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数学教学论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数学教学论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数学教学论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数学教学论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数学教学论(904)真题

一.单项选择

二.名词解释

1.数学教学方法

2.问答法

3.接受学习

4.发生式定义

5.数学学习评价

三.简答

1.数学概念的特征

2.数学“双基”

3.数学知识形式

4.中学常用的数学方法

5.概念同化

四.论述

1.数学概念同化的教学过程

2.论述公理,定义的教法

五..创设情境,回答问题(关于教学反思)

六.写一份关于函数单调性的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 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 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 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 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 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 B、集合思想 C、化归思想 D、极限思想 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 A、分数 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 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这一猜想的获得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已知全集U R =,集合{|1}A x x =<,{|2}B x x =≥,则 ()U A B =( ) A .{|12}x x ≤< B .{|12}x x <≤ C .{|1}x x ≥ D .{|2}x x ≤ 2.下列函数是偶函数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2y x -= B. 2 32y x x =++ C. ln y x = D. 3x y = 3.不等式 26 01 x x x +->+的解集为( ) A .{|21,x x -<<-或3}x > B .{|31,x x -<<-或2}x > C .{|3,x x <-或12}x -<< D .{|3,x x <-或2}x > 4.函数21 1(0,x y a a -=+>且1)a ≠恒过定点( ) A. ()01, B. ()1,2 C. ()1,1a + D. 1 ,22?? ??? 5.下列各组函数中不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2 ()lg f x x =,()2lg g x x = B.()f x x = ,()g x = C.()f x = ,()g x =D. ()1f x x =+,11 ()11x x g x x x +≥-?=?--<-? ,, 6.已知函数(1)1 x f x x -= +,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 ) A.1()2x f x x +=+ B.()1 x f x x =+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_全国1月自考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_全国2009年1月自考 试卷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观察力、记忆力属于( )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2.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 ) A.归纳B.综合 C.推理D.演绎 3.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四则混合式题时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种思维方法是( ) A.综合B.分析 C.实验D.观察 4.创造力的核心是( )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D.直觉思维

5.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 ) 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 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 A.杜威B.赫尔巴特 C.克伯屈D.卢梭 7.无线电广播开始最早的教育节目起始于( )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 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D.评价作用 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上位同化 10.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D.加里培林 11.数学操作技能的活动品质主要指( )

哈师大附中政治

哈师大附中2011-2012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 答案 (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B.人民当家作主 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对人民实行民主 2.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民主与专政统一关系的是 ①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对多数人实行民主 ②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专制则适用于敌对分子 ③对人民实行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④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3.作为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是 A.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B.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C.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D.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4.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相比较,其优点是

①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③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主的实质和要求 ④通过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D.①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据此回答5~6题。 5.这意味着 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中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七条规定:当公民认为一套侵害了他合法权利的政府行为所依据的政府文件不合法时,有权对文件申请复议,并有权状告“红头文件”。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政府积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体现了 ①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增强②政府自觉地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政府坚持依法行政④社会主义民主有制度

