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先锋派电影的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欧洲先锋派电影观影感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现代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加上好莱坞电影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欧洲电影在艺术上的前进,以及电影家们对电影本体追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20世纪20年代左右是先锋派电影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先锋派电影运动主要发生在法国、德国等,形成了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电影,这里别有包含了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等各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流派。
下面就分析这几种流派的代表作品。
首先,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力作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也被视为是恐怖片的先驱,而它的艺术精髓就在于将表现主义的哲学含义和对心理意念主题拿捏的准确到位,从而在电影史上引起了不俗的反响。
这部影片就感情色彩来说并不是很强烈,整部影片运用了造型感光照来迎合超现实主义倾向,人物故事都毫无理性可言。
故事情节没有被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用浓重色彩的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及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片中卡里加里博士就像一名精神病患者,重满了诡异色彩,但影片最后揭示了弗朗西斯冒充卡里加里博士,给观众不小的震撼,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卡里加里博士》中,采用表现主义风格主要是呈现一个疯子眼中扭曲的世界,所以能让观众与剧中人物联系在一起,进行交流。
影片在场景的叙事方面体现在一些情节中:主角跟着卡里加里走进疯人院的情节,他站在一个庭院的中心,当他环顾四周时,有地板到墙面均分布着如放射线状的黑白相间的色块,而影片中的世界正是主角心中世界的反射。
下面再来说一些对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电影。
像印象主义电影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路易德吕克的《流浪女》、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等,立体主义像费尔南莱谢尔的《机械芭蕾》;达达主义的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超现实主义的谢尔曼杜拉克《贝克与僧侣》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
浅探欧洲先锋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影响作者:张杰来源:《大观》2017年第12期摘要:欧洲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次被称为“先锋电影”的运动,这场运动所带来的作品与传统电影截然不同,其具有强烈的反对叙事反对情节等多个特点。
这场运动所留下的电影美学观念影响着现代电影的创作。
因为“先锋电影”是个大的类别,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先锋电影”存在,因此本文只讨论20世纪初期在欧洲德、法两国兴起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试图分析其形式上的美学特征及其对当代电影带来的影响,望对其做出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电影美学;先锋派;电影创作一、欧洲先锋电影的美学特征在乔治·杜萨尔的《世界电影史》一书中提到先锋派电影时,指出它是在1925年前后出现的。
在此之前一位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左翼画家卡努杜就曾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1911),他首先倡导把电影视作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即“第七艺术”。
欧洲先锋电影的出现也体现了电影开始关照自身的艺术语言特征。
巴赞评价欧洲先锋电影时说“电影企图摆脱文学内容(故事)的问题时,曾首先指出这种排斥虚构剧情的倾向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方面表现赤裸裸的事实,二是表现纯粹的现象。
前者的目的只是表现事物而不是表现形式,后者则是只表现形式而不表现物象。
”①在巴赞看来先锋派电影是反美学的。
虽然其在叙事上、情节上和主题上都有模糊性,但不会影响我们从表现形式上来发掘其美学特征。
欧洲先锋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在第一阶段意在追求画面带来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在《机械的舞蹈》中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目的,由此看来这一阶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画面来传达音乐的特征,力图让画面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感。
