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的组成摘要: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概述二、轨道组成及功能1.钢轨2.轨枕3.道床4.轨道几何参数5.轨道连接方式三、轨道结构类型及特点1.直线轨道2.曲线轨道3.过渡轨道四、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维护与管理正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路轨道的组成及结构对于运行安全、舒适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的组成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大家对轨道交通的认识。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是承载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钢轨、轨枕、道床等部分。
轨道的各项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二、轨道组成及功能1.钢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承载部分,承担着列车的荷载,并通过轨枕传递到道床上。
钢轨通常采用热轧、冷轧等方式制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2.轨枕:轨枕是钢轨的支撑结构,起到固定钢轨位置、传递荷载和缓解钢轨变形的作用。
轨枕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木质和复合材料等,不同类型的轨枕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性能特点。
3.道床:道床是轨道的基础结构,承担着轨枕和钢轨的荷载,并将其分散到地基。
道床材料有碎石、道砟等,其性能要求是稳定、排水良好、抗冻胀。
4.轨道几何参数:轨道几何参数包括轨距、轨高、轨向等,这些参数决定了轨道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
合理的轨道几何参数有助于降低列车运行时的噪声、振动和磨损。
5.轨道连接方式:轨道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等。
焊接连接具有连接牢固、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螺栓连接则便于拆卸和调整,适用于轻型轨道交通。
三、轨道结构类型及特点1.直线轨道:直线轨道是最简单的轨道结构,适用于直线段。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
2.曲线轨道:曲线轨道用于轨道交通的曲线段,特点是轨距加大、轨向弯曲。
曲线轨道需要考虑列车在曲线上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3.过渡轨道:过渡轨道用于连接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使列车能平滑地从一种轨道结构过渡到另一种轨道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讲解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现代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其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非常重要。
车体结构不仅影响车辆的外观和舒适性,还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能。
本文将从车体整体结构、车体材料、车体重量和车体附属设备四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进行详细讲解。
一、车体整体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主要由车体壳体、车体底盘和车体屋盖三部分组成。
车体壳体是车体的主体结构,承担着车辆的荷载和保护乘客的功能。
车体底盘是承载轮对和悬挂系统的基础部件,其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车体屋盖则是覆盖在车体顶部,旨在提供乘客休息和储物的空间。
二、车体材料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材料决定了车体的强度、重量和耐久性。
目前常用的车体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部件,如车体壳体和底盘。
铝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成形性,适用于车体屋盖等外壳部件。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适用于提高车辆整体的耐久性和乘坐舒适度。
三、车体重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重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车体重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一方面,车体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车体结构需要尽可能地轻量化,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运行效能。
因此,车体结构的设计需要在强度和重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使车辆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车体重量。
四、车体附属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还包括一些附属设备,如车门、窗户、灯光和通风系统等。
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提供乘客进出车辆的通道,保证车内的采光和通风,以及提供车辆行驶时的灯光照明。
车辆的附属设备需要与车体的结构相适应,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同时,附属设备的设计还需要满足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结构分析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班级:11转车250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6年3月29日北京交通运输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题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结构分析适合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年月日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班级:11转车2501学生姓名:于景逵学号:14279141024中文摘要北京地铁大兴线车辆装用的转向架为技术先进、可靠、结构简单、维护量小、轻量化的成熟产品。
转向架分为两种结构相似的动车转向架和拖车转向架,均为无摇枕结构。
转向架构架采用钢板焊接H 型结构,其横梁采用无缝钢管结构。
两种转向架均采用弹性轴箱定位装置,整体自密封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有效直径为φ540mm 的组合式空气弹簧,“Z”字型中央牵引装置,自动高度调整阀,差压阀,横向油压减振器,踏面制动单元,装有降噪阻尼器的整体辗钢车轮,接地装置等。
动车转向架装有牵引电动机、一级减速齿轮传动装置和联轴节等。
拖车转向架构架横梁没有牵引电机悬挂座和齿轮减速箱吊杆座。
进行空气弹簧及其管路的气密性试验。
在空气弹簧工作高的条件下,两侧空气弹簧及附加气室同时充入500 kPa 压力空气,保压15min,压力下降不大于25kPa,同时用肥皂水检查各管路及空气弹簧座平面不得有泄漏。
TI天线安装在水平安装梁上,水平梁的弹性设计可以有效抵消转向架构架端梁在各种模态下产生的扭曲变形量。
1 TI天线安装完成后需调平;2 TI 天线、接近传感器均采用齿调方式进行高度调节,避免螺栓受剪,每个齿的高度为5mm,TI 天线螺栓安装面距轨面高度321±3mm,接近传感器底面距轨面高度115±3mm。
目录第一章转向架 (1)1.1概述 (2)1.1.1转向架的互换性 (3)第二章转向架的结构 (4)2.1转向架的构架 (5)2.2轴承 (6)第一章转向架1.1 概述北京地铁大兴线车辆装用的转向架为技术先进、可靠、结构简单、维护量小、轻量化的成熟产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建设。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构成进行分析和介绍。
1. 轨道交通车辆的分类轨道交通车辆一般可以分为地铁车辆和有轨电车两大类。
