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疫苗组成分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5
菌苗、疫苗、外毒素、类毒素、内毒素、抗毒素、凝集素、干扰素各有何区别?菌苗是人类为了预防疾病用某种疾病的致病细菌,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后制成的能够预防这种疾病的细菌制剂,如百日咳菌苗、流脑菌苗等。
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减毒活菌苗、死菌苗、纯化菌苗和亚单位菌苗等。
疫苗是人类为了预防疾病,用某种疾病的病毒或立克次体等经过培养,减毒或灭活等方式处理后制成的能够针对这种疾病起到预防作用的生物制剂。
疫苗也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纯化疫苗、血源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如乙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类毒素是人类了预防疾病,用某种疾病的致病菌所产生的毒素经解毒、加工精制而成的制剂。
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这三种都是免疫抗毒,都可以预防某种疾病用,国际上把这三种制剂统称为疫苗。
外毒素:是活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并扩散到环境中,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蛋白质类物质,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被破坏,毒性和抗原性强。
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加入0.30.4%的甲醛处理,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性的制剂,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等。
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抗毒素是用某些疾病的致病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类毒素及毒素等免疫抗原注射到人体或动物体内,使人体或动物体内产生针对这些疾病的免疫血清,经分离、加工精制而成的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等。
是一种机体经感染而产生的能中和相应外毒素毒害作用的抗体。
抗毒素注入机体后,能对相应的外毒素产生免疫,这种免疫是被动获得的,免疫力产生快,消失也快,故抗毒素一般不适于作预防用,而用于对已发病患者的治疗。
凝集素:是一类能够识别特异性糖,并与之非共价结合的蛋白或糖蛋白。
凝集素实质上也是抗体,它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干扰素:是病毒入侵机体后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其化学本质是低分子糖蛋白。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几种疫苗介绍作者:李晨光,刘江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6期李晨光1,刘江涛2(1.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畜牧兽医局051430;2.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兽用生物制品供应站050000)马立克氏病是鸡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
1 鸡马立克氏病CA126细胞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CA 126细胞活疫苗是采用火鸡疱疹病毒( HVT) FC 126株制备的一种马立克氏病细胞结合性活毒疫苗。
每头份疫苗含火鸡疱疹病毒( HVT) FC 126株不少于1000 PFU。
本疫苗是由内含冻干细胞悬液并保存于液氮罐中的疫苗安瓶和内含稀释液并置室温的小瓶组成。
由于在制造过程中曾使用庆大霉素,成品中可发现微量庆大霉素。
免疫程序:1日龄雏鸡颈背侧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每只鸡0.2mL。
注意事项: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对于减少疫苗接种后1周内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极为重要:接触液氮和极低温度下的物品应注意安全防护,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接触液氮和取放疫苗;仔细操作,避免疫苗污染手、眼睛和衣服;除非有特殊说明,本疫苗不得与其他疫苗混合使用;疫苗配制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否则废弃;接种时,稀释后的疫苗溶液应置冰浴中不断转动混匀。
2鸡马立克氏病CA126+SB1双价细胞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CA126 +SB1双价细胞活疫苗是采用火鸡疱疹病毒( HVT) FC 126株和鸡疱疹病毒SB1株制成的马立克氏病细胞结合性双价活毒疫苗,每头份疫苗至少含FC 126株和SB1株各1000PFU。
本疫苗是由内含冰冻细胞悬液并保存于液氮罐中的疫苗安瓿和内含无菌稀释液并置室温的小瓶组成。
制造过程中曾使用庆大霉素,成品中可发现微量庆大霉素。
适用于预防超强毒马立克氏病( vvMD),和一般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接种。
免疫程序:1日龄雏鸡颈背侧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每只鸡0.2 mL。
五联疫苗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五联疫苗是一种集合了五种疫苗成分的疫苗,其组成成分包括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百白破疫苗、白喉细胞毒素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这种疫苗集中了五种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并减少因疾病引起的病例和死亡率。
五联疫苗的疫苗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
首先,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百白破疫苗、白喉细胞毒素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这五个成分分别经过培养、提取、杀死活菌、灭活毒素等步骤进行处理。
然后,将处理后的每种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疫苗液的调制。
最后,将调制好的疫苗液进行灌装、密封和灭菌,最终得到成品五联疫苗。
五联疫苗的工艺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通过集合多种疫苗成分的方式,能够提高疫苗接种的便利性和接种率,从而更好地阻断疾病传播链。
其次,五联疫苗的工艺相对成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相对较好,确保了疫苗的安全有效性。
此外,五联疫苗能够同时预防多种疾病,减少了接种次数和接种时间,降低了家长和孩子的接种负担。
