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爆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隧道岩爆区施工方案一、前言隧道施工中遇到岩爆是一种常见现象,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岩爆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隧道岩爆区的施工方案。
二、岩爆区分析岩爆是指由岩石中的应力引起的破裂和碎裂现象,通常发生在地下岩石较硬和应力较大的区域。
岩爆会导致岩石飞形状成碎片,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施工方案制定3.1 前期调查在隧道岩爆区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查,包括地质勘探、岩石力学性质等方面的调查,以了解岩层的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3.2 防护措施针对岩爆区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加固措施、隔离带设置等,以减少岩爆造成的危害。
同时,要做好现场监测,一旦发生岩爆,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四、施工实践4.1 钻孔爆破在岩爆区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钻孔爆破的方式来处理较硬的岩石。
在进行钻孔爆破前,需要根据不同岩石的特性设计合适的爆破方案,以确保爆破效果。
4.2 工艺改进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工艺改进来减少对岩石的损伤,减少岩爆的发生。
比如,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控制爆破参数等。
五、总结与展望隧道岩爆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力学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和施工工艺,可以减少岩爆造成的危害,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希望通过本文对隧道岩爆区施工方案的讨论能够引起更多从业者的关注和思考,共同努力提升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内容,谢谢阅读!。
隧道岩爆施工方案隧道岩爆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本次施工旨在安全、快速、高效地进行隧道岩爆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施工方案1. 岩体勘察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岩体勘察,了解隧道岩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等参数,为后期的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 施工准备组织施工队伍,合理分配人员和设备,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安全措施在施工期间,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同时,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确保安全操作。
4. 爆破设计根据岩体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
考虑到隧道的尺寸和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爆破参数和爆破方式。
同时,要确保岩石的破碎度和均匀性。
5. 周边环境保护在施工期间,要严格控制振动、噪音和粉尘的扩散。
合理布局挡墙和喷洒水雾等设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施工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进行科学的施工进度控制。
确保施工进度的紧凑性和连贯性,减少施工中的停工和闲置。
7. 施工质量检测进行岩石的断面质量检测,确保岩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同时,进行爆破效果的检测,保证爆破施工的质量。
三、施工风险控制1. 爆破安全风险采取合适的爆破参数和方案,控制爆炸能量的释放范围,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 岩石坍塌风险根据岩体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支护措施,防止岩石的坍塌,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粉尘、噪音污染风险设置挡墙和喷洒水雾等设施,有效控制粉尘和噪音的扩散,降低对周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影响。
四、施工效果评估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估。
检查岩石的断面质量和爆破效果,评估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是否符合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熟悉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2. 施工现场必须脱离外界人员和交通,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3. 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计划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
4.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确保爆破点周围的区域安全,防止伤害和事故发生。
岩爆地质隧道施工 岩爆多发生在埋藏很深、整体、干燥和质地坚硬的岩层中。
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它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发生的时间,多在爆破后2-3h(或更长时间)。
在溶孔较多的岩层里,则不发生岩爆。
1.施工方法 1.1爆破后通风排烟,立即向工作面及附近洞壁岩体喷洒高压水,以降低岩体强度,增强塑性,减弱岩体的脆性,降低岩爆的剧烈程度,同时可以起到降温除尘的作用。
也可以利用炮孔和锚杆孔向岩体深处注水,以取得更佳效果。
1.2喷钢纤维混凝土(处理轻微岩爆),由于钢纤维砼具有较大的柔性和抗剪能力,因此,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使表层开裂。
1.3及时施作锚杆(加固和治理中等岩爆)加固岩体,改变洞壁岩体的应力状态,改变岩爆的触发条件,控制岩爆发生的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从而达到防止岩爆发生的目的。
锚杆应环向施作或超前施作,锚杆的长度应大于2.5m,间距视现场情况而定,选用机械式锚杆,摩擦锚杆或膨胀锚杆。
