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族自测表!日本御宅族的15种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386.58 KB
- 文档页数:3
“宅男宅女”流行文化研究作者:金林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5期(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沉迷网络,厌恶上学或上班,对现实生活逃避,喜欢独处,行为孤僻,依赖网络生活。
“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容易让人忽略现实生活,变得自闭、孤僻、不擅社交,甚至被社会边缘化。
“宅男宅女”是在大众传媒以数字网络的形式异化人的结果,是个人主义发展的表现,与互联网新媒介技术有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宅男宅女”作为当下流行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同时因“宅男宅女”所带来的问题也有待我们研究解决。
关键词:宅男宅女;互联网;大众传媒一、“宅男宅女”起源与发展“宅男宅女”来源于日本的“御宅族”,特指是孤僻,不善交际,酷爱动漫的待业青年。
“御宅族”有三个基本特质:①迷恋动漫;②有收藏动漫相关产品的癖好;③往往喜欢在家独处里较少参与社交活动。
这类人群在日本出现与经济文化紧密相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从废墟中崛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产业赶到了世界的前列。
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世界格局从冷战中慢慢走出来,日本的经济也站到了世界第二大的位置上。
90年代初是国际地缘政治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转折点,日本由于自身原因,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时间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萧条:“平成萧条”,让日本陷入了长达十五年的发展时间,同时日本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壮大,出口值超过日本钢铁等工业品,超出世界动漫市场的50%以上,并逐渐成为日本的一个重要产业。
在此产业发展下日本社会出现了“御宅族”这个群体。
到了90年代,网络时代的来临,促生了新的媒介环境,大众文化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与“御宅族”类似的人群中来,他们多是性格孤僻、沉迷网络、缺少社交没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边缘人群,这个群体后来被称为“宅男宅女”。
“宅男宅女”是具有孤僻、自由、颓废、个性、缺少责任感、积极、有竞争力等多重形象的混合群体。
御宅族进化成四类,你是哪种宅?好奇心研究所的微博(@好奇心研究所)和微信公众号(ID:QLab42)全面上线啦,关注就可以与所长亲密接触。
之前我们发布过一篇日本御宅族的报告,根据日本公司DIP的调查,许多 Otaku(御宅族)会瞒性取向一样瞒着自己的“宅”的属性——30% 的人说自己的朋友都不知道他们是御宅族,近四成的人连(替他们收拾屋子的)父母都蒙在鼓里,一半的人会和兄弟姐妹分享自己的爱好。
还有十分之一的人,如果没被发现社交网站小号,身边没人知道他们内心潜藏着炽热的御宅魂。
不过,根据日本评论家、作家原田曜平在其《新御宅经济》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这些人也许不是害怕御宅身份暴露才刻意隐藏,他们可能只是属于新式御宅族中的隐藏宅。
原田曜平认为,随着“宅”文化的发展,狂热的动漫爱好者已经不限于把自己从世界中孤立出来、静静消费动漫的那种人了,新御宅族进化出了四个类别。
在介绍四个类别之前,你可以依据是否隐藏宅属性和是否愿意社交两个维度先给自己做个测试,越往左越抵触社交,越往下越倾向于隐藏宅属性:你在哪个象限?1. 左上:罕见宅(Barely surviving otaku)就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种宅:他们极度热爱 ACG 文化以至于抗拒三次元世界里的社交活动,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障碍,他们才选择沉浸在二次元里。
原田认为这个类别的御宅族正在缓慢消失,最终都会逐渐演化成其他三种宅。
2. 左下:痛宅(Painful otaku)痛宅是痛车(彩绘有动漫人物的车辆,相当于车界 cosplayer)的延伸称呼。
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对ACG的死忠热爱,但会对社交活动有一定的抵触。
每个周末沉默穿行在秋叶原,书包上挂着喜欢的动漫人物,这样的朋友基本上是死宅无误了。
3. 右下:现实宅(Reality-based otaku)现实宅不隐藏他们对动漫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的热爱,也会花很多时间社交,原田认为,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中转换自如,两边通吃。
大学生“御宅族”亚文化研究一、概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御宅族文化,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兴起并蔓延。
这一源自日本的词汇,原指热衷于动漫、游戏等次文化,并在社交、生活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特征的人群。
在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中,御宅族文化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亚文化体系,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御宅族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
御宅族文化以其独特的娱乐方式和社交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释放压力的途径。
御宅族文化所倡导的个性化、自由化的价值观,也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表达个性的心理需求。
