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内容清晰)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血清脂蛋白(a)测定的临床意义刘顺军;徐燕【摘要】目的:测定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种疾病患者血清中的Lp(a)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35例患者和45例健康人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Lp(a)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Lp(a)(138.8±83.2) mg/L,冠心病组(478.8±243.5) mg,/L,脑血管病组(458.8 +207.6) mg/L,糖尿病肾病组(408.8±173.2) mg/L.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p(a)测定对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2)004【总页数】1页(P588)【关键词】Lp(a);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作者】刘顺军;徐燕【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赣州市立医院检验科;赣南医学院药学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国内外许多文献表明,Lp(a)是一种具有很强致动脉粥样硬化(AS)性质的脂蛋白,测定血清中的Lp(a)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3]。
笔者收集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相关的临床病历135例,对患者血清Lp(a)进行了测定,并且同时与正常健康人的Lp(a)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Lp(a)在疾病诊断、治疗、转归中的重要作用。
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患者135例,其中冠心病48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住院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0岁,其中男30例,女18例。
脑血管病50例,经临床确诊并经CT、脑电图等检查诊断明确而排除脑瘤的患者,年龄43~78岁,平均60岁,其中男27例,女23例。
糖尿病肾病37例,经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住院患者,年龄44~75岁,平均57岁,其中男20例,女17例且都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Lp(a)变化的疾病。
当代医学 2008年9月总第149期 C ont em pora ry M edi c i ne,Sept e m ber2008,I ss ue N o.149综述S u m m a ri z e脂蛋白(a)[Lp(a)]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
1988年国际LP(a)专题学术会议公认L P(a)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主要由遗传决定,不受饮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与其他脂蛋白和白蛋白无关。
所以本文就其组成、生物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简单的综述:1L P(a)的组成及生物学特性LP(a)的蛋白组成中apo B100、a poA和白蛋白分别约占65%、20%和15%,与LD L相似,但其糖类比LD L高数倍,是所有脂蛋白含糖类最高的一种;电泳迁移率也比LD L快。
A po(a)的多肽性主要是由遗传基因所控制,使得LP(a)与其它脂蛋白不同显示了高度遗传性。
肝脏是L P(a)合成的主要场所,体内半衰期为38~55,与LD L不一样,它不是由V LD L转化而来,也不能转化为其它脂蛋白,系一类独立的脂蛋白。
2L P(a)检测的临床应用2.1在心脑血管中的应用血清高浓度L p(a)与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关系,特别是在A S中成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量资料表明,冠心病和脑梗塞患者L P(a)明显升高,且都高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升高病例中同时测血脂其他指标,除个别项目外都不伴有其他血脂成分的升高,说明二者无平行关系,LP(a)和血脂其他成分是动脉硬化相互独立的危险因素。
不同的临床类型其LP(a)的结果亦有差异,在冠心病中急性心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非冠心病组,在脑梗死患者中皮层动脉脑梗死大于穿刺性动脉脑梗死[1]。
为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2.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2],CO PD组A poB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血清Lp(a)及ApoB100水平与CO PD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这也从侧面反应出CO PD患者可能存在肝细胞功能的不足,从而影响了肝细胞对L p(a)和A poB100的合成与分泌。
脂蛋白(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脂蛋白(a)(lipoprottein(a))是脂蛋白大分子重要成员之一,也是目前脂蛋白研究的热点。
挪威遗传学家Berg1936年首先发现并将其命名为[lipoprotein(a),Lp(a)]。
1975年Dal-hen 等研究认为Lp(a)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