对于五联疫苗的应用前景来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五联疫苗有望成为未来疫苗接种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常见疾病,并减少相关疫苗接种数量,降低了接种的复杂性和风险。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传染病风险的提高,五联疫苗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因此,五联疫苗的工艺研究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阐述五联疫苗的工艺:1. 五联疫苗的意义:首先介绍五联疫苗在疫苗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其在预防传染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2. 五联疫苗的组成:对五联疫苗的组成成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包含的哪些疫苗成分,以及每种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3. 五联疫苗的工艺优势:此部分将重点探讨五联疫苗在生产工艺方面的优势,比如使用的先进技术、生产效率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的改进等。
名称:肺炎疫苗(纽莫法)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商品名:纽莫法英文名:Pneumococcal Vaccine,Polyvalent汉语拼音:23Jia Feiyanqiujun Duotang Yimiao本品的主要组成成分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表1.本品所含有的23种肺炎球菌荚膜型Danish命名法肺炎球菌类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这些血清型经常引起耐药性肺炎球菌感染[性状]本品为澄清无色溶液。
[药理毒理]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肺炎、菌血症、脑膜炎和中耳炎的重要病因。
肺炎球菌的耐药性菌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越来越常见。
在某些地区,多达35%的肺炎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耐药。
许多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也耐药(如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广谱头孢菌素),因而突出了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重要性。
本品是供肌肉或皮下注射用的无菌、液体疫苗。
它由经高度纯化的23种最流行或侵袭力最强菌型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混合物组成,其中包括导致美国儿童和成人耐药性的肺炎球菌侵入性感染最常见的6种血清型(见表1)。
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这种23价疫苗至少包括了90%的肺炎球菌血分离株和85%的通常无菌部位肺炎球菌分离株。
本品是按照默克研究所开发的方法产生的,每支0.5ml剂量的疫苗含有每种类型多糖各25微克,这些多糖溶解于含有0.25%苯酚防腐剂的等渗生理盐水溶液中。
流行病学在美国,肺炎球菌感染每年导致约40,000例死亡。
据估计,美国每年至少发生500,000例肺炎球菌性肺炎;在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性病例中,肺炎球菌感染约占25-35%。
美国每年估计有50,000例肺炎球菌性菌血症。
一些研究表明,每年菌血症的总发生率约为15至30例/100,000人,65岁和65岁以上人群中约为50至83例/100,000人,而两岁以下儿童中为160例/100,000人。
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均用于传染病的预防。
包括疫苗、类毒素和γ-球蛋白三类。
疫苗是由细菌或病毒加工制成的。
过去中国生物制品界和卫生防疫界习惯将细菌制备的称作菌苗,病毒制备的称作疫苗,有的国家将二者都称作疫苗。
类毒素也可称作疫苗。
疫苗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
①灭活疫苗。
制备过程是先从病人分离得到致病的病原细菌或病毒,经过选择,将细菌放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收获大量细菌,再用物理或化学法将其灭活(杀死),可除掉其致病性而保留其抗原性(免疫原理);病毒只能在活体上培养,如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复制增殖,从这些培养物中收获病毒,灭活后制成疫苗。
②活疫苗。
指人工选育的减毒或自然无毒的细菌或病毒,具有免疫原性而不致病,经大量培养收获病毒或细菌制成。
活疫苗用量小,只需接种一次,便可在体内增殖而达到免疫功效,而灭活疫苗用量大,并且需接种2~3次方能达到免疫功效。
二者各有优缺点。
现在,疫苗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制备,主要用于尚不能用人工培养的细菌或病毒。
外毒素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称为外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称为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
接种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保持不患相应疾病。
γ-球蛋白是血液成分之一,含有各种抗体。
人在一生中不免要患一些疾病,病愈后血液中即存在相应抗体,胎盘血也是一样。
有些传染病在没有特异疫苗时,可用γ-球蛋白作为预防制剂。
现今给献血人员接种某些疫苗或类毒素,从而产生高效价抗体,用其制备的γ-球蛋白称特异γ-球蛋白,如破伤风、狂犬病、乙型肝炎特异γ-球蛋白。
有人认为γ-球蛋白是“补品”而当作保健品用,这是不对的。
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疫苗。
2.DNA疫苗。
3.已上市销售疫苗变更新的佐剂,偶合疫苗变更新的载体。
4.由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为纯化或者组份疫苗。
人用疫苗总论1 概述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或其组成成分、代谢产物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相应疾病的生物制品。
疫苗接种人体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使人体获得对相应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
本总论所述疫苗系指用于传染病预防的人用疫苗,按其组成成分和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类型。
1.1 灭活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培养、增殖,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如百日咳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等。
1.2 减毒活疫苗是指采用病原微生物的自然弱毒株或经培养传代等方法减毒处理后获得致病力减弱、免疫原性良好的病原微生物减毒株制成的疫苗,如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等。
