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医学专业)第十三章胺和生物碱.pptx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5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氨基氨分子中去掉两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二价基团,
结构式为:HN=(或-NH-)。当它与烃基相连时,组成仲胺。 (imino group)
氨基
次氨基
对应于伯胺(一级氨) 、仲氨(二级氨)和叔胺 (三级氨)。
酰亚胺
O C NH C O
伯、仲、叔胺的区别与伯、仲、叔醇 或卤代烃不同。
CH3 CH3—C—OH CH3
CH2NH2 NH2 NHCOCH3
O C NH C O




脂肪胺
弱碱性
芳香胺
弱碱性
酰胺
中性
酰亚胺
酸性
①>②>③>④
比较该分子中N原子的碱性大小
4
NH
1
NH2
5
N N O
胍基>季铵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吡咯
NH
3
2
4>5>2>1>3
与酸成盐,遇强碱又析出——弱碱性
R3N > R2NH > R→NH2 > NH3 >> 芳香胺
pKb 3~5 4.75 >9
2. 水的溶剂化效应
溶剂化程度越大,铵正离子越稳定,其碱性越强(OH-浓度越高)
RNH2 + H2O
H
H O H O H H
RNH3+ + OHH O H
R N H H
+
R R
N
+
H H
R + R N H R
第十三章习题
改错: 习题集 p85 6.(5) 由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
合成甲基橙
第十三章 胺和生物碱
Amine and Alkaloid

一 二


分类和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重氮盐和 偶氮化合物
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
脂肪胺 RNH2 R2NH R3N R4N +X - R4N +OH 芳香胺 ArNH2 Ar2NH Ar3N 伯胺 仲胺 叔胺 季铵盐 季铵碱
CH3
+ -
CH3 CH3-N-CH2CH2OH OH CH3
+
CH3CH2-N-CH(CH3)2 Cl CH3
季铵盐
胆碱 (季铵碱)
如果NH4+中4个H原子没有完全被烃基取代, 则不属于季铵类化合物,而是胺的盐类。
CH3CH2NH3+ Cl- 或写为 CH3CH2NH2 ·HCl 氯化乙铵(或:乙胺盐酸盐)——伯胺的盐
N OH
(桔黄色)
CH3 N
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
CH3 NO CH3
CH3
实验: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试管④—三乙胺
试管⑤—N,N-二甲 基苯胺
⑤④
分别加入盐酸调至 酸性
⑤ ④
分别加入亚硝酸钠
试管⑤出现桔黄色
加入氢氧化钠后试 管⑤出现绿色
作用
鉴别伯、仲、叔胺(现象)
脂肪胺
N2
HNO2 / 0~5℃
在试管①中加入苯胺
加入盐酸至酸性
在冰水浴中加入亚硝 酸钠生成重氮盐
将一部分重氮盐加热, 有大量气泡生成
在另一部分重氮盐中 加入β-萘酚
出现红色沉淀
仲胺与亚硝酸反应
CH3 CH3 NH
NaNO2 + HCl
CH3 CH3
N NO
+ H2O
脂肪仲胺
NH CH3
N-亚硝基二甲胺(黄色油状物)
NaNO2 + HCl
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各类胺的碱性强弱大致表现出如下顺序: 季铵碱 > 脂肪仲胺 >脂肪伯、叔胺>
强碱 弱碱
氨 >芳香伯胺>芳香仲胺>芳香叔胺
季铵碱 vs 季铵盐
季铵化合物分子中的氮原子已连接四个烃基并带正 电荷,再也不能接受质子,这类化合物的碱性由与 季铵正离子结合的负离子来决定。 季铵碱的碱性即为 OH- 的碱性, 为有机强碱。 季铵碱与酸作用生成季铵盐:
沸点:
氢键
醇 > 伯胺 > 仲胺 > 叔胺 > 烷烃
极性
三、胺的化学性质
1. 碱性
与氨相似,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能接受质 子,呈碱性。
NH3 + HOH RNH2 + HOH
NH+ + OH 4 RNH+ + OH 3
强弱取决于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 和立体效应。
1. 电子效应
脂肪胺中的烷基是供电子基, 它使 N 上的电子云密度 增大,而且连接的烃基越多, 电子云密度就越高, 碱 性增强。 芳胺 N 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苯环共轭,电子离域到 苯环, 结果使 N 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减少, 故碱性减弱。 单一的电子性效应使胺的碱性由强至弱顺序为:
1° 2°
NH2
ān


