奏曲。
3.法国音乐文化:弗兰克、圣桑、德彪西、拉威尔。
圣桑:作品:交响诗《死之舞》、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动物狂欢节》。
德彪西:创作题材:1.对自然景物的描绘;2.对民间生活风俗的表现;3.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境界和形象。
风格特征:印象派。
手法:擅用简短的音乐主题、丰富的和声和织体,细腻的配器。
内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风俗、神话意境的标题小品,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具有朦胧飘逸的气氛。
他的音乐被人称为“印象主义音乐”。
代表作:钢琴曲《月光》、《水中倒影》、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三折画《夜曲》、交响素描《海》。
拉威尔: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达夫尼斯与克洛埃》第二组曲。
管弦乐曲《包列罗》,“包列罗”是西班牙的一种民间舞曲的名称。
除了节奏和旋律基本固定不变外,力度、和声和织体都在变。
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成功的改编成管弦曲。
拉威尔与德彪西的创作共同点:与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相似,但拉威尔的音乐在旋律上更宽广、生活气息更浓郁、情感更鲜明。
4.德奥音乐文化:马勒:9部交响曲。
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是用中国唐诗德译谱曲。
全部创作集中在交响曲和歌曲上,两者紧密相连。
写作技法特点:1.交响曲的结构有很大变动,乐章数量有多有少;2.一些作品的演出大为扩充,如《第八交响曲》,也称“千人交响曲”;3.总谱声部异常复杂;4.音乐旋律保持歌曲特性;5.和声语言在后期作品中相当复杂,已显露无调性特征。
理查德施特劳斯:作品:交响诗《唐璜》、《唐吉诃德》、《梯尔的恶作剧》。
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死与进化》、《英雄生涯》,都反映了作曲家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他通过尼采的“超人”,体现个人的自我意识。
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备考资料――中外著名音乐家(三)贺绿汀贺绿汀(1903-1997)湖南邵阳县人。
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随陈啸空等学习音乐。
大革命期间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广州起义。
1928年创作的《暴动歌》曾在海陆丰一带流传。
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著名音乐家黄自学习理论作曲,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习钢琴。
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第一奖。
此后进入电影界,参加歌曲作者协会,为左翼进步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写音乐,其中《春天里》、《天涯歌女》等插曲广为传唱。
“八·一三”事件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后到重庆,任教于育才学校音乐组。
这时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风格清新的歌曲。
1941年去新四军,1943年到延安,创建了中央管弦乐队。
解放战争期间,继续教学和创作。
合唱《新世界的前奏》,秧歌剧《刘德顺归队》,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解放后,贺绿汀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培养人才,但仍坚持创作,写有大量声乐作品和电影音乐。
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刘天华刘天华(1895-1932)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江苏省江阴县人。
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是文学家刘半农之弟。
1909年入常州中学,开始学习西洋管乐器。
1911年因学校停办而辍学,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
1912年赴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
1914年返回家乡,先后在江阴、常州的中学里教音乐。
其间曾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州学习二胡、琵琶;专程赴河南学琴;向僧、道和民间艺人学习多种民间乐器;记录民间乐谱,并开始音乐创作。
较为重要的中外音乐家及作品一、中国音乐家及作品1、郑律成:(生于朝鲜)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延安颂》、《绿色的祖国》、《我们多么幸福》。
2、瞿希贤:作曲家。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任光:作曲家。
《彩云追月》、《渔光曲》。
4、刘炽:《我的祖国》(《上甘岭》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5、张文纲:《我们的田野》、《牧羊女》、《忆江南》。
6、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7、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中国音乐家,字子义(亦作紫艺),《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8、黄自:《旗正飘飘》。
9、刘天华: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良霄》、《空山鸟语》、《光明行》、《病中吟》等。
