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剂量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狂犬疫苗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分析一、狂犬疫苗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肌内注射,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
每剂0.5ml或1.0ml(具体参照产品规格或产品说明书)。
分析二、人用+宠物用双管齐下,助力狂犬病防控我国对狂犬病的防控,至今已有30年。
2014年,康华生物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获批上市,开启了我国国产狂犬病疫苗的人源新时代。
HDCV在免疫效果和起效速度方面优势明显,免疫持续时间可达10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适用全人群(包括儿童、老人及孕妇),被视为预防人类狂犬病的金标准疫苗。
此次启动的中国宠物狂犬病疫苗现状调研项目将覆盖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店,通过调查每年接种疫苗的犬、猫数量,以及宠物主人对于为犬和猫接种疫苗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以期为狂犬病控制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参考,促进行业发展。
据透露,未来还将推出新一代、高标准、引用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技术的宠物狂犬病灭活疫苗,配合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从人用和宠物用两个方向加强狂犬病的防控。
在中国,狂犬病(Rabies)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5-2018年更是导致每年几百人死亡,超过95%的人类狂犬病病例来源于患狂犬病的狗。
虽然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但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ABV)在我国现行动物库内的循环和分布并不清楚。
三、狂犬疫苗行业市场格局2021年中国城镇家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
整个城镇犬猫市场的规模达到2490亿,同比增长20.6%,比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8个百分点。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宠物市场增量空间仍较大。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养宠家庭为10%,宠物数量高达2.5亿只,其中猫与狗占大部分。
对比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日本的宠物渗透率分别高达68%、52%、40%、28%,中国宠物渗透率仅6%。
疫苗接种部位、途径编号
疫苗接种部位、途径编号
1、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
2、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
3、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
4、
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5、
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
6
、右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
7、 8、
9、口服
预防接种证接种部位填写:左三角肌、右三角肌疫苗接种部位、途径编号
1、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
2
、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
3
、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
4、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
5、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
6、右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
7、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8、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9、口服预防接种证接种部位填写:左三角肌、右三角肌。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表
疫苗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
/剂次乙肝疫苗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10μg 卡介苗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
脊灰疫苗口服1粒
百白破疫苗(无细胞
百白破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白破疫苗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麻风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麻腮风疫苗
(麻腮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A群流脑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 A+C流脑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00μg/0.5ml 甲肝减毒活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 水痘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B性流感嗜血杆菌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
23价肺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甲乙肝联合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 狂犬病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或1.0ml
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2023
年版)
一、引言
本文档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
该程序表旨在指导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实施疫苗儿童接种工作时的操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二、程序表内容
下面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具体内容:
1. 出生时
- 听证时间: 出生后 12 小时内
- 接种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
- 备注: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2. 月龄接种
- 对象: 凡出生的婴儿
- 接种项目:
- 2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第一剂次
- 3 月龄: 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4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备注: 接种间隔时间需符合国家免疫规划要求
3. 岁月接种
- 对象: 一岁至六岁儿童
- 接种项目:
- 1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一剂次
- 3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二剂次
- 6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强化免疫
- 备注: 接种时间需根据接种记录及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安排
三、总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提供了清晰的
接种时间和项目安排。
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按照该程序表的要求,正确实施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儿童免疫健康。
*注意:程序表中的接种项目和时间仅为示例,请根据具体情
况和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调整。
*。
疫苗名称接种对象作用和用途接种部位途径接种针次间隔接种禁忌症注意事项接种反应卡介苗新生儿,未接种过卡介苗儿童预防结核病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注射一针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它皮肤病者不予接种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2个月龄以上的儿童预防脊髓灰质炎口服2月龄开始,第一年连续口服3次,每次间隔4~6周。
4岁加强免疫1次。
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及孕妇忌服只供口服,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食物中服用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个月~6周岁儿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共注射三次,每针间隔4至6周,18至24个月后加强一针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抽风史者禁用。
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有异物、安瓿有裂纹、制品曾经冻结、标签不清和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
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注射本品一般无反应,有的接种部位有轻度红晕、痒感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行消退,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麻疹减毒活疫苗年龄为8个月以上的易感者预防麻疹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注射一针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或对鸡蛋有过敏史者不得接种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再接种本疫苗。
少数人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乙肝易感者预防乙型肝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按0、1、6月各注射一次。
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患者,对酵母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用前摇匀,安瓿破裂、有摇不散的块状物时不得使用少数人轻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局部微痛,不需处理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3个月~6周岁儿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3月至12月龄完成3针免疫,每次0.5ml,每针间隔4~6周18~24月龄内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疫苗接种程序表
一、疫苗种类及名称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疫苗种类及名称:
卡介苗(BCG)
乙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日咳疫苗
