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骨软骨炎
- 格式:ppt
- 大小:318.50 KB
- 文档页数:22
剥脱性骨软骨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剥脱性骨软骨炎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骨科病症体征:肌肉萎缩,关节积液,关节局部刺痛,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疾病介绍:剥脱性骨软骨炎是什么?剥脱性骨软骨炎是怎么回事?多数人认为本病与外伤骨软骨骨折或反复轻度外伤导致血运障碍,骨软骨坏死脱落所致,也有人提出细菌栓子或脂肪栓塞终末动脉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碎片包括软骨和其下方骨质,碎片与母骨之间有纤维蒂相连或无蒂游离,母骨和碎片断离面有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覆盖和少量新骨形成,完全游离体碎片为游离体吸收滑液营养而不断增大,游离体大小,数目不等,可发生关节绞锁,蒂断裂导致关节内血肿,关节磨损产生增生性关节炎症状体征:剥脱性骨软骨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有关剥脱性骨软骨炎症状的介绍:本病好发于16~25岁之间的男性,膝、肘关节常见,髋、肩、踝或跖趾关节也可见到。
通常侵蚀一个关节,无全身症状。
可有关节钝痛、活动加重,休息减轻,关节肿胀轻。
游离体可出现关节绞锁、血肿和创伤性关节炎。
可查到关节肿胀、积液、压痛、触及包块,活动受限可闻捻发音。
肌肉萎缩。
股骨内髁和外髁、髌骨关节面、肱骨外髁、桡骨小头、踝关节的距骨内上均可发病,可引出压痛。
剥脱性骨软骨炎常发生在膝关节易受损的股骨髁部,所占比例不同,内髁占85%(典型69%、延伸的典型6%、下中心型10%),外髁占15%(下中心型13%、前侧型2%)。
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分期:I期:软骨下骨质坏死,之后继发累及到软骨,关节软骨的表现是稍变软.失去光泽。
Ⅱ期:关节面的一部分连同软骨下的一小片松质骨逐渐因缺血而发生坏死,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
Ⅲ期:再进展软骨脱落,剥脱处骨质凹陷下去,底部附有纤维组织.边缘不整,呈火山口样变。
剥脱性骨软骨炎的临床症状有膝关节疼痛,反复的肿胀或绞锁。
X线平片所见:早期无明显变化或有软骨下骨质线样吸收变化.晚期可见股骨髁有明显的骨质吸收坏死或骨缺损影像。
化验检查:剥脱性骨软骨炎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有关剥脱性骨软骨炎要做的检查: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有X线检查、MRI检查和关节镜检查:1、X线检查:典型损伤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局限性软骨下骨骨质硬化,与周围正常骨质分离。
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关于《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也许大伙儿在平常的日常生活有听闻过剥落性骨软骨炎,可是大部分人并不了解相应检查的专业知识,实际上,做为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十分普遍的症状把握它有关的查验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麼究竟剥落性骨软骨炎大查验方式有什么呢?继续看下来吧:查验该病的輔助查验方式有X线检查、MRI定期检查膝关节镜查验:1.X线检查典型性损害的X线主要表现为轮廊清楚的局限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底化,与周边一切正常骨质增生分离出来。
彻底剥落并挪动者,在股骨头髁由此可见晶莹剔透破损区,关节囊内由此可见游离体。
X线检查在该病中较普遍,但x光片对OCD的确诊使用价值有非常大局限性,因X线线片不可以立即显示信息软骨,也常忽略骨内小疾病或并未脱离的骨性疾病,不可以初期发觉疾病,也不利疾病分期付款。
2.MRI查验MRI可显示信息膝关节解剖构造,不用造影检查立即显示信息软骨构造的与众不同工作能力及其对骨髓变病显示信息的极为敏感度,已变成初期确诊剥落性骨软骨炎和开展分期付款的合理方式。
3.膝关节镜查验膝关节镜做为一种外伤较小的手术方法,被觉得是点评骨节软骨的“金标准”。
但在临床医学中发觉,膝关节镜查验与MRI 查验相对性有一定的不够。
膝关节镜不可以检验出未产生大致形状转变的初期骨软骨变病,造成MRI与膝关节镜了解上的差别,这在Ⅰ型OCD变病中主要表现尤其突显。
4确诊剥落性骨软骨炎的临床症状有膝关节痛,反复的发胀或绞锁。
X线x光片所闻初期无显著转变或有软骨下骨质增生线样消化吸收转变,末期由此可见股骨头髁有显著的骨质增生消化吸收坏死或骨破损影象。
MRI及膝关节镜查验。
由此可作出确诊。
根据上边的详细介绍,坚信大家都把握了一定的有关剥落性骨软骨炎的查验方式,因此大伙儿也了解实际上如今有关这类症状的医治方式早已越来越十分的优秀。
因此假如大伙儿出現的有关的病症别着急,立即到医院门诊医治坚信会迅速尽快恢复。
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7例临床治疗观察【摘要】探讨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临床和诊断要点。
[方法]对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7例经过短期的保守治疗后有6例手术切除软骨碎片和游离的变性软骨,刮除砂粒状骨质,修整缺损的基底部和边缘,平整股骨头表面。
1例保守治疗3个月后失随访。
6例手术病例分别随访1~4年,平均随访2年。
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1年后跛行逐渐改善,无髋关节疼痛和关节交锁。
X线检查股骨头缺损改善不明显,关节间歇没有变窄。
[结论]儿童青少年剥脱性骨软骨炎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手术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的正常活动。
【关键词】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剥脱性骨软骨炎(OCD),又称K nig病,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区域性关节软骨及其深层骨质缺血坏死,并与周围健康骨质分离为特征的一类关节疾病,最常见累及股骨远端、肱骨远端和距骨,股骨头病损罕见。
本院自1998~2003年收治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病人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9~13岁(9岁1例、11岁1例、12岁3例、13岁2例),平均年龄11.4岁。
均为单侧发病,左侧3例,右侧4例。
病程3~11个月。
最常见的主诉是跛行(7例)、疼痛(7例)和关节交锁(2例),2例关节交锁有间隙性发作的特点。
常见体征是髋关节活动受限,尤其以内旋受限为主(7例)、髋部固定深压痛(5例)和股四头肌萎缩(3例)。
本组病例均否认明显创伤史。
4例初诊误诊为Legg Perthes病。
1.2 影像学检查X线片上股骨头的中上方或内上方有一个碟形缺损,边缘轮廓清晰,有局限性骨质硬化。
CT检查发现股骨头有不规则形低密度缺损,边缘硬化带界限明确。
X线和CT检查关节内没有1例有游离骨片。
