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剂量表
- 格式:docx
- 大小:9.08 KB
- 文档页数:1
狂犬疫苗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分析一、狂犬疫苗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肌内注射,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
每剂0.5ml或1.0ml(具体参照产品规格或产品说明书)。
分析二、人用+宠物用双管齐下,助力狂犬病防控我国对狂犬病的防控,至今已有30年。
2014年,康华生物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获批上市,开启了我国国产狂犬病疫苗的人源新时代。
HDCV在免疫效果和起效速度方面优势明显,免疫持续时间可达10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适用全人群(包括儿童、老人及孕妇),被视为预防人类狂犬病的金标准疫苗。
此次启动的中国宠物狂犬病疫苗现状调研项目将覆盖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店,通过调查每年接种疫苗的犬、猫数量,以及宠物主人对于为犬和猫接种疫苗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以期为狂犬病控制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参考,促进行业发展。
据透露,未来还将推出新一代、高标准、引用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技术的宠物狂犬病灭活疫苗,配合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从人用和宠物用两个方向加强狂犬病的防控。
在中国,狂犬病(Rabies)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5-2018年更是导致每年几百人死亡,超过95%的人类狂犬病病例来源于患狂犬病的狗。
虽然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但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ABV)在我国现行动物库内的循环和分布并不清楚。
三、狂犬疫苗行业市场格局2021年中国城镇家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
整个城镇犬猫市场的规模达到2490亿,同比增长20.6%,比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8个百分点。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宠物市场增量空间仍较大。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养宠家庭为10%,宠物数量高达2.5亿只,其中猫与狗占大部分。
对比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日本的宠物渗透率分别高达68%、52%、40%、28%,中国宠物渗透率仅6%。
十五种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流感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
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和乏力等中毒症状较重。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而引起流感反复流行和大流行。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可选产品】:由公司生产的流行性感冒裂解病毒疫苗。
产品剂量包装ml/支(儿童剂型)、ml/支(成人剂型)。
【推荐受种≥6月龄人群,特别是有发生流感并发症危险的人群、容易感染或发生流感暴发流行的人群和可能将流感传播给高危人群的人群。
【接种原则】为了预防流感,向上述人群推荐接种本产品。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本产品属于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
【接种程序】6~35月龄人群接种2剂,间隔2~4周;≥36月龄人群接种1剂。
由于流感病毒每年发生变异,当年生产的流感疫苗仅对当年预测流行的流感病毒株有效,故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接种剂量】6~35月龄人群每剂接种0.25ml;≥36月龄人群每剂接种0.5ml。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皮下或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个别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红肿、硬结或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应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进行对症治疗。
【禁忌症】对鸡蛋、新霉素、甲醛等疫苗成分过敏者;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暂缓接种。
【其他注意事项】本产品仅适用于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对普通感冒无明显效果;孕妇避免接种。
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
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产品说明书。
若本知情同意书的内容与产品说明书发生冲突的,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如果本产品需接种多次,一般仅在首次接种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后默认受种者已知情并同意接种。
为了保障受种方的知情同意权,特向受种方告知上述内容,如不理解,可向发放本知情同意书的接种单位的医师咨询。
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表根据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国家将推行免疫疫苗接种计划,以保护公众健康。
以下是免疫疫苗接种表的示例:-----------------------------------------------------------------------免疫疫苗接种表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日期:1. 疫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疫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疫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疫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实际接种情况填写以上表格,并随身携带。
接种单位会根据您的个人信息和接种记录进行统计和跟进管理。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表
疫苗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
/剂次乙肝疫苗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10μg 卡介苗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
脊灰疫苗口服1粒
百白破疫苗(无细胞
百白破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白破疫苗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麻风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麻腮风疫苗
(麻腮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A群流脑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 A+C流脑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00μg/0.5ml 甲肝减毒活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 水痘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B性流感嗜血杆菌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
