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及处理
- 格式:pptx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7
尿道损伤护理常规尿道是泌尿系统最容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多见于男性。
男性尿道从尿生殖隔为界,分为前后两段。
前尿道包括球部和阴茎体部,后尿道包括前列腺部和膜部。
前尿道损伤多发在球部如骑跨伤;后尿道损伤多发生在膜部,骨盆骨折时常合并后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尿道狭窄、尿流不畅而造成严重后果。
【评估要点】1、生命体征,有无骨折及休克的临场变现。
2、尿道滴血、血尿情况。
3、受伤部位疼痛及受伤处肿胀淤血、瘀斑以及范围;局部有无肿胀及尿道渗漏;有无继发出血、感染4、评估患者对尿道损伤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自理能力。
【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疼痛:与创伤及尿外渗有关;2、排尿型态异常:与尿道损伤不能正常排尿有关;3、组织灌注不足:与尿道损伤后骨盆骨折损伤血管引起大出血、血尿有关;4、焦虑/恐惧:与患者受伤打击,担心预后有关;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卧床、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有关;6、潜在感染、尿道狭窄危险:余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尿道损伤患者由于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以致紧张.主动关心患者和家属,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帮助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解除思想顾虑。
2、病情观察和护理:(1)尿道损伤伴休克时迅速输液、交叉配血、止痛,纠正休克;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卧硬板床,并做好防压疮护理。
(2)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
(3)解除急性尿潴留:观察排尿障碍的程度,根据症状对症处理。
对尿道损伤者应先试插尿管排尿,并保留尿管4周;如无法插入尿管应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
(4)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两的变化.(5)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有效的血容量,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观察抗生素、止血、止痛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3、有手术指征者,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进行各项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措施1、饮食: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近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嘱多饮水,保持尿量24小时>2000ml,达到内冲洗的作用。
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虚脱、尿潴留、拔管困难和引流不畅等留置导尿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留置导尿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医疗护理技术,以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排尿困难、尿潴留或较大手术术中术后尿液引流、危重病人或急性肾衰的尿量观察等。
这是侵入性操作技术,因此常出现一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虚脱、尿潴留、拔管困难和引流不畅。
尿道黏膜损伤发生原因:1、操作者不熟悉尿道的解剖结构,插管或拔管时操作动作粗暴,易造成男性尿道的狭窄和弯曲部位损伤。
2、由于导尿管插入的深度不够气囊未完全进入膀胱,冲液的气囊将尿道,膜部扩裂导致出血。
3、患者精神紧张,在插管时发生尿道括约肌痉挛;下尿道病变,尿道扭曲变形,插管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
4、操作时插管动作粗暴、插管速度过快、润滑度不够或者尿道梗阻插管困难时均可造成尿道损伤,引起血尿或者拔管后血尿。
5、所选用导尿管粗细不合适、质地硬、反复插管等均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
6、使用气囊导尿管导尿时,插管深度不够即向气囊内注水造成气囊压迫后尿道导致黏膜水肿出血。
7、尿袋未固定,拉力过大;尿袋固定太紧,患者翻身时将气囊拉出;患者烦躁时,自行将导尿管拔出,损伤尿道。
临床表现:尿道内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排尿时加重;尿道外口溢血,有时伴血块;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尿道黏膜损伤严重者可伴有会阴血肿、尿液外渗,甚至直肠痿,损伤并发感染者出现体温升高、尿道流脓或尿道周围脓肿。
预防及处理:1、操作者置导尿管前认真评估患者,了解患者有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其他尿道病变,并向患者做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2、熟练掌握男女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速度要慢,插管前要和病人多做交流和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3、选用粗细合适、质地柔软的导尿管,插管前润滑导尿管,尤其是导尿管的气囊部位,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
4、用石蜡油充分润滑整条导尿管,在插管过程中遇到阻力不能前进时,不能盲目插入,遇到阻力时可以自尿道口向尿道内注入石蜡油起润滑作用,或者利多卡因粘膜麻醉以减少疼痛。
护理查房:尿道损伤处理课件概述本课件旨在介绍尿道损伤的处理方法,帮助护士正确应对尿道损伤的情况。
尿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医疗问题,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提高康复速度。
尿道损伤的定义尿道损伤是指尿道受到外力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损伤,包括尿道裂伤、刺激性损伤等。
尿道损伤的分类尿道损伤可分为以下几类:1. 开放性损伤:包括尿道裂伤、切割伤等。
2. 闭合性损伤:包括尿道挤压伤、压迫性损伤等。
3. 刺激性损伤:包括尿道炎症、感染等。
尿道损伤的处理尿道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1. 停止出血:对于出血较多的尿道损伤,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应用冷敷、压迫等。
2. 清洁伤口:对于开放性损伤,应先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消毒液清洗伤口,确保伤口清洁。
3. 缝合伤口:对于较大的尿道裂伤,应及时进行缝合,以促进伤口愈合。
4. 给予适当药物: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以防止感染和缓解疼痛。
5. 监测尿液排出: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尿道损伤的护理要点在处理尿道损伤的过程中,护士应注意以下要点:1. 保持患者的安全:确保患者的环境安全,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
2. 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有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尿液分析、尿道镜检查等检查,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3. 提供情绪支持:尿道损伤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护士应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4. 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有渗液、红肿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 教育患者与家属:对于尿道损伤的患者和家属,护士应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康复的注意事项。
结论尿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医疗问题,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护士可以更好地应对尿道损伤的处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尿道伤害病房护理讲解
