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安装中滑动轴承顶间隙过大的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滑动轴承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系统中。
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不当维护,滑动轴承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润滑不良、磨损、疲劳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滑动轴承修复方法,帮助读者解决滑动轴承故障问题。
一、润滑不良的修复方法当滑动轴承由于润滑不良而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检查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情况。
如果润滑油或润滑脂已经过期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如果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供给系统故障,需要修理或更换供给系统。
另外,还需要检查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供给量是否合适,如果供给量不足,应适当增加。
二、磨损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磨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滑动轴承出现磨损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修复方法:1. 研磨修复:将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进行研磨修复,使其恢复到正常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磨修复过程中要控制好研磨量,避免过度研磨导致轴承尺寸过小。
2. 换衬修复:对于磨损严重、无法通过研磨修复的滑动轴承,可以采用换衬修复的方法。
即将磨损的轴承衬套取下,更换新的轴承衬套,并进行相应的配合加工,使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3. 火焰喷涂修复:对于磨损严重、换衬修复不方便或不可行的滑动轴承,可以采用火焰喷涂修复的方法。
即在磨损部位喷涂一层金属涂层,通过涂层与轴承配合,恢复轴承的工作性能。
三、疲劳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在长期工作过程中,由于载荷、转速等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出现疲劳断裂的故障。
当滑动轴承出现疲劳断裂时,可以采用以下修复方法:1. 焊接修复:对于疲劳断裂的滑动轴承,可以采用焊接修复的方法。
即将断裂的部位进行焊接,使其恢复到完整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焊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2. 更换修复:对于严重疲劳断裂的滑动轴承,焊接修复可能效果不佳,此时可以考虑更换新的滑动轴承进行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滑动轴承时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并进行相应的配合加工,确保其工作性能。
四、其他故障的修复方法除了润滑不良、磨损和疲劳等故障外,滑动轴承还可能出现其他故障,例如密封不良、过热等。
电动机轴承端盖间隙过大的快速修理方法
1、更换新的轴承端盖
如果有同型号的备用轴承端盖,可以直接进行更换。
2、单独更换轴套
如果是高压电机,轴承端盖里面会单独有一个可拆卸的轴套,更换掉就可以了。
3、激光熔敷
这个是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法,将端盖车掉一层后进行激光熔敷,焊接完成后在车圆就可以了,这样处理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4、电镀
电镀处理速度较快,但是质量不是很好,使用久了或者是重载情况下可能会脱开。
5、打麻眼
用硬质钻头在端盖内测打一圈均匀的痕迹,能增加摩擦,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型电机。
6、使用轴承紧固剂、
使用轴承紧固剂可以很好地将轴承与端盖连接好,用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间隙较小的情况,如果间隙已经很大,这种方法就不能适用了,而且使用轴承紧固剂后要24H后才能使用。
风机轴瓦间隙有侧间隙;顶部间隙;以及紧力;和标高(或者轴瓦中心线);总窜量;
