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指称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9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1.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P9指称意义(Denotation): cogni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rm and the object, idea, or action it designates.蕴涵意义(Connotation): affec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emotive and associational aspects of a term.陆国强定义为:指称意义:strict and literal meaning蕴涵意义:implied and suggested meaning2. 汉英文化差异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Culture:1.refin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literature, etc.2.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3.particular form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e.g. in art and literature4.customs, arts, social institutions, etc. of a particular group or people5.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 exercise, treatment6.growing of plants or rearing of certain types of animals7.(biology) group of bacteria grown for medical or scientific study.Nida(1969)认为,人类社会存在文化的共核,世界各国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
指称的名词解释引言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阅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名词。
这些名词代表着特定的事物、概念或实体,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世界。
然而,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陌生或模棱两可的名词,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和解释指称。
本文旨在探讨指称的概念及其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名词。
指称与指示指称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来代指事物、概念或实体的符号或词语。
通过指称,我们能够在交流中引用和描述特定的事物。
与指称密切相关的是指示,即指示特定的人、物或地点。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说“这本书很有趣”,“这”就是指示词,它指代我们手中拿着的书。
指示帮助我们在交流中准确地指向特定的对象或实体。
指称的种类指称可以分为具体指称和抽象指称两种类型。
具体指称代表着可以直接感知和触摸的实体,例如“树”,“椅子”,“苹果”等。
这些指称通常代表着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具体存在。
在另一方面,抽象指称代表着无法直接感知的概念或特征,例如“爱”,“正义”,“快乐”等。
这些指称通常是对人类思维和情感的抽象总结,引导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反思。
指称的功能指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指称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通过对特定事物进行指称,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传达给他人,并理解他人的表达。
其次,指称在知识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指称帮助我们将概念和理论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此外,指称还可以用于描述和解释世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指称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指称在交流和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有时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指称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指称可能会存在模糊性和多义性。
有些名词可能具有多种解释和指称,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其具体含义。
其次,指称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
某些指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指示对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谨慎地使用和解释指称。
标题:【讨论】指称、指别、指谓作者:杨翠日期:2004-10-28 20:38在语义学中我们常遇到“指称”(reference)是这个概念,在语用学中遇到的则是“指别”(deixis)这个概念,姜望琪教授在《当代语言学》中简单地区别了这两个概念:指别是一种依赖语境的指称,或称“相对指称”。
两个概念间的区别是否就是这样简单呢?“指称”本身就不是一个意义单一的概念,《现代语言学词典》中就指出这个术语有语义学和语法分析的区别,那姜望琪教授的“指称”是哪一种意义上的呢。
“指谓词组”(denoting phrase)见于《语言哲学名著选辑》(涂纪亮)中罗素的一篇文章《论指谓》,“指谓”这个概念与指称、指别的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有关系吗?关于这几个概念请张版主谈谈,也请有兴趣的朋友发表高见。
作者:金奉民日期:2004-10-29 12:15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是否正确。
1、指谓>指称>指示2、指谓:有其内涵义,不论现实世界有无所指。
如:“法国国王”和“美国总统”,“法国国王”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即无指;“美国总统”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即有指。
但“法国国王”和“美国总统”同样都有指谓。
3、指称:有内涵义,也在现实世界有所指。
4、指示:有内涵义,也在现实世界有所指,但只能在具体语境中确定所指。
作者:张万禾日期:2004-10-29 15:16我看了《当代语用学》,上面谈到的指别都是非常极端的现象,比如代词本身没有指称,只有从语境中获得指称。
如果本身有指称,但在语境中获得了与原指称不同的指称,比如“红领巾”指代少先队员,这种现象就表明指别本身还是一种使意义发生变化的行为。
指别与指称不仅仅是不同的现象、不同的意义类型,而且存在指别对指称的作用。
[ 本帖由张万禾于 2004-10-29 15:58 最后编辑 ]作者:张万禾日期:2004-10-30 09:38先秦汉语中代词、指示代词兼类虚词的情况真不少,代词失去指称,变为介词、语气词等:1)“夫”、“伊”等代词如果出现在句首(这个位置一般属于主语)而没有所指代的对象那就是作语气词;“焉”出现在句尾作语气词。
2、词义的构成(1)理性义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指称意义、逻辑意义、实物意义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
如“单身汉”的概念意义就是“没有妻子或者没有跟妻子一起生活的男人”;“卖”的概念意义就是“用东西换钱”。
概念意义的作用是区别不同的事物现象,它反映所指对象的共同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现象的区别。
概念意义是词语的主要意义。
一般实词都有概念意义,只有少数叹词、象声词及虚词没有概念意义。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浅有深,因此概念意义也有深浅不同的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可称为通俗意义,一种类型可称为专门意义。
通俗意义是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性特征的认识,往往只反映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特征,比较肤浅、模糊。
例如一般人对“男性”和“女性”的认识,主要是外部性征、外貌、声音甚至只是穿着打扮。
又如“糖”、“盐”,一般人只理解为产生甜味、咸味的调味品。
“红”、“蓝”,一般人只知道像某某东西的颜色。