1.4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在中等和强烈岩爆区,除了安装系统锚杆外,还可配合挂钢筋网和喷砼,也可用喷钢纤维砼代替挂网喷护。
1.5改善钻爆施工方法 1.5.1将深孔爆破改为浅孔爆破,减少一次装药量,拉大不同部位炮眼的雷管段位间隔,从而延长爆破时间,减轻爆破对围岩的影响,减小爆破应力场的叠加,降低岩爆频率和强度。
1.5.2改变洞室的开挖断面形状,把洞室直接或近似开挖成相应于岩爆后围岩稳定的洞室形状,如“A“字形,不规则的梯形等,从而减小岩爆的程度。
1.5.3在强烈岩爆区用台车打应力释放孔。
1.6超前应力解除:台车在工作面钻眼时,在掌子面周边拱线处钻两排4.5-5.0m深的炮眼(间距40-50cm,外插角250-350),炮眼间隔装药,每个装药的炮眼装500-750g,Φ40mm的4#抗水铵梯岩石炸药,并与掌子面同时起爆,这样,可以在拱部2-3m以上的岩体内部形成一个爆破松动圈,截断面体内部应力的集中,从而减小洞室岩体的切线应力,借助岩体本身可形成一种支护层(见图) 2.施工工艺流程图 3.劳动力组织及进度指标 与常规隧道施工一样,只增设临时防护设施,给主要的施工设备下一个循环安装防护网和防护棚架。
爆破施工方案3
在工程施工中,爆破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段,能够对岩石、土壤等硬质物体进
行有效地破碎和拆除,为工程施工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就爆破施工方案
3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前期准备、爆破设计、安全措施等内容。
1. 施工前期准备
在进行爆破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审查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确保没有人员和设施受到影响。
•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情况,确定爆破点位和方向。
•编制详细的爆破设计方案,包括装药量、起爆顺序等内容。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爆破方面的指导和操作。
2. 爆破设计
针对爆破施工方案3,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设计,以下是一般的爆破设
计要点:
•确定炸药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岩石硬度和爆破效果来选择。
•设计合适的装药方案,确保爆破效果均匀而又有效。
•制定合理的起爆顺序,防止空爆或炸药未能充分爆炸的情况发生。
•定期检查爆破设备和炸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安全措施
在进行爆破施工时,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控,确保周边区域不受影响。
•在爆破前做好警示标志,清场警报,以确保周边人员及时撤离。
•严格控制爆破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确保爆破后现场安全清理,消除爆炸余波,防止二次伤害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爆破施工方案3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安全和技术要求的工程任务,
在施工前期准备、爆破设计和安全措施方面需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进行。
希望本文能对爆破施工方案3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八台山隧道高地应力下硬岩岩爆与软岩大变形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概况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通道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12米。
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通道CW10合同段位于四川万源堰塘乡布袋溪村,里程为K46+000~K48+640,全长2.640km。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为八台山隧道主洞2480m/0.5座,避难通道2450m/0.5座,1-4*3m 钢筋砼盖板涵一座,路基土石方5115m3。
八台山隧道主洞起止里程K43+205~K48+480,全长5275m,避难通道起止里程YK43+206~YK48+450,全长5244m。
属特长隧道。
其中主洞K46+000~K46+480段、避难通道起止里程YK46+000~YK48+450,位于CW10合同段内,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
2、地形地貌八台山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干坝子河村、出口位于四川万源堰塘乡布袋溪村。
隧道穿越的八台山,受地质构造控制,山脊由东向西横亘,山脊两侧为面积较小的山湾。
形成山丘、山脊与沟谷相间形态,以山丘为中心形成向四周发育的“爪”状山沟;隧道轴线地面最高点位于洞身段K44+610的山脊顶部,标高为1797.74m,一般地面标高740.0~1596.2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的溪沟底部,标高731.50m左右,相对高差856.2m.隧道区地貌形态为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单元区。
3、工程地质八台山隧道地质复杂,裂隙倾角大,多为陡倾裂隙,节理面较平直,呈微张~张开状,宽1-50㎜不等,裂隙面附褐色铁质膜,局部为泥质充填。
由洞口向洞身地质条件依次为:(1)出口段位于一斜坡上,地表覆盖有第四系崩坡积块石土,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的盐溶角砾岩。
角砾状结构、岩溶发育。
(2)本隧道洞身段主要为III~V级围岩,构成III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呈中厚层状。
跨度5米,跨度5~10米,可稳定数月,可发生局部块状位移及小~中塌方;构成IV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大冶组、栖霞组灰岩为主,呈薄~中厚层状。
目录1 编制说明21。
1编制依据21。
2编制原则31。
3编制范围32 工程概况42。
1线路概况42。
2隧道主要工程量43 岩爆的特点及辨识43。
1岩爆的基本特征43.2岩爆产生的条件53.3判断岩爆发生的应力条件63.4地应力计算与隧道岩爆预测63。
4。
1XX63。
4.2XX63。
4。
3XX73.4.4XX74、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方案94.1总体施工方案94.2超前地质预报104。
2。
1超前探孔104.2。
2地质素描104。
3加强光面爆破控制,提高爆破效果104.4加强初期支护114。
4.1轻微岩爆区114.4.2中等岩爆区114.5超前应力释放124.6加强高压水冲洗124。
7加强效果检测124。
8岩爆发生时的处理措施124。