轴瓦两侧间隙数值用塞尺在轴瓦四个角测量,插入深度不小于轴径的四分之一。
轴瓦顶部间隙用压铅法测量,顶部间隙为轴颈直径的1.5/1000~2/1000,理论上可以加减5道间隙。
轴瓦紧力也用压铅法测量,滑动轴承紧力一般是负数0~5道。
有个测量顶部间隙和紧力一起测量的方法。
1、首先在轴瓦接合面和轴承盖接合面各加20道铜皮(看情况决定厚度)。
2、然后把铅丝分别放入内轴瓦和轴颈接合面的顶点;外轴瓦与轴承盖顶点接合面。
3、装上轴承盖均匀紧固螺栓,然后松开,吊走轴承盖。
4、用千分尺测量铅丝厚度
5、顶部铅丝厚度减去20道铜皮厚度。
紧力大小为外轴瓦与轴承盖顶点铅丝厚度减去20道铜皮厚度。
6、这里的压盖的紧力大小不影响顶部间隙。
参考滚动轴承样子可以回忆。
轴瓦标高(或者轴瓦中心线),主要是查看两个轴瓦两边的倾斜度。
这里首先取下轴瓦,是有个基准数,轴颈实际测量直径的二分之一(比如硫酸的轴颈是120mm,取值就是60mm),然后做一个桥架(高于轴即可)用深度尺测量桥架连接杆到轴的距离,然后减去60mm,负数就是高于轴的水平线,正数就是低于轴的水平线。
总窜量测量其实就是把轴瓦取下使用撬棍撬轴,在另一头打一个百分表,百分表最大值就是总窜量值,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窜量要求,比如tcc硫酸风机的总窜量是30道正负5道.。
机床滑动轴承修理的⽅法与技巧 单油楔滑动轴承机床主轴部件的修理主轴部件是机床的⼀个重要部件。
但是如果在⼯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那么该怎么维修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滑动轴承修理的⽅法,希望能帮到你。
滑动轴承修理的⽅法 ⼀、滑动轴承的修理、装配和调整 在传统机床中由于主轴变速范围不⼤,最⾼转速偏低等原因,采⽤滑动轴承作为主轴轴承的较多。
⽽在各类磨床上,虽然砂轮架主轴转速较⾼,但因不需要经常变速,故采⽤滑动轴承作为砂轮架主轴轴承的也很多。
因此,滑动轴承在机床上的应⽤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两种极端状态:⼀种是⽤作不重要的或是低转速,低载荷的主轴轴承;另⼀种则是⽤作⾼精度,⾼转速、⾼载荷机床的主轴轴承。
滑动轴承按其在⼯作条件下,轴在滑动轴承中运转时的摩擦性质以及润滑油形成油膜压⼒的条件,通常分为动压型(动压轴承)和静压型(静压轴承)两种。
前者靠主轴旋转时将润滑油带⼊轴承间隙中,建⽴油膜压⼒来平衡外部负载;后者靠外界油泵将压⼒油输⼊主轴与轴承间隙之间,以⽀承负载。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了⼀种综合动压,静压轴承特点的轴承,称为动静压轴承。
当主轴转动时,润滑油被带⼊主铀和轴承之间所形成的楔油缝隙中,由于缝隙逐渐变窄,使油压升⾼,将主轴抬起⽽形成油楔。
动压轴承按照油楔形式,可分为单油楔滑动(动压)轴承和多油楔滑动(动压)轴承。
这两种滑动轴承都必须在主轴和轴承之间存在偏⼼(或称间隙)时,才有动压效应⽽形成油楔,且油楔位置随着载荷的⽅向⽽变化。
由于油膜刚性差,因此,主轴旋转精度较低。
当主轴⾼速旋转时,轴⽡在球⾯⽀承螺钉上可以⾃由摆动,以致润滑油在主轴和轴⽡间形成油楔,产⽣油膜压⼒来⽀承主轴负载。
整体式变形轴承由五块轴⽡相互以五⽚厚度为0.5~0.7mm的钢⽚联接成为⼀个整体。
轴承背⾯的五条长筋都是圆弧形的,圆弧的曲率半径⼩于箱体(或衬套)内孔的半径,因此轴承与箱体(或衬套)内孔是以五条线接触。
并且各条长筋不在每块轴⽡的中间(对称)位置上,⽽是在主轴旋转⽅向上偏过⼀个⾓度以便形成油楔。
如何解决罗茨鼓风机间隙过大问题
一六风机给大家介绍一下,由于轴承孔在墙板上的位置已定,因此总间隙的数值是确定的,所谓间隙调整,主要是对节点上的锥面间隙和非锥面间隙进行分配。
运转时,由于轴的扭转变形及齿轮磨损等原因,锥面间隙趋向于缩小,而非锥面间隙趋向于增大。
为保证鼓风机长期可靠运行,装配时可将锥面间隙调大一点,非锥面间隙调小一点。
采用软齿面齿轮传动时,齿轮磨损较快,一般将锥面间隙取为总间隙的2/3左右,非锥面间隙取为总间隙的1/3左右。
当齿轮为硬齿面时,齿轮磨损很慢,锥面间隙和非锥面间隙可大致相等。
罗茨鼓风机轴承的原始径向缝隙值都是根据轴承的精度等级确定的,如果发现叶轮外端与机壳摩擦时,将风机齿轮箱盖拆除,松动风机两端壳螺栓,取下定位销。
在传动齿轮和另一端的皮带轮上分贝上外径表头。
用铜锤轻轻地对称地击打齿轮和另一端的皮带轮每轻击一次,用塞尺测量一次。
反复进行,知道间隙符合要求为止,然后两端壳螺栓对称拧紧。
如果发现叶轮端面与机壳侧壁墙板相摩擦,可用塞尺检测叶轮与机壳侧壁的间隙,将固定轴承盖螺钉轩出,在靠皮带轮端的轴承座与轴承盖间增加或抽取垫纸来调整,使叶轮作轴向移动。
根据所测间隙而定。
效正完毕,再讲;螺栓依次对称地旋紧,将轴承盖固定好。