1.3 亚单位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培养后,提取、纯化其主要保护性抗原成分制成的疫苗,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亚单位疫苗等。
1.4 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是指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重组到细菌(如大肠杆菌)、酵母或细胞,经培养、增殖后,提取、纯化所表达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的疫苗,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等。
1.5 其他类疫苗由不同病原徼生物抗原混合制成的疫苗为联合疫苗,如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由同种病原微生物不同血清型的抗原混合制成的疫苗为多价疫苗,如A群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由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组分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制成的疫苗为结合疫苗,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本总论是对人用疫苗生产及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具体品种还应符合本版药典各论的要求。
2 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2.1 全过程质量控制疫苗是由具有免疫活性的成分组成,生产过程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及种类各异,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工艺环节以及使用的每一种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并制定其可用于生产的质量控制标准;应制定工艺过程各中间产物可进人后续工序加工处理的质量要求,应对生产过程制定偏差控制和处理程序。
名称:肺炎疫苗(纽莫法)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商品名:纽莫法英文名:Pneumococcal Vaccine,Polyvalent汉语拼音:23Jia Feiyanqiujun Duotang Yimiao本品的主要组成成分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表1.本品所含有的23种肺炎球菌荚膜型Danish命名法肺炎球菌类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这些血清型经常引起耐药性肺炎球菌感染[性状]本品为澄清无色溶液。
[药理毒理]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肺炎、菌血症、脑膜炎和中耳炎的重要病因。
肺炎球菌的耐药性菌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越来越常见。
在某些地区,多达35%的肺炎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耐药。
许多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也耐药(如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广谱头孢菌素),因而突出了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重要性。
本品是供肌肉或皮下注射用的无菌、液体疫苗。
它由经高度纯化的23种最流行或侵袭力最强菌型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混合物组成,其中包括导致美国儿童和成人耐药性的肺炎球菌侵入性感染最常见的6种血清型(见表1)。
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这种23价疫苗至少包括了90%的肺炎球菌血分离株和85%的通常无菌部位肺炎球菌分离株。
本品是按照默克研究所开发的方法产生的,每支0.5ml剂量的疫苗含有每种类型多糖各25微克,这些多糖溶解于含有0.25%苯酚防腐剂的等渗生理盐水溶液中。
流行病学在美国,肺炎球菌感染每年导致约40,000例死亡。
据估计,美国每年至少发生500,000例肺炎球菌性肺炎;在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性病例中,肺炎球菌感染约占25-35%。
美国每年估计有50,000例肺炎球菌性菌血症。
一些研究表明,每年菌血症的总发生率约为15至30例/100,000人,65岁和65岁以上人群中约为50至83例/100,000人,而两岁以下儿童中为160例/100,000人。
如何正确认识和正确使用疫苗---------渔汛1、什么是疫苗,它与药物有什么不同?答: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病原生物或其抗原性物质经过灭活或弱毒处理后,所制成的用于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与药物的区别是:(1)药物主要用于患病的人和动物,而疫苗主要用于健康人和动物。
(2)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或减轻疾病,而疫苗主要通过免疫机制预防疾病。
(3)药物大多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品,而疫苗均为生物制品。
2、什么是灭活疫苗,什么是弱毒疫苗?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
失去传染能力和活性的疫苗。
灭活疫苗即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
弱毒疫苗又称活疫苗。
是用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丧失致病力,但仍能保持免疫原性的活菌制成的疫苗。
它们最根本的区别一个死的生物,一个是活的生物。
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初次接种不产生具有强保护作用的免疫,仅仅是“初始化”。
必须接种第二次或第三次后才能产生强保护性抗体。
它引起的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很少引起细胞免疫。
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我们国家目前生产的兔用疫苗都是灭活疫苗。
没有弱毒疫苗。
3、疫苗都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疫苗中除了有一定量的菌(毒)蛋白抗原以外,还有灭活剂(福尔马林)、稳定剂(脱脂牛奶)防腐剂、和佐剂。
佐剂主要是用于刺激免疫,提高免疫效应。
4、普通疫苗与蜂胶苗有什么区别?使用哪一种疫苗效果更好?答:普通疫苗与蜂胶苗都是用传统方法生产的灭活疫苗。
它们最主要的区别一个是用氢氧化铝胶作为佐剂,一个用蜂胶做为佐剂。
佐剂是一种免疫增强剂。
这两种佐剂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
相对来说,前者工艺成熟,性能稳定。
但在动物体内不易分散吸收,常在注射的局部出现肿块,甚至红肿、发炎、化脓溃烂。
预防主治系列-疾病控制-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预防接种[单选题]1.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A.胎盘球蛋白B.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C(江南博哥).丙种球蛋白D.抗毒素E.乙型肝炎疫苗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
