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平差程序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255.57 KB
- 文档页数:14
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问题描述背景: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是在测量和测绘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是通过对导线网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导线网的平差结果,并评定其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背景: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是在测量和测绘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是通过对导线网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导线网的平差结果,并评定其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的背景和目的。
通过对平差方法和流程的解释,使读者了解导线网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了解如何评定导线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这将有助于测量和测绘工作中平差的正确实施,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的背景和目的。
通过对平差方法和流程的解释,使读者了解导线网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了解如何评定导线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这将有助于测量和测绘工作中平差的正确实施,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的背景和目的。
通过对平差方法和流程的解释,使读者了解导线网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了解如何评定导线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这将有助于测量和测绘工作中平差的正确实施,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的背景和目的。
通过对平差方法和流程的解释,使读者了解导线网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了解如何评定导线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这将有助于测量和测绘工作中平差的正确实施,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和研究使用,不可用于商业目的或作为法律依据。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和研究使用,不可用于商业目的或作为法律依据。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北京测绘2008年第3期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何尤刚(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摘要】根据导线近似平差原理,以V i s ual F o xP r o6.0为开发平台,设计导线平差程序。
该程序可完成闭合导线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平差,并能将平差结果根据不同需要生成多种格式文件导出,同时还能绘制导线图。
【关键词】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P224【文献表示码】A【文章编号】1007—3000{2008)03-4导线测量是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闭合导线是导线布设的一种形式。
在导线外业测量完成后,需要进行近似平差,以求得每个导线点的坐标值。
导线平差计算数据多,程序繁琐,采用手工计算不仅工作量大,且很容易出错。
V i sua l FoxPro6.0(以下简称V FP)是目前微型计算机上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之一,它功能强大,并且具有可视性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
采用V FP开发导线平差应用程序,界面友好,用户使用方便。
它既能满足不同目的的需要输出相应的处理结果,又能直接绘制导线图。
1闭合导线平差步骤f1)计算角度闭合差,判断误差是否超限,若在允许范围则进行调整(包括计算角度改正数、残差分配和改正后角度);(2)计算导线边方位角;(3)计算坐标增量;f41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判断闭合差是否超限,若在允许范围则进行调整(包括计算坐标增量改正值,残差分配和改正后坐标增量);f51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进行角度闭合差调整时,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剩余误差(残差)分配到转折角较大的几个观测角中;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时,采用与对应边长成正比例的原则来计算坐标增量的改正数,残差分配到边长较大的坐标增量中。
2闭合导线平差计算公式角度闭合差垢龋邶理角度闭合差(图根导线)的允许值:廊允=±,,、/i每个角的改正数:yF彩t导线边方位角:O t前=a后+』舳。
导线平差计算方案设置一、导线类型:1.闭、附合导线(图1)2.无定向导线(图2)3.支导线(图3)4.特殊导线或网(见数据输入一节),该选项适用于所有的导线,但不计算闭合差。
而且该类型不需要填写未知点数目。
当点击表格最后一行时自动添加一行,计算时删除后面的空行。
5.坐标导线。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
6.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指仅进行单面读数且仅进行往测而无返测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当数据中没有输入“中视”时可以用作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当输入了“中视”时可以用作中平测量等的记录计算。
说明:除“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仅用于低等级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外,其它类型选项都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的平差计算,输入了平面数据则进行平面的平差,输入了高程数据则进行高程的平差,同时输入则同时平差。
如果不需进行平面的平差,仅计算闭、附合高程路线,可以选择类型为“无定向导线”,或者选择类型为“闭附合导线”但表格中第一行及最后一行数据(均为定向点)不必输入,因为高程路线不需定向点。
二、概算1.对方向、边长进行投影改化及边长的高程归化。
2.应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以及Y坐标是否包含500KM。
选择了概算时,Y坐标不应包含带号。
三、平面计算设置(一)、等级:选择等级,以便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自动进行限差等的设置。
不同的规范,或者相同的规范但不同的版本可能技术要求不同,请在软件进行自动设置后做必要的检查,如有不符,可以自行设置。
(二)、近似平差与严密平差的选择及近似平差的方位角、边长是否反算1.近似平差:程序先分配角度闭合差再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即分别平差法。
2.严密平差: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
