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和哺乳期慎用药品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10
妊娠期间的药物使用指导妊娠期间,准妈妈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健康和药物使用。
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展,因此,妊娠期间的药物使用需谨慎和指导。
本文将为准妈妈们提供妊娠期间药物使用的相关指导和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禁用药物列表在妊娠期间,有些药物被明确禁用,因为它们可能会对胎儿的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妊娠期禁用药物:1. 阿霉素:阿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长期服用会对胎儿的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被广泛用于退烧和缓解轻度疼痛,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胎儿发育异常。
3.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一种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耳蜗和半规管发育。
4. 氯霉素眼滴:氯霉素眼滴有抗菌作用,但在妊娠期间不能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胎儿贫血。
5. 镇痛药:如吗啡等镇痛药物使用不宜在妊娠期间,因为它们可能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提醒准妈妈们的是,禁用药物列表并非固定不变,医学研究和实践中会不断地更新和修改。
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指导。
二、妊娠期安全药物使用指导并非所有药物在妊娠期间都禁用,有一些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安全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和对应的安全药物使用指导:1. 头痛和感冒症状:在妊娠期间,广谱抗生素、某些退烧药物和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都是禁用的,但是对于头痛和感冒症状,可以尝试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但要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
2. 肚子痛和消化不良:对于肚子痛和消化不良,可以考虑使用妊娠期安全的抗酸药物,如铝碱和镁碱。
3. 妊娠呕吐:妊娠期呕吐是常见的症状,可尝试常规的非处方抗吐药,如多潘立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也可以采取非药物疗法,如多食少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等。
4. 心脏不适:如果出现轻微的心脏不适,可以考虑使用一些通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用于维持心脏功能的稳定。
不过,在使用这类药物之前,一定要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
孕期哺乳期忌用的中药药物
孕期和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使用药物时需要格外小心。
虽然中药的毒性相对较低,但是一些药物仍会对胎儿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是中医专家给出的孕期和哺乳期用药指南。
1.孕期用药指南
在孕期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忌用活血破气、滑利攻下、芳香渗透、大热有毒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包括胎儿器官构造异常、胎儿下坠、胎儿失固摄等。
代表药物包括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苏木、XXX、益母草、牛漆、水蛭、虻虫、乳香、没药、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薏苡根、XXX、牵牛子、木通、附子、肉桂、川乌、草乌、麝香、草果、丁香、降香、水银、朱砂等。
2.哺乳期用药指南
在哺乳期,产妇需要进补中药以滋阴养血、活血化瘀,增强体质,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褥感染。
但是,仍需要注意忌用一些中药。
1、青霉素: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严重黄疸,使胎儿死亡。
2、链霉素:引起先天性耳聋,骨骼发育畸形。
3、四环素:致牙釉质形成不全,骨骼、心脏畸形,先天性白内障,肢体短小或缺损(如缺四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严重者可出现脑核性黄疸甚至死亡。
4、土霉素、强力霉素:使胎儿短肢畸形。
5、氯霉素:致新生儿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腹胀(即“灰婴综合症”)。
如在妊娠末期大量使用,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胎儿死亡。
6、卡拉霉素:致耳聋。
7、红霉素:致先天性白内障、四肢畸形等。
8、庆大霉素:造成胎儿耳损伤,甚至引起先天性胃血管畸形和多囊肾。
9、磺胺类药物(以长效磺胺和抗菌增效剂为主):致高胆红素血症、脑核性黄疸、畸形。
10、海洛因:使胎儿呼吸抑制、死亡。
11、度冷丁:致新生儿窒息。
12、吗啡、安侬痛:抑制新生儿呼吸,使新生儿呈戒断样抑制状态,如在分娩前一周服用,可致新生儿痉挛、兴奋和尖锐的哭声。
13、阿司匹林:致胎儿小、畸形,引起新生儿凝血酶原减少数派而出血及肝脏的解毒功能障碍。
14、非那西汀和扑热息痛: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5、消炎痛:引起黄疸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16、巴比妥类:致胎儿心脏先天性畸形、面及手发育迟缓、兔唇、腭裂。
17、扑痫酮:可胎儿指趾畸形,妊娠后期服用可致胎儿发生窒息、出血及脑损伤。
18、安眠酮:致畸形。
19、安定、安宁、利眠宁、导眠能:可致胎儿畸形和女胎男性化。
20、苯丙酸诺龙:引起腭裂。
21、胰岛素: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其它先天性畸形。
22、黄体酮:使女胎男性化。
23、可的松和强的松:致胎儿唇裂、腭裂。
可的松还可致胎儿无脑、早产、早死。
24、孕酮、睾丸酮:引起胎儿外生殖器畸形。
25、维生素D:大量服用,可致胎儿高钙血症和智能发育迟缓。
26、维生素K:大量服用,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
27、维生素B6:大量服用,可使新生儿产生维生素B6依赖症、抽搐。
维生素B6的衍生物脑复新,在动物实验中引起裂唇,亦应慎用。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分类药品名称妊娠分级哺乳分级消除半衰期t1/2β说明书备注青霉素类青霉素钠 B - 30min少量从乳汁中分泌(血药浓度的5-20%),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阿洛西林钠- - 1h 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随乳汁分泌。