东师2018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案】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案】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案】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至2021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数学真题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理)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40%,甲不输的概率为90%,则甲、乙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 ) A .60% B .30% C .10% D .50% 2.甲、乙两颗卫星同时独立的监测台风,在同一时刻,甲、乙两颗卫星准确预报台风的概率分别为0.8和0.75,则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一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为( ) A.0.95 B.0.6 C.0.05 D.0.4 3.编号为1、2、3、4、5的5个人分别去坐编号为1、2、3、4、5的五个座位,其中有且只有两个人的编号与座位号一致的坐法有( ) A .10种 B .20种 C .30种 D .60种 4.若(x + x )n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 A .10 B .20 C .30 D .120 5.某班有五十名学生,其中有五名班干部,现选派三名同学完成某项任务,在班干部甲被选中的条件下干部乙被选中的概率为( ) A. 491 B. 492 C.494 D.49 6 【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知,当班干部甲被选中的条件下,所有的选法有2 49C ,那么则干部乙被选中的情况为1 48C ,则所求的概率即为1 48C /2 49C = 49 2 6.某班学生参加植树节活动,苗圃中有甲、乙、丙3种不同的树苗,每种树苗足够多,从中取出5棵分别种植在排成一排的5个树坑内,同种树苗不能相邻,且第一个树坑和第5个树坑只能种甲种树苗的种法共有( ) A .15种 B .12种 C .9种 D .6种 7ξ 1 2 3 4 5 6 7 8 9 10 P 23 223 323 423 523 623 723 823 923 m 则P (ξ=10)等于( ) A 、. 923 B 、. 1023 C 、. 913 D.、 10 1 3 8.设两个独立事件A 和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 1 9 ,A 发生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A 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是( ) A. 29 B.118 C.13 D.23 【答案】D 【解析】解: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二是有结构的、适用性强的教具和学具,如奎逊耐彩棒、逻辑块、几何拼板等。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计算机、录像等。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B.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根据分子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D.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 C.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分子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多余的钠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B.焰色试验前需将铂丝用稀硫酸洗净,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与原火焰颜色相同 C.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D.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杂质 5.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 B.金属钠与Ca(HCO3)2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逸出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也可保存在CCl4中 D.钠投入到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其熔点低,且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是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因为氯气有漂白性,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D.利用氯气与碱反应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7.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选择题(本题包括 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50分。) ① 用50 mL 量筒量取5.2 mL 稀硫酸 ② 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 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 氯化钠晶体 ④ 用250 mL 容量瓶配制 250 mL 0.2 mol/L ⑤ 用坩埚蒸发NaCI 溶液 ⑥ 用烧杯溶解KNO 晶体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6.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7.下列溶液中,与 100mL 0.5mol/LNaCl 溶液所含的Cl 「浓度相同的是 1. 图标 A 所警示的是 A.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火灾一一氧化物 C. 当心爆炸一一自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2. F 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 (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Fe 3Q .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CO C. 酸硫酸H 2SO .碱纯碱Na 2CO 3. F 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的NaOH 溶液 A.①⑤⑥ .③④⑥ .①③④ .②③④ 4?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 H 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 ?分子数 .体积 .物质的量 A. CHCOOH B . CI 2 C . NaCl D . NH B . D .

9.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2 — A. SO 2 T S B . SO 3 T SQ C 10?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沸水中加入 0.1mL5moI/L 的FeCb 制得胶体,Fe(OH )3胶体粒子数目为 5x 10— 4N A B. 0.5moI/L MgCI 2溶液中含有 Cl — 的数目为 2 C. 标准状况下,5.6 L H 20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2.52 D. 13.2g CO 2和N 2O 形成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0.9 N A 11. 下列离子方程正确的是 A. 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OH+ CQ -HCO 3— B. 足量的锌粉与硫酸铁溶液反应: Zn+2Fe 3+「Zn 2++2Fe 2+ C. 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 CO — + 2H =H 2O +CO f D. 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 2Fe +6H + =2Fe 3+ +3出匸 12. 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 10mL 18.4moI/L 硫酸 B . 20mL 1.0moI/L 盐酸 C. 30mL 1.0moI/L 醋酸 D . 40mL 1.0moI/L 氨水 13.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A. Na +、Ag +、CO 2— 、CI — B . K +、Ba 2+、SQ 2—、CI — C. Na +、X 、HCO —、NO — D . Na +、X 、CHCOO 、SQ 2— 14. 下列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均是由原子构成 B.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是非金属氧化物 D. 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 15 .氢化钙中氢元素为— 1价,可作制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H+2HO=Ca(OH) 2+2H A. 100mL 0.5mol/L MgCI 2 溶液 B . 200mL 0.25moI/L AICI 3 溶液 C. 50mL 0.5moI/L HCI 溶液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HCOOINH —CHCOO+NH + + 2— C. H b S —2H + S D . 25mL1moI/L KCI 溶液 B. HNO —++NO — + + 2— D . NaHCO_Na +H +CQ HCQ T CO 2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观察力、记忆力属于()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2.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综合 C.推理D.演绎 3.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四则混合式题时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种思维方法是() A.综合B.分析 C.实验D.观察 4.创造力的核心是()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D.直觉思维 5.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 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 C.克伯屈D.卢梭 7.无线电广播开始最早的教育节目起始于()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D.评价作用 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上位同化 10.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D.加里培林 11.数学操作技能的活动品质主要指() A.思维的品质B.动作的品质 C.意识的品质D.语言的品质 1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的迁移是()