3.《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
当采用简化方法平差时,应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
《城市测量规范》规定:四等以下平面控制网可采用近似平差法和按近似方法评定其精度。
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程序设计平差引言导线网平差是测量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导线网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且设计一个用于导线网平差及精度评定的程序。
程序设计平差流程数据预处理•导入原始测量数据:从测量仪器或文件中导入导线网的原始测量数据。
数据应包括导线长度、角度观测值以及观测仪器的精度等信息。
•数据格式检查:对导入的测量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转换:将角度观测值转换为弧度制,便于后续计算。
•建立导线网模型:根据导线的连接关系,建立导线网的拓扑模型。
进行平差计算•确定已知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导线网中已知点,作为平差计算的基准点。
•建立平差方程:根据导线网模型和已知点的观测值,建立平差方程组。
•进行平差计算:使用最小二乘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求解平差方程组,得到未知点的坐标和精度估计。
•检查计算结果:对平差结果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精度评定•计算精度指标:根据计算结果和观测数据的精度,计算导线网的精度指标,如相对误差、中误差等。
•统计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导线网的整体精度评定。
•生成报告:将计算结果和精度评定结果输出到报告中,方便用户阅读和使用。
程序设计考虑用户界面设计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用户使用,需要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
该界面应允许用户导入原始测量数据、选择计算参数、查看计算结果和精度评定结果等。
可以使用图形界面或命令行界面来实现。
程序性能优化导线网平差是一项计算量较大的工作,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的导线网时。
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技术,如矩阵运算优化、并行计算等。
同时,还可以合理选择数据结构和算法,减少计算和存储的开销。
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在程序设计中,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数据错误和计算异常情况,为程序添加相应的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机制。
当程序发生错误或异常时,应给出合适的提示和错误信息,方便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1. 定义闭合导线平差是一种常用的野外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是对收集到的起点、中间点、终点等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以期获得精确的位置、距离等值。
2. 基本原理闭合导线平差是基于平差原理的实现,将测量起点和终点看作以相同的大小、方向的弯曲线片段组成的单一参数闭合线段进行处理,根据所取的测量观测值,以及观测变现的不确定性,经过合理的参数求解,以期尽可能准确的提取出距离、位置等变量。
3. 设计步骤利用闭合导线平差程序,实现起点和终点连接形成精确环形线段,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测量数据:首先要搜集和输入测量数据,一般包括起点和终点的测角、距离、坐标以及各中间点的测角、距离、坐标等;(2)初始网值近似值:根据输入的测量数据,给定平差网的近似值,进行网格结构初始设置;(3)变量定义:确定变量类型,处理所有变量,根据不同的变量和变化范围,定义各种数学变量;(4)观测方程拟合:根据给定的变量,基于平差原理,拟合出符合条件及符合实际效果的观测方程;(5)历程和角度单位转换:完成测量数据的转换,将各中间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距离和角度绝对值,得到带符号角度,以方便后续数据处理;(6)主要的参数以及函数计算:根据已经获得的观测方程,求解出与之对应的函数及参数,以期获得所需要的精确结果;(7)几何和参数变换:根据主要参数和函数,进行变换和单位转换,获得をn换得整个线段的几何及参数关系;(8)最终结果输出:按照实际需求,输出最终结果,并将其保存进行下一步分析。
4. 程序优化闭合导线平差程序中有不少地方可以优化,以期获得更精准和更可靠的结果。
(1)近似值优化:数据输入时,给定的近似值尽可能的接近实际值,以期可以准确接近最终结果;(2)变量优化:确定变量类型时,按照不同改变范围和不确定性,尽可能让变量涵盖更广范围;(3)函数优化:选择合适的函数,尽可能的接近实际情况,尽心参数优化以及公式优化;(4)单位转换优化:尽量控制单位转换的正确性,以准确得出带符号角度;(5)数据输出优化:根据实际需求,输出更详细和准确的数据,以期及时发现并优化平差算法。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题目导线平差的程序设计与实现姓名:孟国娇学号:专业:工程造价1139报告提交日期: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任务书学院:土建工程系专业年级:工程造价2011 学生姓名:孟国娇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 2 月20日毕业设计日期:2012年3月12日至2012年6月13日毕业设计题目:导线平差的程序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1)测量平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2)测量平差概述;(3)Excel在单一附和导线近似平差中的应用;(4)Excel在单一附和导线条件平差中的应用;(5)导线网的间接平差理论;(6)导线网平差的结构和函数设计与实现。
设计要求:(1)毕业设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主动实践;(2)毕业设计撰写结构要严整,叙述清楚,理论分析适当,数据可靠,研究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论文格式符合规范;(3)研究成果要有一定的实用或参考价值。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摘要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测量数据的处理中产生很多种平差的方法。
在本文中,导线网的近似平差和条件平差的一些简单计算可通过Excel表编制计算公式和编程实现,我们只需在已编好的Excel表中稍作调整和公式修改,并输入已知数据,最终就可得到所需的平差结果,这为测量的内业工作提供了服务和参考;导线网的间接平差程序是利用C++编程实现的,我们需要将导线网的已知数据信息按照特定的规则输入到dat文本中,利用C++程序读取文本数据信息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平差计算,最终获得平差后的结果,并以dat文本的形式输出且保存,这样就可为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还能为测绘数据的管理带来帮助。