滑动轴承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摘要】滑动轴承是机器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传动,其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但在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很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总结故障原因,找出消除故障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从而可以达到设备正常运行,降低维修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异常磨损;巴氏合金;轴承疲劳;轴承间隙巴氏合金是滑动轴承常用材料之一,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很多旋转机械广泛采用为滑动轴承材料。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因滑动轴承故障导致停产,造成很大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
总结积累经验,参考有关书目知识,对巴氏合金轴承故障因素及解决方法作以简要论述。
一、巴氏合金松脱巴氏合金松脱原因多产生于浇注前基体金属清洗不够,材料挂锡,浇注温度不够。
当巴氏合金与基体金属松脱时,轴承就加速疲劳,润滑油窜入松脱分离面,此时轴承将很快磨损。
解决方法:重新挂锡,浇注巴氏合金。
二、轴承异常磨损轴径在加速启动跑合过程中,轻微的磨合磨损和研配磨损都属正常。
但是当轴承存在下列故障时,将出现不正常或严重磨损。
1、轴承装配缺陷。
轴承间隙不适当,轴瓦错位,轴径在轴瓦中接触不良,轴径在运行中不能形成良好油膜,这些因素可引起转子振动和轴瓦磨损。
解决方法:更换轴承或重新修刮并做好标记,重新装配,使其达到技术要求。
2、轴承加工误差。
圆柱轴承不圆,多油楔轴承油楔大小和分布不当,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止推轴承推力盘端面偏摆量超差、瓦块厚薄不均,都能引起严重磨损。
解决方法:采用工艺轴检测修理轴承瓦不规则形状。
3、转子振动。
由于转子不平衡、不对中,油膜振荡、流体激进等故障,产生高振幅,使轴瓦严重磨损、烧伤、拉毛。
解决方法:消除引起振动因素,更换已磨损轴承。
4、供油系统问题。
供油量不足或中断,引起严重摩擦、烧伤及抱轴。
解决方法:解决供油系统问题,清洁或更换油液,修理或加大冷却器,以降低油温。
三、轴承疲劳引起轴承疲劳有以下原因:1、轴承过载,使承载区油膜破裂,局部地区产生应力集中,局部接触裂纹,扩展后产生疲劳破坏。
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存在的问题the existing problems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滚动轴承的间隙。
滚动轴承间隙分为径向间隙和横向间隙,也就是两个套圈之间横向或者竖向的最大活动范围。
间隙过大会导致整个轴承震动,从而降低旋转的精确度;间隙过小会加大两个套圈间的摩擦力,加剧设备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djust the clearance of rolling bearings. Divided into radial clearance, rolling bearing clearance and horizontal interval, which is between the two ring the largest scope of horizontal or vertical. Gap will cause the whole bearing vibration, thereby reducing the accuracy of the rotation; Starts to increas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ring gap, increase equipment wear and tear, reduce the service life.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解决方法solution对于径向间隙的调整,需要根据机器运转情况和实际生产情况来决定。
在高温、高速情况下,通常选择大的径向间隙;如果是精密主轴或者车床主轴,通常选择小的径向间隙。
For radial clearance adjustment, need according to the machine running situation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situation to deci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speed, usually choose big radial clearance; If it's precision spindle or lathe spindle, usually choose small radial clearance.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The sliding bearing of the inspection and adjustment在滑动轴承的运转过程中,对于轴承间隙过小、过大和对于润滑剂浓度、灰尘量的监测,都有不同的方法,分别是在线温度监测、在线振动监测和定期铁谱分析。
