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入门
- 格式:pptx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12
诗词跟我学:格律诗口诀与详解格律诗口诀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救五字,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口诀详解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
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关于'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前面讲过了写绝句与律诗共十六种句式,大家记起来及参照写诗很杂乱。
本人整理了如下句式就全部包括了。
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
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参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写律诗就为'BDAB十CDAB'(全句)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
如A式句,就为'(仄)仄平平仄'(A式)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B式)B:(仄)仄平平仄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式)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D式)D:(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律诗入门的简单知识一、律诗入门篇——十分钟教会你学律诗前言:此方法的压韵是以《中华新韵》为基础的,平仄按是现代拼音的四声来确定的,即拼音中的1,2声为平。
3,4声为仄。
学好这个,以后可以自己再去浏览一下宋朝流传下来的《平水韵》,提高一下认识。
用《新韵》还是用《平水韵》,各人自便。
个人还是认为用韵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音、语调,所以,盲目地应用千年前的古人韵调,有食古不化之嫌。
一家之言,悉听尊便。
学律诗先从五律讲起,弄懂了五律,其他的律诗,绝句就是水到渠成了。
第一,二分钟:强行背出这四句基本格式,这是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等诗的变化之根本。
背出这四句,学律诗就算入了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其实是两个对仗工整的联。
平平仄仄平”这句更要背熟。
第三,四分钟:上面的四句格式,重复写一遍。
就是一首五律诗的完整格式之一了。
五律有两种基本格式;仄起式,平起式。
仄起式,平起式里面又各自分了两种,其实只是第一句变化了一下,一共就只有个四种格式了。
仄起式:第一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句再重复一边,就成了五律。
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仄仄仄平平”,其他不变,就成了另一种格式的五律了。
这种五律的格式,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韵字。
和上面那首不一样。
全称叫“仄起入韵式”。
第五分钟:五律平起式。
平起式第一种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句再重复一边,就成了五律。
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平平仄仄平”。
其他的和上面的“仄起式”原理一样。
看看清楚,五律诗翻来覆去,其实就是四句基本格式在变而已。
第六,七分钟:复习上面的。
第八分钟学七律。
七律其实和五律一样,只是在五律的每句前面加两个字就是。
加的方法也很简单。
如“平平仄仄平”最前面是“平”音,那么在它前面加两个“仄”音就可以了。
变成了“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理,每句最前面的是“仄”音,加两个“平”音就可以了。
如何写格律诗(一)“工夫在诗外,作诗先作人”这是诗家的一句行语。
诗,是文学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是个人生活经历所构成的心灵图画,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表现,也是个人品德、修养、学问、素质的综合表现。
所以:1、诗人要正派,要胸襟宽大。
2、诗人要高尚,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诗人要谦虚,要有学习别人长处的精神。
例如:毛主席的七律《到韶山》,首句原为“别梦依稀哭逝川”,后经友人提出“哭”的字面欠妥,建议改为“咒”,毛主席不仅接受,还将其称为“半字之师”,又如毛主席的《长征》中,原为“金沙浪拍云崖暖”,因友人建议,诗要尽可能避免重字,前面已有“五岭逶腾细浪”,宜将后浪改为水。
也被采纳,所以,才成“金沙水拍云崖暖”。
诗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感情是纯朴的,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古人云“诗文有骨肉之情”。
一、基本要求:1、字句相等。
七律是七言八句;五律是五言八句。
超过八句符合格律要求叫长律或排律。
律绝同是四句。
2、平仄相对。
律诗讲抑扬顿挫,在对偶句中除注有可平可仄标示的字外,上下句平仄声必须相对立,并要求双句押韵。
3、结构相同。
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上下词组结构必须相同。
4、词性对仗。
律诗不仅要求用字用词精练准确,讲艺术、有美感,而且颔联、颈联上下分组词性必须对仗,否则不称其为律诗。
5、音步分明。
