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一氧化碳
- 格式:pptx
- 大小:244.73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3)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
(4)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知识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1~122页,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二氧化碳__(2CO +O 2=====点燃2CO 2),火焰呈__蓝色__,煤炉里上层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再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__检验其纯度__。
(2)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__血红蛋白__结合,导致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__缺氧__,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保持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3)还原性:一氧化碳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金属单质__和__二氧化碳__。
3.一氧化碳的用途(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矿石来炼铁。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合作探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不同?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就有很大差异。
1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班级: 姓名: 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导语] CO 作为生活中一种常用的气体,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它本身有剧毒,是空
气污染物之一,不合理的使用可能会造成煤气中毒;另一方面它又是水煤气的主要成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生活中可用作燃料,工业上可以冶炼金属,为人类提供服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知道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关键词] 可燃性 毒性 还原性
[课内探究](寄语:严密的实验加推理,可以帮你获取新知。
)
1.通过自主学习中的2和3你可以总结下CO 的哪些化学性质? ① ②
2.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氧化铜是 色粉末。
②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再点燃左边的.............
酒精灯...
,目的是。
③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左边的......
[课堂小结]请简要总结你知道了一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和用途。
[达标检测]
1.火炉中有淡蓝色火焰时,你知道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试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CO 没有气味, CO 泄漏时我们能闻到一种难闻性气味,它起什么作用?当发现煤气泄漏时你该怎么办?
3.什么原因会导致煤气中毒?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4.请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表示CO 2和CO 的化学性质。
5.完成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反应条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第2课时 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3.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重点难点】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
学习内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21-12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是28,密度比空气略小。
收集时采用排水集气法。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可作燃料。
CO 是可燃性气体,当里面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O 2=====点燃2CO 2。
煤炉里常发生的反应:下层C +O 2=====点燃CO 2;中层CO 2+C=====高温2CO ;上层2CO +O 2=====点燃2CO 2,所以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 在燃烧。
(2)毒性:CO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还原性:用CO 还原CuO 时,试管中的CuO 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前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Cu +CO 2,其中还原剂是CO,氧化剂是CuO,CuO 被还原,被氧化的是CO 。
CuO 发生了还原反应,CO 发生了氧化反应。
这个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CO 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用来冶铁。
【讨论交流】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2.如何除掉CO 2中的CO ?如何除掉CO 中的CO 2? 【温馨点拨】1.便于我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2 一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2.掌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可燃性、一氧化碳还原性等反应;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对环境的污染,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CO 的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难点: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知道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C+O 2=====点燃CO 22C+O 2=====点燃2CO【交流讨论】观察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分子区别在哪里?CO 2和CO 的性质会相同吗?【总结与交流】从分子结构看:一个CO 2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CO 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因此这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不同。
【过渡】那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讲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图片展示)。
2CO+O 2=====点燃2CO 2【思考】在CO 燃烧的火焰上方,分别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和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什么现象?【交流讨论】在北方,人们还常用蜂窝煤炉来取暖、烧饭,但必须也要加装烟囱,你知道在下面的燃烧很旺的蜂窝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吗?【总结】最下层:C +O 2=====点燃CO 2中层:2C+O 2=====点燃2CO ,CO 2+C =====高温2CO上层:2CO +O 2=====点燃2CO 2【过渡】人们常说:不能在密闭房间里烧炭取暖,还有经常有新闻报道称“煤气(主要成分CO )中毒”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讲解】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体内缺氧,危及生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一氧化碳(344)1.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CO↑+CO2↑+3H2O。
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草酸晶体受热先熔化后分解;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可吸收水分,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遇水变成蓝色。
(1)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O。
①A中利用底部弯曲的试管,其原因是,B装置的作用是。
②CO收集满的依据是,CO集满后,将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取出,然后先,再。
(2)乙同学为了验证草酸的分解产物,设计了四个方案,分别将混合气体(包括水蒸气)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试剂:A.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B.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C.石灰水、无水硫酸铜、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D.无水硫酸铜、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方案是。
(3)丙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测定某种铁的氧化物的组成。
①实验时C处发生的反应中,一氧化碳表现出性。
②当C装置中铁的氧化物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的质量为ag,同时测得D装置的质量增加了bg,则该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丁同学认为去掉A装置,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他的观点(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判断理由是。
而戊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还应再增加某装置,该装置是;若无此装置,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填“有”或“没有”)。
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作为燃料3.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下列关于CO2和CO 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A.AB.BC.CD.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CO常用于人工降雨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可用于冶炼金属5.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被还原B.固体粉末由红变黑C.氧元素存在形态不变D.铜元素的质量减少6.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第2课时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毒性、复原性等化学性质。
3.知道一氧化碳的用途以及中毒的机理。
【学习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复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步骤和本卷须知。
【学习难点】一氧化碳复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步骤和本卷须知。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CO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 2=====点燃2CO 2;〔2〕复原性〔以CuO 为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 =====△Cu +CO 2。
3.一氧化碳的毒性:煤气中毒即CO 中毒,原因是CO 很容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O 2结合,从而造成人体缺氧。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引导自学】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2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讨论】有人用炉火取暖,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在炉火上放一盆水行吗?为什么?不行,因为CO 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CO知识点二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一氧化碳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 2=====点燃2CO 2。
2.毒性【引导自学】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21,了解CO 的毒性及其救治方法。
CO 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不能很好地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CO 中毒。
如果发生CO 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小组讨论】1.为什么家用煤气中掺入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让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关闭气阀,开窗通风2.如以下图,煤炉中常发生哪些化学反响?请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一氧化碳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2.近年来,媒体常报道煤气中毒的惨剧,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CO引起的。
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 )A.严寒的冬天,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盆旁边放一盆水B.在清洗偏远的水井时,边用柴油作为能源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边派人戴着口罩到井下洗井C.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D.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3.可区别CO、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看颜色 B.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C.闻气味 D.看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4.以下几种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CO B.CO2C.H2D.O25.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有变化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6.按要求写出煤炉中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煤炉底部在煤充分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_ __。
(2)煤炉中部产生毒气的反应:__ _。
(3)煤炉表面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__ _。
7.为证明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可以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__ _,证明有CO2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接着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_ _,即证明有CO存在。
8.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A.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将混合气体点燃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9.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还原氧化铁10.在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以是( )A .H 2B .COC .CO 2D .O 211.CO 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