高压电机滑动轴承修补办法高压电机滑动轴承批改法一:从头浇铸合金批改法1、浇铸合金前的预备作业当瓦衬与瓦底严重脱离,瓦衬外表合金危害已无法选用有些补焊法批改,轴承空位磨损过甚,又无法调整接合面的垫片康复,合金质量已无法确保轴承安全作业时,均需思考从头浇铸合金批改。
通常带有循环润滑的轴承,轴承径向空位为轴颈的0.25%~0.4%。
熔掉旧瓦衬合金,并保留好。
用钢丝刷铲除瓦底外表氧化物和尘垢,使瓦底外表出现出金属光泽。
再用十%-15%硫酸溶液了解锈蚀,并用热水冲刷两遍,这时细心查看瓦底是不是有裂纹等缺点。
查看合格后,在瓦底的浇铸面上均匀涂上一层氧化锌溶液。
放入烘炉内加热至200~250度,取出后,再涂上一层氧化锌溶液,边涂边挂锡。
锡层厚度0.1~0.2mm,越薄越均越好。
锡层外表要亮光,如有暗色,需从头挂锡层。
在上下瓦接合面处垫入硅钢片或不与合金粘连的薄铁板条,其宽度应使其内侧能与瓦心外表触摸上,在外侧与瓦皮对齐。
装瓦心时,要使瓦心的圆心与合拢在一同的轴瓦的圆心坚持同心。
还要把油管环槽口及回油孔用黄泥堵好。
终究用卡箍将轴瓦卡紧。
依据轴承巨细选择满意的轴承合金块放入炉内熔化,合金块数量不行少,以防浇铸不行构成返工。
合金熔化温度不行过高过低,如无丈量外表,可用数层报纸条刺进熔化的合金内,经1-2S拿出,报纸变成深黄色时,阐明轴承合金加热温度适宜。
假定出现黑色或黄黑色,则外表合金温度过高。
在合金熔化进程中,要用干木条不断搅动合金溶液,使合金元素成松懈布均匀。
一同把卡好的轴瓦。
瓦心峻峭板在烘箱内预热,坚持250℃,不宜用火直接烧。
将预热的瓦皮放在干板上,放正瓦心。
瓦皮外边用型砂围好。
2、浇铸轴承合金将熔化的合金除掉熔渣,写入轴瓦膛内,当写入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时,用铁棒活络捣瓦内没有凝集的合金溶液,使合金内部气体完全扫除。
浇铸合金时,如发现渗漏景象,要用黄泥活络堵住。
为防止合金凝集时被氧化,可在合金溶液外表均匀布满烧红的木炭来延伸冷却时刻,防止氧化,然后防止合金凝集后变脆和发作砂眼。
风机安装中滑动轴承顶间隙过大的处理方法摘要:风机的用途很广,从建筑物的通风换气到空气输送、排尘、排烟以及矿井、冶炼、煤气、油气等工业部门,都需要风机。
因此,在安装工程中,经常遇到风机的安装,本文对风机安装中滑动轴承顶间隙过大的处理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风机;滑动轴承;顶间隙;轴瓦;接触角风机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为:离心式通风机、轴流式通风机、回转式鼓风机、离心式鼓风机等。
按产生的风压分为:通风机、鼓风机、气压机。
在安装工程中,当风机到货后,首先对其进行开箱检查。
风机的开箱检查按如下规定进行:1.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尺寸、进风口、出风口的位置等与设计相符。
2.叶轮旋转方向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进风口、出风口有盖板遮盖。
各切削加工面,机壳和转子不有变形或腐蚀、破损等缺陷。
风机安装前,需进行设备基础验收,其预埋件、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和尺寸正确。
并与土建单位办理中间交接手续,设备基础合格方可安装。
安装前先根据土建的轴线,在基础上弹出设备安装的纵、横向中心线。
风机安装前,还在基础表面铲出麻面,以使二次灌浆的混凝土或水泥能与基础紧密结合。
风机的搬运和吊装符合如下要求:1.吊装时,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轴颈和轴封等处不允许作为捆缚部位。
2.风机的进风管、出风管等装置设置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连接牢靠;风管与风机连接时,不允许强迫对口,机壳不承受其它机件的重量。
3.通风机吊至基础上后,用垫铁找平,垫铁放在地脚螺栓两侧,斜垫铁必须成对使用。
风机安装好后,将同一组垫铁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风机轴承箱的找正、调平符合下列要求:1.轴承箱与底座紧密结合;2.整体安装的轴承箱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10/1000,并在轴承箱中分面上进行测量,其纵向安装水平度也可在主轴上进行测量;3.左、右分开式轴承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度,以及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的对称度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轴承箱中分面的纵向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04/1000;(2)每个轴承箱中分面的横向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08/1000;(3)主轴轴颈处的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04/1000;(4)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对称度偏差不大于0.06㎜,可测量轴承箱两侧密封径向间隙之差不大于0.06㎜。
