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能力、性格、气质、人格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59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1.人格(个性):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惯、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3.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
4.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5.能力: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的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6.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及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9.印象:指存留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10.首因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
11.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
1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
13.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14.定势效应:在人们头脑中存在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有一种不自觉的准备状态,按其外部特征进行归类,从而产生出定势效应尤其是初见。
15.态度:是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一致性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6.正式群体:指那些由官方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
17.非正式群体:指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自发形成的群体。
18.社会助长作用:也称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19.社会抑制作用:指个体在与其他群体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时,会导致个体付出的劳动比单独时偏少,效率不如单独完成任务时高。
性格与气质、人格的关系第一,性格内涵及其特征。
性格是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社会现实给予他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有其特定的反应。
如果这种应答活动获得成功,就得到客观现实的积极强化,如果失败了则被否定。
长此以往,客观事物对个体生活不断渗透,从而通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逐渐地保留在心理结构之中,而形成一定的态度体系。
并以一定的形式调整着行为方式。
如果其中某些反应已经巩固起来,成为他经常采取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这就标志着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某些心理特征在个体身上有机结合的性格,体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
比如一个人对自己担当的工作总是勤勤恳恳,善于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任务;对那些在工作中具有创新精神的同伴给予支持和赞许;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和完不成任务的人,勇于对他们进行批评和热心帮助。
从这个人在对别人、对劳动、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具有坚毅、勇敢、顽强和热情的统一风格,这些心理特征的总和构成他的性格。
性格是贯穿在一个人的整个行为中的具有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是说,个人的性格既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某种情况下,总是表现出特定的生活感情和态度。
所谓性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一个人在行为举止上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指人的性格基本结构是不变的。
性格的稳定性,也不是说它是不可改变的。
性格特征是在人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过程的变化而改变。
性格与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相联系,它在人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因为,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后果,可能有益于社会,符合多数人的利益,也可能危害社会,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因此,性格必然受一定道德规范约束,并对它有好或坏的评价,不同性格特点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第二,性格和人格的关系。
性格和人格是两个复杂的概念,要把它们做出严格的区分是困难的,下面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它们的区分和联系作些分析。
在心理学界往往把性格和人格看成是既有联系又各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能力、气质、性格练习题心理学练习题(能力、气质、性格)一、填空题。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总体上来看呈正态分布。
3.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化。
4.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5.巴甫洛夫发现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
6.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7.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8.气质具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二、选择题。
?1.?具有核心意义的性格的结构特征是(D)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2.在智力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是(D)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能力3.?下列哪种是人的特殊能力(C)A、观察力B、记忆力C、节奏感D、注意力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人的个性的(D)A、整体性B、稳定性C、社会性D、独特性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6.?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序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7.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C)?A、个性倾向性系统B、自我意识系统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D、动力特征系统8.?巴甫洛夫发现神经系统具有(D)三个基本特性。
?A、强度、指向性和平衡性B、?强度、指向性和灵活性?C、强度、平衡性和稳定性D、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9.?与神经系统类型安静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C)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0.?人在生产劳动、技术操作和体育运动等方面的能力,一般称为(B)?A、认识能力B、操作能力C、社会交往能力?D、计算能力1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C)A、兴趣爱好类型B、性格类型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动机需要类型12.?“活泼好动,行动缓慢”是人的下列哪种特征的表现(B)?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13.?一般能力中核心成分是(D)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能力14.在记忆时,有的儿童善于视觉记忆,有的善于听觉记忆等,这属于儿童(A)的差异。
一、能力概述(一)能力的定义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
像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能力的分类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 G(智力)和特殊能力S(专业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液体智力(流体,个人禀赋)和晶体智力(后天和文化)二、能力结构理论(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知识点要点)(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商(二)能力类型的差异——专家(三)能力发展早晚的——神童的、大器晚成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的因素(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补充知识:胎内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人格的定义——包括气质和性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相对稳定组织结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性(一)独特性(二)整体性(三)稳定性(四)功能性(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三、人格的结构人格的结构人格包含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
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心理学概述》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_____。
A : 意志B : 能力C : 气质D : 兴趣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 (情绪与情感) 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 A。
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 和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人格,人格包括性格、气质等)2、判断题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参考答案】错误【名师点睛】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标志是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
从此,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3、判断题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 。
解析:冯特所著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4、简答题【简答题】结合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作用的识记和掌握。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除了要答出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四点主要作用外,还需要对该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教学实例说明具体的指导该如何体现。
【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准确、合理、有效、全面地了解学生,作出正确的决策。
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面对学习动机不高的学生,我们可以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他们偶然表现的积极学习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从而帮助学生慢慢形成更多积极的学习行为,促进他们的学习。
⼼理学基本常识⼼理学基本常识 ⼀、概念 ⼼理现象⼈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从古⾄今为⼈们所关注。
⼼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意识是⼼理发展的最⾼层次,只有⼈才有意识。
⼼理现象⼜可分为两⼤类,即⼼理过程和⼈格。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发展和消失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理过程。
⼈格也称个性,是指⼀个⼈区别于他⼈的,在不同环境中⼀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的外象和⾏为模式的⼼理特征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能⼒、⽓质、性格等。
在⼀定意义上,⼈格不是独⽴存在的,⽽是通过⼼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物质基础 ⼈的⽣理影响 ⼈的⼼理不是⼀般物质的运动,⽽是⼈的机体,⾸先是⼈脑这种以特殊⽅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机能、活动过程或运动。
⼈⼀旦离开脑就不存在⼼理活动,⽆脑的或患有脑缺陷的婴⼉不能发展或不能健全发展⼼理。
⼈脑的不同区域有相对的分⼯,各具有不同的作⽤,某⼀区域的损伤或病变会招致与之相应的⼼理活动的紊乱以⾄丧失。
⼉童⼼理的发展⾮单纯决定于却依存于机体特别是脑的发展。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结,它们的分⼦组成,以及脑中的各种化学物质,都与特定的⼼理现象有关。
客观反应 ⼈的机体是⼀个整体,⼈脑是其中的⼀个组成部分,是⼼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但⼈脑的活动是与机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
⼼理活动还与体液有关。
⼈认识世界还有赖于内外感受器官的特异传⼊ 神经冲动。
⼈脑要保持⼯作状态也有赖于⾮特异的传⼊神经冲动。
丧失了⼤多数外围感官的⼈会长期陷于睡眠状态。
⼈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认识客观世界,也改变客观世界,⽽⼼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或反应。
⼈能作⽤于周围环境,就是以其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动过程。
这个过程实现的⼀个前提是⼼理过程如思维、意向等的内部物质变化。
通过肌⾁活动⽽见之于客观的⾏动,客观物质化了的⾏动才能给客观环境以影响。
常见的⾏动包括⼴⼤的范围,都是借助于⼈的机体的肌⾁活动,诸如发声、表情、动作,特别是⼈⼿的动作等。
人格的结构包括()。
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D兴趣【题目】:人格的结构包括()。
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D.兴趣【答案解析】:ABCD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四个方面。
人格的构成主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
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
一般说来,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
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
态度特征: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
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等。
情绪特征: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
气质的不同类型:胆汁质:兴奋型,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热情、豪爽,但是脾气暴躁;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行为外向,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
黏液质:安静型,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但是缺乏激情。
抑郁质:抑郁型,非常敏感,行为极端内向,容易多疑多虑,郁郁寡欢,爱独处,不擅长社交。
人格特征:1、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