这一点是其反对叙事和脱离文学的主要因素,此时他给我们带来了画面在节奏上的律动和活力。
在我们看来这些画面并非在塑造美的形象,但这对现代电影制作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在第二阶段欧洲先锋电影因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转而表现梦和潜意识的画面,我们没有必要去剖析画面内容的含义,这样的结论是不同的。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时间:1917-1928,10年时间主要参与国家:法国,德国,前苏联特点和形成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存在主义开始在欧洲盛行,资本主义社会体系面临全面的价值重估,人们对艺术的探求的渴望日记增加,哲学的思辨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致使电影人开始了一场异常有激情的电影革命-欧洲先锋派电影革命;这次电影革命的特点是大量的大胆的电影试验,各种形式的电影风格的出现,对日后的电影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繁花绽开前的必要准备。
欧洲先锋派电影产生于大约1925年前后的德国和法国,后期以法国为中心,晚于绘画和诗歌方面近二十年.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要求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响,创造一种"让画面来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其一,上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日益侵入电影,不少电影艺术家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表现手法,把绘画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应用于电影创作,使电影成为非理性化、非形象化的东西。
其二,美国电影的强大的竞争力量使欧洲电影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在艺术上停滞不前。
主宰影品生产的资本家,只是把电影当作牟利的商品,粗制滥造,题材平庸,手法刻板。
一不批艺术家知识分子敏锐的感觉到商业与艺术的矛盾,力图在知识分子圈子内,通过各种试验加以解决。
因此,20年代,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出现了许多类似"电影俱乐部"那样的团体,其成员大多数是关心电影的各门类的艺术家和评论家。
他们在团体内放映一般影院不予放映的影片(即一般观众看不懂,上座率不高的影片)。
他们在探讨理论问题,力图抛开群众,创造一种只限于少数"精选的观众"所能接受的新的一电影艺术。
这些艺术家们从各自所从事的艺术角度去看待电影的特征,进行电影创作,从事各种试验。
这样,"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
先锋派电影的电影艺术家们,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主张"非理性化","非情节化","非戏剧化"。
《电影美学》先锋派电影运动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运动,那可是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啊!它就像是一场疯狂而又迷人的冒险,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束缚,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你想想看,咱们平常看的电影,是不是大多都有个清晰的故事线,有咱们熟悉的角色和情节?但先锋派电影可不一样,它就像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偏要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
先锋派电影运动兴起于 20 世纪 20 年代左右,这一时期,电影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讲述一个故事,他们想要探索电影更多的可能性。
这就好比一个画家,不再满足于画写实的风景,而是想要尝试抽象的线条和色彩。
比如说,印象派先锋电影,它注重光影和色彩的变化,就像一幅流动的印象派画作。
那画面中的光影变幻,是不是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这不就跟莫奈的《日出·印象》似的,捕捉瞬间的美妙,让你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幻。
还有表现主义先锋电影,那夸张的造型和扭曲的场景,是不是像把你的内心恐惧直接搬到了银幕上?就好像走进了一个扭曲的噩梦,一切都那么不真实,却又直击你的灵魂。
再说说超现实主义先锋电影,它充满了荒诞离奇的情节和意象,简直就是把你的梦境直接呈现在眼前。
你想想,是不是有时候你做的梦毫无逻辑,稀奇古怪,但又充满了神秘的吸引力?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艺术家们,他们不在乎观众是否能一下子看懂,他们追求的是自我表达,是对电影艺术边界的拓展。
这就好像一位勇敢的探险家,不在乎前方有没有路,只管勇往直前,去开拓新的天地。
难道你不觉得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和勇气令人敬佩吗?他们不怕被批评,不怕被误解,只为了心中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你可能会问,那先锋派电影运动对后来的电影有啥影响呢?那影响可大了去了!它让电影不再仅仅是娱乐大众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艺术表达形式。
后来的很多电影,都从先锋派电影中汲取了灵感,无论是独特的拍摄手法,还是深刻的主题探讨。