N

NH
àn
氨基 亚氨基 次氨基
ǎn



注意:只有N原子直接与芳环相连才属于芳香胺.
特别要注意的是:
亚胺可视为醛或酮中氧原子被NR基团(R可以是氢或有
机基团)所取代得到的产物。(imine) 若NR中的R=H,化合物为一级亚胺;
若R=烃基,则化合物为二级亚胺。
若R3=OH,则称为:肟;若R3=NH2,则称为:腙。
N NO + CH3
H2O
芳香仲胺
R N NO R'
N-甲基-N-亚硝基苯胺(黄色油状物)
CH2 CH2 CH2 CH2
O NO R'
N NO
R C N
N-亚硝基胺
环状亚硝基胺
N-亚硝基酰胺
亚硝基化合物——化学致癌物
实验:仲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试管②—二乙胺
试管③—N-甲基苯胺
③②
分别加入盐酸调至酸性
O R C NHR' +
O
HCl
(RCO)2O + R'2NH
R C NR'2 + RCOOH
增加药物脂溶性,降低毒性
作用1 修饰胺类药物
HO NH2
(CH3CO)2O
HO
NHCOCH3
对氨基苯酚
对羟基乙酰苯胺
对乙酰氨基苯酚
(扑热息痛)
解热镇痛,但毒 副作用大
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作用2 保护氨基(芳胺氨基易被氧化)
N N Cl+ SO3Na N(CH3)2 HOAc/NaOAc (CH3)2N N N SO3Na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磺酸钠(甲基橙)
+
pH5~7
N N ClOH + SO3Na
+
HO
N=N
SO3Na
pH7~10
酸性橙Ⅰ
重氮盐与芳胺偶联时,最佳pH5~7。pH<5 时芳胺形成铵盐,带正 电荷的基团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亲电取代变难。
D
C是季铵碱,碱性最强 A是芳香伯胺,B是芳香亚胺 B具有一定的酸性,pKa=7.4 D是一个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对于一元强酸弱碱盐,比如NH4Cl溶液来说:
NH4+离子是NH3的共轭酸,它在水中电离:
可认为NH4+就是酸,与水作用放出H+而使溶液显 酸性。当c/Ka≥500时,可用下式计算:
胺类的结构
叔丁醇
CH3 CH3—C—Cl CH3
叔丁基氯
CH3 CH3—C—NH2 CH3
叔丁基胺
(叔醇)
(叔卤代烃)
?
(伯胺)
注意
CH3 CH3 C CH3 NH2
CH3 CH3 C CH3 OH
叔丁胺(一级胺)
叔丁醇(三级醇)
命名
结构复杂的胺——氨基作取代基
CH3 CH CH CH2 CH3 NH2 CH2NH2
3-氨甲基-2-氨基戊烷
CH3CH CHNHCH2CH3 CH3 CH3
2-甲基-3-乙氨基丁烷
简单的胺——胺作母体
CH3 N CH(CH3)2 CH2CH3
CH3 CH2CHNHCH3
甲乙异丙胺
N-甲基-1-苯基-2-丙胺
N-甲基苯异丙胺 (去氧麻黄素,“冰”毒)
氮原子连有脂肪烃基的芳香胺
CH3 CH3 N CH2CH3
+ N2 Cl
+
N(CH3)2
中性或弱酸性(pH=5~7)
0℃
N N
N(CH3)2
4-二甲氨基偶氮苯(黄色)
注意
机理:亲电取代反应
试指出发生偶联反应的最佳位置
G
G
G
G
CH3
CH3
G = -OH , -NH2 , -NHR , -NR2
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反应介质的酸碱性非常重要。一般说来, 重氮盐与芳胺的 偶联反应最佳 pH 为5~7。与酚类的偶联反应则在弱碱性 溶液中进行最快 (pH 7~10)。
不等性sp3杂化
110pm
N H
107.3°
147pm
N
101pm
H
H3C
H
112.9°
105°
H
147pm
N CH 3 CH 3
H 3C
H
108°