每个诗句第二和第四字为音步,二者不能用同声字。
七言第六字虽不是音步,但一般与第四字也不能同声。
6、注意粘对。
粘对亦称粘连。
“粘”使全诗整体衔接;“对”指对偶句平仄对立。
粘连就是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
7、拗句补救。
补救办法有两种:第一是本句自救。
“五言”句一拗三救,四拗三救;“七言”句是三拗五救,六拗五救。
第二是对句相救。
前拗后救,一拗双救。
(注:律诗律绝都有“四式”诗谱,只要认真严格按诗谱写诗就会符合律诗律绝的声律和韵律。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入门格律诗词,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一、格律诗词的基本构成要素
格律诗词一般由词头、平仄、韵脚、字数等基本构成要素组成。
其中,平仄是格律诗词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每个字的发音方式。
二、格律诗词的韵律要求
格律诗词的韵律要求非常严格,它不仅要求每个字的发音,还要求每句话的韵脚要和前后句的韵脚相对应。
因此,入门格律诗词,首先需要学习韵律的基本知识。
三、格律诗词的字数要求
格律诗词的字数要求也很严格,一般要求每句话的字数相同,不允许出现多余或者缺少的字。
因此,入门格律诗词需要注意字数的掌握。
四、格律诗词的写作技巧
格律诗词的写作技巧也非常重要,包括词头的选取、韵脚的搭配、平仄的运用等等。
因此,入门格律诗词需要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才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格律诗词。
以上就是入门格律诗词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开始学习和写作格律诗词了。
- 1 -。
格律诗基础知识∙1.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声称为仄声。
2.两句为一联或一个对子:前一句称为上联、上句或出句,后一句称为下联、下句或对句。
在八句律诗中,一二句称首联(或第一联),三四句称颔联(或第二联),五六句称颈联(或第三联),七八句称尾联(或第四联)。
3.每句最后一个字称为脚。
押韵的脚称为韵脚,不押的称为白脚。
4.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规则是词性相对。
例如:抗美与援朝。
5.孤平是五言的第二个字或七言的第四个字是一个孤独的平声字,被仄声包围。
避免孤平的方法: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不用仄声。
补救孤平的方法:把孤平字后面的相邻字改为平声。
格律诗写作要求∙一、声律(声调)要求:1.一句内平仄相间(交错)⑴七言句内平仄句式:①□平○□仄●○○●②□平○□仄●●○○③□仄●□平○●●○④□仄●□平○○●●⑵五言句内平仄句式:①□平○●●○②□平○○●●③□仄●○○●④□仄●●○○注:○表示平,●表示仄,□可平可仄,但以□中的为佳。
2.一联内上下两句(即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的平仄相对(相反),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反即可。
3.两联间(即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平仄相粘(相同),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即可。
4.脚分明:①韵脚的平仄都相同;②白脚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二、对仗(对偶)要求:律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中间联都必须工对(字数相等,语序[词性、句式、语法结构] 相同,意义相当)而绝句只有四句,可以不对仗;上下句相应位置不能使用同字对。
三、押韵要求:偶数句末必须押韵(多为平韵),奇数句末可押不押(当首联不对仗时,首句常入韵;反之,常不入韵);尽可能不使用同一个字重复作韵;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作韵;最好押同一声韵四、章法(逻辑结构)要求:只要意思要连贯即可:一般说来,绝句为起承转合,律诗为起承转承转∙余浩然: 格律诗词写作, 岳麓书社, 20XX年6月.承转合。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写旧体诗,亦有很多朋友同我初学时一样,写作兴趣浓厚,文字功底深厚,但是没有章法。
所以,月沐在此发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喜欢旧体诗的朋友们共享并探讨,以求共同进步。
这里不讲各类诗的出处根源,只浅显地讲解如何区分及如何写作,便于初学者容易尽快掌握。
第一讲旧体诗的分类、类型、特点旧体诗是同现代诗相对而言的。
旧体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1.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所谓几言,就是指一句中有几个字,五个字叫五言,七个字叫七言。
3.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 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
3.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 一般用平声韵。
根据以上基本特点及论据,建议凡写旧诗的朋友,如果作品格式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诗)的定式,就以古体诗(古风)论,古风诗除韵脚要求外,相对比较自由。
第二讲近体诗的基本格式因为古体诗相对比较自由,这里不再论,重点学习近体诗(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以七言绝句为例:绝句的格律如下: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入门的基本知识众所周知,对想学习格律诗的诗词爱好者而言,首先感到棘手的就是“格律”这个拦路虎。