23价肺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甲乙肝联合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 狂犬病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或1.0ml
1。
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猪疫苗的接种成为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养殖户正确使用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一、疫苗接种技术1. 疫苗选择: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疫病流行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
常见的猪病疫苗包括猪瘟病毒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等。
2. 接种时间: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一般来说,猪仔在断奶后2-3周龄开始接种疫苗,成年猪每年接种一次。
3. 接种部位:常用的接种部位有颈部皮下、耳根部皮下和肩胛肌肉。
接种前应清洁接种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4. 接种方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注射和滴鼻。
注射方法适用于肌肉接种,滴鼻方法适用于鼻腔接种。
接种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5. 接种剂量: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剂量接种。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剂量过高可能引起副作用。
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 疫苗保存:疫苗应保存在冷藏条件下,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在使用前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过期或受损的疫苗不得使用。
2. 免疫程序: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接种。
不同疫苗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期,避免相互干扰。
3. 观察期:接种后应对猪群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如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请教兽医进行处理。
4. 养殖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饮水设备和饲料槽,避免交叉感染。
5. 其他免疫措施:疫苗接种只是预防猪病的一种手段,还应结合其他免疫措施,如合理饲养管理、营养调理和疫区隔离等,提高猪的免疫力。
总结起来,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对于预防猪病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户应选择适当的疫苗,按照正确的接种技术进行接种,并注意疫苗的保存和免疫程序的制定。
同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采取其他免疫措施也是提高猪的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疫苗接种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猪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疫苗名称接种对象作用和用途接种部位途径接种针次间隔接种禁忌症注意事项接种反应卡介苗新生儿,未接种过卡介苗儿童预防结核病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注射一针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它皮肤病者不予接种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2个月龄以上的儿童预防脊髓灰质炎口服2月龄开始,第一年连续口服3次,每次间隔4~6周。
4岁加强免疫1次。
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及孕妇忌服只供口服,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食物中服用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个月~6周岁儿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共注射三次,每针间隔4至6周,18至24个月后加强一针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抽风史者禁用。
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有异物、安瓿有裂纹、制品曾经冻结、标签不清和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
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注射本品一般无反应,有的接种部位有轻度红晕、痒感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行消退,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麻疹减毒活疫苗年龄为8个月以上的易感者预防麻疹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注射一针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或对鸡蛋有过敏史者不得接种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再接种本疫苗。
少数人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乙肝易感者预防乙型肝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按0、1、6月各注射一次。
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患者,对酵母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用前摇匀,安瓿破裂、有摇不散的块状物时不得使用少数人轻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局部微痛,不需处理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3个月~6周岁儿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3月至12月龄完成3针免疫,每次0.5ml,每针间隔4~6周18~24月龄内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一、注射给药法①皮下注射:皮下注射较为简单,一般都取背部及后腿皮下。
小鼠通常在背部皮下注射,将皮肤拉起,注射针刺入皮下,把针尖轻轻向左右摆动,容易摆动则表明已刺入皮下,然后注射药物。
拔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
熟练者可把小鼠放在金属网上,一只手拉住鼠尾,小鼠以其习惯向前方爬动,在此状态下,易将注射针刺人背部皮下,注射药物。
此法可用于大批注射时。
注射药量为0.1~0.3ml/kg体重。
家兔皮下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中指将免的背部皮肤提起使成一皱折,并用食指按压皱折的一端,使成三角队增大皮下空隙,以利针刺。
右手持注射器,自皱折下刺入。
证实在皮下时,松开皱折,将药液注入。
豚鼠、大鼠、狗、猫等背部皮肤较厚,注射器针头不易进人,硬进容易折断针头,故给这些动物作皮下注射时不应选用背部皮肤。
一般狗、猫多在大腿外例;豚鼠在后大腿内恻;大鼠可在左侧下腹部。
②皮内注射:此法用于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或观察皮内反应。
将动物注射部位的毛剪去,酒精消毒。
用卡介苗注射器带4号细针头沿皮肤表浅层插入,随之慢慢注入一定量的药液。
当溶液注入皮内时,可见到皮肤表面马上会鼓起桔皮样小泡,同时因注射部位局部缺血,皮肤上的毛孔极为明显。
此小泡如不很快消失,则证明药液确实注射在皮内;如很快消失,就可能注在皮下,应重换部位注射。