东北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数学理

2019年哈师大附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 科 数 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20}A x x x =-≤,{|40}B x x =-≤≤,则R A C B = A .R B .{|0}x R x ∈≠ C .{|02}x x <≤ D .? 2.若复数z 满足iz = 2 + 4i ,则复数z = A .2 + 4i B .2 - 4i C .4 - 2i D .4 + 2i 3.在251 ()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第二项的系数为 A .10 B .-10 C .5 D .-5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①()sin f x x =,②()cos f x x =,③1 ()f x x =,④2()f x x =, 则输出的函数是 A .()sin f x x = B .()cos f x x = C .1()f x x = D .2()f x x = 5.直线m ,n 均不在平面α,β内,给出下列命题: ① 若m ∥n ,n ∥α,则m ∥α; ② 若m ∥β,α∥β,则m ∥α; ③ 若m ⊥n ,n ⊥α,则m ∥α; ④ 若m ⊥β,α⊥β,则m ∥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小学数学教学论1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在一定条件下,在个别试验或观察中呈现不确定性,但在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中其结果又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2.电化教学手段 答:电化教育手段,是运用电化媒体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方式。主要有幻灯、投影、电影、录音、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 3.开放性问题 答: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是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以“怎么样……”开始的开放性问题比那些以“为什么……”开始的开放性问题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 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一上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2020.11.04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is the girl’s birthday? A.May 5th. B. May 15th. C. May 16th. 2.What is the man’s hobby? A.Taking photos. B. Listening to music. C. Collecting stamps. 3.What did the man buy yesterday? A. A shirt. B. A jacket. C. A sweater. 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school. B. At a hospital. C. At a stadium. 5.What does the man mean? A.They should ask about the fee first. B.Their neighbor will help them paint the house. C.They haven’t got enough money to paint the hous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n will the woman leave for the Newcastle on Friday? A.At 10 a.m. B. At 12 p.m. C. At 2 p.m. 7.Where will the woman get the bus ticket? A.From the man. B.From the ticket office. C.From the travel center.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00411(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00411(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根据效果的不同,学习迁移分为() A.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B. 正迁移和负迁移 C. 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D. 知识、技能迁移和学习方法迁移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为加强数学思考方法的渗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要求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适当渗透()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A. 集合 B. 函数 C. 集合、函数 D. 代数、几何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质数和合数是() A. 交叉关系 B. 对立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包含关系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小学生“从学习两位数除法法则到学习三位数除法法则”和“从整数除尽到小数的除尽并最终认识整除是除尽的一个特例”这两种认知结构的变化() A. 都是顺应的过程 B. 都是同化的过程

C. 前者是同化,后者属于顺应 D. 前者是顺应,后者属于同化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教师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和举例属于() A. 模象直观 B. 语言直观 C. 现代化教学手段 D. 非直观教学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教学任务的不同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感知内容时一般选用() A. 讲解法和谈话法 B. 演示法和操作实验法 C. 练习法和谈话法 D. 引导发现法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科学地安排练习时间,一般应该做到() A. 先疏后密 B. 练习时间高度集中 C. 先密后疏 D. 增加练习密度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1千克黄豆可以做4千克豆腐,12千克黄豆可以做多少豆腐?”许多城市小学生常常用除法做上述应用题,这主要是因为() A. 学生对题目情节不熟悉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逻辑正确、表意清楚的两句( ) ( ) A.在从前,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来过。 B.1942年,母亲在战争硝烟弥漫的华北大地上度过了她沉默、清贫的一生。 C.衡量科学技术进步的尺度,从过去的万年、千年、百年,已经变成现在的十年、一年,甚至日新月异。 D.某报刊载一篇关于哲学理论的文章,主要内容是黑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E.在主持人问及澳大利亚山火危机能否推动政府调整今后减排目标时,澳总理暗示今后气候政策可能会发生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周苇风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

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但是,韩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老子》曰:“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一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则发展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也就是术。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韩非子》就明确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法家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民众和敌国,而是来自臣下。所以,申不害和韩非都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术有权术的含义,但法家的术不仅仅局限于权术的运用。《韩非子》认为,所谓的术就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明确职责并严加考核。这样,君主就可以操生杀之柄,督促群臣尽力工作。 人们在谈论法家时常常商、韩并举,认为韩非的思想是商鞅的继承和发展。确实,韩非认同商鞅富国强兵的种种举措,也主张建构一元化社会控制体系。然而,在继承商鞅法治思想的同时,韩非更加关注稳固社会秩序的永续。韩非和商鞅都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固在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但是,商鞅对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缺少详细论述。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 不过,既然有驭臣之术,就会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反而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秦始皇后期迷信权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威严、神圣和神秘,长期疏远大臣,这就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沿用秦始皇的做法,最终连刘邦