10、阿炳(华彦均):三首二胡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三首琵琶作品《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11、马可:《白毛女》、《南泥湾》。
12、蔡元培: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院。
13、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外国音乐家及作品二、巴罗克时期1、巴赫1685—1750 (德)音乐之父,复调大师,创作领域、风琴曲、钢琴曲、大小提琴曲、长笛康塔塔、管弦乐曲及许多宗教内容的声、器乐作品等。
作有两卷本《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G弦上的咏叹调》。
《马太受难曲》《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B 小调弥撒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赋格艺术》等2、亨德尔1685—1759 (德)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音乐风格最突出的是宏伟性和戏剧性。
其作品风格非常丰富,清唱剧成就尤为显著。
清唱剧《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犹大马卡白》等32部。
歌剧46部,管弦乐《水上音乐》《森林音乐》《焰火音乐》、管弦乐协奏曲11首、大协奏曲42首。
古典主义时期:1、海顿1732—1809 (奥)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其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古典维也纳乐派奠基者。
晚年创作的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共108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及协奏曲、声乐26部、4部清唱剧、12部《伦敦交响曲》。
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为古典维也纳乐派的题材风格奠定了基础。
2、莫扎特1756—1791 (奥)音乐神童,西方音乐史上大作曲家中第一位“自由音乐家”在意大利声乐歌剧和德奥器乐领域都获得成功的唯一一位作曲家。
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正歌剧《伊多梅纽斯》《狄多的仁慈》德国歌唱剧《后宫诱逃》等。
六部交响曲。
3、贝多芬1770—1827 (德),乐圣,有九部交响曲和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早起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中期创作确立了个人的风格。
中期交响曲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
他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音乐家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常指拔河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贝多芬即是古典主义的完成者又是浪漫主义时代的引路人。
浪漫主义时期:早期1、韦伯1786—1826 (德)最重要的歌剧《自由射手》(莫弹射手)被认为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其另外两部重要的歌剧有《欧丽安特》《奥伯龙》钢琴曲《邀舞》创造了圆舞曲的是以形象,被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
2、舒伯特1797—1828 (奥)艺术歌曲之王,有歌曲《野玫瑰》《魔王》《小夜曲》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等。
善于以自然完美的音乐表现出诗的意境。
2、门德尔松(德)汉堡1842年创立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其交响乐作品代表了他创作的主要成就、《仲夏夜之梦》是他17岁的手笔。
3、舒曼(德)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钢琴音乐室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钢琴套取有《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声乐套取有《桃金娘》《诗人的爱情生活》《妇女的爱情生活》。
4、肖邦1810—1849 (波兰)钢琴诗人,《第一叙事曲》《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等。
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
4部叙事曲、10余部波兰舞曲《军队》《英雄》,26首钢琴前奏曲《雨滴》等。
5、柏辽兹1803—1868 (法)影响最大的有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其每个乐章都有文学性《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有同样的性质。
受委托创作的有纪念革命纪念仪式上演奏的作品《安魂曲》《送葬与凯旋交响曲》。
他的音乐手法采用不断出现“固定乐思”获得音乐戏剧效果。
其他重要作品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期中加有独唱、合唱。
戏剧传奇《浮士德的责罚》、序曲《罗马狂欢节》歌剧《特洛伊人》等。
中期浪漫乐派:中期浪漫乐派主要代表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兹、布鲁克纳1、李斯特1811—1886 (匈牙利)钢琴之王。
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之一。
主要钢琴作品《12首超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和《19首匈牙利狂想曲》。
他在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之后、首创出“交响诗”的音乐体裁、创造了交响诗体裁,有《前奏曲》《塔索》《山岳》《理想》《匈牙利》、前奏曲是最长演奏的。