如何去克服这个困难,从而能更便捷地掌握这个规律呢?笔者就自己学习格律诗,谈一些学习体会,以供初学者参考。
一、关于字的平仄声古人对字的平仄声有一个总结:“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虽然顺耳好记,却颇费理解。
更何况上、去、入声均为仄声,也无须去分辨。
窃以为,对于字的平仄声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平声字在读的时候,在声音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尾声可以拖得很长,而仄声字在读的时候,在同样的情况下,尾声难以拖长。
因为古人将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而在汉语拼音中将不少入声字都分解到阴平、阳平中去了。
所以若以汉语拼音来甄别的话,我认为上声和去声一定是仄声,(当然,可平可仄的词除外)阴平,阳平一般为平声,但是也有很多原来为入声的字是仄声。
如:阴平:喝、粥、屋、哭、一、八、发、拨、劈、霹、黑,阳平:疾、急、菊、局、革、熟、伐、罚、拔、席、白、亳、薄、毒、察、侠等等,不胜枚举。
(详见附录1《古代入声转为现代平声的字》这些字若用汉语拼音去读都是读成平声,但事实上它们都是仄声。
因为这些字只要用都昌话读一下,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仄声。
那么,如何去辨别一个字到底是平声还是仄声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用汉语拼音读后,再用都昌话去读一下,只要有一种读法是仄声,那么这个字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仄声,若两种读法都是平声,这个字就可认定为平声。
我觉得,这是都昌人辨别平仄声的有效方法。
二、关于格律诗的“对”与“粘”在弄懂词语平仄的基础上,我们来说说格律诗的“对”与“粘”首先,我们知道,格律诗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是成联存在的(每两句为一联),若我们把每一联的上一句称为“奇句”,下一句称为“偶句”的话,那么“对”就是指同一联的奇句与偶句间的平仄是相反的,否则就是“失对”,也就是翻调了。
如:奇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偶句即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你心目中的诗?(中国古典)•扶贫举红旗•一上黄旗唱大风,人民幸福党恩隆。
•快奔四化加把劲,扶贫永举党旗红。
•浣溪沙·春日•处处红花绿柳娇,春风吹动柳千条。
归来燕子好逍遥。
美景良辰随处有,青山绿水任人描。
升平盛世党高超。
•偶成•澹云微雨润苍苔,风动竹摇户半开。
•掩卷方知生意满,一园幽绿入窗来。
烟花三月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古典诗歌的发展源流与格律诗中国古典诗歌古体诗:四言诗、骚体、五七言古诗,乐府歌行,三言、六言、杂言¡-¡-近(今)体诗:律诗、绝句(唐代兴起)词:兴于唐,盛于宋;有特定谱式,以清代王奕清等编《钦定词谱》(中国书店,1983)或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1978)为准;以后讲曲:较通俗,非雅文学范畴,暂不讨论格律诗篇幅、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且用中古音的声韵系统写作的一种诗体。
篇幅:五律40字,七律56字;五绝20字,七绝28字。
句式:律诗每首四句,绝句每首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平仄:中古汉语的四声与平仄;格律诗的平仄规则押韵:中古音韵与韵书对仗:宽对与严对格律诗的音乐性:节奏与诵读中古音韵系统与押韵音韵学上,汉语发展的三阶段:上古音系统(西周初至汉末),中古音系统(南北朝隋唐),近代音系统(宋元明清)。
隋《切韵》¡ª¡ª唐代《唐韵》(现存最早韵书,206韵)¡ª¡ª北宋《广韵》(206韵)¡ª¡ª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简称¡°平水韵¡±(合并为107韵)¡ª¡ª清康熙年间《佩文韵府》(再并为106韵部)中古汉语四声与平仄的辨别四声:平、上、去、入平声:可延长,便于曼声歌唱;¡°平水韵¡±分上、下平声,不等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仄声:上、去、入《康熙字典》开篇的四声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格律诗基础知识简述我国古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其中近体诗格律要求严格,又称格律诗。
格律诗在句式、平仄、押韵和对仗上有显著特点。
一、句式上,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1.律诗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八句,分别叫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如果只有四句,一般就叫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了。
还有少量律诗句数很多,就叫长排律。
参考阅读:(律诗和绝句的区别)2.五绝,共四句20字;七绝,共四句28字。
进一步区分有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和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两种情况,所谓平起、仄起以首句第二个字声调为基准。
二、平仄1.格律诗讲究平仄,这样才能体现诗歌音韵美,节奏美。
2.平仄声在本句中交替使用,在上下句中对立使用。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注意平仄声古代与现代不同。
古代平声,一般是现在的一二声,即阴平、阳平。
