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格式:docx
- 大小:12.92 KB
- 文档页数:2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6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篇一第一课时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
上联是:课堂小天地。
(下联:天地大课堂)2、是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也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诗人孙友田先生去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
板书课题。
3、读一读课题,能读懂课题吗?读懂了什么?(在泛泛交流中抓住这几个要点:a、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是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b、对“课本”的已有认识。
c、题目是一种呼唤。
)通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猜想,让生泛泛而谈,唤起阅读期待。
师适时总结引导: a、大自然会是一本怎样的绿色课本,从中能收获到什么。
b、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c、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
)4、从题目中,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这真是个精彩的题目!那诗一定是更加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1)词与词组: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描绘、微风、相聚、苍劲、饱览、温馨、豪情、攀登、洋溢、胸襟、浩瀚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
(2)指名分节朗读。
6、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打开了这绿色的课本,你收获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本,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7、这真是一本五彩缤纷的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再次感受感受。
8、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1、上节课,我们一起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这课本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呢?(美)2、哦,美,美在哪里?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美?读读诗句,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扣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4、总结:同学们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还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
真是美不可言啊!下面就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其中的美。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篇一9月17日下午,我们年级组集体备课时,提出此课对于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把绿色大自然称为“课本”这一问时,认为有很大难度。
当时讨论结果是: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是大自然的生物呈现的颜色,然后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自觉保护大自然。
在第二天上课前,我又思考了一番,仍然没有清晰的思路。
教学时,检查了学生读书情况,了解到学生课前的准备还比较充分,初读情况良好。
在学生读题后,提出疑问:这本绿色课本上有什么知识?让我灵机一动,这样逐步展开教学:师:快速读课文,思考:你从诗歌里了解到大自然里有什么?生依次答出: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山水、微风、云锦、黄昏……师:这是同学们快速阅读后,所认识的大自然。
是啊,大自然中有万事万物。
我们来给它归归类。
(生依次答,师板书。
)师:看板书,想想大自然这本课本教给了我们什么?生:我们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我们了解到了它们对于我们是必不可少的。
师借机追问:由此,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生:我们要保护水资源、空气,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生:这课本告诉我们植物给我们美的享受,植物里的树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清凉的绿荫,我们要爱护树木。
生:对,我们要保护树木,不要乱砍乱伐,以免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生:现在,人们认为野生动物的肉香甜,都想吃。
破坏了生态平衡。
为此,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要保护动物。
………(师根据回答板书)师:对,大自然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让我们了解保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这是科学知识。
除此外,这万事万物还教会了我们什么?仔细阅读第二到四小节,睁大眼睛,开动脑筋,用心去读。
生:我知道,人要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只有往上走,视野才开阔。
正如古诗所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青山告诉我们要上进。
师点拨:正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对,这是大自然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还有哪些事物告诉我们什么?生:竹迎风而立,面对困难与挫折毫不屈服。
【导语】《去打开⼤⾃然绿⾊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光捕捉了⼤⾃然的奇趣妙景,以⽣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了⼤⾃然的绚丽多姿,⽽“去打开”的渴望⾃然也在情理之中。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新词,理解由⽣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通过诵读、想象等⽅式,⽤⼼感受语⾔⽂字,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浅显明了,形式短⼩活泼,富有⽣活情趣,易于接受。
学⽣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现代诗《去打开⼤⾃然绿⾊的课本》,你们想读⼀读吗? ⼆、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的⽔平。
(学⽣⾃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励和指点。
) 2.采⽤多种读的⽅式⿎励学⽣在课堂上展⽰⾃⼰的朗读⽔平,营造⼀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展⽰:学⽣选择⾃⼰喜欢的⼩节来读。
②⼩组展⽰:⼩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组⾃⼰决定,展⽰⼩组实⼒。
③男⼥⽣赛读:在⽐赛中激发学⽣读的兴趣,促进读的⽔平提⾼。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家是带着⾃⼰的情感在读了,下⾯我们以四⼈⼩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节尽情地再读⼀读,⽤⼼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感受。
最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读后感大全(六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读后感篇一说实话,教案的最终定稿是在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前十分钟,预约课之前一节课。
定稿之前的反反复复,我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
因为,之前星期四的推磨课上下来,师父刘红美老师给我的指导就是:课堂语言一定要多打磨,力求准确、恰当;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细致,做到“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为有源泉活水来’”;同时,自己的课堂提问一定要做到“送到学生口中”,要求明确。
鉴于推磨课的教训,在今天星期五的预约上,我力求改正自己的缺点,完美教案,力求取得更大的进步。
预约课上下来,奚校长的建议让我醍醐灌顶:平时,我过分注重课堂流程的外在表现形式,忽略了形式之下的实质性的知识的传授,忘记了学习的三维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奚校长说:现代小学生情感淡漠,看到美景不知道欣赏、看到关爱不知道珍惜,这就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悲哀,语文教学就应该在这个关键时候扛起大旗,肩负起激发学生情感的任务。
而我,就应该把这项任务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流程中,真真正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宗旨。
我想,以后不仅仅是推磨课或者预约课,就连常态课堂,我也应该注重精雕细琢和学生情感的激发,这样才能真正执行语文教学的宗旨,真正做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教学反思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首现代诗时,我紧抓课题关键词明确教学重点,尽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这篇文章是大自然美丽的呼唤,是祖国热情的呼唤。
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首现代诗时,我紧抓课题关键词明确教学重点,尽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读后感篇二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孩子们却从生动的诗句中不经意间体察到了“宽广的胸怀”“辽远的视野”“生命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也就在这种和谐的课堂里,学生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打开了大自然的课本,也打开了人生的课本。
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仿写
作者:文曲心
时间:2025-11-11
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仿写
啊,大自然真美!