5-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头孢菌素类一代头孢拉定 B L1 0.8-1h 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经乳汁排出。
头孢替唑- - 1.5h 权衡利弊二代头孢呋辛 B L2 1.2h 妊娠早期慎用。
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应谨慎。
头孢克洛 B L1 0.6-0.9h 口服0.5g后5小时,母乳中0.16mg/L。
头孢丙烯 B L1 1.3h口服1g后,可在乳汁中测得少量药物(<服入量0.3%)。
:三代头孢地尼 B L1 1.6-1.8h 权衡利弊3小时内避免服用铁剂头孢唑肟 B L1 1.7h 少量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
头孢他啶 B L1 1.5-2.3h 权衡利弊头孢曲松 B L1 8h 权衡利弊不能加入含钙溶液中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B L2/L1头孢哌酮1h;舒巴坦 1.7h可透过胎盘屏障,少量分泌到乳汁中。
头霉素类头孢美唑 B - 1.2h 权衡利弊头孢西丁 B L1 1h 可低浓度进入乳汁氧头孢类拉氧头孢- - 1.4-1.8h 乳汁几不出现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 B L3 1h 哺乳期不推荐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C L2 1h 需停止授乳稀释液不能含有乳酸盐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C L2 2-3h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损害的可能;乳汁中分泌量很少,但通常宜停止哺乳。
缓慢滴注依替米星- - 1.5h 需暂停哺乳分类药品名称妊娠分级哺乳分级消除半衰期t1/2β说明书备注大环内酯类吉他霉素- - 2h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浓度一般不高,但宜权衡利弊。
哺乳期应停止授乳。
罗红霉素- - 8.4-15.5h 慎用。
标注有“禁用”的药品统计氨苄西林磺舒胶囊(艾罗迪)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环内沙星片孕妇禁用氟康唑片孕妇禁用氧氟沙星片孕妇禁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奥沙普秦肠溶片(诺碧松)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别漂醇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秋水仙碱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布洛芬缓释片(芬必得)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吲哚美辛片(消炎痛)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联苯双酯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西咪替丁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复方维U颠茄秘铝片(胃痛U)孕妇禁用构椽酸铋钾胶囊(丽珠得乐)孕妇禁用法莫替丁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圣通平)孕妇禁用阿卡波糖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格列吡嗪片孕妇禁用复方骨肽注射液孕妇禁用阿苯达唑片(史克肠虫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甲硝唑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他莫昔芬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利福平胶囊妊娠3个月以下禁用曲匹布通片(舒胆通)孕妇禁用氟罗沙星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孕妇禁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蒙洛英)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炎琥宁注射液孕妇禁用聚肌胞注射液孕妇禁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注射用法莫替丁孕妇禁用.停比哺乳内酸睾丸素注射液孕妇禁用乙烯雌酚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硫酸镁注射液哺乳期妇女禁用丙氧硫嘧啶片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孕妇禁用酚酞片(果导)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盐酸赛庚啶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阿司咪唑片(息斯敏)妊娠妇女禁用构椽酸喷托维林片(咳必韵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复方氨茶碱麻黄素片(息喘灵)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卡托普利片孕妇禁用华法林钠片孕妇禁用脑心通胶囊孕妇禁用福辛普利钠片(蒙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甲军酮片孕妇禁用卵巢素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克罗米芬胶囊孕妇禁用炔诺酮片(妇康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醋酸甲羟孕酮片(安宫黄体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比拜克胶囊孕妇禁用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非那根糖浆)孕妇在临产前l一2)司禁用小儿麻甘颗粒(欣儿保)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羚羊感感冒液孕妇禁用环磷酰胺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抗病毒口服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结合雌激素片(倍美力)孕妇禁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奥尔芬)孕妇禁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哺乳期妇女禁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汁立苏)哺乳期妇女及妊娠3个月妇女禁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赛特赞)哺乳期妇女禁用狮马龙活络油孕妇禁用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孕妇,特别是妊娠3个月的孕妇禁用太极急支糖浆孕妇禁用麝香追风膏孕妇禁用清开灵日服液孕妇禁用咳特灵片孕妇禁用西瓜霜润喉片孕妇禁用九华痔疮栓孕妇禁用克咳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脑力宝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注射用苦参碱(悦康甘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肤痔清软膏孕妇禁用复方土模皮酊孕妇禁用喉疾灵胶囊孕妇禁用消渴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注射用甲氨蝶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盐酸美西律片(慢心律)哺乳期妇女禁用硫酸镁注射液孕妇慎用其导泻,哺乳期妇女禁用茴拉西坦片(脑复康)孕妇禁用标注有“慎用”的药品统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洛赛克)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一般不用制霉菌素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乙酰螺旋霍素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头孢氨苄胶囊(先锋I