总之,先锋派电影运动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电影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引领着电影艺术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浅析世界电影史上的三次电影运动电影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经历了若干年的演变,从无声片、黑白片直到今天3D时代的到来,电影从技术到表现形式到表现手法都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不断向前推进,电影作为一种观看艺术也越来越被大众接受,以至于我们的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静止的文字转变为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视觉文化时代已经不可置疑的到来了。
在我们迎来视听盛宴的今天,也必须回过头去追溯世界电影的发展进程,只有这样才能更了解电影更清楚电影发展的每一步,然后我们才有理由在历史的发展基础上享受现有的电影成果以及努力推进电影的新发展。
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三次电影运动是推动电影艺术思想形成的重要里程碑。
这三次运动分别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和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新浪潮”。
一,三次运动分别的背景,意义(一)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产生的背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经历了战争的巨大创伤之后,其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面临重估,现代哲学思潮随之兴起,自十九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哲学将研究方向从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人的本身,这就引起了对传统艺术的广泛不满。
传统艺术注重外部模仿的缺点在这种思潮中充分暴露并被摒弃。
人们开始注重艺术的深度,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成为这一思潮的特点。
战争带来的阴影在欧洲从思想蔓延到艺术,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一种危机感和危机意识中诞生的,这种危机不仅仅来自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所导致的社会关系变革与重组,更重要的来源是好莱坞的商业性影片于这一时期迅速的占领了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电影市场,这种缺乏艺术性的单一的粗糙的好莱坞影片使得欧洲一部分具有社会责任的先锋艺术家力求改变这种现有局面。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力求打破好莱坞的叙事体系和商业性垄断,追求画面的视觉形象的表现力,试图探索出超越叙事的“纯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为了探索和发掘出画面的多元化表现,进行了大量且大胆的电影实验,这些意义非凡的实验产生了众多的电影风格,为电影的成熟做了铺垫。
19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20-30年代)一、先锋电影兴起的背景1.一战。
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带来人的心理的失衡。
2.190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
10月美国信贷机构破产了300多个,30多家铁路公司倒闭,2.74万家企业登记破产。
在1907年最后几个月里,美国商人被迫大量抛售棉花、小麦以及其他商品并大量低价抛售有价证券来获得当时的硬通货黄金。
在美国,这次危机引起的生产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
失业人数超过以往各次。
在危机里仅次于美国损失的是英国,1907年,黑色金属消费量减少20%,生铁产量下降11%,钢产量下降19%,新建船舶吨位减少48%,棉花消费量下降14%。
从1906年到1909年,生铁价格下跌25%。
危机在德国也十分严重。
1907年,黑色金属消费量缩减20%以上,钢产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吨位减少三分之一,建设业损失最惨重,业务量缩减36%,与此相应,水泥等建材工业产量下降近一半。
轻工业损失也不小。
棉纱和棉布的出口减少18%,棉布价格下跌23%。
1907年,法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6.5%。
其中丝纺工业危机最严重,丝织品出口减少了24%。
危机不但使工人生活恶化,甚至教师与国家公务人员的生活都受影响,工会活动活跃起来。
1909年,巴黎邮电职工大罢工,一时电讯中断。
3.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
(1)哲学思想。
A.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及其哲学。
a.“上帝已死”。
b.反对传统道德与理性,“重估一切价值”。
c.权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与超人哲学。
B.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疗法的创始人和精神分析学说的奠基者。
a.《梦的解析》b.意识与潜意识;本我(Ego)、自我(Ich)和超我(Superego)。