御宅族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流行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争议。
过度沉迷于御宅族文化可能导致大学生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学习等重要方面,影响其全面发展。
御宅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元素,如暴力、色情等,也可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御宅族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和特点,也能为引导大学生健康、理性地对待御宅族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大学生御宅族亚文化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期为推动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背景介绍:御宅族现象的兴起与普及,以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
御宅族现象的兴起,可追溯到日本动画、漫画和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时期。
随着这些亚文化产业的崛起,一群对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有深度热爱和追求的年轻人开始形成独特的御宅族文化。
他们沉浸于虚拟世界,对ACG角色和故事产生强烈共鸣,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一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御宅族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尤其在年轻人群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御宅族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分享。
日本御宅族文化分析网络上“御宅族”这一称呼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御宅族”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家里蹲,他们热衷于各种动漫,游戏等。
本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日本御宅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以及形成的与大众媒介的关联。
关键词御宅族亚文化大众传播功能在日本御宅族(日文假名:おたく,罗马音:otaku)常直接称为otaku,与和制英语中的マニア(mania,指~迷、狂热者、发烧友)一词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
一般而言两者在日本常被混用,但如果依层次(对特定领域的热衷程度)来分割的话,则御宅族会比mania 更为杂学广泛。
英语中类似概念的名词则有geek、nerd、freak等等,亦有与御宅族相近的负面涵义。
他们一般指对ACG(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的总称)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识面,鉴赏,游玩能力的特殊群体,是究级ACG爱好者的代名词。
在中国网民常常把它与宅男宅女相混淆,认为他们是呆在家里不愿意出家门,整天沉溺于电脑游戏,甚至没有工作在家里啃老的一些人的总称。
但是事实上他们属于另类的专家,他们对ACG亚文化有很深的认识,可以说,他们是ACG 文化中的活跃因素,正是因为他们的“发烧级”贡献,才使得ACG亚文化变得丰富多彩。
首先来介绍下ACG亚文吧。
所谓的亚文化是指从母文化(主流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新兴文化,也就是不为主流文化接受的小众文化,在母文化的主流道德文化观念的大环境下,他们有着明显区别于母文化的价值观因而形成的一种子文化。
而ACG亚文化就是其中御宅族组成的亚文化圈,他们主要以动画,漫画,游戏中的不同价值观念来分支。
到了现在,日本秋叶原是所有御宅族心中的天堂,因为这里是电玩手办以及女仆店一条街,也就是御宅文化的集中地。
在20世纪的时候,御宅文化是地位极低的一个存在,后来《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播出使得这一人群迅速扩大,社会影响也日益重要。
在2007年6月30日,在秋叶原上演了一场对于日本御宅族来说比较轰动的运动:“630秋叶原解放”。
你系哪种宅?20种宅人怪咖状态你是哪一种?引导语:你系哪种宅?「宅」须具备的三个定义:一、有著高度搜寻参考资料能力的人。
二、拥有对这个映射资讯爆发的适应力,有跨领域的资料搜寻能力,对映射创作者所提示的暗号,一个也不漏的加以解读与研究。
三、永不满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现欲。
你是哪种宅系?宅男是指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每天玩游戏、上bbs的这群人。
其特点是不出门,交往不多。
宅男,不是“御宅族”的简称,是近年来人们与新闻记者对御宅的曲解,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次文化族群。
2010年1月,宅男被收入新编的《汉英大词典》。
宅女是指从小就好静,不喜欢人多。
独生子女,家人不放心在外面跑,所以经常被关在家里。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亲戚朋友的感情不是特别的强烈,交际圈子小等等,宅的原因其实就是指不愿意与外人交流,待在家里。
然后发现在网上比较轻松还可以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人,习惯性的逃避现实生活,于是就成宅女了。
宅男中的硬宅男:形容热衷于电脑、网络、3C商品等科技产品的宅男。
宅男中的软宅男:形容着迷于漫画、动画或电脑游戏等的宅男。
御宅族:御宅原指热衷及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的了解的人身为御宅族的我:平时有空也不会出门,最好的朋友是荧幕、键盘、手写板,专讲只有內行人才懂的宅笑话接龙,动漫是必备的精神食量……猫宅:养猫,拍猫,自认为可以读懂猫的世界,甚至有时候以为自己是猫,瞄~最爱PSP宅男干物女是已经放弃恋爱,凡事都说:“这样最轻松”的年轻女人,假日时几乎都在家里睡觉,穿着高中时代的体育服装,歪斜躺在家里喝啤酒看棒球转播、DVD等,很像日剧《爱的力量》里的深津绘里,完全追求进入懒散舒服闲适的生活腐女生态:腐女是“腐女子”的简称,“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