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单选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2小时内使用C.由于精三联是精制疫苗,不需要在使用前摇匀D.皮内注射应与注射面成30°角E.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正确答案:A[单选题]4.疫苗的分类方法中属于按性质划分的是()。
A.减毒活疫苗B.多价疫苗C.提纯疫苗D.液体疫苗E.单价疫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疫苗的分类:①按性质划分,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②按成分划分,可分为普通疫苗、提纯疫苗;③按剂型划分,可分为液体疫苗、冻干疫苗;④按品种划分,可分为多价疫苗、单价疫苗;⑤按使用方法划分,可分为注射用、口服用、喷雾用;⑥按含吸附剂划分,可分为吸附疫苗、非吸附疫苗。
[单选题]5.使人群易感染性降低的因素()。
A.免疫人口的死亡B.免疫规划C.易感人口的迁入D.新生儿增加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使人群易感染性降低的因素有:免疫规划、传染病流行、隐形感染。
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的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
[单选题]6.下列哪项属于一级预防内容?()A.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B.为预防遗传病儿的出生而终止妊娠C.筛检D.普查E.用特效药物治疗疾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如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加强锻炼、心理调整等。
简述疫苗的基本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由多种成分组成。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疫苗的基本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
1. 病原体抗原:病原体抗原是疫苗的核心成分,它可以是病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部分或全体。
疫苗中的病原体抗原经过处理,使其具有免疫原性但不具有致病性,用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当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抗原并产生抗体或激活细胞免疫,从而形成免疫记忆,以便在真正感染时迅速应对。
2. 辅助剂:辅助剂是疫苗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辅助剂有:(1)佐剂:佐剂能够增加疫苗中的抗原浓度,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在时间,从而提高免疫应答的效果。
常见的佐剂有氢氧化铝、磷酸铝盐等。
(2)调节剂:调节剂能够调节疫苗的pH值和渗透压,保持疫苗的稳定性。
常见的调节剂有糖、氨基酸等。
(3)防腐剂:防腐剂能够抑制疫苗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疫苗的保质期。
常见的防腐剂有苯酚、酚类化合物等。
3. 辅助成分:除了病原体抗原和辅助剂外,疫苗还可能包含一些辅助成分,用来增强疫苗的稳定性和效果。
常见的辅助成分有:(1)稳定剂:稳定剂能够保护疫苗中的活性成分,防止其失活或降解。
常见的稳定剂有蔗糖、甘油等。
(2)缓冲剂:缓冲剂能够调节疫苗的pH值,使其适应生理环境。
常见的缓冲剂有磷酸盐缓冲液、乙酸缓冲液等。
(3)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防止疫苗中的成分氧化,保持其活性。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等。
疫苗的基本成分包括病原体抗原、辅助剂和辅助成分。
病原体抗原是疫苗的关键成分,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辅助剂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辅助成分则用来增强疫苗的稳定性和效果。
这些成分的合理组合,可以让疫苗在预防传染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兽医生物制品学»试题标准答案一、简述常规疫苗的种类、特点答:常规疫苗主要分为两大类:灭活疫苗和活疫苗1.灭活疫苗:是将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其失去感染性或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接种机体后能产生自动免疫,预防疫病的一类生物制品。
一般由标准强毒或免疫原性优良的弱毒株作为菌(毒)种制成。
优点:①安全,不存在反组反强、散毒、从而造成新疫源的危险。
②易于保存、运输,不需要低温保存及特殊的运输条件。
③疫苗稳定,便于制备多价或多联苗。
④对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不敏感。
缺点:①产生免疫力慢,不适宜用于紧急接种,由于灭活苗不能在体内增殖和复制,所以产生免疫力慢,接种后2—3周,不适宜紧急预防。
②免疫途径受限制,一般必须注射。
③不加佐剂的灭活苗免疫效果较差,免疫期短。
原因:由于灭活过程的影响,抗原成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④不产生后部免疫;主要激发体液免疫,引起细胞介导免疫的能力较弱。
⑤用量大、价格较贵。
(2)活苗:是利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筛选出的自然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弱毒株对原宿主动物丧失治病力,或只因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遗传特性。
优点:①产生免疫力快。
②可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免:③可引起较为全面的免疫应答反应:④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
缺点:①具有毒力返强、返祖的危险性:②部分疫苗存在着残余毒力问题:③存在不同抗原间及母源抗体的干扰问题:④要求在低温、冷暗条件下运输、储存;⑤疫苗污染的危险: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其它病毒的污染。
二、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有何不同?答:单价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
单价苗对单一血清型病原体所致的疾病有免疫保护功能。
但在有多种血清型病原体所致的疾病中仅对相应型有保护作用,而不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安全有效的免疫保护。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的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培养物而制备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