对先锋派电影的几点思考作者:奚克群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19期[摘要]先锋派电影是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先锋派电影的出现,是先锋艺术向电影领域蔓延的结果,是从艺术的角度对电影的运动和视觉形象进行的一种探索;先锋派的创新与实验成果,拓宽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一定程度上帮助电影摆脱了从属、依附于舞台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宿命,推动电影独立化的进程。
[关键词]先锋派特征贡献一、先锋派电影的出现先锋派电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对已成传统惯例的电影表现模式提出挑战,进而引发一场范围较广的电影运动以及提出一类新的美学范例的电影流派。
比如苏联的蒙太奇学派、诗意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而狭义的,则通常是指对电影表现形式和手法的革新电影创作,通过画面影像的变形或独特的处理,寻找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这类艺术家往往以一种极端主义的姿态表现出来。
先锋派电影可以说是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场欧洲电影创新运动中诞生的,1918年首先于德国出现先锋派电影的萌芽。
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原有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提出质疑,都企图以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事物,这其中也包括电影。
当时,一些画家和音乐家认为,电影正陷入一种呆板、乏味的舞台腔中,不符合电影的本性。
在他们看来,电影的实质应该是通过有节奏的运动去感染观众,这才是电影,才叫“纯电影”。
于是德国的画家汉斯·里希特制作了一部由黑、灰、白色的正方形及长方形的跳动形象构成的短片,取名叫《第二十一号节奏》瑞典画家维金·史格林在德国摄制了一部名为《对角线交响乐》的短片,实质上是由螺旋形和疏齿形的线条组成的抽象动画片。
他们的意图是用一些活动的几何图案创造出一种所谓的“潜在旋律”和真正的“可见的交响乐”。
可以说,这种先锋派电影里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人物形象可言。
先锋派电影流派名词解释
先锋派电影流派,又称新浪潮电影,是指一种独特的电影制作方式,以追求创新性、探索性和独特性而著称。
先锋派电影制作方式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它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方式,
强调对电影的实验性和创新性,以追求电影内容上的新颖性和流行性。
先锋派电影流派的特点在于:
一、强调冲击力和刺激性:先锋派电影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和新奇的表演手法,故意营造意外的且强制要求观众思考的场景,其有意刺激观众的心理,强调冲击力和刺激性。
二、实验性和创新性:先锋派电影极力打破传统的电影表演方式,去探索全新的表现模式,用新的技术、新形式的表演来展示电影的内容,强调实验性和创新性。
三、对社会的痛点话题:先锋派电影更倾向于讨论社会上的痛点话题,讨论重要但又模糊的社会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阐释其中蕴含的深意,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和内涵。
谈谈欧洲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现在时刻,14:49,天⽓很冷,我也很冷。
表弟过来捣乱了,,,,,,= =、废话不多说,下⾯。
主题:————————————————————————————————————————————————————————————————邀请线————————————同类——————————————————————————————————————————————————————————————————这是电影艺术史上的第⼀次电影美学运动。
第⼀次世界⼤战以后呢,欧洲的电影业就开始恢复了。
对于富有创新精神的欧洲电影艺术家们来说,电影根本就没有什么传统可⾔。
出于对电影本性的探索和对商业电影的反抗,它们所继承的仅有格⾥菲斯和卓别林的实验精神,并逐渐形成了实验电影的概念,⼀些电影实验室和电影俱乐部相继诞⽣;⼀批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和作品相继涌现;第⼀批重要的电影理论家和著作也同时问世。
从1917年到1928年,在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了众多的电影学派和流派:在法国呢,如:1、崇尚⾃然追求现实真实的印象主义⼼理叙事;2、纯电影美学实验中摆脱叙事和演说的⽴体主义;3、摆脱叙事、逻辑和物理现实⽽创造出来的纯视觉节奏的抽象主义;4、追求荒诞、⽆理性的达达主义;超越梦幻与现实的超现实主义。
在德国,如:1、发源于从形式到形式的“学究⽓”的抽象主义;2、真理与谬误,理性与⾮理性界限不清的表现主义;3、渗透中产阶级悲观⼼理的寓⾔式的室内剧;4、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新客观拍的街头电影。
那么在前苏联,富有创造性的将阶级冲突、社会性的思想内容引⼊电影,通过蒙太奇学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成功地将宣传性、规劝性经由美学化了的形式给予呈现。
总之,,,,,,在20世纪20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各具风格的美学实验和探索,构成了⼀个极为复杂的电影⽂化现象汇集成⼀个空前的美学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了⽆可估量的影响。
先锋电影运动对“电影成为独立艺术”的作用是什么?