地铁车辆多用于城市的地下或高架轨道交通系统中,而有轨电车则在市区主要街道上运行。
两者在车辆构成上有一些共性,但也有一些差异。
2. 地铁车辆的构成地铁车辆一般由车头、车体和车尾三部分构成。
2.1 车头车头是地铁车辆的前部,一般包括司机室、通风设备、乘客信息显示屏等设施。
车头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机在车头的操控下完成列车的开门、关门、加速、减速等操作。
2.2 车体车体是地铁车辆的主要结构部分,承担着乘客载重和车辆运行的功能。
车体由车厢、车轮、地铁照明设备、座椅等组成。
车体通常采用防火、环保和抗震设计,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2.3 车尾车尾是地铁车辆的后部,一般包括紧急通道、疏散通道、紧急制动装置等设施。
车尾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求。
3. 有轨电车的构成有轨电车一般由车头、车体和车尾三部分构成,与地铁车辆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
3.1 车头有轨电车的车头包括司机室、控制设备、警报器等。
与地铁车辆不同的是,有轨电车通常使用无人驾驶或半无人驾驶技术,司机的作用主要是监控车辆运行情况。
3.2 车体有轨电车的车体类似于地铁车辆的车体,承担着乘客载重和车辆运行的功能。
车体的设计一般采用轻量化、低噪音和低震动的原则,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3.3 车尾有轨电车的车尾通常包括紧急通道、紧急制动装置等设施。
与地铁车辆类似,车尾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和紧急疏散需求。
4. 车辆构成的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和构成也在不断创新。
以下是一些新技术在车辆构成中的应用:•轻量化设计:采用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实现车辆的轻量化,提高能耗效率和运营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和维护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车辆构造作为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车辆的安全、效能以及乘客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训项目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进行探讨和研究,总结经验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实训背景本次实训项目以某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其车辆构造并进行针对性实训,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乘客的满意度。
为了达到实训目的,我们首先对车辆的基本结构和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3. 车辆结构分析3.1 车辆车体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是保证车辆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它包括车轮组、车体、车座、车顶等组成部分。
我们发现车体采用了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以减轻车辆自重,并提高运行效率。
3.2 关键部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部件包括钢轨、车轮、制动系统、传动装置、能源系统等。
这些部件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安全性、运行平稳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这些部件进行检修和调试来增进对其构造及工作原理的理解。
4. 实训项目1:车轮磨削和修复为了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行驶的平稳性,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对车轮进行了磨削和修复。
通过定期检测车轮的磨损情况,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有效减少了车轮与钢轨的磨损,提升了车辆的运行效能。
5. 实训项目2:制动系统检修制动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安全保障措施,其性能的稳定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
在实训中,我们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调试,确保制动器的灵敏度和制动效果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6. 实训项目3:能源系统优化能源系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性能和运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对车辆的能源系统进行了优化。
通过改良能源存储和供给方式,有效降低了车辆的能耗和排放,提高了车辆的环保性能。
7. 实训总结和改进建议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的实训,我们对车辆的结构和关键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环保等优点,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环节,其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轨道、路基、桥梁、隧道、车站、机电设备等多个方面。
其中,轨道和路基是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桥梁和隧道是轨道交通的通道,车站是轨道交通的服务中心,机电设备是轨道交通的动力来源。
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轨道交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维护的方便性等因素。
三、轨道结构设计轨道结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轨道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轨道材料的选择、轨道几何尺寸的设计以及轨道结构的加固和防护等方面。
在轨道材料的选择上,常用的材料有钢轨、混凝土轨枕、橡胶垫板等。
在轨道几何尺寸的设计上,需要综合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列车的轴重以及轨道的曲线半径等因素。
在轨道结构的加固和防护方面,可以采用扣件系统、轨距拉杆、挡板等设备来保证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路基结构设计路基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地形、地质、气候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路基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基床设计、边坡设计、排水设计等方面。
基床是路基的基础,需要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基床材料有碎石、砂土等。
边坡是路基的侧向支撑,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固和防护,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排水设计是路基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桥梁和隧道结构设计桥梁和隧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地形、地质、施工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分析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它的迅速发展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情况,同时也是城市更加环保,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确立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发展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分析城市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在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和完善。