甲胺
39.4¡ ã
三甲胺
H
39.4°
.
C
.
C
H
140pm
N
H
.
H
113.9°
113.9¡ ã
.
C H N H H
H
C H
.
C
.
C
苯胺
按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 化合物:
O
H H
O H H
O
H H
单一溶剂化效应使其碱性强弱顺序为:伯胺>仲胺>叔胺
3. 空间效应
N 原子上连接的基团越多越大,对 N 上孤对 电子的屏蔽作用越大, N 上孤对电子与 H+ 结 合就越难, 碱性就越弱。
NH2 NHCH3 N(CH3)2 NH
pKb 9.40
9.60
9.62
13.8
总体来说,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是多
R4N+OH- + HCl
季铵碱
R4N+Cl- + H2O
季铵盐
R4N+Cl- 是强碱强酸盐,与强碱作用后不会游离 出季铵碱,而是建立如下平衡:
R4N+ X- + NaOH
R4N+OH- + NaX
P84.3(3) 按其碱性由强到弱排序:
O NH2 CH3 C NH O
A
N OH
B
O
NH2
HCl
C
O H S N O
NaOH
磺酰胺
伯胺
苯磺酰氯
SO2N -
Na+
(溶于水)
(CH3)2NH + H3C
SO2Cl
H3C
SO2N(CH3)2
仲胺 叔胺
作用
对甲苯磺酰氯
SO2Cl
(CH3)3N + H3C
磺酰胺(不溶于碱) N上无氢
分离、鉴别三类胺
4. 与亚硝酸反应
伯胺与亚硝酸反应
RNH2
NaNO2+HCl
③②
分别加入亚硝酸钠
出现黄色
加入亚硝酸钠后颜色 不变
叔胺与亚硝酸反应
R3N + HNO2 脂肪叔胺
N(CH3)2
NaNO2 + HCl
R3NHNO2-
+
NaOH
R3N + NaNO2 + H2O
N(CH3)2
NaOH
亚硝酸盐
N(CH3)2ຫໍສະໝຸດ Baidul
(翠绿色)
NO
芳香叔胺
CH3 CH3 N
NaNO2 + HCl
苯重氮正离子
重氮盐
N NHSO4
ArN N
X
ArN2 X
N2 Cl
N N OH
硫酸重氮苯
氯化重氮苯
苯基重氮酸
2. 偶联反应(留氮反应)亲电取代机理 偶氮化合物 N N
N N H3C N N OH
偶氮苯
+ N2 Cl
4-甲基-4′ -羟基偶氮苯
OH
弱碱性(pH=8~9)
+
0~5℃
N N
OH
对羟基偶氮苯(桔黄色)
N-甲基-N-乙基对甲基苯胺
胺的盐
NH3 Cl
+
-
NH2 HCl
氯化苯铵
(苯胺盐酸盐) 盐酸苯胺
季铵盐和季铵碱
NH4Cl 氯化铵
CH3 CH2 N C12H25 CH3
(CH3CH2)4N Cl
+ -
氯化四乙铵 +
Br
- (消毒防腐剂)
溴化二甲基十二烷基苄(基)铵(新洁尔灭)
相应于氢氧化铵和铵盐的四烃基取代物, 分别称 为季铵碱和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ion)。
NO2
NO2
浓H2SO4 浓HNO3 Fe+HCl
NH2
NH2
(CH3CO)2O
NHCOCH3
浓H2SO4 浓HNO3
?
NHCOCH3
浓H2SO4 浓HNO3
H2O, OH -
NH2
NO2(弃去邻位产物)
NO2
CH3
CO2H
NH2
NH2
3. 磺酰化反应(Hinsberg试验 )
O
NH2 +
S Cl O
N(CH3)2
H+ OH-
N(CH3)2 H
+
重氮盐与酚类偶联时最佳pH7~10。因为酚在弱碱性溶液中以 Ar-O- 参与反应,而 -O- 是比 -OH 更强的活化基。
(CH3)3NCH2CH2OH OH
+
-
记!
氢氧化三甲基-β-羟乙基铵 (胆碱)
O CH3 C O CH2 CH2 N CH3 OH +
CH3 CH3
乙酰胆碱
二、胺的物理性质
气味:低级脂肪胺有特殊气味
三甲胺——腐烂鱼的恶臭味 1,4-丁二胺——腐肉胺 1,5-戊二胺——尸胺
芳香胺毒性大
3,4-二甲基苯胺、β-萘胺——致癌
可以定量,检 测氨基酸等
[R-N NCl-]
+
N2 + R + Cl
N NCl+

-
脂肪伯胺
NH2
脂肪重氮盐
醇、烯、卤烃等混合物
+ NaNO2 + 2 HCl
芳香伯胺
0~5℃
+ NaCl + 2H2O
氯化重氮苯(重氮苯盐酸盐)
重氮化反应
N2 Cl
+ -
重氮盐
OH
H2O
+ N2
+ HCl
实验
芳香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NH2
HCl NaOH
NH3 Cl
+
-
NH2 HCl
作用
NH2
增加胺类药物的水溶性
NH2 HCl
+ HCl
COOCH2CH2N(C2H5)2
COOCH2CH2N(C2H5)2 HCl
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剂)
盐酸普鲁卡因 水溶性好,稳定,无毒,无臭
2. 酰化反应(酰卤、酸酐的氨解反应)
O R C Cl + R'NH2
NH2
NH2
+ 3Br2(水)
Br Br
Br
+ 3HBr
(白)
作用
鉴别苯胺(定性和定量)
NH2
OH
能否用溴水区别


四、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
1. 苯重氮正离子的结构
H . . C H C . C H . H + . C . . C . N C H . . N
sp杂化
Ar N
+
重氮基
N:
Ar N + N
芳香胺 (-)
N2



黄色油状物或固体 (-)
NH2
黄色油状物或固体
桔黄
NaOH
翠绿
N2
(-)
NaNO2 + HCl
NH CH3
N(CH3)2
0~5℃

桔黄
NaOH NaOH
黄 翠绿
5. 芳香胺的亲电取代反应
氨基的供电子共轭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升高, 所以芳胺易进行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