关键词:导线平差;Excel;C++;程序目录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状况.................................................................................................................1.3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1.4平差程序相关说明.............................................................................................................1.4.1平差程序计算特点..................................................................................................1.4.2平差程序的基本要求..............................................................................................1.4.3平差程序的结构化设计..........................................................................................1.4.4平差程序模块化......................................................................................................1.4.5平差程序的数据结构.............................................................................................. 2测量平差.......................................................................................................................................2.1测量平差概述.....................................................................................................................2.1.1测量平差..................................................................................................................2.1.2测量平差的函数模型..............................................................................................2.2最小二乘原理.....................................................................................................................2.3条件平差原理.....................................................................................................................2.3.1条件平差的数学模型..............................................................................................2.3.2条件平差原理..........................................................................................................2.3.3条件平差的计算步骤..............................................................................................2.3.4精度评定..................................................................................................................2.4间接平差原理.....................................................................................................................2.4.1间接平差的数学模型..............................................................................................2.4.2间接平差的的一般原理..........................................................................................2.4.3按间接平差法求平差值的计算步骤......................................................................2.4.4精度评定.................................................................................................................. 3Excel在导线平差中的应用.........................................................................................................3.1 Excel在平差中的应用基础...............................................................................................3.1.1 引言.........................................................................................................................3.1.2Excel在平差中的基本应用操作函数...................................................................3.1.3 核心问题的解决及技巧.........................................................................................3.1.4 三角函数在Excel中的处理方法..........................................................................3.1.5 小结.........................................................................................................................3.2Excel在附和导线近似平差中的应用..............................................................................3.2.1 单一附和导线近似平差.........................................................................................3.2.2单一附和导线近似平差实例..................................................................................3.3 Excel在导线网条件平差中的应用...................................................................................3.3.1单一附合导线条件平差..........................................................................................3.3.2边角权的确定及单位权中误差..............................................................................3.3.3单一附和导线条件平差实例.................................................................................. 