V)孕妇慎用头抱拉定胶囊(先锋6)孕妇及哺乳期妇妇慎用用头孢克肟颗粒(世福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宁泌泰胶囊孕妇慎用阿昔洛韦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复力氯唑沙宗片孕妇慎用雷公藤多苷片孕妇}真用酚麻美敏片(泰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妊娠期头3个月慎用黄连素片妊娠期头3个月慎用雷尼替丁胶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胃炎胶囊孕妇宜慎用.哺乳期妇女暂停哺乳丙胺太林(普角苯辛)孕妇慎用三黄片孕妇慎用头抱呋辛酯胶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罗红霉素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卡马西平片妊娠早期需慎用.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孕妇用药D类.哺乳期妇女慎用注射用绒促性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哺乳期妇女慎用甲苯咪唑片(安乐士)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咳用熊去氧胆酸片FDA分类属B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注射用头抱呋辛钠(新福欣)妊娠早期需慎用.哺乳期妇妇真用阿奇霉素注射液(依诺达)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妥布霉素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铃兰欣)孕妇及哺乳期妇妇真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注射用头抱硫眯( 仙力素)怀孕早期应慎用罗痛定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喜炎平注射液孕妇慎用苯海拉明注射液孕妇慎用普罗碘铵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罗红霉素颗粒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甲状腺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易蒙停)孕妊前3个月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艾司唑仑片(舒乐安定)哺乳期妇女慎用复方甘草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羟甲司坦片(化痰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妇慎用氨茶碱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硫酸特布他林片(博利康尼)孕妇慎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安喘通)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欣康)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复方丹参滴丸孕妇慎用血栓通胶囊孕妇慎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甲巯咪唑片(他巴唑片)哺乳期妇女禁用.孕妇慎用喉痛灵片孕妇慎用鼻炎康片孕妇慎用辛芳鼻炎胶囊孕妇慎用山香园元【片孕妇慎用千柏鼻炎片孕妇慎用三九胃泰胶囊孕妇慎用舒胸胶囊孕妇慎服珍黄丸孕妇慎用洛芬混悬液(美林)孕妇及哺乳期妇妇慎用妇乐冲剂孕妇慎用蛇胆川贝液孕妇慎用川贝批把露孕妇慎用萘敏维滴眼液(艾维多)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复方丹参片孕妇慎用定风比痛胶囊孕妇慎用伤湿止痛膏孕妇慎用风油精孕妇慎用乳癖消片孕妇慎服脑蛋自水解物(脑活素)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孕妇及哺乳期者慎用金嗓子喉片孕妇慎用注射用葛根素(麦普宁)孕妇慎用,不建议哺乳期妇女使用标注有“忌服”的药品统计桂枝茯苓胶囊妊娠忌服抗宫炎片孕妇忌服健妇丸孕妇忌服通便灵胶囊孕妇忌服益母草片孕妇忌服十一味能消胶囊孕妇忌服云南白药粉孕妇忌服伤科接骨片孕妇忌服接骨七厘片孕妇忌服比拜克胶囊孕妇忌服标注有“不宜”的药品统计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 不宜用于孕妇复力磺胺甲基异恶唑片(百炎净)孕妇避免应用.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本品阿司匹林肠溶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氢氯噻嗪片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乙酰唑胺片妊娠期不宜使用贺普丁片用药期间不宜妊娠. 不宜哺乳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卡马西平片妊娠早期需慎用.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注射用血凝酶(立芷雪)孕期未超过3个月的妇女不宜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孕妇不宜应用氯芬黄敏片(感}u通)孕妇』甫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洁白胶囊孕妇不宜服用美多芭孕妇不宜服用尼莫地平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孕妇次哺乳期妇久不宜服用其他情况统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洛赛克)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一般不用呋塞米片(速尿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妊娠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应用胃炎胶囊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暂停哺乳地西泮片(安定片)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吡嗪酰胺片本品属于FDA妊娠用药C类脑溢嗪片原则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用此药氟桂利嗪胶囊原则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用此药注射用葛根素(麦普宁)孕妇慎用不建议哺乳期妇女服用。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说明:1、FDA孕妇用药危险等级:A最安全: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证明,怀孕前三月的妇女用药后未发现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在其后6个月中页未见到危害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B比较安全: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