古代仄声是上声、去声、入声。
相当于现在三四声,即上声、去声。
入声字已归入现代汉语平、上、去声里。
(参考阅读:五言律诗的平仄)三、押韵相同或相近韵母的字按平仄规律放在规定句式的句尾,就是韵脚,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其目的是为了声韵谐和,构成声音回环之美。
四、对仗(对偶)(一)格律诗使用对仗一些特点。
1.绝句不必对仗。
2.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
3.长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须用对仗。
(二)对仗的规则是: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立。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3.短语、句型的结构要相同。
例如出入句中相同位置的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以及虚词的词性相同;4.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另外,还特别讲究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专用名词对专用名词,叠字对叠字。
5.上、下联意义不可重复。
(参考阅读:律诗的句式、节奏)备注:1.请参考查阅《平水韵》相关知识。
10分钟教你入门格律诗(附例)如今对格律诗关注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如何写格律诗。
我们捡重点说,尽可能言简意赅,举例说明。
格律诗,顾名思义,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韵律。
格式包括字数、句数这些明显可见的规则,也包括句式、文法这些内在的内容。
韵律则包括押韵的规律,以及每个字的平仄音调。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规矩,就是我们说的格律体。
而严格遵守格律体规矩的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三种。
那么怎么写格律诗?搞清楚平仄、押韵、对仗就可以了,保证不出律就是格律诗,但是不一定是好诗,不过至少保证了是,然后再追求好不好。
因为我们只讨论格律诗,所以请认为平仄格律不重要,只要意境好的同学绕道,那不属于这个话题。
因为在这个标题下,格律的重要性是高于意境的。
体式字数上分为五言、七言。
句数上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
句式不整饬的一概不属于格律诗。
所以要写格律诗,首先要把自己汹涌澎湃的感情收拢一下,用长短一致的句子来规整自己的思路。
押韵格律诗的押韵都是押平声韵,不能转韵,篇幅再长的排律(过百句)也必须一韵到底。
不能邻韵通押,不能平仄同押,要求极其严格。
至于在写格律诗的时候是使用古人的平水韵还是今人的新韵,这个各有所爱,没必要强求。
用平水韵的古意些,在古人总结的平仄规则上来说更加合理,但是有些发音妨碍今人阅读流传,用新韵则容易让人读懂,因为普通话人人都懂,只是要尽量不使用平仄系统上古今发音入韵不同的字,避免混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完后标注这首格律诗使用的是什么韵,让读者心里有底。
平仄平仄上来说格律诗有四种基本格式(这里假设大家对平仄有概念,知道如何区分平仄)。
这四种基本格式都是以格律诗的首句来判定的。
最主要看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和首句句尾是否押韵。
比如“白日依山尽”,平仄是“仄仄平平仄”,所以这首五绝的平仄格式为仄起不押韵格式。
平仄格式有固定推导方式,即“对”、“粘”。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要相对的,而下一联的出句则要求与上一联的对句相粘。
写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和口诀
写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和口诀如下,仅供参考:
基本要求:
1. 遵循平仄格律:格律诗讲究平仄的运用,要符合特定的平仄格式,避免出现拗句或犯上。
2. 押韵:韵脚要符合韵部的规定,韵脚的字音要相呼应。
3. 对仗:诗句之间要有一定的对仗,对仗要工整,避免出现上下句重复字词或意象。
4. 内容要健康:诗歌的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真实、高尚。
5. 语言要精练:诗歌的语言要精练、含蓄,用词要准确、生动。
口诀:
1. 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 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 仄起首句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 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一小时学会写格律诗】第一,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1、五大要素:“五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
2、平仄: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普通话里,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中华新韵】在中古汉语里,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平水韵】【词林正韵】规律:在同句中是相间的,在对句中是相对的。
3、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韵”的重要性:韵是格律诗的根基,绝对不容许错。
如果“韵”错了,诗就立不起来了。
规律:①在律诗(正格)中,除起句外,所有的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才押韵。