9、岩爆防护开挖台架135、安全防护措施145.1成立岩爆预防及救援小组145.2安全防护措施145.3洞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55。
3.1钻爆作业安全措施155。
3。
2人员及机械防护措施165。
3.3洞内作业救援逃生措施17隧道岩爆防治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
1 编制依据⑴、《XXXXX标招标图》;《XXXXX两阶段施工图》;⑵、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指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⑶、国家和四川省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⑷、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⑸、施工单位资源状况、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1.2 编制原则⑴、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
⑵、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质量,确保按期完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取得社会和建设单位信誉。
⑶、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与合理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安排施工。
⑷、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全面实现质量目标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测试方法,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的方法和工艺,优化施工方案,实现安全、质量目标。
石方爆破专项施工方案(1)一、前言石方爆破是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引爆炸药或其他爆破器材来破坏岩石或土石体,以实现开挖、拆除等工程目的。
本文将就石方爆破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前期准备、施工方案、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前期准备在进行石方爆破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 - 现场勘查:对爆破区域进行仔细的勘查,了解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等。
- 方案设计:根据勘查结果,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确定爆破孔位、孔径等参数。
- 爆破计算:进行爆破参数计算,确定爆破药量、起爆顺序等。
- 安全考虑:制定安全预案,明确人员防护、爆破区域隔离等措施。
三、施工方案3.1 爆破孔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岩体上布置钻孔,孔距、孔深等参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孔的布置应该均匀分布,保证爆破效果均匀。
3.2 爆破药的装填•将合适量的爆破药装入爆破孔内,保证药量准确。
•采取密封措施,防止药物外泄。
3.3 起爆控制•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要求进行起爆,控制起爆时间和顺序。
•采取遥控起爆方式,保证人员安全。
四、安全措施爆破施工是一项危险作业,为了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需要做好以下安全措施: - 爆破区域限制:对爆破区域进行隔离,确保周边人员不受伤害。
- 人员防护:所有参与爆破工作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装备。
- 安全疏散:制定疏散预案,确保人员在爆破时能够及时撤离。
五、总结石方爆破是一项常见的工程施工方式,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做好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只有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才能高效完成爆破任务。
以上就是石方爆破专项施工方案的介绍,希望能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岩爆施工方案一、引言岩爆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或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施工方法。
岩爆施工的目的是通过合理使用爆破技术,破坏或削减岩石的体积,以便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
本文将介绍岩爆施工方案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安全措施。
二、岩爆施工方案的基本原理岩爆施工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爆炸药,产生爆炸能量来破坏或削减岩石的体积。
在岩爆施工中,通常采用的爆破技术是控制爆破。
控制爆破是指在爆破作业中,通过合理设计爆破参数,控制爆炸能量的释放方向和强度,从而达到预定的爆破效果。
三、岩爆施工方案的流程1. 岩体勘察:在进行岩爆施工前,首先需对施工区域的岩体进行勘察。
勘察内容包括岩体的类型、结构、硬度、裂缝情况等。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爆破参数。
2. 爆破设计:根据岩体勘察结果和施工需求,制定爆破设计方案。
爆破设计方案包括爆破孔的布置、引爆顺序、药量等。
3. 岩体准备:在进行爆破前,需对岩体进行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清理岩体表面的杂物和裂缝处理。
4. 爆破施工:在爆破施工过程中,按照爆破设计方案进行爆破孔的钻探和冲孔。
5. 安全防护:在进行爆破施工时,需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 爆破实施:按照爆破设计方案进行爆炸药的装药和引爆。
7. 岩体处理:爆炸后,对岩石碎片进行清理和处理。
四、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爆破操作规程,确保人员操作规范,不得违章操作。
2.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指示人员远离施工区域。
3. 优化爆破参数,减少爆破震动和空气压力波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 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防止炸药气体积聚引发事故。
5. 严禁擅自改变爆破方案,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6. 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施工情况,确保安全施工。
