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学与矿物学-4第四讲第五章 晶体定向晶面符号与晶带定律
- 格式:ppt
- 大小:252.02 KB
- 文档页数:7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晶体及结晶学一、引言1. 晶体的定义- 晶体是一种固体物质,其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内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性重复排列,形成具有长程有序结构的物质。
- 晶体的特点是在宏观上表现出明确的几何外形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2. 结晶学的定义- 结晶学是研究晶体的形态、结构、性质、生长和应用的科学。
- 它是固体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具有规则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物理性质各向异性。
- 非晶体(如玻璃):内部结构无规则,没有长程有序,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二、晶体的基本特征1. 几何外形- 晶体通常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立方体、六方柱、四方锥等。
- 几何外形是由晶体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2. 晶面、晶棱和晶角- 晶面:晶体上平滑的平面,由晶体内部的原子平面构成。
- 晶棱:晶面的交线,由晶体内部的原子线构成。
- 晶角:晶棱之间的夹角,由晶体内部的原子角构成。
3. 晶面指数、晶棱指数和晶角指数- 晶面指数:用来表示晶面在晶体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符号。
- 晶棱指数:用来表示晶棱在晶体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符号。
- 晶角指数:用来表示晶角的大小和方向的符号。
4. 物理性质各向异性- 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电导率、热导率、折射率等)随方向的不同而变化。
- 这是因为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在不同方向上有所不同。
三、晶体的分类1. 天然晶体与人工晶体- 天然晶体: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晶体,如矿物、岩石等。
- 人工晶体:通过人工方法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制备的晶体。
2. 单晶体与多晶体- 单晶体:整个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则一致,具有单一的晶格结构。
- 多晶体:由许多小晶体(晶粒)组成的晶体,晶粒之间排列无序。
3. 完整晶体与缺陷晶体- 完整晶体:内部结构完美,没有缺陷的晶体。
- 缺陷晶体:内部存在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等结构缺陷的晶体。
四、晶体的生长1. 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 成核:晶体生长的起始阶段,形成晶体的核。
晶体教程第五章晶体定向与结晶符号第五章晶体定向和结晶符号只要在生长时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晶体必然会长成由许多晶面和晶棱包围的几何多面体。
在晶体上,所有的晶面、晶棱和角顶,它们的分布都是对称的。
但除此而外,晶面和晶棱之间还有另一方面的几何关系,表现在晶面和晶棱相截或平行时,都可以用确定的数学形式来表征彼此间的空间取向关系。
为了表达这种关系,首先需要在晶体中建立起一个坐标系,这就是晶体定向。
所谓晶体定向,就是要在晶体上选择合理的三维坐标系,包括在晶体上选择坐标轴和确定各坐标轴的度量单位两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晶面符号和晶棱符号,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各个晶面或晶棱在晶体上的方向,并反映出它们彼此间的几何关系。
其中,平行于同一晶棱的若干晶面,特别称之为一个晶带。
而整数定律则是进行上述这些工作的依据。
在本章中,首先讨论晶体定向的原则,以便在晶体中建立起一个三维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叙述晶面符号和晶棱符号的构成。
最后,再讲述整数定律以及有关晶带的问题。
第一节结晶轴和晶体几何常数一、结晶轴的概念和选择原则⒈结晶轴的概念晶体中的坐标轴称结晶轴,简称晶轴。
晶轴是几根假想的直线,沿着与晶体对称有关的限定方向穿过理想晶体,相交在晶体中心。
⒉晶轴的选择原则晶轴的选择不是任意的。
首先,晶轴的选择要符合晶体自身的对称性,因此,要优先选择对称轴和对称面的法线方向。
若晶体无对称轴和对称面或其数目不够时,则选合适的晶棱方向,在选择晶棱做晶轴时,可以设想将其平移至晶体中心。
其次,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应使晶轴尽可能互相垂直或近于垂直,并使轴单位尽可能相等,即使a=b=c α=β=γ=90°。
⒊晶轴的安置及名称三轴定向:除三方晶系、六方晶系以外的晶体,均采用X、Y、Z 三轴定向。
X、Y、Z晶轴的安置是:Z轴直立,上端为正;X轴前后,前端为正;Y 轴左右,右端为正。
轴角:X、Y、Z晶轴正端之间的夹角为轴角。
分别用α(Y∧Z)、β(Z∧X)、γ(Y∧Z)表示,如图5-1。
第四章 晶体定向和晶体符号[内容介绍] 本章介绍晶体定向、晶面符号、单形符号、晶带符号的概念、各晶系晶体的定向原则及各种晶体符号的确定方法。
[学习目的] 理解和掌握晶体定向、晶体符号的概念及其确定原则和方法,系统地掌握结晶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矿物学和晶体光学打下良好基础。
图4-1所示的两个晶体,都是由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组成的聚形,均属L 44L 25PC 对称型,但其形态明显不同。
这种形态的差异,是由于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的相对位置不同造成的。
由此可见,在研究晶体时,仅确定其对称型和由哪些单形所组成,仍不能获得晶体形态的完整概念,必须进一步确定各单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因而需要在晶体上选定一个坐标系统,这就是晶体定向。
还必须进一步研究晶面、晶棱(晶带)以及单形等在晶体上的方向,并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它们,这就是所谓的晶面符号、晶棱符号与单形符号。
这些符号统称为晶体符号。
晶体定向和晶体符号不仅在研究晶体形态时需要,在确切地描述晶体的异向性、对称性以及矿物鉴定、矿物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晶 体 定 向一、晶体定向的概念晶体定向就是在晶体中确定坐标系统。
具体说来,就是要选定坐标轴(晶轴)和确定各晶轴上单位长度(轴长)及其比值(轴率)。
(一)晶轴 如图4-2所示,晶轴系交于晶体中心的三条直线,它们分别为a 轴(或称x 轴)前端为“+”,后端为“-”、b 轴(或称y 轴)右端为“+”,左端为“-”和c 轴(或称z 轴)上端为“+”,下端为“-”;对于三方和六方晶系要增加一个d 轴或称u 轴,前端为“-”,后端为“+”(图4-3)。
晶轴的选择:晶体中晶轴的选择应与空间格子类型的特征相吻合。
三个晶轴的方向应当平行晶胞中三个棱的方向。
图4-1 由四方柱和四方锥组成的二种聚形由于对称轴、对称面法线及晶棱的方向与空间格子的行列方向相平行。
因此,晶轴的选择,首先应选对称称轴作为晶轴,在无对称轴及对称轴数量不足时,可选对称面法线作为晶轴,若两者均缺乏时,则可选择平行主要晶棱的方向线作为晶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