C中等安全:动物繁殖性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对胎儿有毒副作用(致畸或死胎),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孕妇的用药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因此使用本类药物之前必须充分权衡其对胎儿的利弊。
D可能危险:本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的获益大于对胎儿危害。
例如:母亲处于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药物时可考虑使用,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X禁忌:人体或动物实验证实该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
妊娠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明显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任何益处。
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2、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L1:最安全:大量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发现,该药并不显著增加婴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儿的危害甚微。
L2比较安全:目前对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显示,该药并不明显增加婴儿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婴儿有害的证据很小,只是此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L3中等安全: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药的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喂哺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有轻微的非致命性副作用。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才可使用。
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级别。
L4长期使用:可能危险:有明确证据显示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会造成危害,但哺乳期妇女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
L5危害:研究证实对婴儿有明显的危害或者该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的风险较高。
在哺乳妇女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
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怀孕及哺乳都是家庭中的大事,这期间如果生病了许多人会选择自己扛一下,但是病情比较严重时还是需要吃药的,今天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怀孕及哺乳期间禁用药品清单,记得收藏呦。
●怀孕期间(1)抗酸剂:避免使用各种含有铋和碱式水杨酸盐的抗酸剂。
(2)四环素、链霉素类和卡那霉素: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或肾脏损害。
(3)氯霉素:抑制胎儿的骨髓造血机能,致新生儿肺出血。
(4)磺胺类药物:导致胎儿多种畸形,也可导致新生儿核黄疸。
(5)阿斯匹林和非那西汀:导致胎儿骨骼、肾脏及神经系统的畸形,其发生畸形的部位与某一器官形成过程有关。
(6)巴比妥类:导致胎儿的手指或脚趾短小、鼻孔通联、精神萎靡等。
这类药有口服的鲁米那、速可眠、戊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及注射用的苯巴比妥钠。
(7)激素类药:如可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均可导致胎儿兔唇、腭裂、无脑儿、脑积水等畸形。
(8)抗癫痫药:三甲双酮、苯妥英钠可引起胎儿脑异常。
(9)抗癌药: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多发畸形。
(10)减肥药:爱漂亮的妈妈,如果准备怀孕,或者已经有宝宝了,为了宝宝千万不要再减肥了哦!目前,减肥药已产生极大争议,某些药物用于正常人身上,尚且造成伤害,何况是用于孕妇身上。
已有许多案例显示,由于孕妇不知已怀孕而使用减肥药,造成胎儿畸形及无脑壳等严重的后遗症。
●哺乳期(1)利巴韦林:利巴韦林也叫病毒唑,它在孕期使用有明确的导致胎儿畸形的作用,它在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也没有临床数据支持,应该在哺乳期避免使用。
(2)四环素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除四环素外,还包括金霉素、多西环素(又称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又称美满霉素)等。
这类药物可以进入乳汁,若哺乳期妈妈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四环素牙。
过去由于不知道四环素会对宝宝的牙齿造成伤害,导致很多人不得不一辈子与黄牙齿相伴。
好在这些年来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很多人了解了这类药的副作用,哺乳期也会尽量避开这类药物。
这里特别提醒一句,金霉素虽然也属于这一类药物,但由于金霉素目前常用的剂型是眼膏剂型,眼睛局部少量使用时全身的吸收量很少,不会影响到吃奶的宝宝,因此不用担心。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说明:1、FDA孕妇用药危险等级:A最安全: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证明,怀孕前三月的妇女用药后未发现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在其后6个月中页未见到危害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B比较安全: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
C中等安全:动物繁殖性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对胎儿有毒副作用(致畸或死胎),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孕妇的用药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因此使用本类药物之前必须充分权衡其对胎儿的利弊。