但不是象“御宅族”那样是骂人的话,而是一种有自嘲意味的自称。
腐女或腐女子主要是指喜欢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爱情的女性。
御宅原指热衷且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某种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了解的人,但目前于日本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
而对于日本以外各国家或地区的御宅族来说,这一词语所含的褒贬意义因人而异。
御宅族也泛指热衷于其他形式亚文化,并对其有深入研究的人,比如“体育宅”、“音乐宅”、“汽车宅”、“铁路宅”、“军事宅”、“枪械宅”、“摄影宅”、“化学宅”、“植物宅”、“方言宅”等等。
御宅族的核心特征首先,对其所热衷的领域具有狂热性,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具有深入性。
其次,永不满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现欲,对所热衷领域的热爱和理解要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表现出来。
过份沉迷於某种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等。
对於自己沉迷的事物无所不知,还每天不断寻找新的资料加以牢记,希望把想知道的事情尽量记入脑中,也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物。
因此,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每天过著很满足的生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御宅族会寻找某种特别事物作为媒介从而辅助封闭自己。
很多时御宅会被认为是难与异性相处,对人欠缺普遍应有的态度,不懂适应社会。
“御宅”与“宅”“御宅”一词尽管其日文汉字有“宅”这个字,但这个词所指代的是“您”或“您家”,更完整的将是“您家的人”,是一种人称代词,一种敬语。
而汉语中原本“宅”只用于指代“住宅”这个物,这种语言环境差异,正是华语圈对指代人的“宅”出现概念混乱的根源。
网络与华语媒体上流行的所谓“宅”多指家里蹲,家里蹲不是御宅,宅也并非御宅的简称,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义。
但在御宅文化流传到华语世界之后,御宅文化被大众理解成所谓的家里蹲。
正统御宅族对这种说法很排斥,因为这种说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所有御宅都被认为是家里蹲而不被理解。
但是因为大部分人对“宅”以及御宅的定义了解不深,而将“宅”与御宅划为一类。
由此而引申而出的词语“宅在家”或句子“跟家宅着”“我在家宅了多久多久…”且由于简易思维与长期误用,使得部分坚持将“宅”理解为“御宅”简写的人士对以上用法提出异议且较为反感。
在听到“御宅(OTAKU)”这个词,日本人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日前,日本DIP(Dream Idea Passion)公司对此进行调查,以下是排名前15的回答。
御宅(OTAKU)原指热衷且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某种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了解的人,但目前于日本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
这个词在日本已有30年历史,那么现在听到“御宅(OTAKU)”,日本人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日前,日本DIP(Dream Idea Passion)公司对此进行调查,以下是排名前15的回答。
15.穿有许多口袋的裤子(4.8%)
这个回答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种多口袋的裤子在日本还是很常见的。
但是,如果你一手拿着游戏机,一手拿着高端智能手机,还要带一堆硬币在动漫饰品贩卖机上买东西的话,多几个口袋的确会方便许多。
14.潮人(6.0%)
在日本,诸如看动漫、玩电子游戏等爱好正逐渐成为主流,而帅哥萌妹很有可能就是御宅族,甚至有人觉得他们是理想的约会对象。
13.纸袋(13.7%)
日本超市只使用塑料袋,但是动漫店一般会将顾客的商品放在厚厚的纸袋里,这样就能确保这些商品不会在回家的路上被弄弯刮坏。
12.格子衬衫(13.9%)
御宅族会将格子衬衫与多口袋的裤子搭配着穿。
11.头巾(14.5%)
当你沉迷于自己的爱好,投入大量的时间时,实在很难找到时间理发,这时头巾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包住你的刘海避免遮眼睛。
当然,如果头巾上印有你最喜欢的偶像歌手就更好了。
10.越来越多的御宅女(18.9%)
对于大部分80、90后来说,御宅族是男人的天下,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动漫和电子游戏专为女性设计,以拉动女性人群的消费,这就意味着你将会在日本发现更多的宅女。
9.背包(23.5%)
你只有两只手,而纸袋的承重力实在有限。
8.喜欢玩电玩的人(37.8%)
虽然现在交叉推广和销售使得电玩、动漫和漫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电玩仍是与御宅关系最不密切的。
7.喜欢漫画的人(38.8%)
漫画在御宅族三大爱好中排名第二。
6.正进入鼎盛时期(41.5%)
至少有人觉得成为御宅并不羞耻。
5.秋叶原(45.6%)
秋叶原是所有动漫、电玩和女仆爱好者的圣地。
以前Akiba(秋叶原的小名)是御宅族们的内部叫法,现在这个词几乎日本人都知道。
4.活在自己的世界里(46.8%)
不论是好(他们任何时候都充满热情)还是坏(拒绝面对现实),毫无疑问宅男们都很擅长逃避现实生活。
3.在某一领域了解很多的人(47.9%)
许多令御宅族沉迷的东西实际上都是社会上的流行事物,包括电脑和偶像组合。
但真正造就御宅的其实是他在某一领域投入的巨大精力和时间。
2.喜欢动漫的人(50.4%)
该来的还是会来。
在受试者脑海中,御宅更像动漫爱好者,而不是漫画爱好者或者游戏爱好者。
1.沉迷于自己的爱好(61.9%)
这一回答向我们揭示了御宅的精髓并不在于喜爱特定的一件事,而是除了这一件事之外对其他的事毫无感觉。
早道日语网校国内最大的日语直播网校,随时随地,快学快用
关注早道日语微信号:izaodao或早道日语(蓝色头像)
关注早道日语微信编辑“文库”两字发送,即可获得:2天开口说日语精品课原价: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