1、先锋派电影运动不是以叙事故事和商业盈利为目的,而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实验和探索。
它主要探索如何让电影的画面产生情绪的象征性或节奏感的效果。
2、主要作用表现在:
a、光与色——电影可以实现现代主义艺术家在绘画中所要表达的光与色的细微变化。
b、电影的视觉性——电影可以在胶片上表现出人与现实互动中的纯粹性和抽象性。
3、主要流派的作用和影响:
A、德国表现主义——开拓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
a、对电影造型风格的影响。
b、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影响:倾斜的灯光照明、棱角夸张的画面构图、咄咄逼人的物象等。
B、法国印象主义——开拓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
a、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
b、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
c、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
d、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重要性
4、经过先锋派的理论和实践,电影的造型意识开始逐步为电影艺术所接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概念。
经过这次运动,电影的独立特性更为世人所了解,也为电影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浅谈西方先锋派电影
北京大学XXX
先锋派电影指的是1920年以后,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后流行的一种电影。
它对西方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
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
其代表作有《沉睡的巴黎》、《厄舍古厦的倒塌》、《卡里加里博士》《流浪女》《幕间休息》等作为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为后世电影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深受影迷喜爱。
接下来讲下它的分类,先锋派电影首先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将,它对当时传统惯例的电影表现模式提出挑战,引发一场范围较广的电影运动并提供了一类没血范例,如苏联蒙太奇学派(着重剪接与拼接)、诗意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狭义上讲,是指对电影表现形式和手法的革新,通过对画面影像的变形或独特的处理,寻找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
先锋派电影有众多派分,但在美学原则上,它们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具有一致性,那就是打破有着反叙事、非理性、抽象性等美学特征,反对既存的美学原则和叙事原则。
接下来是先锋派电影的分类,一,印象主义电影,它的代表性人物是《狂热》《流浪女》
其特点是此类影片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在深入表现认得心里变化过程中强化了对自然的诗意的描述,2对蒙太奇形式的创造性运用,与多层隐喻相结结合表现人的心里活动。
二、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特点有1有着高度的舞台化、全部使用绘画和黑色背景和非自然的扭曲的空间关系,2人物都经过浓重的变形化妆,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行动僵化,3,光线的阴暗对比强烈,人工化和黑暗形成了极度反差,画面气氛阴沉恐惧。
三、抽象主义电影,它讲究的是形式的极端主义,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研究中感受节奏和韵律的意味,代表作有艾林格的《对角线交响乐》,这个派别电影表达了人们对电、光、机器等新鲜事物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现代都市生活提供的新的时空体验等。
四、达达主义电影,它追求“绝对的无意义”,整个影片充满了荒谬和嘲讽。
代表作是《幕间休息》,五、最后一类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它的代表作是《一条安达鲁狗》,他的特点是1、在影片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和死亡,2、性和色情的表现,3、迷乱的心绪。
先锋派电影运动产生在20世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现代社会在人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反映,它的产生具有以下历史意义:1、先锋欧派电影运动触动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他从表现、感官等方面让人更多方面的思考社会。
2、先锋派电影是都市化艺术,当时的电影拍摄是依托先进技术的都市为工作地点的,所以带有都市化艺术特色。
3,它开创了电影艺术特性,构造了更多种类的电影表达。
4、先锋派电影是表现危机的艺术,他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中人类
生活的问题所在,在思考人性方面做出贡献。
5,先锋运动作为贵族运动(因为当时拍摄电影是贵族人才能承担的),贵族也为社会做出探讨和研究的贡献。
受到20世纪20年代尼采、弗洛伊德影响的学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先锋派电影的突出特点是反对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戏剧式电影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艺术态度和美学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反形象再现和反情节叙事性。
这个主要由诗人、音乐家和画家构成的群体被我们后来也称作贵族派别,创作是主要探求如何让电影的画面产生情绪的象征行的或者节奏感等效果。
由于先锋派的理论和时间,电影的造型一是开始逐步为电影艺术所接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电影观念,并为后世的电影创作及开导产生巨大影响。
我觉得先锋派电影放到现在的中国来也是具有意义的,如果我们也有着更强表现力和开放性的引导性创作电影,不仅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且也会对我们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反思,推动社会的文明,以上为我的见解,不足之处请老师指出。
2008级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