1987年Mclean 等研究Lp(a)中的Apo(a)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具有高度同源性。
从而认为Lp(a)不仅是AS的危险因素,而且可能与纤溶系统有关。
1988年国际Lp(a)会议将Lp(a)定为冠心病(CHD)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引起人们对Lp(a)遗传学、代谢、功能以及与疾病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
脂蛋白(a)的理化特征1 Lp(a)的结构及组成 Lp(a)主要由蛋白质、类脂和糖类组成。
是载脂蛋白A(Apo A)与载脂蛋白B(Bpo B)两部分以二硫键共价结合的一种LDL[1]。
Lp(a)的核心部分为中性脂质和Apo B-100分子,其外围包绕着亲水性的Apo(a),两者以二硫键共价连接。
其脂质部分与LDL的Apo B-100相同,不同之处是Lp(a)除Apo B-100外还含有Apo(a)。
Apo(a)是Lp(a)大特征性糖蛋白成分,只要由特殊结构“Kringle”构成,Kringle是由3个二硫键组成的三套环境结构。
2 Lp(a)的特征(1)颗粒大小的多态性:LP(a)颗粒密度在LDL和HDL之间,约1.050~1.100。
少量富含TG的Lp(a)密度<1.006。
Apo(a)分子由高度糖化的单条肽链组成,含糖25%~40%,分子大小极不一致,分子量大小由250~838kD,呈分子量大小不等的多态性。
Apo(a)这一多态性分子的基础,是基因中Kringle-4编码区结构重复数量差异所致。
(2)Lp(a)的不均匀性:Lp(a)颗粒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存在不均一性,主要表现在体积分子质量和水合密度都有较大差异。
血清脂蛋白a偏高是怎么回事
一、血清脂蛋白a偏高是怎么回事二、脂蛋白(a)的临床意义三、检查血清脂蛋白a的操作方法
血清脂蛋白a偏高是怎么回事1、血清脂蛋白a偏高的原因可能是饮食不当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饮食不当就会引起脂蛋白a不同幅度的上升,在平常如果摄入了高脂肪,高糖,油腻辛辣刺激性的的食物,就会引起脂蛋白a偏高。
因为这消化比较困难,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致使脂蛋白不能正常的转化。
2、血清脂蛋白a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乱用药物
当患者发现机体内脂蛋白a偏高是,往往会求治心切,乱了阵脚,会乱投医,乱服用各种通过小道消息购买会来的药,到头来不但脂蛋白a没有降,反而在持续的升高,长期的乱用药,药物在肝脏中会发生化学反应,诱发一些疾病和中毒,会严重的损害肝功能。
3、血清脂蛋白a偏高的原因可能是患有肝脏疾病
脂蛋白检查也是肝功能检查常见的一项事项,肝炎,急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是引起脂蛋白a偏高的主要原因,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肝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的合成、代谢等功能发生障碍,肝功能出现异常,直接的导致了脂蛋白a偏高。
4、血清脂蛋白a的检查原理
用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为固相载体,以apo(a)单克隆抗体(McAb)包被,加入待测标本,使其中的apo(a)与圃相化的McAb结合,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标本中其他蛋白质,再加入酶标记的apo(a)McAb,与结合到固相抗体上的apo(a)作用,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酶标记物。
加入酶的相应底物产生。
血脂七项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血脂七项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本文导语常用的血脂化验有七项: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
1、胆固醇(TC,CHO)参考值:合适水平:≤L(200mg/dL)临界范围:~L(201~219mg/dL)升高:≥L(220mg/dL)临床意义:升高:CHO升高的危害: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等。
CHO升高的疾病:各种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
导致CHO升高的生理因素: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紧张、血液浓缩。
妊娠末三个月时可能明显升高,产后可恢复。
降低:CHO降低可见于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肝硬化、恶性肿瘤、营养吸收不良、巨细胞性贫血等。
女性月经期也可降低。
2、甘油三酯(TG)参考值:合适水平:<L(150mg/dL)临界范围:~L(150~200mg/dL)升高:~L(200~500mg/dL)极高:≥L(500mg/dL)临床意义:升高:TG升高的危害: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当其升高时也应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
TG升高的常见疾病: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痛风、梗阻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
降低: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营养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可见于过度饥饿,运动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参考值:合适水平:≥L(40mg/dL)减低:≤L(35mg/dL)临床意义:HDL-C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因为它能将蓄积在组织中的游离胆固醇运送到肝,降低组织中胆固醇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所以HDL-C水平低的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其水平高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小。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值:合适水平:≤L(120mgd/L)边缘升高:~L(121~139mg/dL)升高:≥L(140mg/dL)临床意义:升高的危害:LDL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
