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6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黑白静态影像到如今的高清彩色照片,摄影技术不断创新,影像质量不断提高。
摄影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
一、早期摄影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早期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最初的阶段,也是最具有开创性的阶段。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商业化的照相机,这一发明标志着摄影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里,摄影技术主要以银盐湿片为基础,曝光时间长,需要使用大型的暗房设备进行处理。
由于技术限制,早期摄影作品大多是静态的风景和人物照片,缺乏色彩和动态感。
然而,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为后来的摄影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胶片摄影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胶片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胶片取代了银盐湿片,成为主流的摄影材料。
胶片相比湿片更加方便易用,成像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胶片的问世使得摄影的普及化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相机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
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拍摄技术和风格,摄影作品呈现出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
三、数码摄影阶段(21世纪初至今)数码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转变。
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相机,成为主流的拍摄工具。
数码摄影具有便捷、高效、多样化等特点,使得摄影艺术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摄影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从而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同时,数码摄影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概念,如高动态范围(HDR)、全景摄影和虚拟现实等,丰富了摄影领域的表现手法。
四、移动摄影阶段(21世纪至今)移动摄影阶段是近年来摄影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摄影功能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
移动摄影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和社交性等特点,为更多的人带来了摄影的乐趣和机会。
摄影技术飞速发展史摄影是一门影像记录技术,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从最早的相机雏形到今天的高端数码相机,摄影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飞速发展。
本文将概述摄影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
1.早期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早期的摄影技术主要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
在18世纪末,法国物理学家尼埃普斯·尼埃佩斯研究了光线对银盐的影响,并于1826年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这是摄影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随后,法国人路易·达盖尔设计了第一台可移动的相机,称为达盖尔式相机,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镜头聚焦到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
然而,早期的摄影技术非常复杂和昂贵,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够使用。
2.彩色摄影(19世纪末)19世纪末,彩色摄影技术开始出现。
法国发明家盖布里埃尔·卡尔曼设计了一种三色分离装置,通过不同颜色的滤镜将光线分成红、绿、蓝三种光谱,然后使用三个不同的感光材料进行记录。
这种技术成为后来彩色摄影的基础,但由于复杂性和使用成本高昂,直到20世纪才得到广泛应用。
3.照相机的小型化(20世纪初)20世纪初,照相机开始变得更加小型化和便携。
德国莱茵河畔的庆堂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莱卡”的便携照相机,它使用了35毫米胶卷,这是当时最小的胶卷规格。
莱卡成为了20世纪最受欢迎的相机之一,它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4.电子相机的出现(20世纪中叶)到了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开始在摄影领域发挥作用。
1951年,美国工程师哈罗德·尤根设计了第一台数字影像传感器,实现了数字图像的采集和存储。
然而,早期的电子相机非常笨重和昂贵,直到数十年后才开始普及。
5.数码相机的普及(21世纪初)21世纪初,数位相机开始成为主流。
数码相机不再依赖于胶卷,而是使用存储卡来存储图像。
摄影师可以通过显示屏即时查看拍摄图像,并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后期处理。
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得摄影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
同时,数码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高像素和更好的图像质量。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一)早期(1825—1917):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时期;(二)现代(1918——1960年代):摄影艺术现代主义思潮处于主流的时期,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相互辉映;(三)后现代(1970年代——今):摄影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摄影的曙光•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第二节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一·《墨经》光学八条•1、光的直线传播•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3、针孔成像的道理•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冰造透镜的记载;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和解释;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实验•暗箱(Camera 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Niepce拍摄的《窗外的风景》,Paysage a Saint-Loupe de Varennes(法文) •以沥青为感光材料,这幅特长时间曝光的作品产生相当特殊的影像,由于曝光时阳光角度产生了改变,所以光线就产生了趣味的变化。