1.3 治疗7例经过短期的保守治疗,1例3个月后失随访,6例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改行手术探查。
手术病例按临床病理分级(4级)〔5〕:Ⅰ级(关节面完整,骨软骨呈凹陷性骨折征象)1例;Ⅱ级(骨软骨块部分剥离,有骨桥连接)4例;Ⅲ级(骨软骨块已完全剥离,但位于火山口内)1例;Ⅳ级(关节内游离体)未见。
剥脱性骨软骨炎原因、症状及治疗1.常见原因剥脱性骨软骨炎(OCD)是一种骨头和软骨炎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
肘部最常受影响的部位是肱骨小头(肘部外侧)的前外侧表面。
损伤的原因是反复投掷和肘关节应力。
反复拉伤的结果,即肘部内侧或外侧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局部骨片分离。
2.识别方法年轻投手发生的肘部疼痛通常称为小联盟肘;剥脱性骨软骨炎是另一种不太常见的肘部疾病。
小联盟肘通常沿着肘部的内侧产生疼痛,而剥脱性骨软骨炎通常沿着肘部的外侧产生疼痛。
然而,这两种损伤通常同时发生。
大约有90%的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曾经有过肘部疼痛史,而大约有55%的患者肘部活动范围受限。
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症状通常是逐步出现的。
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而且在运动时发生,尤其在用力投掷或增加了肘关节的应力时。
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多见于13~17岁的青少年,发病原因为在过顶动作期间反复挤压肘部外侧。
这种活动方式也可能导致桡骨头应力性骨折,因此可能需要由医生来区分。
许多运动员的症状类似于骨突炎或小联盟肘,因此在没有X线片诊断的情况下,无法区分这两种损伤。
X线片可能显示出关节内有游离体或异常的二次骨化(骨头形成)中心。
肘部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排除应力性骨折和韧带撕裂。
核磁共振成像也能显示骨头碎片和软骨损伤。
因为骨扫描可以检测细微的(骨)病变活动,所以这是诊断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可靠办法。
3.治疗方法是否需要做手术取决于骨病变的大小及其位置。
游离体的出现、肱骨小头和桡骨头的关节软骨病变也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做手术。
剥脱性骨软骨炎越早诊断,运动员越年轻,就越有可能不需要做手术。
保守治疗方法包括限制投掷、使用消炎药物以及在治疗师或训练师的指导下做前臂增强力量练习。
如果保守治疗方法在8~12周之后无效,可以考虑做手术。
外科手术选择的有很多,包括关节镜清理术。
在该过程中,将称为关节镜的设备穿过皮肤,进入肘关节。
关节镜上安装有摄像头,所以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关节内的空间。
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影像学诊断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正骨研究院(471002)郭树农 郭会利 韩松辉 陈亚玲 张国庆主题词 距骨 剥脱性骨软骨炎/诊断 放射照相术 临床研究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ochodristis Dissecans OC 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关节表面疾病。
1840年Pare首先描述了骨软骨片从关节表面移位这一现象,1870年Paget提出此状态是由于骨坏死所致,1887年K ning又进一步提出该病变是由于病变部位供血小动脉的闭塞而引起的自发性骨坏死改变,其根本病理变化是病变部位骨与软骨的炎症反应,所以将其命名为剥脱性骨软骨炎。
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剥脱性骨软骨炎实际上是一种软骨下的边缘性骨坏死改变,而并非真正的炎症。
剥脱性骨软骨炎好发于股骨髁部〔1〕,发生在距骨相对较少。
发生在距骨的剥脱性骨软骨炎称为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Astragal Os2 teochodristis Dissecans AOC D)。
为了提高对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水平,现对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
年龄15~72岁,平均33岁。
单侧发病者20例,双侧3例,共累及26块距骨。
病变发生在距骨滑车内上关节面者22例,外上关节面4例。
22例有明确外伤史,1例无明显原因,摄X线片偶然发现。
1.2 症状体征 本组23例,其中20例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2例踝关节有僵硬、交锁,1例无临床症状。
2 检查方法X线检查采用美国K odak公司X线数字影像处理系统(CR)进行正侧位摄片,13例行CR踝关节正侧位摄片;CT检查采用美国PICKER公司全身扫描机,患者仰卧位,结合CR 片对病变部位进行横轴位或冠状位的断层扫描,层厚2mm,层距2mm,分别以骨窗和软窗进行观察,22例采用双侧对比检查,进行CT冠状位或横轴位扫描;MRI检查采用美国Mar2 coni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仪,采用常规SE序列T1WI、T2WI和脂肪抑制序列(STIR)T2WI,对4例患者的踝关节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扫描。
30例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作者:罗骞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29期罗骞湖南省湘潭县人民医院,湖南湘潭 411228[摘要] 目的 30例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患有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较保守的植骨加钢丝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肘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结果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治疗组优良率高于保守疗法,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手术相对于保守疗法,对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治疗有切口小、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疗效好等方面优点。
[关键词] 剥脱性骨软骨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中图分类号] R68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10(b)-0020-02该病由Konig于1884年首先报道,又称为Konig病或分离性骨软骨炎[1]。
该病并非骨软骨的炎症,而是关节的软骨下骨有缺血性坏死区,使其上的软骨发生退行变性。
该病的发展过程中,除非由手术或其他治疗中断其发展,不然,坏死的骨质及其上的软骨逐渐与周围骨及软骨分离,一同变成游离体。