血清脂蛋白a比浊法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血清中LP(a) 抗原与试剂中相应抗体致敏颗粒相结合,发生凝集反应,引起浊度改变,该浊度的高低与脂蛋白(a)的含量成正比。
3 标本:3.1 病人准备:应禁食12小时抽血.3.2 类型:血清3.3 标本存放留取标本后请尽快分离血清。
在冰箱保存的条件下(2~8℃)稳定3天,-20℃保存至少可以稳定3个月。
3.4 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4 实验材料4.1 试剂: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血清脂蛋白(a)测定试剂盒(浙械注准20142400131)4.1.1 试剂组成试剂1(R1):甘氨酸缓冲液pH7.0 0.05mol/L试剂2(R2):牛血清白蛋白 3g/L脂蛋白(a)抗体致敏颗粒 20~30ml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缓冲液(R1)和抗体试剂(R2)可避光密封保存可稳定一年。
打开后抗体试剂(R2)稳定2个月。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 g/L)为防腐剂。
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4.2 校准品:建议使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脂蛋白(a)标准品进行全点校准操作。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
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脂蛋白(a)即Lp(a)是一种类似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脂质。
在许多疾病中,其水平都有变化。
本文综述脂蛋白(a)在血栓性疾病、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脂蛋白(a);血栓性疾病;肾脏疾病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p(a)detectionMAO Cong-wei,WANG Fu-qiang.Department of Labortory,Zhuang HeCenter Hospital,Dalian 116400,China【Abstract】Lipoprotein(a)[LP(a)]that has some structural similarity to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i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many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nges of Lp(a)in diseases of thrombosis and kidney,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lipoprotein(a);disease of thrombosis;disease of kidney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是1963年挪威遗传学家Berg在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的遗传变异时发现的。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发现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特别是Mclean等发现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的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后,有关Lp(a)的性质、特点等以及它与血栓性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1~3]。
另外,人们对Lp(a)的生理功能和致血栓性疾病的机理等许多方面还不十分清楚,Lp(a)仍是当今脂蛋白研究中最热门的内容之一。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临床意义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N是引发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美国2000年统计,每年新增ESRD患者中由DN导致的近50%[1]。
目前DN已成为全球性非传染性疾病,冠状动脉事件(CE)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且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CE事件多为无症状或不典型性,发生率在16%~42%。
脂蛋白(a)[LP(a)]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收集了2003~2005年我院120例住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室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监测,以研究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1.1调查对象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经临床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年龄15~36岁。