摄影史从早期摄影到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摄影艺术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摄影技术问世,到现代的影像艺术创作,摄影在社会和艺术领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摄影史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早期摄影的发展19世纪初,摄影技术的发明为摄影史的起点。
法国化学家尼埃普斯·尼埃普斯于1826年发明了银版减色术,开创了世界上第一张摄影作品,这一创举被视为摄影技术的开端。
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师们开始探索更多的摄影方法和主题。
1851年,英国摄影师罗杰·弗恩特利利用碘和汞的光敏度,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这一突破性的发明让摄影技术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二、摄影技术的革新与实验20世纪初,摄影技术开始发生重大革新。
著名摄影师曼·雷发明了著名的Leica相机,开创了35毫米胶片摄影的时代。
这种相机不仅便于携带,还能够拍摄高质量的影像,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同时,摄影师们开始在摄影中添加更多的实验元素。
达达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多布布斯将摄影与绘画相结合,创造了以实验手法和抽象形式为特点的摄影作品。
这种实验性的创作方式为当代摄影带来了新的风貌。
三、新技术与商业化摄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技术也随之发展。
20世纪中叶,彩色摄影成为了主流。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还原场景的色彩,还能提升观看者的视觉体验。
商业化摄影的发展也为摄影带来了新的趋势。
摄影师开始积极参与广告、时尚、纪实等领域的创作,通过商业化的手法将摄影作品推向了更广泛的受众。
四、当代影像艺术的崛起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当代影像艺术开始崛起。
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使摄影师们可以更方便地拍摄、编辑和分享作品。
此外,数字技术还赋予了摄影师更多的后期处理和创作的自由度。
当代影像艺术以多种形式呈现,如摄影装置、数字合成、数据可视化等。
摄影师们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创作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摄影史从古代到现代的摄影发展史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记录历史、展示美丽景色、捕捉珍贵瞬间的使命。
从古代到现代,摄影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摄影史的发展之路。
一、古代摄影的雏形古代人类尝试着捕捉世界的图像已有悠久历史。
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子学派提出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制造出简易的相机。
而在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科学家欧几里得研究了光线的传播,也为后来的摄影技术打下了基础。
二、早期摄影的发展摄影术正式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法国化学家约瑟夫·尼埃普斯·尼埃佩发明了暗室和镀银板,使得在暗室中曝光的图像可以被固定下来。
他的发明被视为早期摄影的雏形,并奠定了后来摄影技术的基础。
随后,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在1826年成功地通过银版摄影法拍摄到了第一张被认可的摄影作品,从此掀开了摄影的新篇章。
三、胶片摄影的崛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胶片摄影技术的引入使得摄影过程更加便捷。
英国人乔治·伊斯特曼在1884年成功制造出了可卷曲的柔软胶片,使得摄影机可以更轻便和灵活。
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摄影工艺,使得摄影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并为摄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数码摄影的革新20世纪末,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摄影技术应运而生。
数码摄影利用数字传感器将图像转化为电子信号,在内存卡中储存并可以随时复制、编辑和分享。
这一革新使得摄影更具实用性和便捷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图像处理和修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五、手机摄影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摄影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摄影师的专利。
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即刻分享美图。
智能手机内置的多功能摄像头和各种拍摄应用程序,使得摄影更加简单易行。
手机摄影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摄影方式,成为了记录生活、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六、虚拟现实摄影的前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为摄影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借助虚拟现实摄影技术,我们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影像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实景之中。
摄影发展史
◆用于绘画的小孔成像(我国2400年前,西方16世纪)
◆公元1250年发现银盐变黑 1725年银盐具有感光性
◆1793日光摄影发(犹地亚沥青受光变硬,薰衣草油溶液显现)->1835达尔盖银版法(碘化银感光版感光,水银蒸汽显现,硫代硫酸钠定影)
◆1839年8月19日,公布“达盖尔摄影术”,摄影术的诞生日。
◆卡罗式摄影发(氯化银,浓盐水定影)->火棉胶摄影发(湿版,在湿的时候立即使用)>干版(溴化银乳剂)->柯达胶卷(硝化纤维片基->醋酸纤维片基->涤纶片基)
◆1882德国化学家制成“正色片” ->1906年制成了第一批对整个可见光区都能感受的“全色片”
◆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摄影术传入了中国。
19世纪50年代沿海大城市相继出现照相馆。
◆“五四”以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23年我国最早的摄影团体──北京的“光社”成立。
摄影发展史
1摄影发展史
摄影是在真实世界中拍摄或者把东西记录下来,是一种让人类记住事物或者场景的技术。
摄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许多国家都从廉价的摄影机革新其对社会环境的考察。
2早期摄影
早期的摄影是用照片纸拍摄的,直到19世纪中叶,摄影才开始使用相机。
这种形式的摄影师需要把照片纸放在相机里拍摄,拍摄完成之后,再用化学药剂经历很长的周期来冲洗照片纸,才能在墨水中染上图像。
3工业摄影
20世纪早期,摄影已经被嵌入到工业生产中。