麻疹疫苗
风疹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流感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二、接种对象及适用年龄
不同疫苗的接种对象和适用年龄如下:
卡介苗(BCG):出生时接种,用于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出生时接种,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疫苗:2个月、4个月、6个月、4-6岁接种,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疫苗:2个月、4个月、6个月、15-18个月、4-6岁接种,用于预防百日咳。
麻疹疫苗:8个月、18个月、4-6岁接种,用于预防麻
疹。
风疹疫苗:8个月、18个月、4-6岁接种,用于预防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12-15个月、4-6岁接种,用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流感疫苗:每年一次,用于预防流感。
肺炎球菌疫苗:2个月、4个月、6个月、12-15个月、3-5岁接种,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9-14岁、16-26岁接种,用于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三、接种剂次及间隔
不同疫苗的接种剂次及间隔如下:
卡介苗(BCG):一次接种,接种部位为皮上划痕。
乙肝疫苗:三次接种,分别在出生时、1个月后、6个月后接种。
预防接种第二类疫苗自愿接种公示第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疫苗。
是公民知情同意自愿接种的疫苗。
按照上级业务技术单位接种要求,实施物价部门的收费批复标准。
目前开展的疫苗有:1、狂犬病疫苗:根据处置规范实施接种,350元/5支。
伤口由旗医院规范处置。
需注射血清告知其到张市或其他地区接种。
2、成人乙肝:按接种程序实施接种,20元/1支。
3、水痘疫苗:按程序自愿接种,每人份收取1 60 元。
4、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苗:按要求自愿接种,每人份90元。
5、甲、乙肝联合苗:按接种程序实施接种,118元/支。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处置原则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分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
一、全身反应1、临床表现少数接种者预防接种灭活疫苗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i发热,6~12小时达高峰;预防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时间比预防接种灭活疫苗稍晚,如预防接种麻疹疫苗后6~10天可能会出现发热,个别受种者可伴有轻型麻疹样症状。
少数受种者接种疫苗后,除出现发热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2天。
2、处置原则(1)受种者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喝水,防止续发其他疾病。
(2)受种者发热>37. 5℃时或≦37. 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二、局部反应1、临床表现(1)少数受接种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
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 mm,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2)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大多在8~12周后结痂(卡疤),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3)部分受种者预防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未完成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
2、处置原则(1)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预防接种规范门诊有关公示制度和内容预防接种规范门诊有关公示制度和内容深圳市预防接种管理制度一.预防接种实行按日或周定时定点接种。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广东省预防接种免疫程序》要求,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三.使用《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四.及时为本地段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信息卡.发放预防接种证:本地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建立预防接种证.信息卡。
五.预防接种证.信息卡保管: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
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转入迁入手续。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六.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上岗证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七.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八.接种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信息卡,并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和作好数据备份。
九.预防接种门诊每月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登记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
深圳市安全接种制度一.预防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
使用的注射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
二.预防接种室须达到《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
每天下班前须用消毒液对接种台面消毒清洁,接种室和候诊室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做好登记。
三.接种前须询问接种对象既往疫苗过敏史和目前健康状况,确认本次接种的疫苗,填写接种处方。
狂犬疫苗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一、狂犬疫苗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肌内注射,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
每剂0.5ml或1.0ml(具体参照产品规格或产品说明书)。
二、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量、死亡数量及发病率与死亡率得益于狂犬疫苗的推广,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发病人数从2010年2048人下降至2020年的202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为70人;死亡人数从2010年2014人下降至2020年188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为66人。
2020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144/10万,死亡率为0.0134/10万;2019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208/10万,死亡率为0.0198/10万。
三、狂犬疫苗企业竞争格局:辽宁成大批签发量较多从供应企业来看,辽宁成大凭借产能优势占据着过半的市场份额。
我国生产狂犬疫苗的企业有辽宁成大、广州诺诚、宁波荣安、河南远大等。
其中辽宁成大占据狂犬疫苗市场的批签发量占比达到47.2%;其次,宁波荣安与大连雅立峰的批签发量占比分别为24.7%和7.5%;此外,成都康华三代狂犬疫苗的批签发量占比为4.7%。
四、我国宠物犬猫数量破亿,但犬只平均免疫率不到30%消除狂犬病,动物免疫先行。
我国的《国家动物狂犬病防治计划(2017-2020)》明确提出,应加强动物传染病源头控制,对于狂犬病需采取全面免疫政策。
本次论坛上分享的《我国动物狂犬病免疫防控现状》报告再次强调,95%以上的人狂犬病都是由于被感染犬咬伤或舔舐了破损皮肤所导致。
WHO指出,为犬、猫等动物接种疫苗是预防人类狂犬病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法,犬只免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时就可以有效防止狂犬病的传播。
我国目前宠物数量不断增长及犬只平均免疫率较低的情况共存。
《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宠物犬、猫数量突破1亿只大关。
与此同时,有关行业专家评估,我国目前犬只平均免疫率甚至都达不到30%。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国家免疫规划是指国家为广大儿童提供的免费疫苗接种服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儿童免疫程序表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给儿童接种不同疫苗的具体安排和时间要求。
以下是我国目前的儿童免疫程序表:出生时•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首针。
•BCG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或者72小时内接种BCG疫苗,首针。
1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首针。
•乙肝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
•百日咳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一针。
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针。
•百日咳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二针。
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针。
•百日咳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三针。
6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6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五针。
8 月龄•乙肝疫苗:8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12 月龄•卡介苗:12 个月龄时接种卡介苗,加强针。
18~24 月龄•麻疹疫苗:18~24 个月龄时接种麻疹疫苗,首针。
3 岁•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 岁时接种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加强针。
4~6 岁•麻疹疫苗:4~6 岁时接种麻疹疫苗,加强针。
除了以上儿童免疫程序表中的疫苗,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会接种其他疫苗,如风疹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机会,应尽快联系所在地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安排合适的接种时间。
此外,儿童在接种疫苗时,也需要注意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反应,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出现严重反应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的制定,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一些严重疾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