③肌肉注射:此法比皮下和腹腔注射用得较少,但当给动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它溶剂中的药物时,常来用肌肉注射。
选择动物肌肉发达部位注射,如猴、狗、猫、兔可注入两侧臀部或股部肌肉。
注射时固定动物勿使其活动,将臀部注射部位被毛剪去,右手持注射器,使注射器与肌肉成60°角,一次刺入肌肉中,为防止药物进人血管,注药液之前要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则可注药,注射完毕后用手轻轻按摩注射部位,帮助药液吸收。
大鼠、小鼠、豚鼠因其肌肉较小,不常作肌肉注射,如需肌注,可注射入大腿外侧肌肉。
用5~6号针头注射,小鼠每腿不超过0.1ml。
预防接种第二类疫苗自愿接种公示第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疫苗。
是公民知情同意自愿接种的疫苗。
按照上级业务技术单位接种要求,实施物价部门的收费批复标准。
目前开展的疫苗有:1、狂犬病疫苗:根据处置规范实施接种,350元/5支。
伤口由旗医院规范处置。
需注射血清告知其到张市或其他地区接种。
2、成人乙肝:按接种程序实施接种,20元/1支。
3、水痘疫苗:按程序自愿接种,每人份收取1 60 元。
4、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苗:按要求自愿接种,每人份90元。
5、甲、乙肝联合苗:按接种程序实施接种,118元/支。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处置原则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分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
一、全身反应1、临床表现少数接种者预防接种灭活疫苗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i发热,6~12小时达高峰;预防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时间比预防接种灭活疫苗稍晚,如预防接种麻疹疫苗后6~10天可能会出现发热,个别受种者可伴有轻型麻疹样症状。
少数受种者接种疫苗后,除出现发热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2天。
2、处置原则(1)受种者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喝水,防止续发其他疾病。
(2)受种者发热>37. 5℃时或≦37. 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二、局部反应1、临床表现(1)少数受接种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
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 mm,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2)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大多在8~12周后结痂(卡疤),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3)部分受种者预防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未完成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
2、处置原则(1)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预防接种规范门诊有关公示制度和内容预防接种规范门诊有关公示制度和内容深圳市预防接种管理制度一.预防接种实行按日或周定时定点接种。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广东省预防接种免疫程序》要求,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三.使用《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四.及时为本地段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信息卡.发放预防接种证:本地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建立预防接种证.信息卡。
五.预防接种证.信息卡保管: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
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转入迁入手续。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六.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上岗证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七.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八.接种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信息卡,并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和作好数据备份。
九.预防接种门诊每月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登记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
深圳市安全接种制度一.预防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
使用的注射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
二.预防接种室须达到《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
每天下班前须用消毒液对接种台面消毒清洁,接种室和候诊室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做好登记。
三.接种前须询问接种对象既往疫苗过敏史和目前健康状况,确认本次接种的疫苗,填写接种处方。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一、各型疫苗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猪亚洲I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牛肩前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肌肉注射,猪耳根后肌肉注射,羊后肢肌肉注射。
成年牛每头2毫升,2月龄以上犊牛1毫升,个体较大的牛可增加注射剂量,最多每头牛不超过3毫升;成年羊每只1毫升,1月龄以上羔羊0.5毫升;成年猪每口1毫升,1月龄以上仔猪每口0.5毫升。
3、不良反应:本疫苗注射后1—3天,注射部位肿胀,动物可能会有体温反应或减食,因品种、个体的差异,严重的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畜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保存条件: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
(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同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成年牛每头3毫升,1岁以下犊牛2毫升;5月龄以上羊每只2毫升,5月龄以下羔羊1毫升。
3、不良反应:一般反应表现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日,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严重反应因品种、个体的差异,少数牛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牛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贮藏与有效期:在2—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1年。
(三)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高效型):1、预防病种:预防奶牛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贮藏与有效期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器械、注射部位的消毒:(一)器械的消毒:将注射器针筒与玻璃制筒心拆开进行彻底的清洗,每只用纱布包好或布袋装好,针头按所用数量另外包开,连同镊子、剪刀等放入煮沸消毒器或铝锅内,加盖煮沸15分钟,煮沸消毒后,将水倾出,待器械冷却后用已消毒的手进行装配,装好的注射器放在已消毒的搪瓷盘内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