同时收集糖尿病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37岁;正常健康体检官兵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9~32岁。
对照组既往均无原发肾脏疾病、高血压和泌尿系感染,无呼吸道、消化道等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1.2仪器与试剂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检测前对仪器进行预温和标准校正,保证仪器测试状态良好。
1.3方法取空腹安静状态下仰卧位肘前静脉血5 ml 不抗凝血注入洁净玻璃试管中,分别检测LP(a)、GLU、GSP、BUN、CREA。
各项目均在4 h内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组、正常健康体检组的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x±s,表1 )。
3讨论DN病变已成为尿毒症的重要危险因素[2],DN的病理学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特别是DM一旦肾脏累及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脏病变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最终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
免疫测定血清脂蛋白(a)与临床意义杨金新【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测定血清脂蛋白(a)的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120例冠心病疾病患者的血清Lp(a)行免疫测定及临床意义.结果通常以300 mg/L为分界.高于此水平者冠心病危险性明显增高.结论将Lp(a)值在300 mg/L以上定为病理性增高.Lp(a)可作为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指标.此外,Lp(a)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09【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血清脂;免疫测定;临床意义【作者】杨金新【作者单位】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血清脂蛋白(a)[Lp(a)]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由于其载脂蛋白[Apo(a)]中唾液酸含量很高,故也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物质,并在急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
Lp(a)是致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Lp(a)测定在早期诊断和预防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有一定应用价值1.1 临床资料选取临床2010年收治的患者120例,男85例,女35例,年龄40~80岁,冠心病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脂肪肝22例,其他炎症18例。
均空腹采血2 d内检测,采取McAb ELISA测定法。
1.2 试剂包被缓冲液:0.02 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5;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用McAb混合液,以硫酸铵沉淀法制备抗tapo(a)-IgG,部分作包被用,部分以过碘酸盐法交联辣根过氧化物酶(RZ≥3)得酶标抗体,-20℃保存可稳定数月;稀释/封闭液:pH7.4缓冲液含磷酸盐0.01 mol/L及氯化钠0.15 mol/L,临用前取适量缓冲液,加入适量小牛血清及吐温-20;底物溶液0.lmol/L柠檬酸及0.2 mol/LNa2 HPO4缓冲液,pH5.0,临用前每100 m l缓冲液中加人邻苯二胺0.1 g及30%H2 O2 0.1 ml;终止液2 mol/LH2 SO4;洗涤液0.15 mol/L NaCl,每升含吐温一 20 0.5 m l。
脂蛋白a检测原理
脂蛋白a(ApoA)检测是用来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血脂代
谢情况的一种检测方法。
脂蛋白a是血浆中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的脂蛋白,它在调节血脂代谢和动脉粥样硬
化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脂蛋白a的检测原理主要基于免疫学技术。
具体步骤如下:
1. 血浆样品处理:将待检测的血浆样品离心分离得到血清,去除残余的细胞和血小板。
2. 反应体制构建:将脂蛋白a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如微孔板)上,形成免疫反应体系。
通常通过共价键或物理吸附的方法将抗体固定在载体上。
3. 样品加入:将上述处理好的血清样品加入到固相载体上,与固相上的抗体进行免疫反应。
4. 洗涤:洗去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以去除非特异性背景信号。
5. 检测信号产生:加入与脂蛋白a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形成间接免疫反应。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检测信号,并能够定量的测量样品中脂蛋白a的含量。
6. 洗涤:再次洗涤去除非特异性背景信号。
7. 检测信号检测:使用合适的检测试剂(如底物)使酶标记发生颜色反应,生成可定量测量的信号。
8. 结果解读:通过测量检测信号的强度,可以推算出样品中脂蛋白a的浓度。
常见的检测结果以单位体积样品中的脂蛋白a
含量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实验室可能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因此具体的检测原理可能会有所差异。