滚动轴承径间间隙大的维修方法一、什么是滚动轴承径间间隙?滚动轴承径间间隙是指在安装轴承时,为了满足其正常运转所需,在内圈和外圈之间预留的一定空隙。
该间隙大小对轴承的运转寿命、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和噪声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二、径间间隙异常原因及表现1.不当的安装过程:例如安装力过大或过小,导致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超过规定范围。
2.过度磨损:长期使用后,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与之间的接触磨损会导致径间间隙增大。
3.材料问题:轴承材料质量差、热处理不当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径间间隙异常。
4.过度负荷:超负荷运转会导致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扩大。
径间间隙异常的表现包括:•运转不稳定:轴承的径向游隙超过规定范围后,会导致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情况,可能会伴随振动或异响。
•润滑不良:径向游隙过大会导致润滑脂无法充分润滑轴承,从而影响轴承的寿命和运转性能。
•疲劳寿命降低:径间间隙异常会加速滚动体和轴承之间的磨损,导致轴承的疲劳寿命降低。
三、滚动轴承径间间隙大的维修方法对于滚动轴承径间间隙大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维修方法:1. 拆卸轴承首先,需要将异常的轴承拆卸出来。
在拆卸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损坏轴承或其他相关部件。
2. 清洁和检查拆卸后的轴承需要进行清洁,以去除污垢和旧润滑脂。
在清洁过程中,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刷子进行清洁。
清洁完成后,需要对轴承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内、外圈的磨损情况、滚动体是否变形等。
3. 判断维修方式根据轴承损坏的程度和使用情况,可以选择以下维修方式:•如果轴承磨损较轻且尺寸未达到更换标准,可以选择研磨法对轴承进行修复。
•如果轴承尺寸已达到更换标准或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新的轴承。
4. 重新安装轴承在进行轴承安装之前,需要先清洗并涂抹适量的高温润滑脂于内、外圈。
然后,根据轴承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安装工具,并根据安装顺序逐步安装轴承。
注意安装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或过小。
四、滚动轴承径间间隙维护保养为了避免滚动轴承径间间隙异常,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1.清洁润滑:定期清洁轴承,并补充适量的润滑脂或油脂。
电动机作业中轴承过紧或松动处理办法在电动机的作业中,假定轴承过紧或松动,可按下述办法处理。
1、轴承过紧
有些新电动机或刚交换新轴承的电动机空转时,轴承就发热。
假定电动机拼装契合规矩,大多是轴承过紧而致使的。
这种缺陷,使电动机空转通常就可扫除。
办法是:首要使电动机空转,当轴承发热到挨近熔化润滑油脂的温度时,便停机,待温度降低,再使电动机空转,这么循环进行几回,轴承温度通常就可康复正常值。
假定电动机作业一段时刻后,轴承依然发热,则应卸去电动机的负载,使其空载作业,细听有无杂音。
若稍有动态,可在停机加润滑油脂之前将原有的旧油脂取下,并将轴承清洁洁净,再加新油脂,然后使电动机持续空转。
假定依然呈现发热景象,并有杂音,大都是轴承损坏构成的,应交换新轴承。
假定只发热而无杂音,则或许是轴承盖与轴承相冲突或润滑油脂现已蜕变,此刻可松开轴承盖的螺钉,将其调整到没有相冲突的感触中止,或许交换新润滑油。
2、轴承松动
其要素是:电动机机械有些发作振荡;屡次拆装,使轴承内圈
与机轴协作不紧或轴承外圈与端盖内圆协作不紧。
这种缺陷多发作在旧电动机上。
轴承一旦松动,就会发热,有时还或许宣告“吱哇、吱哇”的动态。
处理轴承松动缺陷的办法是:如图所示,将降压变压器次级(电压不跨越15V)两根引线中的一根接在轴承上,另一根接在一根旧手锯锯条上;当降压变压器通电往后,使该锯片断续地触摸轴承外圈,此刻变压器就会短路而打出火花,在轴承外圈上留下许多痕迹,以此来增大轴承外圈的外径,使轴承与端盖严密协作。
假定电动机的轴颈与轴承内圈协作松动,也可按此法在轴颈上打火花,以增大轴颈外径。
图电火花处理轴承松动缺陷暗示。
