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427-428 z448 工艺技术 2+10 无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28.35 KB
- 文档页数:3
水蜜桃乳酸菌发酵饮料稳定性的研究作者:陈晓华李建周符红荔卜娟杨倩倩陈娟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03期摘要:以水蜜桃为材料,通过乳酸菌发酵,进行了水蜜桃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通过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的检测,研究了水蜜桃汁与蒸馏水的配比、最佳发酵时间、稳定剂的选择等参数对产品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蜜桃原汁与蒸馏水的最佳配比为9︰1,最适发酵时间为7 h,复合稳定剂的最适添加量为海藻酸钠0.10%、羧甲基纤维素钠0.05%、食用明胶0.15%;以最优参数研制的水蜜桃乳酸菌发酵饮料黏度适当、口感协调、具较高的稳定性。
关键词:水蜜桃;发酵饮料;稳定剂;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S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03-0071-03水蜜桃Prunus persica(L.)是蔷薇科梅属桃亚属的落叶小乔木,其果实性味平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
水密桃中铁的含量约为苹果和梨的4~6倍,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
水蜜挑还有活血化瘀、平喘止咳、润肠通便、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等功效。
但是,水蜜桃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后的水蜜桃在常温下后熟软化速度较快,软化后将迅速腐烂变质[1-2]。
因此,对水蜜桃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意义重大。
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代谢产物能减轻胃酸分泌,对肠壁神经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促进人体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的蠕动,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可有效预防便泌[3];乳酸菌菌体在体内被分解后,其有效成分被机体吸收后,能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4];同时,乳酸菌还能分泌抗菌素,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例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分泌的保加利亚乳杆菌素就有明显的杀菌效果;此外,乳酸菌能够产酸、生香、脱异味,使乳酸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经乳酸菌发酵后的食品营养成分比发酵前显著增加,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5-6]。
鉴于水蜜桃不易储藏以及乳酸菌发酵的特征特性,把水蜜桃制作成水蜜桃发酵饮料不仅能解决水蜜桃的存储问题,还能充分发挥水蜜桃的营养和药理功效,提高水蜜桃的经济价值。
乳品研究稳定剂的复配对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罗玲泉(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武汉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40)摘 要 在对果胶、CM C (羧甲基纤维素)、PG A (藻酸丙二醇酯)3种稳定剂单体影响酸乳饮料稳定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 x -Behnken 设计进行稳定剂的复配。
试验结果表明,3种稳定剂在控制酸乳饮稳定性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2%、0.25%、0.25%;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6%、0.050%、0.055%,总的添加量为0.161%时,酸乳饮料的离心率得最小值为3.39%。
关键词 稳定剂,酸乳饮料,离心率,添加量第一作者:硕士,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8-01-22,改回日期:2008-06-27 酸性乳饮料是含乳饮料的一种,按照其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发酵型和调配型。
酸乳饮料属于发酵型酸性乳饮料,它是以鲜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发酵,然后经过适当的稀释和调配而制成。
酸乳饮料的pH 值一般在3.8~4.2,而乳蛋白中80%是酪蛋白,酪蛋白的等电点为4.6,因此酸乳饮料中的酪蛋白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分层和沉淀现象,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稳定性[1]。
工业上除了通过对原料奶、水质、工艺流程等进行相关控制以提高酸乳饮料稳定性外,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提高酸乳饮料稳定性的方法就是适当添加稳定剂。
常用于酸乳饮料的稳定剂单体有许多种,如CM C 、黄原胶、卡拉胶、果胶、PGA 等,但在酸乳饮料的实际生产中,往往使用复合稳定剂来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以便充分利用各种稳定剂单体之间的协同交互作用以减少稳定剂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避免某种稳定剂添加量过大而影响酸乳饮料的风味及口感[2]。
试验主要研究了果胶、CMC (羧甲基纤维素)、PGA (藻酸丙二醇酯)3种稳定剂单独添加时对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 x -Behnken 设计对这3种稳定剂进行适当复配,以确定它们最佳控制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复配方案。
固体饮料质量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固体饮料的原辅料、感官、理化等要求,给出了产品分类,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第3章定义的固体饮料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89.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8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GB5009.1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10789饮料通则GB/T21733茶饮料GB/T22224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酶重量法和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GB/T31121果蔬汁类及其饮料QB/T4221谷物类饮料QB/T4791植脂末QB/T5206植物饮料凉茶3术语和定义GB/T107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固体饮料solid beverage固体饮品用一种或几种食用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固态形式,供冲调或冲泡后饮用的饮料。
