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精)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46
浅谈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摘要:苯甲酸是一种能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防腐剂。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数量使用,可以防止食品生霉、变质或腐败,并能延长保存时间,同时对食用者也不会引起什么危害。
但是如果超过规定使用剂量将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影响,因此对防腐剂的检验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防腐剂苯甲酸测定方法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为一种有安息香或苯甲气味的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体,熔点122℃,沸点249.2℃,100℃开始升华,苯其蒸气具有很强刺激性。
具有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或杀灭、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食品鲜度作用。
当前,苯甲酸作为一种能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使用情况主要为:酱油、醋、果汁类、果酱类、葡萄糖、罐头,最大使用剂量1g/kg;汽酒、汽水、低盐酱菜、面酱类、蜜饯类、山楂糕、果味露,每公斤最多使用0.5g。
苯甲酸随食品进入体内时与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从尿液中排出体外,不再刺激肾脏;在酸性条件下可随水蒸汽蒸馏,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较稳定。
但若过量添加,不仅能破坏维生素b1,还能使钙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同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
本文将主要探讨下苯甲酸的检测,希望可以为食品添加剂苯甲酸的检测提供参考。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样品中的苯甲酸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蒸馏出来,与样品中不挥发性成分分离来检测苯甲酸(1)。
检验方法可以概述为样品中加1ml磷酸经水蒸汽蒸馏,得到的馏液主要是苯甲酸,还有其它酸物,再加入0.2n的k2cr2o7和4n的h2so4,将其它酸性物质氧化,经过蒸馏,得到无杂物的苯甲酸,然后经强酸氧化,氧化分解苯甲酸以外的其它有机物,氧化后的溶液再次蒸馏分解蒸馏液中除苯甲酸外的其它杂质,根据苯甲酸的吸收波长225nm下测定消光值。
二、气相色谱法样品经乙醚提取,我们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行分离测定,然后与标准样比较定量检测苯甲酸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1. 引言雪碧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碳酸饮料,广泛地消费于全球范围内。
然而,近年来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关注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雪碧饮料中是否含有防腐剂苯甲酸,以及苯甲酸的含量是否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本文将对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
2. 背景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用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延长其保质期。
然而,过量的苯甲酸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致癌风险。
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关于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限制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 调查方法为了研究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1.购买GB雪碧饮料样品;2.使用液相色谱法(LC)测定样品中的苯甲酸含量;3.参照食品安全标准,评估GB雪碧饮料中苯甲酸的含量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4. 结果我们针对GB雪碧饮料样品进行了苯甲酸含量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样品苯甲酸含量 (mg/L)152233445 4.5根据我们所测得的样品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平均含量为3.5 mg/L。
5. 讨论根据我们的测定结果,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为3.5 mg/L,低于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限制。
这说明GB雪碧饮料在防腐剂苯甲酸的使用上符合法规要求,并且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没有明显的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只针对了有限数量的样品进行了测定,无法代表所有GB雪碧饮料的情况。
此外,苯甲酸对于不同人群的健康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一般消费者在饮用雪碧饮料时仍需适量并注意个人体验。
6. 结论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并且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没有明显风险。
然而,消费者在饮用雪碧饮料时仍应注意适量饮用,并注意个人体验。
7. 参考文献[1] Zhang H., Liu L., Li L. (2019). Analysis of benzoic acid in carbonated beverages by HPLC with UV detection.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10(2), 233-238.。
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摘要: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
样品中苯甲酸的最小检出量为 0.0010mg/ml, 回收率为 98%。
该方法简便易行, 灵敏准确。
关键词:防腐剂;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 ,通常采用乙醚提取碱滴定法和水蒸气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这两种方法测定程序复杂且周期长 ,回收率也较低。
本文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采用了新的测定方法。
即乙醚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行。
1食品防腐剂对微生物或霉菌具有杀灭、抑制或阻止生长作用的食品添加剂为防腐剂。
我国准许使用的防腐剂GB2760-1986 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及其钾盐、丙酸钙、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丙酯、脱氢醋酸、双乙酸钠、葡萄糖-δ-内酯和乳酸链球菌素。