尿道伤害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需要专业的护理来保证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为您介绍尿道伤害病房护理的相关内容。
护理目标:
-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 促进患者尿道伤害的愈合和康复
-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护理措施:
1. 定期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尿道伤害情况,包括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和排尿情况等。
2. 保持患者的尿道通畅,避免尿道堵塞。
定时进行尿道冲洗以清除污垢和血块,并定期更换导尿管。
3. 遵守感染控制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定期更换床单、衣物和尿布,并进行规范的手卫生。
4. 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痛药和抗生素等。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
5. 定期进行患者教育,告知患者尿道伤害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伤口的疼痛和延缓愈合。
- 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
报告医生。
- 尽量减少患者的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康复。
- 严格遵守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和检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尿道伤害病房护理的简要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
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医护人员咨询。
留置导尿术操作并发症尿道黏膜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一)原因
1.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气囊部未进入膀胱内就过早向气囊注水,膨胀的气囊压迫尿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2.病人耐受不了导尿管所致的膀胱、尿道刺激,自行牵扯导尿管造成尿道损伤。
使用气囊导尿管的病人拉扯导尿管甚至可导致尿道破裂。
3.没有合理安置留置气囊导尿管的引流系统,病人翻身或活动时导尿管过度牵拉,造成尿道损伤。
(二)临床表现
病人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时加重。
可见尿道出血,甚至发生会阴血肿。
有些病人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严重者可见尿道撕裂。
(三)预防和处理
1.双腔气囊导尿管插管时应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4~6cm,保证气囊部完全进入膀胱。
2.妥善安置留置导尿管和引流管,避免过度牵拉。
3.加强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的健康宣教,告知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不可随意过度拉扯导尿管。
4.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时,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尿道修补、尿路改道等手术治疗。
尿道损伤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尿道损伤是由骨盆骨折及骑跨伤所致,偶为器械损伤所致,表现为尿道口滴血或无滴血,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
多发生于男性。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尿道闭合性损伤主要由会阴骑跨伤和骨盆骨折所致。
①会阴骑跨伤:多因由高处跌下或摔倒时,会阴部骑跨于硬物上或会阴部被猛烈踢伤所致。
受伤部位多位于球部尿道,少数可伤及球膜部尿道。
因球部尿道位于耻骨联合下方比较固定,会阴部骑跨于硬物上,球部尿道被压榨于硬物与耻骨联合之间,因而易于致伤。
这类损伤一般不合并发生骨盆骨折。
②骨盆骨折:最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或自然灾害时的骨盆骨折伤合并尿道损伤,部位几乎都发生在后尿道。
骨盆骨折所致的后尿道损伤,多为骨折引起的尿道撕裂(断)伤,少数为骨折断端刺伤。
由于耻骨前列腺韧带固定于耻骨联合后下方,膜部尿道穿过尿生殖膈并被其固定,当骨盆骨折导致骨盆环前后径增大左右径变小,或前后径变小左右径增大时,耻骨前列腺韧带受到急剧的牵拉连同前列腺突然移位,致使前列腺尿道与膜部尿道交界处撕裂或断裂;或因骨折致尿生殖膈撕裂,致使穿过其中的膜部尿道被撕裂或断裂。
(2)尿道开放性损伤多见于利器伤或火器伤,偶见于牲畜咬伤及牛角刺伤等,常并发阴茎及会阴部的损伤或缺失,伤情复杂。
(3)医源性损伤常因尿道器械操作不当所致。
多发生在尿道外口、球部尿道、膜部尿道或前列腺部尿道。
尿道有病变特别是有梗阻时,较易发生损伤。
损伤程度和范围不一,可仅为黏膜挫伤,也可穿破尿道,甚至可穿入直肠。
三、临床表现①病史:有外伤史,特别是骑跨伤及骨盆骨折伤史。
②血尿:是肾损伤的常见症状,在轻度外伤时可能是唯一的症状。
血尿的程度往往反映损伤的严重性。
③腰部肿块:因肾周的血肿或尿外渗引起,几乎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触痛。
④休克:因严重创伤和出血导致休克。
⑤其他脏器损伤:是否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如脊柱骨折、肋骨骨折等。
⑥辅助检查:尿液检查可以确定不同程度的血尿;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X线检查、腹平片能发现有无骨折;静脉肾盂造影可以了解对侧肾功能;肾动脉造影可提供比较准确的诊断依据;CT、B超检查有助于了解损伤,血、尿外渗的范围及其他进展情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引言: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常常进行的一项工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和预防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做好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进行讨论。
一、静脉输液引起的并发症1.静脉炎: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穿刺点、加强局部护理、给予抗生素等治疗,对症处理疼痛、红肿等症状。
预防规范包括严格手卫生、穿刺点消毒、使用无菌包装的输液器材、注意输液插管的固定,并定期更换。
2.脱血: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应立即停止输液,固定导管,按照相关处理规范重新插入,必要时应早期进行超声定位检查。
3.血栓形成: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通路、给予抗凝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检查相关血凝指标、术后早期活动,适当使用抗凝药物等。
二、导尿造成的并发症1.尿道创伤:处理方法包括及时停止导尿、修复尿道损伤、给予抗感染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道相关器械的消毒,操作时应注意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2.尿路感染:处理方法包括及时更换导尿管、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加强个人卫生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培养和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严格手卫生和导尿器材消毒操作规范。
三、压疮的处理及预防1.压疮处理:对于已经形成的压疮,首先应停止进一步的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给予合适的敷料进行伤口的覆盖。
对于严重的压疮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2.压疮预防:预防方法包括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尽量减少长时间的压力,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座垫,合理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等。
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少皮肤摩擦,避免扯动皮肤,选择合适的床位或座位等。
四、气管插管的并发症1.插管困难:处理方法包括适当调整插管姿势,使用插管辅助器械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根据情况合理选择插管的大小和类型,避免过度推动插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