罗茨风机调整间隙方法罗茨风机主要由机体和两个装有叶轮的转子组成,通过一对同步齿轮的作用,使两转子呈反方向等速旋转,并依靠叶轮与叶轮之间、叶轮与机体之间的间隙,使吸气腔和排气腔基本隔绝,借助叶轮的旋转,推动机体容积内气体,达到鼓风目的。
如何调整和保证叶轮与叶轮之间、转子和机体之间的间隙达到规定范围成了检修的重点。
查阅设备维护检修资料,只有调整后的间隙值要求,而无调整间隙的具体方法。
1.士45°调整法罗茨风机,各部位间隙在20℃时的静态理论值为:叶轮与叶轮之间的间隙0.4-~0.5mm,叶轮与叶壳之间的径向间隙0。
2~0.3mm,叶轮与左、右墙板之间的轴向间隙0。
3~0.4mm(左墙板间隙必须大于右墙板间隙0。
05mm以上),同步齿轮的啮合间隙0.08~0.16mm。
风机工作间隙的调整是罗茨风机整个检修过程中最关键也最不易掌握的一步,仔细研究罗茨风机的结构原理,分析出叶轮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在士45°的位置上(指叶轮压力角与水平线成士45°角度时,见图1)两叶轮之间的间隙是两叶轮之间最关键的间隙,且有两个+45°和两个—45°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叶轮最大轴向剖面刚好处于相对平行状态(在调整和测量间隙时,依此可判定两叶轮是否处于士45°的位置)。
风机正常运转过程中,伴随着磨损,士45°位置上的间隙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其中+45°位置上的间隙趋向减小,而—45°位置上的间隙趋向增大。
当正常磨损至某一定程度时(在良好维护下,一般都应在连续运行7~8年以上),两叶轮必将相碰,而最先碰撞的部位就在+45°的位置上。
由此,在调整两叶轮的工作间隙时,应预先将+45°位置上的间隙适当调大些,一般调至-45°位置的2倍(假设一45°时间隙为a,则+45°时为2a)。
另一种的做法就是直接将一45°位置上的间隙调至0。
滑动轴承顶间隙标准一、顶间隙的测量方法滑动轴承的顶间隙可以通过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压铅丝法、塞尺法、抬轴法等。
其中,压铅丝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铅丝放入滑动轴承的顶间隙中,然后施加压力使其变形,从而测量出顶间隙的大小。
二、顶间隙的调整方法滑动轴承的顶间隙可以通过调整轴承座和轴瓦之间的垫片厚度来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1.确定需要调整的垫片数量和厚度。
2.将垫片放入轴承座和轴瓦之间,确保垫片平整无扭曲。
3.调整垫片的厚度,使其符合要求。
4.重新安装轴承座和轴瓦,确保安装正确无误。
三、顶间隙的合理数值滑动轴承的顶间隙数值是根据轴承的类型、尺寸、载荷和转速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一般的情况下,顶间隙的值在轴径的0.0005~0.001倍之间,同时顶间隙的值不应小于0.001倍的轴径。
四、顶间隙的极限值滑动轴承的顶间隙极限值是根据轴承的材料、载荷和转速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一般的情况下,顶间隙的极限值不应大于0.0015倍的轴径。
五、顶间隙的变动范围滑动轴承的顶间隙变动范围是指在同一台机器上,同一组轴承的顶间隙值不应超过0.001倍的轴径。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机器的性能。
六、顶间隙的允许偏差滑动轴承的顶间隙允许偏差是指在制造和维修过程中,顶间隙的偏差允许在一定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轴承类型和尺寸,顶间隙的允许偏差值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顶间隙的允许偏差值在±0.001倍的轴径之间。
七、顶间隙的确定原则滑动轴承的顶间隙确定原则是根据轴承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在选择顶间隙时,需要考虑轴承的类型、尺寸、载荷、转速等因素,以确保轴承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保证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八、顶间隙调整顺序滑动轴承的顶间隙调整顺序一般是先调整轴向间隙,再调整径向间隙。
在调整轴向间隙时,需要先调整靠近轴伸端的间隙,然后再调整靠近非轴伸端的间隙。
在调整径向间隙时,需要先调整垂直方向的间隙,然后再调整水平方向的间隙。
故障原因
滑动轴承可能有多种故障,其中包括间隙过大,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以及摩擦。
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是装配不当,润滑不良,负荷欠妥,长久磨损及轴承设计不当。
间隙过大(无涡动)
轴与轴承间隙过大,这种情况类似于不对中和机械松动,应注意其区别(见说明)。
频谱和波形特征
1、径向振动较大,特别是垂直方向;
2、可能有较大的轴向振动,一特别对于止推轴承,可能有较高次谐波分量。