近几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
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
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则已有25个。
1 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
现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已较为完善,在公共交通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
其主要交通工具包括地下铁道、轻轨、高架独轨、市郊铁路、新交通系统、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等。
1.1 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是城市快速轨道的先驱,1863 年至今已有127 个城市有了地铁。
许多大城市的地铁长度都在100 km 以上,其中纽约、伦敦的地铁总长近400 km 。
地下铁道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大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1.2 轻轨交通
轻轨交通是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与原来的轻轨电车已有了质的区别,已成为一种崭新的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汽车—轻轨交通”的发展正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由于轻轨交通的造价仅为地铁的1/3 , 既能较好地满足大城市的运量要求,又能在大城市与卫星城镇之间建立起便捷的联系,因此,轻轨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欧洲不少城市都在贯穿市区与卫星城镇的交通干线上采用了新型的轻轨交通。
1.3 高架独轨
高架独轨可分为悬挂型和跨座型两种,具有运量大(可达1~2 万人次/h) 、走
行平稳、爬坡能力强(可爬10 % 的坡度) 、建设费用低(仅是地铁的1/3) 、全立交化(与地面交通不互相干扰) 、对城市日照采光的影响小、噪声较低(使用混凝土轨道和橡胶充气轮胎) 等优点。
德国科隆二战前已建成跨座型独轨,至今在乌珀塔尔还有悬挂型独轨。
目前,日本是世界上高架独轨交通建得最多的国家,政府对独轨建设给予财政资助,以促进独轨交通的发展。
1.4 市郊铁路
城市铁路的造价仅为地铁的1/5~1/6 ,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子系统,市郊铁路的建设也应该纳入成熟期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规划之中。
1.5 新交通系统
新交通系统是一种全自动控制的轨道快速客运系统。
车辆定时自动运行,车站不用人工管理,完全由中央调度室的电子计算机集中控制。
新交通系统和高架独轨有许多相同之处,如高架专用轨道,适合于大坡度和小曲线半径线路,建设费用比地铁小,大都采用橡胶车轮,噪声低,安全性能好。
目前世界上营业的新交通系统有17 条,共154. 6 km 。
2 对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特点的分析
通过对纽约、巴黎、伦敦、东京、莫斯科等城市市内交通客运量结构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发达城市在客运量方面,公共交通始终是占第一位的,无论私人交通如何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主体的地位一直没变。
在市内客运交通中,公共交通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且在大城市的客运交通中,有轨交通往往又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居主导地位。
公共交通所占的比例一般为60 %~80 % , 其中有轨交通的比例则达30 %~45 % , 真正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还是地铁、高架、市郊铁路等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全方位、立体化市内和市际交通运输方式的完善更促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步入成熟期。
在轨道交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后, 无论是市际还是市内交通方面,比较成熟的运输市场及多元化的交通格局已经形成。
同时,各国政府及城市当局在城市交通方面巨大的资金、物资及人力的投入,为城市轨道交通进入成熟期提供了物质保证。
处于现阶段的轨道交通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城市交通体系不再单一,更注重公交协调合作的作用,强调大小公交的衔接和一体化,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与传统汽、电车地面交通两大类运输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格局。
城市客运交通是一个整体化的设计,轨道交通与公共汽、电车在车站的衔接上非常紧密,使乘客换乘极其方便,促使更多的人使用公交而少用私人交通工具。
(2)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变慢,人与物向城市空间运动的加速度也变慢,导致人与物的空间运动量在城市中积沉量的增加量逐渐减少,空间运动规模不再扩大,这样,城市内部轨道交通的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由于城市分解和过度
市郊化造成的市郊轨道交通问题开始逐渐突出。
(3)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城市交通的地位重新认识,使其从为城市居住、劳动、休息等功能服务的附属性地位上升到与居住、劳动、休息同等重要的主要功能地位,并体现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之中。
(4)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再以满足数量上的需求为主要功能定位,而是转向以质量上的改进作为新的功能定位,从而使城市轨道向安全、快速、舒适、便利和捷运方向转变。
这会促使城市按主要交通轴线呈带状分布的形成,使城市化进入一个新阶段,促使城市文明的进一步扩散;还会促使城市人口向城市周围地区移动,形成人口在城市中的均匀分布及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3 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途径,轨道运输又是重中之重。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中的地位可以说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得到了持续发展,在城市内部交通中处于主导地位。
依靠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也日益引起重视。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的运能大、占地少、节省能源和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如今,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要求和各种高新技术的突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场以调整旧运输结构和发展模式为主旋律的交通运输革命,这一新的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强烈的影响,而轨道运输已经成为调整传统运输结构的着眼点,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参考文献
[1] 曹钟勇.城市交通的阶段性发展理论:[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
院.1996.
[2] 周翊民.21 世纪全面发展中国的轨道运输.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6;(1):4~5.
①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协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轨道方式的工业运输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研究》编号:115B-105主持人: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