专门意义是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特殊认识,往往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比较深刻、明确。
如具备生理学知识的人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本质区别是性染色体不同。
具备化学知识的人知道“糖”和“盐”的化学性质。
具备光学知识的人知道“红”、“蓝”的光学特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有通俗意义与专门意义的区别,有些词语没有专门意义,如“桌子”、“椅子”、“哭”、“跑”;有些词语没有通俗意义,如“方程”、“函数”、“通分”、“约分”。
(2)附加义附加意义又称为感性意义,由于其具有明显依附性,而被普遍称为附加意义,它是词语所体现的各种联想意义或色彩意味。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感情意义感情色彩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大体上分褒义和贬义两种。
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赞扬、喜爱、尊重、亲切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褒义,如“聪明、顽强、请问、好走、先生、大妈”等等。
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贬抑、厌恶、轻蔑、疏远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贬义,如“狡猾、顽固、质问、滚蛋、家伙(指人)、老婆子”等等。
词语的指称关系近几十年来,词语的指称关系成为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领域。
指称关系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些语言单元(如单词、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内在的话语构建机制,可以用来分解、重构和表达一定的意思。
为了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指称关系,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理论背景、应用场景和当今研究回顾进行深入地介绍和分析。
首先,从理论背景来讲,词语的指称关系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的功能归结为表达思维的一种“工具”。
这种视角强调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以及词语如何表达思维概念。
它认为语言单元(如词语)之间关系密切,能够构建出特定的概念,并以此来表达一定的思维。
例如,“小黄”可以指代一只小耗子,而“向上”可以指代一个动作。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把这两个词语组合成一个短语“小黄向上”,就可以表达出“小耗子往上跳”的概念。
其次,词语的指称关系在现实应用场景中也有重要意义。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儿童语言学习、社会交流、文学创作等,都可以使用词语之间的指称关系来表达意义或传达信息。
例如,一句“我爱你”就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深情,而“面对困难,不要放弃”则传达了鼓励的信息。
指称关系的研究也可以帮助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跨语言的语义在转换过程中有怎样的变化。
最后,当今研究回顾了这一领域近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
从理论上讲,语言学家探究到了语言表达概念的基础机制,如概念语义和符号论,以及词语具体指称关系的认知心理机制。
在现实应用上,词语指称关系可以用来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也可以帮助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辅助跨语言语言的翻译。
此外,现有的研究也证明了词语指称关系可以应用到搜索引擎、智能对话、机器翻译等技术领域中,以实现高效检索、自然对话以及有效率的翻译。
综上所述,词语指称关系是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可以帮助理解语言的内在机制,更好地掌握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辅助跨语言的翻译工作。
语言学七种meaning以语言学七种meaning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它关注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语义等。
在语义这一领域中,学者们发现了七种不同的meaning,它们分别是referential meaning、connotative meaning、social meaning、affective meaning、reflective meaning、collocative meaning和thematic meaning。
首先是referential meaning(指称意义),它是指语言中词语的字面意义或狭义的意义。
在句子中,词语通过其指称意义来传达信息。
例如,当我们说“这是一本书”时,referential meaning就是指这个词组所指代的实际对象,即一本书。
接下来是connotative meaning(内涵意义),它是指词语所带有的情感、态度或隐含意义。
一个词语可能会有多种内涵意义,这取决于语境和说话者的背景知识。
例如,当我们说“她是个玫瑰”时,connotative meaning就是指这个词所隐含的美丽、优雅等意义。
第三是social meaning(社会意义),它是指词语在特定社会语境中所带有的意义。
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同一个词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例如,当我们说“他是个创业者”时,social meaning 就是指这个词在商业领域中所代表的荣誉和成功。
affective meaning(情感意义)是指词语所传达的情感色彩或情绪。
不同的词语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例如,当我们说“宝宝”时,affective meaning就是指这个词所带有的可爱、温馨等情感。
reflective meaning(反映意义)是指词语所反映出的现实世界的意义。
它与referential meaning有些类似,但更强调词语对现实事物的反映和描述。
代指和指称有什么区别?一、代指的概念及特点代指是指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替代另一个词语或短语的行为,它可以起到简化表达、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以及减少重复的作用。
代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简化表达代指可以简化表达,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或短语,提高语言的流畅性。
比如,“他”可以代指某个具体的人,“它”可以代指某个具体的物。
1.2 增加语言表现力代指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通过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或短语来代指某个事物,起到丰富语言形象的作用。
比如,“雄鹰”可以代指勇敢和强大,“夜幕”可以代指黑暗和神秘。
1.3 减少重复代指可以减少使用同一词语或短语的重复,使文章更加流畅。
比如,在一篇文章中使用代词“他们”来代指前文提到的某个团体,避免了重复使用具体的名称。
二、指称的概念及特点指称是指使用某个词语或短语来指向或指出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人或概念的行为。
指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指向具体指称通常用于指向具体的事物、人或概念,使读者或听者能够明确地理解所指的对象。
比如,“这本书”指向了作者手中的具体一本书。
2.2 可以是明示或暗示指称可以是明示或暗示的,明示指称直接指向具体的对象,而暗示指称则通过上下文暗示出所指的对象。
比如,在文章中提到“那个人”,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理解这个人是指前文提到的某个人物。
2.3 增加准确性指称可以增加语言信息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具体的名称指向具体的事物或人物,使表达更加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比如,“李华”可以指称某个具体的人,避免对其他人物产生混淆。
三、代指与指称的区别3.1 抽象与具体代指通常是用来代替抽象的事物、人或概念,比如“他们”代指某个团体;而指称通常用来指向具体的事物、人或概念,比如“这本书”指称某本具体的书籍。
3.2 简化与明确代指主要起到简化表达和增加语言的表现力的作用;而指称主要用于明确指向具体的事物或人物,增加语言信息的准确性。
3.3 语义关系代指常常伴随着与被代指对象之间有某种语义关系,比如类别上的关联或形象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