3、径向和轴向时域波形为稳定的周期波形占优势,每转一圈有1, 2或3个峰值。
没有较大的加速度冲击现象。
若轴向振动与径向振动大小相近,表明问题严重。
说明
1、间隙过大与不对中的区别:
1)间隙过大时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更大;而不对中时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振动相同。
2)间眸过大时(4~10)×分量较显著,类似与机械松动的现象;而不对中时高次谐波小。
2、间隙过大与机械松动的区别:
1)间隙过大时其时域波形为稳定的周期波形占优势,且没有大的冲击现象;而机械松动时其时域波形较杂乱,有明显的非周期信号使波形不稳定。
2)间隙过大时轴向振动可能较大,特别是止推轴承;而机械松动时轴向振动较小或正常。
一般应在排除了机械松动的可能性之后再确认间隙过大。
轴的间隙问题解决方法
解决轴的间隙问题有多种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轴和轴承类型以及应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
1. 调整轴承预紧力:对于滚动轴承,可以通过调整轴承的预紧力来减小间隙。
适当的预紧可以消除间隙,提高轴承刚性,增加轴承寿命。
2. 更换磨损的零件:如果轴的间隙是由于某些零件的磨损造成的,那么更换这些磨损的零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 调整轴的位置:如果轴的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间隙问题。
通过调整轴的位置,使其对中,可以消除间隙。
4. 使用合适的润滑剂: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防止磨损,从而减小轴的间隙。
5. 重新装配或维修:如果轴的间隙是由于装配或维修不当造成的,那么重新装配或维修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6. 使用弹性支撑:弹性支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振动和冲击,从而减小轴的间隙。
7. 定制特殊的轴承或轴:对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可能需要定制特殊的轴承或轴来适应特定的需求。
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轴的间隙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解决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同时,操作时应遵循安全规范,避免造成伤害。
风机安装中滑动轴承顶间隙过大的处理方法摘要:风机的用途很广,从建筑物的通风换气到空气输送、排尘、排烟以及矿井、冶炼、煤气、油气等工业部门,都需要风机。
因此,在安装工程中,经常遇到风机的安装,本文对风机安装中滑动轴承顶间隙过大的处理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风机;滑动轴承;顶间隙;轴瓦;接触角
风机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为:离心式通风机、轴流式通风机、回转式鼓风机、离心式鼓风机等。
按产生的风压分为:通风机、鼓风机、气压机。
在安装工程中,当风机到货后,首先对其进行开箱检查。
风机的开箱检查按如下规定进行:
1.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尺寸、进风口、出风口的位置等与设计相符。
2.叶轮旋转方向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进风口、出风口有盖板遮盖。
各切削加工面,机壳和转子不有变形或腐蚀、破损等缺陷。
风机安装前,需进行设备基础验收,其预埋件、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和尺寸正确。
并与土建单位办理中间交接手续,设备基础合格方可安装。
安装前先根据土建的轴线,在基础上弹出设备安装的纵、横向中心线。
风机安装前,还在基础表面铲出麻面,以使二次灌浆的混凝土
或水泥能与基础紧密结合。
风机的搬运和吊装符合如下要求:
1.吊装时,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轴颈和轴封等处不允许作为捆缚部位。
2.风机的进风管、出风管等装置设置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连接牢靠;风管与风机连接时,不允许强迫对口,机壳不承受其它机件的重量。
3.通风机吊至基础上后,用垫铁找平,垫铁放在地脚螺栓两侧,斜垫铁必须成对使用。
风机安装好后,将同一组垫铁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风机轴承箱的找正、调平符合下列要求:
1.轴承箱与底座紧密结合;
2.整体安装的轴承箱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
