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_27基本金融工具
- 格式:pptx
- 大小:545.29 KB
- 文档页数:41
自我测验:判断正误题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1.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收入等于支出,因为卖者的收入必定对于买者的支出。
2.一个苹果的生产对GDP的贡献大于一只金戒指的生产,因为食物本身是生活必需品。
3.如果木材林地把1000美元木材出卖给木匠,木匠用木材盖了一个以5000美元出售的房子,则对GDP的贡献是6000美元。
4.一个人均GDP高的国家通常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都高于人均GDP低的国家。
5.如果2003年的名义GDP大于2002年的名义GDP,实际产量必定增加了。
6.如果美国的GDP大于美国的GNP,那么,外国人在美国生产的大于美国居民在世界各国的生产。
7.工资是转移支付的一个例子,因为是从企业到工人的转移支付。
8.在美国,投资是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9.名义GDP用现期价格去评价产量,而实际GDP用不变价格去评价产量。
10.在2002年生产的一辆新汽车在2003年第一次出售,应该计入2003年的GDP,因为当它第一次出售才作为一种最终产品。
11.当芝加哥市购买了一座新教学楼时,GDP中投资的组成部分增加了。
12.当GDP减少时便出现了衰退。
13.折旧是经济设备和建筑物磨损的价值。
14.尽管香烟的税收是1美元,但GDP中香烟应该按每包3.5美元的价格评价,因为买者每包页脚内容1支付了3.5美元。
15.国民净产值总是大于一国的总收入,因为有折旧和税收。
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6、正确;7、错误;8、错误;9、正确;10、错误;11、错误;12、正确;13、正确;14、正确;15、错误。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1.CPI包括进口照相机价格上升但GDP平减指数不包括。
2.CPI中包括了美国军方购买的直升飞机价格的上升。
3.由于汽油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更多地骑自行车并更少地开车,CPI往往低估了生活费用。
4.钻石价格上升对CPI的影响大于食品价格同样百分比的上升,因为钻石极为昂贵。
金融学基础原理金融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政策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金融学,需要对其基础原理进行学习和理解,本文将着重介绍金融学基础原理,以期为初学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不同。
比如,今天的100元明天可能只相当于90元,因为货币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而不断贬值。
了解时间价值是金融学的基础,对于计算应收、应付账款,评估贷款利息和未来现金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风险和回报风险和回报是金融学的两个重要概念。
回报是指相关的利润或收益,而风险是投资者预期的损失的度量。
在金融学中,投资者通常倾向于选择较低的风险形式的投资,因为较低的风险意味着较低的损失风险。
然而,较低的风险往往伴随着较低的回报,因此,投资者也需要在风险和回报之间做出权衡,以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投资。
三、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是金融学的两种基本证券类型。
股票是指对公开公司的部分拥有权,而债券是指投资者向公司或政府提供资金的证券形式。
股票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和较高的回报,而债券通常具有较低的风险和较低的回报。
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和债券之间进行选择,以寻找最佳的投资组合。
四、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学的重要部分,它是交易各种金融工具的场所。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几种。
在金融市场上,交易者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展示自己情况并促进交易的各种信息。
五、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央行制定并实施的。
通常,货币政策的目的是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持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水平。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实现这一目的。
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对金融市场和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六、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企业制定预算,以决定是否要进行某项投资的方法。
在资本预算中,企业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包括资本成本、预期收益率、风险水平和市场环境等。
通过资本预算,企业可以决策哪些项目应予以优先考虑或被驳回。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8/2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
2. 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3. 引导学生运用上述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和进行课外科技活动。
六、适用学科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经济学十大原理(2学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市场如何运行(2学时)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供给与需求(1):市场如何运行●弹性及其应用(2学时)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应用●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2学时)价格控制税收●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2学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市场效率赋税的无谓损失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随税收变动而变动●应用:国际贸易(2学时)贸易的决定因素贸易的赢家和输家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外部性(2学时)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2学时)不同类型的物品公共物品公有资源●生产成本(2学时)什么是成本生产与成本成本的各种衡量短期与长期成本●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学时)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垄断(2学时)产生垄断的原因垄断者如何做出生产与定价决策垄断的福利代价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价格歧视●寡头(2学时)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博弈论与合作经济学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垄断竞争(2学时)有差别产品的竞争广告●生产要素市场(2学时)劳动需求劳动的供给劳动市场的均衡其他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收入与歧视(2学时)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歧视经济学●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学时)不平等的衡量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减少贫困的政策●一国收入的衡量(2学时)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GDP的组成部分实际GDP与名义GDPGDP与经济福利●生活费用的衡量(2学时)消费物价指数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生产与增长(2学时)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生产率:作用及决定因素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学时)美国经济中的金融结构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可贷资金市场●基本金融工具(2学时)现值: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管理资产评价●失业与自然率(2学时)失业的确认寻找工作最低工资法公会和集体谈判效率工资理论●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2学时)古典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的代价八、教学方法本课程和理论性较强,但其应用性十分突出,为加深对原理的认识,教学必须注重案例的学习和研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布置学生查资料,组织有关专题讲座。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货币与金融的经济学原理货币与金融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货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介质,还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货币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变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货币和金融的经济学原理。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经济学原理货币是一种广泛认可并可被用作交换媒介的资产,它充当的是市场交换中的媒介,帮助商品之间进行交换。
货币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双重巧合问题,即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来协调不同的需求和供给。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功能从单纯的交换媒介扩展到储值和计量单位上。
货币数量的稳定性可以使其成为长期储蓄的工具。