该院对2009年3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剥脱性骨软骨炎,均行X线检查,确诊为剥脱性骨软骨炎。
并对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9~53岁。
均为单侧发病,病变部位:右肘24例,左肘6例;病程6~20个月。
治疗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8~46岁。
均为单侧发病,病变部位:右肘22例,左肘8例;病程5~20个月。
本病多见于15岁左右的青年,男多于女。
好发部位为膝关节和肘关节,偶见于其他关节。
该病变最常见于肘关节面的外缘附近,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其他部位。
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效果评估李杰峰;王庆东;金艳南;彭高峰;康乐;徐向峰;李付彬【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52例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
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与疼痛 Cincinnati 评分、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肿胀与疼痛评分均大幅降低,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优良率达84.6%。
结论关节镜在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肿胀与疼痛症状,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micro invasiv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in the knee joint. 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in the knee joint who accepted arthroscopic micro invasiv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taken as the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s. We compared the knee joint swelling degree,pain cincinnati score and lysholm knee functio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swelling and pain scores of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sam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postoperative excellent rate was 84.6%.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micro invasive surger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knee joint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can effectively modify swelling and pain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in the knee joint.【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7)003【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关节镜;微骨折手术;剥脱性骨软骨炎【作者】李杰峰;王庆东;金艳南;彭高峰;康乐;徐向峰;李付彬【作者单位】4623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4623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4623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4623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4623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4623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4623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剥脱性骨软骨炎(OCD)为关节软骨及其软骨下骨发生局限性病变以致逐渐与周围正常骨分离、脱落关节疾病[1]。
剥脱性骨软骨炎(OCD,分离性骨软骨炎)剥脱性骨软骨炎(OCD)又称分离性骨软骨炎,是一种关节疾病,通常影响到肘、膝和踝关节。
这种疾病主要出现在带软骨的关节内,使软骨脱离骨头,导致疼痛和不适。
本文将介绍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病因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一些可能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族史中有关节问题的个体更容易罹患OCD。
•生长发育因素:青少年或青壮年时期骨骼生长速度快,可能加剧发病率。
•关节损伤:关节扭伤、重复性应力或其他创伤可能是导致OCD的诱因。
症状患有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关节疼痛:主要在运动时加重,持续性疼痛可以影响日常生活。
•关节肿胀:患处肿胀,可能伴随关节僵硬和热感。
•关节卡顿:在关节运动时出现不顺畅感或卡住的现象。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及其他症状,关节活动受限。
诊断诊断剥脱性骨软骨炎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临床症状评估:包括患者描述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X射线、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关节病变的具体情况。
•关节腔镜检查:通过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帮助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旨在减轻疼痛和炎症。
•关节镜手术: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清理关节内软骨碎片、修复软骨等。
•康复训练: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在治疗剥脱性骨软骨炎时,患者应密切遵循医生建议,合理规划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剥脱性骨软骨炎是一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了解和处理剥脱性骨软骨炎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