4导线网的间接平差程序设计与实现 ...........................................................................................4.1矩阵的相关函数.................................................................................................................4.1.1矩阵相乘..................................................................................................................4.1.2矩阵转置..................................................................................................................4.1.3矩阵求逆..................................................................................................................4.1.4矩阵输出..................................................................................................................4.1.5设置实数输出精度..................................................................................................4.2平差中的重要函数.............................................................................................................4.2.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4.2.2测量正反算函数......................................................................................................4.2.3近似坐标计算..........................................................................................................4.3导线网的平差理论.............................................................................................................4.3.1平差概述..................................................................................................................4.3.2边角网的最小二乘平差..........................................................................................4.4间接平差的结构与函数设计.............................................................................................4.4.1间接平差..................................................................................................................4.4.2结构与函数设计......................................................................................................4.5导线网平差的程序应用.....................................................................................................4.5.1平面网数据的输入格式..........................................................................................4.5.2导线网平差程序应用实例...................................................................................... 5结论与展望 ...................................................................................................................................5.1Excel在导线平差中的应用..............................................................................................5.1.1Excel在导线近似平差中的应用...........................................................................5.1.2Excel在导线网条件平差中的应用.......................................................................5.2C++在导线平差中的应用 .................................................................................................5.3测量平差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4)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非常基础、重要的环节,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的验收都发挥着指导性、不可替代的作用。
《测量平差程序》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罗正材学号:1108030128专业:2011级测绘工程指导教师:肖东升目录一、前言 (3)二、平差程序的基本要求 (3)三、平差程序模块化 (3)图1四、平差中的重要函数(一)、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C/C++程序设计中,关于角度的计算以弧度制为单位,而在测量以及具体工作中我们通常习惯以角度制为单位。
这样,在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在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进行相互转化。
这里,我们利用C/C++数学函数库math.h中的相关函数完成这两种功能。
这里,我们使用double类型数据表示角度制数和弧度制数。
例如:123度44分58.445秒,用double类型表示为123.4458445,其中分、秒根据小数位确定。
在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转化中,涉及如下图2所示的两个环节。
度.分秒度弧度图21.角度化弧度函数double d_h(double angle) //角度化弧度{ double a,b;angle=modf(angle,&a);//a为提取的度值(int类型),angle为分秒值(小数)angle=modf(angle*100.0,&b); // b为提取的分值(int类型),angle为秒值(小数)return (a+b/60.0+angle/36.0)*(PI+3.0E-16)/180.0;}2.弧度化角度函数double h_d(double angle) //弧度化角度{ double a,b,c;angle=modf(angle*180.0/(PI-3.0E-16),&a);angle=modf(angle*60.0,&b);angle=modf(angle*60.0,&c);return a+b*0.01+c*0.0001+angle*0.0001;}其中,函数modf(angle,&a)为C语言数学库函数,返回值有两个,以引用类型定义的a 返回angle的整数部分,函数直接返回值为angle的小数部分。
导线网平差程序设计报告1. 引言在工程测量中,导线网平差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其目的是通过测量数据的处理,求取已测量量的最优估计值,并得出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导线网平差程序设计是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报告将介绍导线网平差程序的设计过程,并详细说明设计的原理、算法和实现细节。