(完整版)2019年度哈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9年度哈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ABC 中,10 10sin ,55sin == B A ,=a b A . 2 B .22 C . 2 2 D .1 2.0>x ,12y x x =--的最大值 A .-2 B .-22 C .-2 D .-4 3.等差数列{}n a 中,316184,a a s +== A .18 B .36 C .24 D .12 4.等比数列{}n a 公比为正数,228421,1,a a a a a === A .4 B .3 C .2 D .1 5.△ABC 中,3,2,4c a b ===,BC 边上的高为 A . 2 15 B . 4 15 C .4 153 D .4 3 6.1107141357(1)(21),n n S n S S S -=-+-++--+-L 为 A .-2 B .11 C .17 D .21 7.等比数列{}n a 中,321,2,4a a a 成等差数列,==41,2s a A .30 B .15 C .-30 D .36 8.数列{}n a 中,11111,,n n a a a n a +==+为 A .55 B .56 C .57 D .58 9.a 为1-b 和1+b 的等比中项,ab 最大值为 A .2 1 B .4 1 C . 2 D .4 10.数列{}n a 满足1 11121, 21,1++---=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9a 为 A . 9 21 B .2 1 C .9 1 D .9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等差数列{}n a 中367892,5,s s a a a ==++=_________

[期末]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01)

英语卷·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考试(2009、0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昕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blouse? A.It’s unsuitable. B.It’s up-to-date. C.It’s old-fashioned.2.When will the man meet Mr.Smith? A.At 1:45. B.At 2:00. C.At 2:15.3.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doing? A.Painting the wall. B.Hanging some pictures. C.Rearranging the furniture. 4.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Medicine. B.A doctor. C.An advertisment.5.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for their vacation? A.Fly across the country. B.Travel around the world. C.Go on a cross-country road trip.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en will the woman see the movie? A.On Sunday. B.On Saturday. C.On Friday.7.Where will the woman’s seats be? A.At the back. B.In the front. C.In the middle.8.How much does each ticket cost? A.$6. B.$8. C.$12.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Friends. B.Classmates. C.Colleagues.10.What does the man like to do? A.Cycling. B.Gardening. C.Climbing mountains.11.What kind of books does the woman like to read? A.Love stories. B.Crime stories. C.Science fiction.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Why did the policeman give the man a ticket? A.He drove fast. B.He took the wrong way. C.He went through the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所列大纲中第一次提到“全面发展教育”的是() A.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B.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C.1956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D.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 2.数学函数概念的引入是在() A.萌芽时期B.初等数学时期 C.变量数学时期D.近代数学时期 3.在初等数学时期,开始尝试对命题证明的代表人物是() A.祖冲之B.笛卡尔 C.欧几里得D.塔利斯 4.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 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 C.《几何原本》D.《笔算数学》 5.综合式教材体系是以() A.代数知识为主B.平面几何知识为主 C.立体几何知识为主D.算术知识为主 6.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水平() A.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C.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D.以创造思维为主 7.程序性知识是有关() A.“是什么”的知识B.“为什么”的知识 C.“怎么办”的知识D.“怎么样”的知识 8.如果学生只知道2/3读作“三分之二”,却不知道其实际意义,这说明其学习是() A.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 1

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9.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的概念后,再把它们归纳成“柱体”,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下位同化 10.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 A.主体B.客体 C.主导D.辅助者 11.“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这种教学直观手段属于()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 C.语言直观D.声像直观 12.在教学中,倡导“儿童中心论”的教育家(或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 C.凯洛夫D.布鲁纳 13.探究研讨课的基本结构是() A.明确教学任务——探究——研讨——得出结论——阅读课本——巩固练习 B.探究——研讨——结论——巩固 C.探究——假设——论证——结论 D.探究——假设——研讨——验证假设 14.为了测试被试在受教育之前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潜能,从而估价其今后发展的可能这类考评是()A.显示性考评B.预示性考评 C.总结性考评D.诊断性考评 15.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形象——形式运算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 C.朱智贤D.科尔伯格 16.学生对感兴趣、有价值的知识会主动汲取,而对不感兴趣的知识往往不愿学习,这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 A.始动作用B.定向作用 C.维持作用D.调节作用 17.下列可称为心算的是() A.口算B.笔算 C.珠算D.验算 18.“小王有一些纪念邮票,送给小丽7张,还剩5张,小王原有多少纪念邮票?”,对本问题的叙述方式属于()A.顺向B.逆向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