1996 年对GB2760-1986 作很大修订,把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及其钠盐列入漂白剂。
将葡萄糖-δ-内酯归到稳定和凝固剂中。
特别是把保鲜剂、过氧化氢、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统统归到防腐剂中。
这与日本相反。
1997 年以前日本把噻苯咪唑、联苯、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列为防腐剂,1997 年单列项为防霉剂。
食品防腐剂 GB2760-1996共有 28个品种,1997 年新增丙酸、纳他霉素和液体二氧化碳(催化法)。
1998 年增补单辛酸甘油脂。
1999 年增加脱氢醋酸钠。
2002 年增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
截止到2003 年共 36 个品种。
2试剂与仪器苯甲酸标准溶液:0.05mg/ml (准确称取 0.5000g 苯甲酸以 0 .01mol/L 的 NaOH 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使用时再以蒸馏水稀释 10 倍)。
756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3实验条件的选择取 0.05mg/ml 苯甲酸标准溶液 3ml 于 125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再加入一定量的1:1HCl 和 25ml 乙醚, 充分振荡后静置。
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方法国标
苯甲酸在食品中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GB/T 5009.19-2003《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中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样品中的苯甲酸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以确定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样品准备:将食品样品经过研磨、筛选、稀释等处理,制备成适宜的测定浓度。
2.标准品准备:准备苯甲酸标准溶液,浓度为0.1mg/ml。
3.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和标准品分别加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4.计算: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酱油、水果汁、果酱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
第一法液相色谱法2原理样品经处理后,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氨水(NH3•H2O)。
3.1.2氢氧化钠(NaOH)。
3.1.3硫酸(H2SO4)。
3.1.4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3.1.5乙酸锌(Zn(CH3COO)2•2H2O)。
3.1.6氯化钠(NaCl)。
3.1.7酒石酸(C4H6O6)。
3.1.8硅酮树脂。
3.1.9磷酸二氢钠(NaH2PO4•12H2O)。
3.1.10磷酸二氢钾(KH2PO4)。
3.1.11中性氧化铝。
3.1.12甲醇(CH3OH):色谱纯。
3.1.13乙酸铵(CH3COONH4)。
3.2 试剂配制3.2.1 氨水(1+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3.2.2 氢氧化钠溶液(4 g/L):称取4 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 mL。
3.2.3硫酸溶液(0.5 mol/L):移取30 mL浓硫酸(约70%)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至500 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3.2.4亚铁氰化钾溶液(92 g/L):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加水至1000 mL。
3.2.5 乙酸锌溶液(183 g/L):称取220 g乙酸锌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 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0 mL。
3.2.6 酒石酸溶液(15%):称取15 g酒石酸,用水定容100 mL。
3.2.7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2):分别称取16.72 g磷酸二氢钠和2.72 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卫生已成为社会、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食品安全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和担忧。
目前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2万人,但据专家估计实际数量要比这个数字大10倍左右。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广大消费者的健康,还涉及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空间,关系到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
苯甲酸可与人体内的氨基乙酸结合生成马尿酸而随尿液排出体外。
如过量摄入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将会影响肝脏酶对脂肪酸的作用,其次苯甲酸钠中过量的钠对人体血压、心脏、肾功能也会产生影响。
特别是对心脏、肝、肾功能弱的人群而言,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摄食是不适合的嘲。
另外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惊厥和气喘等病症。
在体外测定中还可以测到一些弱断裂剂的放射性。
苯甲酸及其钠盐因为有叠加中毒现象的报道,在使用上有争议,虽仍为各国允许使用,但应用范围愈来愈窄。
日本的进口食品中就限制使用,甚至部分禁止使用,日本已停止生产。
但因价值低廉,在中国仍作为主要防腐剂使用。
山梨酸具有较低的毒性,是迄今为止国际公认的最好的防腐剂,已经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防腐剂。
但事实上,现在已经报道了许多案例(荨麻疹和假过敏)说明人体中对过多的山梨酸所带来的危害。
由于山梨酸和苯甲酸在食品中的广泛使用,所以在此讨论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以技术及以及各种检测技术的利弊。
1防腐剂的检测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防腐剂,不能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一般说来,在正常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没有毒害或毒性极小。
因此,食品防腐剂的定性与定量的检测在食品安全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测定防腐剂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气谱法等1.1苯甲酸和山梨酸各种检测方法1.1.1高效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M.Thomassin等人曾经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尼泊金酯类作过检测,实验发现高效薄层色谱法的相对标准偏差要大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是高效薄层色谱法对于尼泊金酯类的定量就更为快速。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1原理不同样品经提取后,将提取液过滤,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定量。