2. 设计原理导线网平差程序的设计原理基于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通过最小化观测结果与理论模型的残差平方和来估计模型参数的数学方法。
在导线网平差中,我们可以将每个观测值看作是理论值与测量误差的和,以此建立观测方程。
通过最小二乘法,可以求解出观测量的最优估计值。
3. 算法设计3.1. 数据输入导线网平差程序首先需要获取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导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坐标、导线的观测距离和导线的观测方向等。
程序需要能够读取这些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内存中以供后续处理。
3.2. 创建观测方程根据测量数据,程序需要创建观测方程。
观测方程可以使用矩阵形式表示,其中每个元素对应一个测量值。
观测方程的建立需要依据测量理论和导线网的具体结构。
3.3. 计算平差数值解通过最小二乘法,可以计算出导线网平差的数值解。
数值解是观测量的最优估计值,可以考虑加权或限制条件等问题。
3.4. 计算平差结果通过平差数值解,可以计算出每个测量值的平差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包括平差坐标、观测误差、精度估计等。
3.5. 输出结果最后,程序需要将平差结果输出到文件或打印屏幕上,以便用户查看和使用。
4. 实现细节为了设计一个高效且易于使用的导线网平差程序,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编程语言来实现。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Python、C++等。
在程序实现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库和工具来简化开发过程,例如NumPy和SciPy用于矩阵计算,matplotlib用于结果可视化等。
在实现中,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来存储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例如使用数组、矩阵或自定义的数据结构。
5. 结论导线网平差程序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附件1科技进步奖申报书闭合导线(空间交叉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鉴定材料闭合导线(空间交叉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鉴定材料目录1、工作报告2、技术总结3、效益分析闭合导线(空间交叉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工作报告一、课题背景测量数据处理涵盖面广,现有哪一种平差软件都不能包罗万象,无法满足各类测量数据处理的需要,而自己完全从底层开发周期长,基础要求高,有时也不太现实。
在矿山井下闭合导线、空间交叉闭合导线是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布网方式,在外业测量完成后,需要进行近似平差,求每个导线点的坐标值,采用手工处理是一件比较繁琐的工作;与此同时,Excel 在表格数据处理方面功能强大,但实际应用中未发挥其测量数据处理中的潜力。
若能灵活应用,借助设计好的测绘计算表格模型,同样可以完成较复杂的测绘数据计算。
另外,。
Excel 本身还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Excel VBA(VisualBasic for Application),使用VBA 的优点是:(1)使重复的批量计算任务自动化,减轻测量内业计算的工作强度。
(2)便于测量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二、采取措施1、闭合导线平差基本理论(1)角度闭合差得计算及分配 ①闭合导线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βf 是按以下公式计算的:()∑︒-=n f 12-n 180内ββ式中 ∑n 1内β是闭合导线的内角总和。
②空间交叉闭合导线()[]k p n f --︒-=∑2180实测ββ 式中 n ----实测角度总个数; p ----内角图形总个数; k ----外角图形总个数;(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为了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必须先计算各条导线边的坐标增量:i i i l x αcos =∆i i i l y αsin =∆式中 i l ----各边水平边长; i α----各边坐标方位角。
对于闭合导线来说,其坐标增量的总和∑∆i x 和∑∆iy均等于零,如不为零,则闭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为:∑∆=i x x f ∑∆=i y y f导线的精度是用相对闭合差来衡量的,即[][]l f f l f yx 22+=式中 22y x f f f +=----导线的线量闭合差;[]l ----导线总长度。
测量平差程序设计测量平差程序设计是测绘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测量平差方法以及测量平差程序的设计流程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测量平差是指通过对测量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消除和减小误差,使其符合测量精度要求的一种数学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观测数据中存在的误差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到更加可靠、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常用的测量平差方法1. 闭合式平差方法:闭合式平差方法适用于具有测量闭合环路的情况,通过测量闭合环路的各个边长和角度,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未知点的坐标。
2. 自由网平差方法:自由网平差方法适用于具有三角网或多边形网的情况,通过测量各个定点的坐标和边长,利用三角形相似性原理以及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求解未知点的坐标。
3. 条件方程平差方法:条件方程平差方法适用于具有各种观测条件约束的情况,通过设置条件方程,将约束条件引入计算中,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未知点的坐标。
三、测量平差程序设计流程测量平差程序设计的核心是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要求,设计合适的程序以实现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
以下是测量平差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1. 数据输入:将测量观测数据输入到程序中,包括测点坐标、角度观测值、边长观测值等。
2. 参数设置:根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设置相关的参数,如平差方法、最小二乘法的迭代次数、收敛标准等。
3. 数据预处理: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的转换、异常值的检测和剔除、数据的排序等。
4. 平差计算:根据所选的平差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测量平差计算,求解未知点的坐标。
5. 结果输出:将计算得到的平差结果输出,包括各个点的坐标、闭合差、误差限等。
6. 结果分析:对平差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检查是否满足测量任务的精度要求,如果不满足,可修改参数和重新运行程序。
7. 结果展示:根据需要,将平差结果以表格或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查看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