②在同一首诗中,不能串韵,只能押同一种韵;同时,新韵、古韵也不能互押。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律诗的四大忌讳:一忌“失粘”“失对”,二忌“孤平”“拗句”,三忌“三平(仄)脚”,四忌方言混用。
第二,格律诗的“诗谱”1、诗谱的符号及其意义:不同的书籍其符号都不相同。
必须先阅读其符号说明。
在本稿的诗谱里,“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平”表示是平声韵;红色则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应平可仄,“仄”表示应仄可平。
2、四种格式的诗谱【正格】本稿中的这四种格式是基本格式(正格),是最权威可靠的,因为他综合考虑了格律诗的所有要素和禁忌。
只要严格依谱作诗,就不会出格。
七律诗谱【正格】1、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破题,首联,第一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颔联,第二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颈联,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格律诗词是按照格律诗的格律要求和词谱对格律词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体裁。
必须明确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既然是文学作品,那么对内容的内在要求很高,加之格律的外在要求,所以很多人感觉很难,因此,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技巧。
一、灵活运用格律诗的衍生基本格式不管是五言格律诗或者是七言格律诗,基本格式都有四种,即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和平起平收。
仄起指首句的第一个字是仄声字,平起指首句的第一个字是平声字。
仄收指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平收指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还有许多变化,即每种基本格式都可以变化出很多衍生的基本格式。
格律诗基本格式的变化要遵循两个原则,就是:1、绝律诗要遵循不得有孤平现象出现这一原则。
2、遵循关键位置上的字平仄不能更改的原则。
关键位置上的字就是指五言格律诗中每句的第二、第四和尾字,七言格律诗中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和尾字,除非拗句救坳。
根据原则,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在保证当句不孤平的情况下,是可以更改平仄的,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一、第三和第五个字,在保证当句不孤平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更改平仄的。
五言格律诗每句可以改动一个字的平仄,七言格律诗每句可以改动两个字的平仄。
这样就会衍生出很多衍生基本格式。
这种衍生基本格式,符合格律要求,我们可以认同为基本格式,这样我们在写作时,就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技巧,解决格律诗格律限制的外在要求问题。
至于如何变换,大家可以根据原则,自行推演。
二、韵谱韵部的选择格律诗词是由作者自主选择韵谱的,为了方便写作,在选择韵谱时,完全可以选择宽韵来写作,不必选择窄韵,因为文章水平的高低不在韵谱的选择上,而在于意境的升华上。
格律诗写作时,不要用《词林正韵》,它尽管是宽韵,但一方面古音我们一般拿捏不准,另一方面是历来用《词林正韵》做格律诗韵谱的很少。
只有选用《中华十四新韵》来写作,不要去管阴阳平交错的问题。
格律诗写作常识第一篇:格律诗写作常识一、诗体1、古体诗——和绝句、律诗相对的诗体称呼,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四言诗——始于《诗经》,汉代以前的主要诗体形式,音节单纯,表意复杂。
代表作《关雎》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不论平仄、对仗、句数、押韵,唐以前的五言诗均称为五古。
代表作《述怀》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其它与五古类似。
代表作《饮中八仙歌》杂言诗——句式长短不一,形式自由灵活的一种诗体,不论平仄、对仗等格律。
代表作《蜀道难》乐府诗——最早始于秦,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把此机构制作的可以和乐而歌的作品,成为乐府诗。
代表作《陇西行》歌行——不入乐,也不沿袭乐府古题,音节、韵律比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
代表作《琵琶行》骚体诗——源于《离骚》,后人把楚辞称为骚。
句式不整齐,句数无限制,用韵不严格,句尾多助词。
三言诗——起于先秦。
代表作《代春日行》古绝——只有四句的古体小诗,多押仄韵,不受平仄、对仗等约束。
代表作《春晓》2、格律诗——又名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立,对诗的平仄、对仗、押韵和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字。
代表作《春望》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五十六字。
代表作《蜀相》五言排律——排指铺排。
即五言律诗的延长,又称五言长律。
每首至少十句。
代表作《赋得花发上林》七言排律——又称七言长律。
每首至少十句,其余和七律相同。
代表作《清明二首》三韵小律——每首只有六句,共三韵,五言三十字,七言四十二字。
只有中间一联必须对仗。
代表作《李员外寄纸笔》六言律诗——简称六律,每句六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八字。