2.2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要求。
2.2.1 甲醇:色谱纯。
2.2.2 乙酸铵溶液: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经微孔滤膜过滤。
2.2.3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加水至1000mL。
2.2.4 乙酸锌溶液:称取220g乙酸锌[Zn(CH3COO)2·2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1000mL。
2.2.5 氨水(1+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
2.2.6 正己烷。
2.2.7 pH4.4乙酸盐缓冲溶液:a)乙酸钠溶液:称取6.80g乙酸钠(CH3COONa·3H2O),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b)乙酸溶液:称取4.3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将上述两种溶液按体积比37:63混合,即得pH4.4乙酸盐缓冲溶液。
2.2.8 pH7.2磷酸盐缓冲溶液:a)称取23.88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b)称取9.07g磷酸二氢钾(KH2PO4),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将上述两种磷酸盐溶液按体积比7:3混合,即得pH7.2磷酸盐缓冲液。
2.2.9 标准溶液的配制:a)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2360g苯甲酸钠,加水溶解并定容至200mL。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含苯甲酸1.00mg。
b)山梨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2680g山梨酸钾,加水溶解并定容至200mL。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含山梨酸1.00mg。
c)糖精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1702g糖精钠(C6H4CONNaSO2)(120℃烘干4h),加水溶解并定容至200mL。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苯甲酸的含量摘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
根据苯甲酸的性质选择分离分离色谱柱为 C18(4.6mm×250mm,粒径5μm)柱,流动相为乙酸铵-甲醇(91:9),流速1mL/min,柱温30℃。
当波长为230 nm时测得苯甲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3063.46746x+0.4971,r2 = 0.9998。
一般实验要求加标回收率为90%-110%,苯甲酸检出限量为1g/kg。
实验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6%-98%,三个样品的苯甲酸含量分别为0.39g/kg、0.50g/kg、0.81g/kg,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本实验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灵敏度也均达到国家相关分析要求,适用于测定酱油中苯甲酸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酱油;防腐剂;苯甲酸为了减少防腐剂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防腐剂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针对同一防腐剂的检测,不同的检测技术其特异性和快速性等也各有不同。
国家食品检测标准GB/T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介绍了三种检测苯甲酸的方法,分别是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此外据网上报道,可用于检测酱油中苯甲酸含量的方法还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因高效液相色谱法精确度高、简单、快速,是现阶段测定苯甲酸含量的首选。
现重点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
实验主要试剂及设备:甲醇(GR);乙酸铵(GR);苯甲酸钠标准品(GR);乙酸锌(AR);亚铁氰化钾(AR);氨水(≥99.0%)。
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DRF);电子分析天平(BSM--120.4);超声波清洗仪(SG5200HDT);高速离心机(TGL-16G-A)。
色谱条件:以C18柱(4.6mm×250mm,粒径5μm)为色谱柱;以A相1.54mg/mL乙酸铵溶液+B相甲醇溶液(91:9)为流动相;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食品添加剂中苯甲酸的检测班级:姓名:学号: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热点。
苯甲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若过量添加,不仅能破坏维生素B1,还能使钙形成。
我国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其使用限量应<0.1g/kg,许多因素都会导致其含量超标,控制苯甲酸的含量,实现对食品中外源性添加物质的有效检测,急需发展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高通量筛查技术及确证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其次,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薄层层析法等检测方法基本原理及其近几年在苯甲酸检测技术方面研究进展,最后展望这些检测方法在苯甲酸检测方面发展前景。
关键词:苯甲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一、分析食品添加剂中苯甲酸的危害1、苯甲酸的性质苯甲酸为无色、无味片状晶体。
熔点 122.13℃,沸点249℃,相对密度1.2659(15/4℃)。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汽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盐、酯、酰卤、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
苯甲酸的苯环上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得到间位取代产物。
最初苯甲酸是由安息香胶干馏或碱水水解制得,也可由马尿酸水解制得。
工业上苯甲酸是在钴、锰等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甲苯制得;或由邻苯二甲酸酐水解脱羧制得。
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或其他食品的抑菌剂,也可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
2.苯甲酸对人体的危害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
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
苯甲酸进入机体后,大部分在9~15小时内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而从尿中排出,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解毒。
但由于苯甲酸钠有一定的毒性,目前已逐步被山梨酸钠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