4产品分类4.1分类概述固体饮料按原料或产品特性进行分类,可分为风味固体饮料、果蔬类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茶类固体饮料、咖啡类固体饮料、植物固体饮料、植脂末、乳酸菌固体饮料。
4.2具体分类4.2.1风味固体饮料以食用香精香料、糖(包括食糖和淀粉糖等)、甜味剂、酸味剂、植脂末等一种或几种物质作为调整风味主要手段,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如果味固体饮料等。
4.2.2果蔬类固体饮料以水果、蔬菜(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和(或)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无糖饮料工艺规程1. 引言本规程旨在制定无糖饮料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稳定。
无糖饮料是指不含任何添加糖分的饮料,适用于对糖分摄入有限制要求的消费者群体。
2. 原料选择2.1 无糖饮料的主要原料为水、天然果汁、果胶、酸味剂、香料以及食用添加剂。
所有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由指定供应商提供。
2.2 原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品质、新鲜度和卫生条件。
每批原料到达生产场地前,都应经过质检部门的检验,并留存样品备查。
3. 生产工艺3.1 原料准备:根据生产计划,将所需原料准备充足,并按比例混合。
水应立即经过净化处理,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
3.2 混合操作:将准备好的原料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中应注意卫生操作,并避免交叉污染。
3.3 灌装:将混合好的饮料灌装到无菌瓶或罐中。
灌装设备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3.4 封装:对已灌装的饮料进行密封和包装,以防止外界污染和氧化。
4. 质量控制4.1 原料检验:每批原料到达生产场地后,都应进行外观、气味、口感以及卫生指标的检验,确保没有异常情况。
4.2 在线监测: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各项指标的在线监测,包括温度、pH值、含量等。
4.3 成品抽检:对每批生产的无糖饮料进行抽检,检验其外观、口感、气味以及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5. 贮存和运输5.1 贮存条件:无糖饮料应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存放区域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2 运输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和温度变化,以免影响产品的品质。
6. 备案和档案管理6.1 备案要求:无糖饮料的生产场地和生产设备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备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6.2 档案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检验结果应进行档案管理,包括原料收货记录、生产记录、质检记录等。
档案应妥善保存,方便日后查阅和追溯。
7. 安全和环保7.1 安全措施: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
蓝莓果汁乳酸菌饮料的工艺研究選育适合乳酸菌饮料发酵的菌种:嗜热乳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进行1∶1复配,经40℃、8小时发酵,pH值可达到4.1,滴定酸度可达到100°T左右;研究饮料制作工艺,采用高压均质处理和添加复合稳定剂CMC45%、黄原胶35%、藻酸丙二醇酯20%;产品配方的组合为白砂糖17%、蓝莓果汁0.6%、产品酸度0.40%、复合稳定剂0.30%。
标签:乳酸菌;蓝莓;饮料蓝莓果实是一种营养保健果品。
其营养含量非常丰富,其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花青苷、SOD、食用纤维以及矿质元素。
根据分析测定,每百克蓝莓鲜果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达163mg,蛋白质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12.3-15.3毫克,SOD5.39国际单位。
蓝莓含有较多的抗氧化植物性营养素,特别是花青素,因此,蓝莓的保健功效显著,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黄斑部退化和白内障等退化性眼疾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蓝莓也含有另一种抗氧化剂-鞣花酸,能够封锁促进癌症生成的新陈代谢管道。
蓝莓并含有丰富的果胶,这种可溶性的纤维可以舒缓腹泻和便秘;蓝莓所含的单宁酸,则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发炎症状。
本研究筛选的蓝莓果汁产自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保护区,由当地厂家制作成浓缩果汁,真空包装,冷藏贮运,保证品质及营养价值。
乳酸菌饮料是将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后,进行糖、酸比调配,口味酸甜可口,营养有益,深受青少年儿童喜爱。
本研究是将蓝莓与乳酸菌饮料保健功效有机结合,再结合先进杀菌工艺和灌装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可在常温下、无需冷链贮存,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市场销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蓝莓果汁:购买黑龙江大兴安岭产区。
全脂奶粉:蛋白质含量24%,购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
菌种: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和嗜热乳链球菌,公司自有。
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柠檬酸等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
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1.生产工艺流程2.A.发酵乳生产3.鲜牛乳→验收→净化→标准化→杀菌→高压均质→冷却→接种发酵→纯酸奶4.B.乳酵菌乳饮料生产5.糖和稳定剂干粉混合→搅拌溶解→杀菌→加入山梨酸钾和甜味剂→加入酸奶→加入酸味剂→加入香精→高压均质→灌装→(杀菌)→成品6.2.关键控制点7.关键点①:发酵乳的制作:A.原料奶收购。