代表作《送万巨》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又称“截句”,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字,无对仗要求。
代表作《登鹳雀楼》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八字。
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六言绝句——每句六字,全篇四句,共二十四字。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胡田保一,几个基本概念:格律诗:既要押韵,又要对仗、平仄,还要限定句数与字数,具备这四项要求的诗歌,就是格律诗。
有人将这四大特点概括为4句话12个字:“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仗”。
绝句:每首4句。
每句5字,共20个字,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句7字,共28个字,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律诗:每首8句。
每句5字,共40个字,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去,萋萋满别情。
每句7字,共56个字,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闻官军收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古诗:又称作古风、古体诗。
古诗是一种只讲押韵,而不要求平仄、对仗,也不限字数、句数的诗。
在唐诗的格律兴起之前,亦即南北朝及以前的诗人们写的诗,都没有平仄和对仗,那样的诗即称之为古诗或叫古风、古体诗。
因此,相对于“古体诗”而言,隋唐时期兴起的格律诗,又称之为“近体诗”。
唐以后的诗人写的一些不用平仄和对仗的诗,同样也称之为古诗。
古诗每句的字数可以不受五言、七言的限制,三言、四言、六言、杂言等等都有。
古诗的句数既可以4句、8句,也可以突破4句、8句的限制,可以更长,句数更多。
以下列举几首实例:每首4句:赠晔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每首8句:怨歌行北周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每首6句:七步诗三国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每首10句:饮酒东晋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格律诗入门格律诗入门(一)格律诗入门(二)形象表达格律诗入门(三)有新意格律诗入门(四)——近体诗1五律格律诗入门(五)——近体诗2七律格律诗入门(六)——近体诗3罕见的律诗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格律诗入门(八)——近体诗5绝句格律诗入门(九)——近体诗6绝句类型格律诗入门(十)——近体诗7用韵格律诗入门(十一)——近体诗8和诗格律诗入门(十二)——近体诗9衬韵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格律诗入门(十四)——近体诗11五绝格式格律诗入门(十五)——近体诗12七律格式格律诗入门(十六)——近体诗13七绝格式格律诗入门(十七)——近体诗14关于一三五不论格律诗入门(十八)——近体诗十五拗格律诗入门(十九)——近体诗16甲种拗格律诗入门(二十)——近体诗17乙种拗格律诗入门(二一)——近体诗18丙种拗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格律诗入门(二三)——近体诗20平仄特殊形式2 格律诗入门(二四)——近体诗21失对和失粘格律诗入门(二五)——近体诗22对仗格律诗入门(二六)——近体诗23对仗种类格律诗入门(二七)——近体诗24工对格律诗入门(二八)——近体诗25邻对格律诗入门(二九)——近体诗26宽对格律诗入门(三十)——近体诗27五言句式简单句1格律诗入门(三一)——近体诗28五言句式简单句2格律诗入门(三二)——近体诗29五言句式复杂句1格律诗入门(三三)——近体诗30词类活用和倒装格律诗入门(三四)——近体诗31省略法格律诗入门(三五)——近体诗32比喻和状语格律诗入门(三六)——近体诗33判断描写和补语格律诗入门(三七)——近体诗34被动、因果、条件和转折句格律诗入门(三八)——近体诗35名词短语和特殊句式格律诗入门(三九)——近体诗36虚词格律诗入门(四十)——近体诗37十字句和十四字句格律诗入门(四一)——近体诗38音韵缺陷格律诗入门(四二)——近体诗39避字格律诗入门(四三)——近体诗40避题字格律诗入门(四四)——词1词的定义和产生时代格律诗入门(四五)——词2词的分类格律诗入门(四六)——词3词调专名1格律诗入门(四七)——词4字数增减的术语格律诗入门(四八)——词5词韵格律诗入门(四九)——词6词韵变例格律诗入门(五十)——词7限韵与韵间距格律诗入门(五一)——词8句式1格律诗入门(五二)——词9四字句格律诗入门(五三)——词10五字句。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知识汇总: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
诗集。
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格律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
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
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它的句数是一定的。
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
如中国的
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
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