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作用可以使商品的价值量精确地计算出来。
货币的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描述货币供给和物价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
根据货币数量的理论,货币的供应量是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
因此,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物价水平也会随之上升。
货币数量论引起了许多质疑,因为它忽略了其他因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例如价格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此外,货币数量论的基础假设也面临批判,即假设货币供应是固定不变的。
货币政策的制定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通过监管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发展的措施。
货币政策的两大目标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来实现的。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政府可以对经济进行控制。
央行是决策货币政策的机构。
经过分析和评估,央行会制定一项宏观政策以实现政策目标。
央行可以调整利率,影响借贷和融资成本。
它还可以通过直接购买国债等措施来增加货币供应量。
金融市场的经济学原理金融市场是指个人和机构在其中进行筹资、投资、交易和管理风险的市场。
金融市场的作用是使资金从安全性或流动性高的领域向风险更高的领域流转。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市场,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和短期借贷。
资本市场是长期金融市场,包括证券等的买卖和长期债券的发行。
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金融学是研究资金流动、投资和融资以及与此相关的决策、市场和机构的学科。
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资本市场、银行与货币市场等。
一、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金钱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
根据时间价值的原理,同样的金额,现在拥有的价值高于将来拥有的价值。
这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金钱可以投资或用于消费,如果将钱现在投资,会产生收益,而如果将来再拿到同样的金额,就无法享受这些收益。
因此,金融决策中要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
二、风险与收益风险与收益是金融学中不可分割的概念。
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同的投资项目可能带来不同的收益和风险。
一般来说,高风险往往伴随高回报,而低风险则对应较低的回报。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做出决策。
在金融市场中,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原理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它是企业和个人进行融资和投资的场所。
资本市场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两个主要部分。
股票市场是指买卖股票的场所,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证明,投资者通过购买公司的股票来获得对公司未来利润和决策的权益。
债券市场是指买卖债券的场所,债券是一种借贷工具,企业或政府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来获得债务人承诺的利息和本金偿还。
四、银行与货币市场银行与货币市场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是金融机构,提供存款、贷款、汇款、信用卡等业务。
货币市场是一种短期资金市场,用于满足企业和政府的短期资金需求。
货币市场的主要工具包括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和银行同业存款等。
银行和货币市场在资金流动和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结: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涵盖了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资本市场、银行与货币市场等方面。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做出合理的金融决策和投资是至关重要的。
第27章 金融学的基本工具一、现值: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1.现值与终值(1)现值是用现行利率产生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
(2)终值是在现行利率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
2.贴现与复利(1)贴现是寻找一定量未来货币现值的过程。
(2)复利是将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
终值的计算公式为:()1n n FV PV i =+式中:FV n ——复利终值;PV ——复利现值;i ——利息率;n ——计息期数。
在上述公式中,()1ni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可以写成,i n FVIF ,因此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n i n FV PV FVIF =⋅3.70规则70规则是指,如果某个变量每年按x%增长,那么大约在70/x 年以后,该变量翻一番。
二、风险管理1.风险厌恶(1)含义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指不喜欢不确定性。
风险厌恶意味着人们不喜欢坏事发生在他们身上,也意味着他们对坏事的厌恶甚于对可比的好事的喜欢。
(2)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图27-1的效用函数表示效用如何取决于财富。
随着财富的增加,效用函数变得平坦,这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性质。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失去1000美元损失的效用大于赢得1000美元获得的效用。
因此,人们是风险厌恶者。
图27-1 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2.保险市场(1)保险是集合同类危险聚资建立基金,对特定的危险后果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财务转移机制。
保险合约的一般特点是,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保险费,作为回报,保险公司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对保险人进行赔偿。
从整个经济的角度看,保险的作用并不是消除生活中固有的风险,而是更有效地分摊风险。
(2)保险市场受到制约其分摊风险能力的两类问题的困扰:①逆向选择:高风险的人比低风险的人更可能申请保险,因为高风险的人从保险的保护中获益更大。
②道德风险:人们在购买保险之后,对他们谨慎从事以规避风险的激励小了,因为保险公司将会补偿大部分损失。
经济学原理知识: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构成,以及不同组成部分的作用金融体系是指由不同的金融机构、市场、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一种针对金融市场的体系,是市场经济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代的金融体系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主要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类。
货币市场主要是指短期的金融市场,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借贷,以及国债、银行承兑汇票等短期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
资本市场则主要是指长期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商品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作用是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融资和投资的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各种金融工具,帮助企业进行融资和扩展业务,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机构,它们的作用是向客户提供贷款、存款和支付服务等。
保险公司则提供保险服务,收取保费,并为客户提供赔偿。
证券公司则提供证券的发行、交易和托管等服务。
金融机构的作用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投资和资金调配,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指各国家政府的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组织主要是指IMF、世界银行和WTO等。
金融监管机构则主要是指银行监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和保险监管机构等。
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是监督和管理金融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金融制度和政策金融制度和政策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货币政策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利率调控、外汇管制和货币供应调整等。
财政政策则主要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政策等。
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作用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讲,金融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由不同的组成部分和机构所构成。
每个组成部分和机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动、相互依存的金融体系。
同时,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机构来协调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