脂蛋白(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脂蛋白(a)(lipoprottein(a))是脂蛋白大分子重要成员之一,也是目前脂蛋白研究的热点。
挪威遗传学家Berg1936年首先发现并将其命名为[lipoprotein(a),Lp(a)]。
1975年Dal-hen 等研究认为Lp(a)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
1987年Mclean 等研究Lp(a)中的Apo(a)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具有高度同源性。
从而认为Lp(a)不仅是AS的危险因素,而且可能与纤溶系统有关。
1988年国际Lp(a)会议将Lp(a)定为冠心病(CHD)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引起人们对Lp(a)遗传学、代谢、功能以及与疾病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
脂蛋白(a)的理化特征
1 Lp(a)的结构及组成 Lp(a)主要由蛋白质、类脂和糖类组成。
是载脂蛋白A(Apo A)与载脂蛋白B(Bpo B)两部分以二硫键共价结合的一种LDL[1]。
Lp(a)的核心部分为中性脂质和Apo B-100分子,其外围包绕着亲水性的Apo(a),两者以二硫键共价连接。
其脂质部分与LDL的Apo B-100相同,不同之处是Lp(a)除Apo B-100外还含有Apo(a)。
Apo(a)是Lp(a)大特征性糖蛋白成分,只要由特殊结构“Kringle”构成,Kringle是由3个二硫键组成的三套环境结构。
2 Lp(a)的特征(1)颗粒大小的多态性:LP(a)颗粒密度在LDL和HDL之间,约1.050~1.100。
少量富含TG的Lp(a)密度<1.006。
Apo(a)分子由高度糖化的单条肽链组成,含糖25%~40%,分子大小极不一致,分子量大小由250~838kD,呈分子量大小不等的多态性。
Apo(a)这一多态性分子的基础,是基因中Kringle-4编码区结构重复数量差异所致。
(2)Lp(a)的不均匀性:Lp(a)颗粒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存在不均一性,主要表现在体积分子质量和水合密度都有较大差异。
(3)与纤维蛋白溶酶原(PL)有高度同源性:人类的Apo(a)与PL极相似。
在与血凝有关的纤溶系统的许多蛋白,都有Kringle结构,如凝血酶原、组织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链激酶、凝血因子Ⅻ及纤维结合素等。
在蛋白质及cDNA水平上显示高度顺序同源性,免疫化学研究也显示Apo(a)与)(PL)有交叉反应。
PL和Apo(a)结构相似表现在Kringle-4区。
两者的高度同源性决定了Lp(a)的生理作用。
研究证明Apo(a)基因上的Kringle-4密码域数量与Apo(a)的异构体大小呈正相关,与血浆Lp(a)呈负相关。
由于Kringle的结构与PL相似,推测Apo(a)可能结合到象PL受体或纤维蛋白那样的大分子上,再加之颗粒上带着胆固醇,结合到血管损失部位。
因此,它不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也阻碍血管内凝血块的溶解。
研究表明,肝脏是合成Apo(a)的主要场所。
LP(a)与LDL 不一样,并不是由VLDL转化而来,也不能转化为其它脂蛋白,系一类独立的脂蛋白。
Lp(a)的生理功能和致病机制
目前对于Lp(a)的致病机制不是很清楚。
与疾病相关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即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促血栓形成。
主要有以下观点:
1、氧化修饰作用有学者认为,Lp(a)与DL一样,在动脉壁的三种主要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处发生氧化修饰。
通过清道夫受体和吞噬作用被巨噬细胞摄取和降角,导致细胞内胆固醇的蓄积和泡沫细胞的形成。
2、 Lp(a)与Plg竞争结合同一位点 Lp(a)与Plg竞争结合链激酶(SK),因而抑制Plg转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
当血中Lp(a)高浓度时,与Plg竞争结合SK的机率增大,使Plg丧失功能的数量增多,从而促使动脉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3 、Lp(a)和纤溶酶原有的高度同源性与PAI-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竞争结合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Lp(a)是t-PA的抑制物,增加PAI-1活性。
因此,高浓度的Lp(a)可抑
制纤溶酶原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并干扰纤溶酶的形成从而影响纤溶
通路而具有促血栓形成效应,阻止纤维蛋白的溶解。
4、 Lp(a)具特有的渗透作用可横穿动脉内皮达内膜层,与组织基膜上的糖蛋白、胶原纤维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5、 Lp(a)可刺激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 Apo(a)本身具有促细胞分裂作用,且能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活性,后者是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抑制剂。
3 Lp(a)的血浆水平及临床意义Lp(a)的代谢:Lp(a)在肝脏内合成,以原形入血。
血浆Lp(a)浓度主要取决于Lp(a)的合成速率,与分解速率基本无关;人群中Lp(a)浓度个体差异极大,浓度范围可在0~1000mg/L,这种差异最主要由Apo(a)基因位点决定。
Apo(a)在人群中呈偏态分布。
通常以300ml/L为临界水平。
高于此水平者CHD危险性明显增加,AS 发生的危险性上升2倍,若同时伴有LDL浓度升高,其相对危险性可增至6倍。
个体中Lp(a)的血浆浓度相当稳定。
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几乎不受年龄、性别、血脂、饮食、药物、吸烟、环境等影响。
但急性时相反应可使它上升,严重肝病可使它下降5、6]。
有报道认为激素如甲状腺素,雌激素,对血液中的Lp(a)值有一定的影响。
血浆Lp(a)浓度在不同的人种间变化也很大。
测定方法:免疫比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