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选修三
信息技术
全册优质课件
初识Windows xp
教学目标
1.了解Windows XP 操作系统
2.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3.掌握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方法 4.认识Windows XP桌面
教学重点
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2.鼠标的使用方法 3.Windows XP桌面组成
教学难点
鼠标的使用
一、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
试一试: 1.观察你使用的计算机鼠标是机械式还是光电式?中间有无滚轮? 2.启动计算机后,选择计算机屏幕(又称桌面)上的一个图标,例 如,【我的文档】图标。使用鼠标分别进行指向、拖动、单击、右
击、双击操作,将观察到的操作结果填在教材表中。
三、Windows XP桌面组成
1.Windows XP桌面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两系统对等层之间的一组约定)
(数据报文、控制报文)
OSI模型层级分析(阅读材料)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 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 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传输单元:比特 (bit)。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网卡、中继器、放大器和集线器。 2.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帧)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 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 的可靠传输。传输单元:帧(frame)。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交换机。
6.表示层:可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 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例如,PC程序与另一台计算 机进行通信,其中一台计算机使用扩充的二进制编码的 十进制交换码(EBCDIC),而另一台则使用美国信息交 换标准码(ASCII)来表示相同的字符。如有必要,表示 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 换。 7.应用层: 是最靠近用户的OSI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 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