刚收购鲜奶一般要求在5℃下低温保存,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牛奶酸度控制在16-18,细菌总数≤200000个/ mL,芽孢总数≤100个 /mL,耐热芽孢总数≤50个/ mL,嗜冷菌≤10 个/mL,体细胞数≤500000个/mL,密度(20℃/4℃)1.028~1.032 ,脂肪≥3.0g/100g;蛋白质≥3.0g/100g;乳糖≈4.5g~5.0g/100g,抗生素残留≤0.007IU/ml(0.004μg/ml)。
B.原料奶热处理。
对原料乳的热处理(90℃保持10分钟或95℃保持5分钟)主要有两个目的:杀死原料乳的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使原料乳中的蛋白质适度变性,增加蛋白质的持水能力,增加发酵乳的网状结构,同时还有利于发酵菌的利用。
C.菌种选择.对乳酸菌饮料的发酵剂一般选择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通常它的比例为1:1或2:1,杆菌不能占优势,否则酸度太强.D.发酵控制.目前常用菌种最适当生长温度为42-43℃,因此在接种前后奶的温度应控制在42±1℃(在活性乳加入发酵乳的温度应低于20℃)接种温度过低会使菌种的活化时间延长,发酵缓慢而且污染杂菌的机会增加,对发酵不利,接种温度过高不但会抑制菌种的活力而且可能杀死发酵菌影响甚至终止发酵。
菌种的接种量应该严格控制,接种量太大则发酵过快,不利发酵乳的风味完全形成和良好组织结构的构建,接种量太小,则发酵周期太长,污染杂菌的几率增加。
活性乳酸菌饮料标准活性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含有益生菌的功能性饮料,其主要成分是活性乳酸菌和果汁。
活性乳酸菌饮料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因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多种益处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确保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销售。
首先,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关的生产许可证,生产过程中应符合食品安全生产的标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原料选择和加工应符合相关标准。
活性乳酸菌饮料的主要原料是活性乳酸菌和果汁,这些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且在加工过程中应符合卫生标准,避免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另外,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包装和贮存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规定,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应符合标准要求。
生产工艺应科学合理,确保活性乳酸菌的数量和活性不受到破坏,保证产品具有益生菌的功能。
配方应经过科学论证,确保产品口感好、营养丰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活性乳酸菌饮料的销售和检测应符合相应标准。
销售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对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活性乳酸菌饮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确保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能够共同努力,确保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放心的产品。
北京市场活性乳酸菌饮料综合分析结果新鲜出炉墨菲【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年(卷),期】2015(0)8【摘要】3月25日,放心365"北京市商超渠道活性乳酸菌饮料综合评估报告暨2015年第二次放心食品目录发布会"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召开。
会上公布了调查到的北京市商超市场内所有品牌活性乳酸菌饮料中28个典型样品的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从安全和营养健康两方面做出评估。
安全方面重点关注乳品易出问题的铅、苯甲酸、黄曲霉毒素M1和亚硝酸盐;营养健康关注的是糖和活菌数。
分析结果的发布旨在帮助消费者对活性乳酸菌饮料有一个更为全面地认知,为其正确选购适宜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2页(P82-83)【作者】墨菲【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黑马VS千里马——北京乳酸菌饮料市场调查分析2.应用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猕猴桃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研制3.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北京市消防总队关于印发《北京市2018-2020年餐饮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4.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5.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社区商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京商生活字[2020]46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黄晓庆,司卫丽,张多敏,周雪松,曾建新
(广州合诚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530)
摘要:本文对一种无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CMCFH9用量为0.40‰、黄原胶用量为0.20‰、魔芋胶用量为0.20‰、刺槐豆胶用量为0.10‰、阿拉伯胶的用量为0.12‰时,产品的稳定性最好,且口感饱满滑顺。
关键词:无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稳定性
文章篇号:1673-9078(2012)4-427-428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an Active Lactobacillus Drink without Sucrose
HUANG Xiao-qing, SI Wei-li, ZHANG Duo-min, ZHOU Xue-song, ZENG Jian-xin
(Guangzhou Honsea Industry CO., Ltd, Guangzhou 510530, China)
Abstract:The stability of an active Lactobacillus drink without sucrose was studied in the paper. When the amounts of CMC, Xanthan gum, Konjac gum, Locust bean gum and Gum Arabic were 0.4‰, 0.20‰, 0.20‰, 0.10‰ and 0.12‰ respectively, the product was obtained with the highest stability and good taste.