7.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总结岩爆施工是一种在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的建筑施工方法,通过合理使用爆破技术,削减或破坏岩石体积,为后续施工作业创造条件。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预防与处理方法一、引言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
岩爆不仅会对施工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隧道施工中预防和处理岩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岩爆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二、岩爆的原因分析岩爆是指岩石在受到应力作用下,由于松散结构、裂纹和应力集中等因素,发生突然破裂和剥落的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岩爆通常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地应力超限:地下深处的岩石受到的应力很大,当超过其抗压强度时,就会发生岩爆。
2.岩石结构松散:某些岩层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松散性,容易发生破裂和剥落,进而引发岩爆。
3.应力集中: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规则的空洞、深层土体破裂等情况。
这些情况会导致岩爆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以上是岩爆发生的主要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对我们制定预防和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三、岩爆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预防岩爆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地质勘察: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各种岩石的特性、组成和力学性质。
这将有助于我们预测岩爆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合理的钻探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钻孔技术,确保岩石的质量和结构稳定。
同时,选择合适的钻孔方向和钻孔距离,避免造成应力集中。
3.加固支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加固支护措施,如钢筋混凝土衬砌、锚杆支护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岩壁的稳定性,减少岩爆的风险。
4.合理的爆破方案:合理的爆破方案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震动,减轻岩石的破坏程度,降低岩爆的发生几率。
以上是岩爆预防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岩爆的发生。
四、岩爆处理方法当岩爆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岩爆处理方法:1.疏导通风:及时清理岩石碎片和尘土,确保通风畅通。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施工人员的呼吸道安全。
深埋隧道高(极高)地应力地段岩爆施工工法深埋隧道高(极高)地应力地段岩爆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交通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隧道项目需要在高地应力地段进行施工。
然而,高地应力地段常常存在岩石破裂和岩爆等问题,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深埋隧道高(极高)地应力地段岩爆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岩层应力状态和环境条件,并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降低了岩爆风险。
主要包括预防性措施、保护性措施和治理性措施。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地应力地段的深埋隧道工程,特别是在岩石容易破裂和岩爆风险较高的情况下。
它能够减少事故发生风险,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提前预判和控制岩爆风险。
首先,通过地质勘察和地应力测试等手段,获取地下岩层的应力状态和裂隙特征。
然后,在施工工法中采取钻孔放炮、切割爆破、装药密度控制等方式,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岩爆控制。
最后,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支护结构和材料,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可以分为预处理、钻孔放炮、爆破、开挖和支护等阶段。
在预处理阶段,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要求,进行地质勘察和地应力测试,并制定施工方案。
在钻孔放炮和爆破阶段,根据地下岩层的应力和裂隙情况,进行合理的钻孔和装药设计,并控制爆破过程中的能量释放。
在开挖阶段,根据隧道断面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开挖。
在支护阶段,根据地下岩层的稳定性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材料进行施工。
六、劳动组织施工期间,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根据施工进度和任务量,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工作计划,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七、机具设备为了实施该工法,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机具设备。
包括钻孔机、装载机、爆破器材、隧道切割机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效、安全、稳定的性能,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新建铁路
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岩爆地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
一、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图纸;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批准的《***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隧道315m设计为板岩、砂质板岩、炭质板岩、弱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