苍翠挺拔的竹子、枝繁叶茂的大树、
五彩缤纷的花儿、四季常青的松柏……
你听,那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那是风从那儿走过;
你看,那硕果累累的果园,
那是大自然丰收的表情。
你听,那潺潺的溪流发出的声音,
那是在为大自然演奏;
你看,那翩翩起舞的蝴蝶,
那是在为大自然劲舞;
啊!我爱大自然!
大自然的美你永远也说不完;
因为这美是一张画不完的画卷,
这美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绿色课本!。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生字组词带拼音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生字组词带拼音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敞chǎng敞开敞亮,宽敞明亮,敞胸坦怀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芬fēn芬芳清芬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限xiàn无限限期,限制,局限,界限,权限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锦jǐn云锦锦标,锦旗,锦上添花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昏hūn黄昏昏暗,昏迷,昏乱,昏天黑地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耘yún耕耘除草:耘田,耘锄。
春耕夏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溢yì洋溢充满而流出来:溢流。
河水四溢。
充溢。
5装满昆虫的衣袋昆kūn昆虫昆剧,昆曲,昆仑山5装满昆虫的衣袋纺fǎng纺织纺纱,纺线,杭纺,棉纺5装满昆虫的衣袋察chá观察考察,察觉,侦察,察言观色5装满昆虫的衣袋骂mà责骂骂阵,叫骂,骂名,千古骂名5装满昆虫的衣袋毒dú中毒病毒,毒素,毒药,以毒攻毒5装满昆虫的衣袋垃lā垃圾垃圾桶5装满昆虫的衣袋圾jī垃圾垃圾桶5装满昆虫的衣袋殿diàn殿堂宫殿,殿试,殿军,佛殿6变色龙震zhèn震区震动,震撼,地震,震耳欲聋6变色龙筒tǒng笔筒筒子楼,邮筒,长筒靴6变色龙腹fù腹部腹泻,腹膜,腹背受敌,心腹之患6变色龙判pàn判决判案,判断,审判,判若两人6变色龙距jù距离距今,相距,行距,焦距6变色龙介jiè介绍中介,介意,介入,媒介6变色龙绍shào介绍绍兴,绍剧,绍酒6变色龙蕉jiāo香蕉芭蕉,美人蕉6变色龙棕zōng棕树棕色,棕熊,棕绳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描写大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气象万千。
5装满昆虫的衣袋1、多音字:可恶wù凶恶è恶ě心背bèi地里背bēi包记载zǎi 三年五载zǎi 载重zài 装载zài 正月zhēng 正zhèng在2、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孙友田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背诵指导:背诵这首诗时,首先我们要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其次,我们要展开想象,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基础上背诵;最后,理清课文层次结构,编写背诵提纲。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文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去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008-07-31。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沃野胸襟芬芳苍劲耕耘浩瀚绚丽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1)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
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
(2-5)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细读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第4、5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
(6)①齐读第6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注意:馨、襟、瀚、耘学生描红。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的空气()的绿阴()的眼睛()的翠竹()的松柏()的色彩()的果园()的风光()的大海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微课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教学此诗,试图凭借教材,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几首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生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
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生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鼓励和指点。
)
2、采用多种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营造一种
乐读的氛围。
①个人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
②小组展示:小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展示小组实力。
③男女生赛读:在比赛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大家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读了,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尽情地再读一读,用心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感受。
)
2、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究竟有着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奥秘,又带给我们多大的收获和欢乐?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欢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时可引导学生围绕“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交流,把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大家分享。
①第2节:可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想象“果园”的丰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场面。
②第3、4节:抓住“联欢”、“相聚”体会孩子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快乐;抓住“青山”、“绿水”的话语体会“自然”对孩子的启迪,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③第5节:引导学生想象“片片云锦”、“阵阵微风”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生活之乐,并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四、朗读全诗,总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完了全诗,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