D可能危险:本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的获益大于对胎儿危害。
例如:母亲处于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药物时可考虑使用,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X禁忌:人体或动物实验证实该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
妊娠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明显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任何益处。
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2、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L1:最安全:大量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发现,该药并不显着增加婴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儿的危害甚微。
L2比较安全:目前对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显示,该药并不明显增加婴儿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婴儿有害的证据很小,只是此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L3中等安全: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药的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喂哺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有轻微的非致命性副作用。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才可使用。
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级别。
L4长期使用:可能危险:有明确证据显示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会造成危害,但哺乳期妇女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
L5危害:研究证实对婴儿有明显的危害或者该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的风险较高。
在哺乳妇女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
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孕妇用药【禁忌】一览表妊娠期用药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 )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为: A 类:对照研究显示无害。
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 类:对人类无危害证据。
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 类:不能除外危害性。
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 类:对胎儿有危害。
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 类:妊娠期禁用。
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一、抗组胺药:扑尔敏(B )、西米替丁(B )、苯海拉明(B )、异丙嗪(C )二、抗感染药:1 .驱肠虫药:龙胆紫(C )2 .抗疟药:氯喹(D )3 .抗滴虫药:甲硝唑(B )4 .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C )、庆大霉素(C )、卡那霉素(D )、新霉素(D )、头孢菌素类(B )、链霉素(D )、青霉素类(B )、四环素(D )、土霉素(D )、金霉素(D )、杆菌肽(C )、氯霉素(C )、红霉素(B )、林可霉素(B )、多粘菌素B (B )、万古霉素(C )5 .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B/C )、甲氧苄胺嘧啶(C )、呋喃唑酮(C )、呋喃妥因(B )6 .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B )、异烟肼(C )、利福平(C )、对氨水杨酸(C )7 .抗真菌药:克霉唑(C )、咪康唑(C )、制霉菌素(B )8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C )、阿糖腺苷(C )、病毒唑(X )、叠氮胸苷(C )、无环乌苷(C )三、抗肿瘤药:博来霉素(D )、环磷酰胺(D )、瘤可宁(D )、顺铂(D )、阿糖胞苷(D )、更生霉素(D )、噻替哌(D )、柔红霉素(D )、阿霉素(D )、氟尿嘧啶(D )、氮芥(D )、马法兰(D )、氨甲蝶呤(D )、长春新碱(D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1 .拟胆碱药:乙酰胆碱(C )、新斯的明(C )2 .抗胆碱药:阿托品(C )、颠茄(C )、普鲁苯辛(C )3 .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C )、去甲肾上腺素(D )、麻黄碱(C )、异丙肾上腺素(C )、间羟胺(D )、多巴胺(C )、多巴酚丁胺(C )、间羟舒喘宁(B )、羟卞羟麻黄碱(B )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B )2 .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C/D )、非那西丁(B )、水杨酸钠(C/D )3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B/D )4 .镇痛药:可待因(B/D )、吗啡(B/D )、阿片(B/D )、哌替啶(B/D )、纳洛酮(C )5 .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C )、戊巴比妥(C )、苯巴比妥(B )、水合氯醛(C )、乙醇(D/X )、安定(D )、硝基安定(C )6 .安定药:氟哌啶(C )、氯丙嗪类(C )7 .抗抑郁药:多虑平(C )六、心血管系统药物:1 .强心甙:洋地黄(B )、地高辛(B )、洋地黄毒甙(B )、奎尼丁(C )2 .降压药:可乐宁(C )、甲基多巴(C )、肼苯达嗪(B )、硝普钠(D )、哌唑嗪(C )3 .血管扩张药:亚硝酸异戊酯(C )、潘生丁(C )、二硝酸异山梨醇(C )、硝酸甘油(C )七、利尿药双氢克尿噻(D )、利尿酸(D )、速尿(C )、甘露醇(C )、氨苯蝶啶(D )八、消化系统药:复方樟脑酊(B/D )九、激素类:1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D )、倍他米松(C )、地塞米松(C )、氢化泼尼松(B )2 .雌激素:已烯雌酚(X )、雌二醇(D )、口服避孕药(D )3 .孕激素:孕激素类(D )4 .降糖药:胰岛素(B )、氯磺丙脲(D )、甲磺丁脲(D )5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D )、他巴唑(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