另外还有《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
2、瓦格纳(德)逃亡瑞士时创作了《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及两卷《歌剧与戏剧》等论著。
成名作《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等3、勃拉姆兹(德国)汉堡作品则代表深沉含蓄内在甚至艰涩的另一类行的浪漫主义音乐。
主要乐队作品《海顿主题变奏曲》《学院庆序曲》《悲剧序曲等》、其最著名的声乐作品《德意志安魂曲》。
4、布鲁克纳(奥地利)交响曲有《第四浪漫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为怀念瓦格纳而创作)此外还有第八、第九、第三交响曲。
晚期浪漫乐派马勒、查理.施特劳斯1、马勒(波西米亚)犹太人家庭。
维也纳交响乐大师中最后一位作曲家、10交响曲、3部音乐套取:《旅行者之歌》《王二之歌》《青年魔角之歌》。
1911年因心脏病在维也纳病逝。
2、查理.施特劳斯(德、慕尼黑)1880-1950其器乐领域致力于交响诗的创作、主要交响诗有《死与净化》《唐璜》《唐.吉诃德》《英雄的生涯》两部标题交响诗《家庭》《阿尔卑斯山》。
20世纪初他转入歌剧创作、《莎乐美》《玫瑰骑士》、他一生傲慢嘲讽世人在《英雄的生涯》、《家庭》中体现。
19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歌剧法国大歌剧:1、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大歌剧是一种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剧,是史诗或历史性内容、带有芭蕾舞、注重大场面、运用大合唱和大的管弦乐队。
法国作曲家奥柏的《波尔蒂期的哑女》称为第一部大歌剧。
梅耶贝尔(德)《非洲女》《先知》《恶魔罗杰》等2、19世纪下半叶创造出新的歌剧体裁--—抒情歌剧:托马《迷娘》、古诺《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马斯内《曼侬》圣桑《参孙与达里拉》。
、3、比捷(才)1838—1875 (法)有歌剧《卡门》。
这一时期法国最流行的歌剧。
意大利歌剧:1、罗西尼1792—1868 (意)有歌剧《赛尔维亚的理发师》等。
《奥赛罗》后来威尔第重写。
2、威尔弟1813—1901(意)有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标志他的歌剧创作成熟定型。
晚期《奥赛罗》3、威尔第《法尔斯达夫》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并列三大著名意大利歌剧。
4.普契尼(意)真是主义歌剧1890—1820出现了真是主义倾向歌剧。
《绣花女》《蝴蝶夫人》《图兰朵》《来自西部的少女》表现出他对东方异国的情调体材和音乐的兴趣。
5、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圆舞曲之王,(老约翰是圆舞曲之父)有《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6、德彪西1862—1918 (法)有《大海》。
7、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z(苏联)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8、圣-桑1835—1921(法)有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由14曲组成。
民族主义乐派捷克1、斯美塔那1824—1884 (捷)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和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首是《沃尔塔瓦河》)。
2、德沃夏克1841—1904 (捷)有《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等。
挪威1、格里格:格里格1843—1907(挪威)有《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等。
北欧民族乐派中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
芬兰1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俄国1、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2、巴拉基列夫小组:是19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核心组织,又名“五人团”是,巴拉斯列夫、鲍罗廷、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他们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开拓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
3、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有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悲怆第六交响曲》《1812序曲》等。
最擅长交响曲的创作。
歌剧《奥涅金》《黑桃皇后》、钢琴套取《四季》等4、拉赫玛尼诺夫5、斯克里亚宾20世纪音乐1、斯特拉文斯基舞剧《春之祭》、巴托克钢琴曲《猛烈的快板》、勋伯格独唱套曲《乐迷比埃罗》新民族主义音乐2、巴托克(匈牙利)新民族主义音乐代表《神奇的满大人》3、埃尔加(英国)《谜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龙休斯之梦》被认为英国音乐复兴的标志。
新古典主义音乐1、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运动的重要倡导者。
其主要作品有《诗篇交响曲》舞剧《阿波罗》清唱剧《俄狄浦斯王》歌剧《浪子的一生》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
他们被誉为“新维也纳乐派”初期实验音乐1、哈罗(捷克)民族风格歌剧《母亲》以1/4音体系写成的。
1945年以后的音乐流派1序列音乐2偶然音乐3电子音乐4简约派音乐5新浪漫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