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小蜻蜓》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8.79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简谱)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歌《小蜻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
五声宫调式,四三拍,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刻画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形象。
歌曲第一、第二乐句节奏比较舒缓,旋律以级进五声音阶为主,表现了蜻蜓盘旋飞舞的形象。
第三乐句节奏发生变化,旋律进行与语言结合紧密。
第四乐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最后稳定地结束在主音上,似乎是对小蜻蜓辛勤劳动的赞许。
歌曲通过对小蜻蜓的赞美,告诉学生要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唱跳跳,表现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
已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力度记号,但感受力度变化和处理歌曲的能力还很弱,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还不错,部分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稍有差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力度变化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作、想象、表演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素质。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繁忙的形象。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猜谜、聆听、创编、表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
教学策略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打击乐器作为学习的动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班班通,电子课本,PPT课件,卡片,电子琴,自制沙锤及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课前律动1.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有秩序的走进教室坐好。
一年级上册音乐
《小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并且能够用自然的歌声和柔美的动作,表演唱歌曲《小蜻蜓》。
2.通过亲身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歌曲,参与演唱、编创等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义。
3.通过歌曲学习,了解关于蜻蜓的小知识,建立学生对大自然、对益虫的关爱之情,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知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用柔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
1.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强调“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
2.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
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入环节:音乐欣赏法
歌曲教唱:律动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歌曲学唱:练习法
综合表现:观察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碰钟、昆虫头饰、表演小道具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唱歌《小蜻蜓》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唱歌《小蜻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歌《小蜻蜓》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感受四三拍歌曲的节拍规律。
2.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3.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过程1.谜语导入(1)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
一对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
(打一昆虫)(2)简要渗透益虫知识,教育学生要爱护益虫。
2.聆听范唱(1)初听歌曲范唱。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复听歌曲范唱。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学习歌曲(1)再次聆听歌曲范唱,看歌谱随音乐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2)随音乐拍手,体验四三拍“强弱弱”的节拍规律。
(3)在学生准确掌握歌词节奏后,随范唱录音或教师的琴声轻声模唱歌曲。
(4)教师视学生学习情况,分句教学生学唱歌曲中的难点。
(5)跟琴演唱歌曲,应唱得柔和、抒情。
注意唱足每个音的时值,以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抒情性。
4.表现歌曲(1)运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运用手臂模仿蜻蜓上下飞舞的动作,表现蜻蜓在田间忙碌捉虫的样子。
注意动作应柔和,与歌曲的韵律一致。
(3)演唱歌曲,并用动作、碰铃(一小节敲击一下)参与歌曲表现。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唱歌《小蜻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歌《小蜻蜓》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感受四三拍歌曲的节拍规律。
2.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3.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过程1.谜语导入(1)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
一对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
(打一昆虫)(2)简要渗透益虫知识,教育学生要爱护益虫。
2.聆听范唱(1)初听歌曲范唱。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复听歌曲范唱。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学习歌曲(1)再次聆听歌曲范唱,看歌谱随音乐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小蜻蜓》修改后教学设计《小蜻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
三四拍子,五声宫调式。
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
同时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小蜻蜓》,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现抒情的音乐情绪,表现自己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二、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聆听、创编、表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在参与聆听、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歌曲感受三四拍子旋律。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三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
2. 唱足音的时值,注意一字多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片欣赏师:快乐的音符给我们带来五彩斑斓的世界,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舞吧!(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2/4 3/4)(学生站起来表演)师:同学们快快坐好,看你们优美的舞姿,把谁吸引来了?(蜜蜂、螳螂、桑蚕、七星瓢虫、蜻蜓)师:那他们当中谁是昆虫界专吃蚊子、害虫的小英雄?师:你知道的可真多!那你们见到的小蜻蜓,都在干什么呢?学生:飞来飞去师:小蜻蜓都在哪里飞呢?学生:小花;大树;荷叶……2.律动感受三拍子师:小蜻蜓就是这样一会上一会下的快乐飞舞着,让我们也变成快乐的小蜻蜓跟着音乐的旋律飞起来。