在照片被嵌入到制作过程时,摄影取代了绘画,在这个阶段,许多人开始尝试拍摄特写照片,从而使商品拍摄更加生动。
4数码摄影
20世纪80年代末,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使摄影开始进入数码摄影的时代。
此后,数码摄影便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而相机技术也越来越发达,数字相机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摄影的普及。
5网络摄影
在数码摄影的基础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摄影也随之兴起。
无论是从功能还是从推广流行上来看,网络摄影已经在影像传播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传播技术,使大范围的碎片照片变成各种形式的影像作品。
摄影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从20世纪以来,摄影技术已经不断迭代,从涂布技术到数码技术,再到现在的网络技术,都使摄影技术不断发展,视觉新技术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摄影的热潮,摄影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改变了我们记忆事件的方式。
摄影的发展史关于摄影的发展史一、摄影术的诞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古代的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翟(前468-前376)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现象,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
直到16世纪的后半页,欧洲人在墙壁上打孔并装上凸透镜,从另一侧的墙壁上观看室外的彩色图像。
称为“暗室”。
17世纪初,装有凸透镜的小型“暗箱”开始出现,用来作为绘画的工具。
但300多年来始终没有办法把画面固定下来。
19世纪初,英国人韦奇五德用皮子作画“阳光画”最终失败了。
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是1826年由法国人尼普斯拍摄的《鸽子棚》。
现代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在1839年。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
二、摄影术的发展1.卡罗式摄影术;2.玻璃的使用;3.火棉胶的发明;4.从湿板到干板;5.从干板到胶卷;6.柯达公司的诞生。
三、从黑白到彩色黑白胶卷:1981年:ISO20°;20世纪20年代:ISO30°;20世纪40年代:ISO100°; 20世纪50年代:ISO400°;20世纪60年代:ISO3200°;1936年,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卷彩色反转片胶卷(Kodakchrome); 1937年,爱克发公司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卷彩色负片胶卷(Agfacolor)。
四、四大胶片公司柯达公司:美国,1888年;爱克发公司:德国,1873年;依尔福公司:英国,1879年;富士公司:日本,20世纪初。
五、照相机的发展19世纪初,装有45°反光镜的“暗箱”;1839年以后,去掉反光镜的“暗箱”成为照相机;1860年,带有皮箱的照相机出现(黑布蒙头);1905年,柯达公司生产出使用胶卷的照相机;1923年,徕卡公司生产出第一台使用135胶卷的小型平视取景照相机;1940年以后,单镜头反光相机开始出现;1870年,“傻瓜”照相机开始出现;1990年以后,数码相机出现。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一)早期(1825—1917):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时期;(二)现代(1918——1960年代):摄影艺术现代主义思潮处于主流的时期,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相互辉映;(三)后现代(1970年代——今):摄影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摄影的曙光•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第二节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一·《墨经》光学八条•1、光的直线传播•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3、针孔成像的道理•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冰造透镜的记载;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和解释;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实验•暗箱(Camera 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Niepce拍摄的《窗外的风景》,Paysage a Saint-Loupe de Varennes(法文) •以沥青为感光材料,这幅特长时间曝光的作品产生相当特殊的影像,由于曝光时阳光角度产生了改变,所以光线就产生了趣味的变化。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1881年—2004年)1881年在美国,弗雷德里克• E.艾夫斯发明了网版照相制版工艺,让照片和其他影像的复制操作变得同印刷文字一样。
1883—1890年使用干版或胶卷的小型相机问世(特别是乔治•伊斯曼的柯达相机),曝光与胶片冲印的商业流程分离,从而使得人们对摄影的兴趣增加。
1888—1890年查尔斯•德里费尔德和斐迪南•胡尔特确立了测定影像亮度、曝光度和感光乳剂敏感度的方法,并于189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感光测定的文章。
雅各布•里斯出版了关于纽约贫民窟生活的图片集《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
1889年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出版了《自然主义摄影》(Naturalistic-Photography)一书。
普罗塔F7.5镜头——第一款去像散透镜镜头发明。
乔治•伊斯曼为透明胶卷申请专利。
1890年照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流行的期刊上,并逐渐取代手绘插图。
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摄影,有的作为专业,有的仅仅作为业余爱好,尤其是在美国。
1890—1910年摄影艺术运动在欧洲和美国盛行:连环会、巴黎摄影俱乐部、摄影分离派和其他的画意摄影组织兴起。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展示了一种照相投影仪,可以每秒显示16帧画面。
1897年采用埃夫斯和斯蒂芬•霍根发明的网版技术,网版图片第一次通过电动印刷机在报纸上印刷出来。
1898年美国摄影家吉米•赫尔在古巴拍摄美西战争。
尤金•阿杰在巴黎开始摄影生涯,并持续到1927年。
1900年定焦伊斯曼•布朗尼相机问世。
1903年艺术摄影杂志《相机作品》在美国发行。
1904年刘易斯•海因在纽约开始了作为社会摄影师的职业生涯。
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里昂发明了制作全彩照片的奥托克罗姆工艺,并于1907年投入商业使用。
1905年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在纽约第五大道291号开办了摄影分离派的小画廊。
1906年第一批全色干版在英国问世。
1907年美国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开始刊出《北美的印第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