0.10/1000,并在轴承箱中分面上进行测量,其纵向安装水平度也可在主轴上进行测量;
3.左、右分开式轴承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度,以及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的对称度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个轴承箱中分面的纵向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0.04/1000;
(2)每个轴承箱中分面的横向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0.08/1000;
(3)主轴轴颈处的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04/1000;
(4)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对称度偏差不大于0.06㎜,可测量轴承箱两侧密封径向间隙之差不大于0.06㎜。
具有滑动轴承的风机,尚使轴瓦与轴颈的接触弧度及轴向接触长度、轴承间隙和压盖过盈量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进行修刮和调整。
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符合下列要求:
1.轴瓦表面与轴颈接触均匀;接触弧面不小于60°;接触面与非接触面之间不有明显的界限。
轴向接触长度不小于轴瓦长度的80%;
2.轴承推力瓦与主轴推力盘的接触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小于止推面积的70%;
3.轴瓦与轴颈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宜为轴颈直径的2/1000~
3/1000;
4.轴瓦与压盖之间的过盈量宜为0.03~0.06㎜。
厚壁轴瓦装配符合下列要求:
1.上、下轴瓦瓦背与相关轴承孔接触良好,并按设计文件规定检验接触要求;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其接触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
2.上、下轴瓦的接触面接触良好。
未拧紧螺栓时,采用0.05
㎜塞尺从外侧检查接合面,其塞入深度不得大于接触面宽度的1/3。
3.单侧间隙为顶间隙的1/2~2/3。
4.上、下轴瓦内孔与相关轴颈的接触符合下表要求:
5.配制的瓦口垫片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小于瓦口面1~2㎜;其长度小于瓦口面1㎜;垫片平整无棱刺。
瓦口两侧垫片厚度一致;垫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与轴颈相接触。
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顶间隙的3倍。
通常情况下,在轴瓦加工时,使轴瓦与轴颈为过盈配合,在安装时,通过对轴瓦的刮削使之达到规范要求。
但在某些工程中,因加工误差或其它原因,致使轴瓦顶间隙过大。
在安装时,为使接触面积达到规范要求,仍需对轴瓦进行刮削,这样会使顶间隙进一步增大。
如何解决,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方法一:重新加工轴瓦。
但轴瓦一般采用巴氏合金或其他合金材料制成,成本较高。
另外,轴瓦由专业的制造厂加工,加工、运输等周期较长,而在现代的安装工程中,工期要求都很紧张,不可能等待另外加工轴瓦。
方法二:增大轴颈。
如重新加工轴,则与方法一无异,也是不现实的;如在现场进行处理(如采用补焊后磨平),精度无法满足要求。
方法三:现场处理轴瓦。
因轴瓦顶间隙已超标,只能通过处理
轴瓦中分面来减小顶间隙,以达到安装要求。
对轴瓦中分面的处理是相当麻烦的,必须由施工经验丰富的钳工师傅进行刮削。
因刮削量相当小(一般为几丝),刮削时要非常小心。
且为保证刮削后的平面度,在刮削过程中还要不时用0.01~0.02㎜的平板进行检验,反复进行。
平面度满足要求后,将轴瓦与轴颈进行配合,用压铅法检查顶间隙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还需要重新进行刮削。
顶间隙达到要求后,需检查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点数是否达到要求,如不满足又需对轴瓦弧面进行刮削。
轴瓦弧面刮削后,顶间隙又可能达不到要求,又需重新对中分面进行刮削。
如此反复,只到轴瓦顶间隙及接触点数均达到要求为止。
另需注意的是,轴瓦中分面刮削后,轴瓦瓦背与压盖的间隙也会增大,因此对压盖的中分面也需进行处理,使之达到安装规范要求。
以上是风机安装中滑动轴承顶间隙过大的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并不常见,但确实有过,因此对其进行简单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