【设计说明与反思】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通过多媒体展示色彩鲜明的图片,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很大帮助,也为接下来的学生律动体验打好基础。
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主动参与到音乐律动活动中来,体验感受了四二拍与四三拍的节拍特点。
音乐教案-《小蜻蜓》(精选5篇)-《小蜻蜓》篇1小蜻蜓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小蜻蜓》,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歌曲感受三四拍子旋律,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现抒情的音乐情绪,表现自己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二、能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三、通过自编小蜻蜓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足音的时值,注意一字多音。
教学准备:音乐、琴、碰铃。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我们去郊外看看吧!那里有些什么呢?(蜜蜂、螳螂、桑蚕、七星瓢虫、蜻蜓)2、简单了解各种益虫。
二、新课学习:1、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小蜻蜓》,瞧!小蜻蜓看到我们的到来他多高兴啊,听!他们正唱着歌欢迎我们呢!”2、初听歌曲《小蜻蜓》,边听边拍手,让同学感受三四拍子的旋律。
3、师: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轻柔、抒情)4、再听歌曲,学生用lu跟着轻轻地哼唱。
5、按节奏读歌词。
6、跟琴演唱歌曲,唱得柔和、抒情。
注意唱足每个音的时值,更好的体现歌曲的抒情性。
7、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
8、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1、师:同学们都见过蜻蜓吧!它有些什么特征呢?你能模仿一下吗?2、听歌曲创编动作表演。
3、师出示碰铃,让学生为歌曲伴奏,可参照图示。
4、分组表演 A组演唱B组伴奏C组表演6、分段表演歌曲。
四、小结下课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蜻蜓一天能吃二十多只蚊子,一年下来要吃掉一千只多蚊子呢!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宁,请爱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吧!2、听《小蜻蜓》音乐律动出教室。
音乐教案-《小蜻蜓》篇2小蜻蜓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柔和、抒情地学会唱《小蜻蜓》2.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子,忙碌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保护益虫的道理。
3. 生学会唱,小蜻蜓》,请会唱的同学演唱,并教全班同学唱,用各种形式进行演唱,激起学生的唱歌的欲望。
小蜻蜓教学目标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通过猜谜、聆听、用打击乐伴奏、创编、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
学生容易受前面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1.手指游戏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是说的哪个小动物呢?2.新课导入师:没错是小蜻蜓师:多么可爱的小蜻蜓呀,你们看小蜻蜓在干什么?(播放蜻蜓捕蚊子画面)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它在帮我们捕蚊子,是益虫。
那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蜻蜓捕蚊时的样子吧请你双臂伸直模仿小蜻蜓在空中飞翔的样子,老师会在音乐中敲击一种小乐器“碰钟”,当你听到碰钟的声音时请你将双臂向上伸展并落下,一起来试一试把!师:刚才我们所进行舞动的歌曲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四三拍歌曲《小蜻蜓》二、新授1.初听歌曲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是怎么赞美小蜻蜓的呢?2.朗读歌词师:在聆听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知道一边划拍一边演唱,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歌词,在朗读中,声音应该是?(优美、轻轻地)师:在这里,“捕”是读作“bu”师:如果加入伴奏来朗读,你会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吗?请你听老师读一遍。
生:在两个蜻蜓没有字的时候就需要空两拍(PPT做区分)师:注意,在我们最后的歌词“不”和“吃”是连接在一起的哦,请听老师读一遍(师边拍手边读歌词)师:你们来试试3.出示旋律线,一起划一划师:伴随着优美的声音,小蜻蜓也飞到了各自的地方(出示旋律线),请你伸出食指,跟随音乐感受旋律的高低变化吧!4.跟随琴声练习师:下面,让我们跟随琴声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吧(教师分句弹琴演唱)演唱最后一句时提醒生捕蚊的小英雄“的”要唱成“di”音,并想象小蜻蜓从低飞到高的样子师:这一次,请你跟随伴奏轻轻唱5.跟随歌谱完整演唱师:相信大家都已经学会了,那老师出示五线谱你还能跟着一起唱一唱吗?(出示五线谱)师:之前长长的音在歌谱里你还能找到吗?原来,是我们之前学习的“走欧”的节奏;在它后面出现了小圆点的音符,则需要在这个音符上停留三拍。
《小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会歌曲后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歌词的内容模仿蜻蜓飞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
5、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初步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
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
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
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小青蛙找家》音乐,学生做律动有秩序的走进教室坐好。
二、创设情景,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谜语: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
谜底:蜻蜓。
揭示课题《小蜻蜓》
2、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观察蜻蜓的身体特征。
3、知道蜻蜓是益虫。
了解其它益虫(蜜蜂、青蛙、蚯蚓、螳螂)及他们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4、初步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学唱歌曲:
(一)聆听歌曲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完整的聆听歌曲《小蜻蜓》,并提出问题。
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再次让学生仔细完整的聆听歌曲《小蜻蜓》提出问题。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二)读歌词
1、教师按节奏范读歌词。
2、教师分句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3、教师和学生一起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要求节奏一致。
以此来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4、感受四三拍节奏强弱弱的规律。
节奏如下: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
5 让学生读歌词。
X — X | X —— | X — X | X ——|
小蜻蜓 , 是益虫,
X — X | X — X | X — X | X ——|
飞到西来飞到东,
X — X | X — X | X X — | X ——|
不吃粮食不吃菜,
X — X | X X X | X — X | X —— | |
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三)学唱歌曲。
1、学生自己跟音乐演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不吃粮食不吃菜”是难点处,教唱时要注意。
4、全班齐唱
5、女生齐唱
6、女生齐唱
7、分小组演唱歌曲
8、找学生单独演唱
四、歌曲表演
1、在唱会《小蜻蜓》歌曲后,鼓励学生自编动作,随音乐进行表演,模仿小蜻蜓飞翔。
(找1-2个学生)
2、分组表演蜻蜓捕捉蚊子的情景,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小蜻蜓》。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蜻蜓、小蜜蜂、蚯蚓他们都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我要爱护它,保护它。
当你们看到有人在伤害他们、捕捉他们的时候要怎么做那?我要去阻止他们。
最后,让我们边唱着
歌曲,边模仿小蜻蜓飞的动作来结束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