Key words: no sucrose; active Lactobacillus drink; stability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而乳酸菌饮料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款无糖乳酸菌饮料,在保证糖尿病人健康的情况下,还能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但由于乳酸菌饮料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体系,如何在不加蔗糖的情况下还能解决产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易出现分层和蛋白质凝聚下沉等现象,成了关键的问题[2]。
本文主要研究了CMC、黄原胶、魔芋胶、刺槐豆胶、淀粉CR3020及几种磷酸盐对此无糖白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的影响,制备出了一种口感适中、营养丰富的无糖活性乳酸菌饮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鲜奶、木糖醇、麦芽糖醇、CMC、黄原胶、魔芋胶、刺槐豆胶、磷酸盐、CR3020,等。
1.2 工艺流程
1.2.1 发酵奶基制备
鲜奶→杀菌(90 ℃、5 min)→冷却(43 ℃)→接种→发酵(43 ℃、5 h)→冷却→破乳→冷藏备用
1.2.2 活性乳酸菌饮料制备
收稿日期:2012-01-31
基金项目:组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2009B080400050)
稳定剂、木糖醇、甜味剂等→加入90 ℃的水、水合15 min→冷却(室温)→紫外杀菌(15 min)→加奶基→剪切→调酸→均质→无菌罐装→冷藏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粘度CMC对产品稳定性及口感的影响
分别选取CMCFL100、CMCFH9、CMCFH1500、CMCFH3000进行实验,其添加量均为0.4%,四种CMC的粘度逐渐增高,成品总蛋白质含量为1.7%,研究不同粘度CMC对产品口感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型号CMC对产品口感及稳定性的影响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MC on the taste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duct
CMC种类口感稳定性(冷藏21 d)CMCFL100 口感清爽,偏水感,偏涩水析4 mm,沉淀3 mm CMCFH9 口感较清爽,略偏水感,偏涩水析3.5 mm,沉淀2 mm CMCFH1500 口感较稠,饱满,偏涩水析3 mm,沉淀2 mm CMCFH3000 口感过于粘稠,糊口,偏涩水析3 mm,沉淀2 mm
结果和口感,发现CMCFH9的沉淀与水析保持较好,稳定性变好,这是因为使用高粘度的CMC可以减少蛋白粒子与料液的密度差,也可以增加料液的粘度,从而达到稳定体系的作用[2]。
但是高的粘度会给产品带来不良的口感,并使饮料的各种风味难以很好的发挥。
且单靠增加CMC的用量难以保证蛋白均匀悬浮
427
428
于产品中,需要同时复配其他胶体才行。
因此,综合口感及稳定性考虑,确定CMCFH9为宜。
2.2 黄原胶的用量对产品稳定性及口感的影响
确定CMCFH9的用量为4‰,分别选取黄原胶的用量为0.1‰、0.15‰、0.2‰、0.25‰、0.3‰进行试验,不同黄原胶用量对产品口感及稳定性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黄原胶用量对产品口感及稳定性的影响
0.20 口感饱满,微涩 水析1 mm,无沉淀 0.25 粘稠、糊口,微涩 水析2 mm,无沉淀
0.30
粘稠、糊口,微涩
水析2 mm,略有凝胶,无沉淀
由表3可知,随着魔芋胶用量的逐渐增加,产品的水析与沉淀均逐渐降低,当魔芋胶的用量超过0.2‰后,产品的水析反而增多,这是因为随着魔芋胶用量
的增加,黄原胶与魔芋胶的协同增效作用增强,产生弱凝胶现象,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反而导致产品出现水析[4]。
且魔芋胶的添加对产品的涩感稍有改善,但不能完全消除。
因此,综合考虑,选取魔芋胶的用量为0.2‰。
2.4 刺槐豆胶用量对产品口感及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CMCFH9的用量为4‰,黄原胶用量为0.2‰,魔芋胶用量为0.2‰,分别选取刺槐豆胶的用0.04 口感饱满,微涩 无水析,无沉淀 0.08 口感饱满,涩感降低
无水析,无沉淀
0.12 口感饱满爽滑,无涩感 无水析,无沉淀 0.16 口感饱满爽滑,无涩感 无水析,无沉淀
0.20
口感饱满爽滑,无涩感 无水析,无沉淀
(下转第448页)
由表5可知,随着阿拉伯胶用量的逐渐增加,产品的口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涩感逐渐消失,当阿拉
伯胶的用量达到0.12‰,产品的涩感完全消失,产品饱满滑爽。
因此,选取阿拉伯胶得以用量为0.12‰。
3 结论
本文主要对一种无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当CMCFH9用量为0.40‰、黄原胶用量为0.20‰、魔芋胶用量为0.20‰、刺槐豆胶用量为0.10‰、阿拉伯胶的用量为0.12‰时,产品的稳定性最好,且口感酸甜适中,饱满滑顺。
参考文献[1]张柏青.乳酸菌及其发酵饮料[J].食品科学,1982,8:39-43
[2]晏志云,陈毓滢,周雪松.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几种胶体复配
对双蛋白活性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
技,2008,24(7):664-666
[3]王凤芳.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J].食品工业,2004,1:27-28
[4]赵谋明,叶林,李少霞,等.黄原胶与其它食品胶协同增效作
用及其耐盐稳定性的研究[J].食品发酵工业,1999,25(2):10-
14
[5]黄来发.食品增稠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