洞身深埋,有可能产生岩爆。
设计围岩级别为IIIc围岩,支护参数为H150的格栅钢架间距1.0m/榀,C25喷砼23cm,拱部设Φ22中空组合注浆锚杆、边墙设22砂浆锚杆,锚杆纵向间距1.5m,环向间距1.2m,呈梅花形布置。
三、岩爆的形成原因
岩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当岩体中聚积的高弹性应变能大于岩石破坏所消耗的能量时,破坏了岩体结构的平衡,多余的能量导致岩石爆裂,使岩石碎片从岩体中剥离、崩出。
四、岩爆的特点
1、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征兆,虽经过仔细寻找,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2、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常见的岩爆部位以拱部或拱腰部位为多;岩爆在开挖后陆续出现,多在爆破后的2~3小时,24小时内最为明
显,延续时间一般1~2个月,有的延长1年以上,事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3、岩爆时围岩破坏的规模,小者几厘米厚,大者可多达几十吨重。
石块由母岩弹出,小者形状常呈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脱落,脱落面多与岩壁平行。
4、岩爆围岩的破坏过程,一般新鲜坚硬岩体均先产生声响,伴随片状剥落的裂隙出现,裂隙一旦贯通就产生剥落或弹出,属于表部岩爆;在强度较低的岩体,则在离隧洞掌子面以里一定距离产生,造成向洞内临空面冲击力量最大,这种岩爆属于深部冲击型。
五、岩爆的分类
岩爆按规模和烈度分为: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强烈岩爆三种类型。
轻微岩爆规模小,一般多为弹射型、冲击地压型岩爆。
岩爆坑较浅,厚度一般小于10cm,岩爆坑沿隧道轴向长度小于10m,呈零星分布。
中等岩爆多为爆炸抛射型和破裂剥落型岩爆,岩爆坑呈三角形、弧形及梯形,连续分布,规模较大,岩爆坑一般几十厘米深,最大达150cm,沿隧道轴线长10~20m,成片分布。
强烈岩爆多为破裂剥落性岩爆,岩爆坑连续分布,最深可达4.3m,沿隧道轴线长大于20m。
剥落的岩块尺寸大,数量多,生成大量超挖现象,洞形不规则,对正常施工影响大。
六、防治岩爆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1、岩爆地段的防护措施
1.1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掌子面及掌子面前方15~20m的地段进行监测,推算岩石强度,并根据岩石强度及有关经验公式判定存在岩爆的可能性。
1.2在岩爆段开挖前,注意收集开挖过程中的岩爆地质资料,包
括岩爆类型、规模、分布里程与岩爆具体位置,作到事先预报,提前做好岩爆防治的技术准备和施工准备工作。
1.3给施工人员配戴钢盔、穿防弹背心,主要防止弹射型岩爆伤人。
在支护区设专职安全员,随时观察围岩状态。
如发现险情,及时向带班干部汇报,作到及时支护或组织人、机暂时躲避。
1.4对施工打眼台车进行改造,在台车上方及侧面设立钢筋防护网。
在进行钻眼施工时必要在掌子面处也设立钢筋防护网,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1.5洞身爆破后立即向工作面喷水润湿围岩。
2、开挖施工方案
2.1加强光面爆破,保证开挖轮廓圆顺,避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加剧岩爆。
2.2在中等岩爆、强烈岩爆地段采取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措施,控制循环进尺不大于2.5m。
2.3针对岩爆类型及大小,提前打应力释放孔或超前摩擦锚杆支护。
超前摩擦锚杆采用Φ40钢管,长度3 m,安设的位置主要在拱顶及左右边墙的上部,间距1~1.5 m。
并在岩爆地段的洞壁上打应力释放孔以达到减弱岩爆的强度。
2.4改变开挖方式,预留岩爆层。
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循环,预留2m厚的岩爆处理层,岩爆过后再进行二次扩挖爆破、支护。
2.5应力解除法:从掌子面起沿拱部周边向前方打超前斜孔,在孔底装药爆破形成一定厚度的人工破碎带,且洞壁保持一定厚度的完整岩层作为安全距离。
通过打设超前钻孔或在超前钻孔中进行松动爆破,在围岩内部造成一个破坏带,即形成一个低弹区,从而使动壁和掌子面应力降低,使高应力转移至围岩深部,施工时可在掌子面上打
设5~6个超前钻孔,深15~20m左右,既可以起到超前钻探地质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释放掌子面应力的作用。
超前钻孔的布置形式及参数与地质预测预报孔相同。
2.6改善围岩性质:对于中等岩爆岩爆段, 在施工过程中,在随开挖轮廓外10~15m范围内,边墙及拱部打注水孔,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应力释放。
从而消除或减缓岩爆程度。
但这种方法在隧道施工中一般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3、支护施工方案
为减轻岩爆的危害,很重要一条就是在洞内开挖前和开挖后对围岩进行支护措施,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而且还能使隧道周边的岩体从平面应力状态变为空间三向应力状态,从而达到减轻岩爆危害的目的,并且还能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岩石弹射和剥落造成事故。
3.1发生轻微岩爆时,仔细对洞壁及掌子面进行危岩清撬后,及时喷3cm厚混凝土进行封闭围岩。
初喷完后进行钢架、锚杆、挂网支护,及时复喷至设计厚度。
3.2强烈岩爆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威胁最大,必要时进行避让,等岩爆强度基本平静下来再进行支护。
七、质量控制要点
1、使用光面爆破,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2、可选用预先释放部份能量的方法,如松动爆破法、超前钻孔预爆法,或喷射高压水冲洗法,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一些,以减少岩爆的发生。
3、加强支护工作,支护的方法是在爆破后立即向拱部及侧壁进
行喷射砼,再加设锚杆及钢丝网。
衬砌工作要紧跟开挖工序进行,以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和确保人身安全。
八、安全措施
1、增设临时防护设施,给主要的施工设备安装防护网和防护棚架,给施工人员配发钢盔等劳动保护用品,掌子面加挂钢丝网。
2、岩爆非常剧烈时,为了安全,应在危险距离范围以外,躲避一段时间,直到岩爆平静为止。
3、设专人对围岩进行监测,发现险情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方。
4、加强巡回撬顶,及时清除爆裂的危石,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延长爆破后进入工作面的时间,岩爆严重时须2h后方可进洞撬顶排险。
6、对滞后型岩爆要加强观察,专人巡视,重点监视岩爆征兆,发现情况,立即处理。
7、机械车辆易损部位,人员乘坐部位要加焊钢结构防护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