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试题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试题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试题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也称人兽互传病。是指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

染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2、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

特有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存在,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3、内基小体:机体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在感染组织胞浆内形成的特异性嗜酸

性包涵小体,即内基小体。

4、虎斑心: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剖检心脏心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左心室壁和室

中膈往往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与坏死,其切面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和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之为“虎斑心”。

5、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V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

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成为出血性流血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症出血热。

6、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

发热为特征。

7、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之道该病临床症状开始出现时的一段时

间。

8、土拉杆菌病:是有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曾称

之为“野兔热”。

9、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

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猪群感染最为普遍。

10、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强,发病猛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体寄生在多种啮齿类和兔形目等动物身上,鼠为常见宿主。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D )

A 、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流行特征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个是乙类传染病且按甲类管理(B)

A、鼠疫

B、非典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登革热

3、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C )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A、H9N2

B、H7N7

C、H5N1

D、H7N2

E、H7N3

4、下列哪种是现尚不能肯定的禽流感传播方式:( D)

A、呼吸道传播

B、密切接触感染家禽

C、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D、密切接触禽流感病人

E、以上均不是

5、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C)

A、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B、带菌者

C、鼠

D、狗

E、蚊子

6、下列哪项不是霍乱的主要临床表现:(E )

A、腹泻

B、呕吐

C、脱水

D、肌肉痉挛

E、神经损伤

7、下列哪个不是肠道传染病:(A )

A、流脑

B、甲肝

C、伤寒

D、菌痢

E、脊髓灰质炎

8、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通过呼吸道传播:(C )

A、非典

B、禽流感

C、乙脑

D、流脑

E、麻疹

9、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是:( E)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母婴传播

E、以上均是

10、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 E)

A、核实诊断

B、调查可能的传染来源

C、调查可疑的危险因素

D、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E、以上均是

11、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A、是甲类传染病

B、是由一种细菌引起

C、主要传播途径为近距离飞沫传播

D、儿童好发

E、以上均不对

12、有关狂犬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E )

A、以侵犯中区神经系统为主

B、病死率几乎100%

C、是否发病与咬伤部位有关

D、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为0、3、7、14、28(或30)天

E、以上均对

三、填空题

1、治疗鼠疫一般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2、鼠疫又名黑死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烈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一

般流行与野生动物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

3、乙脑病毒是RNA病毒。

4、蝙蝠作为传染源的常见人畜共患病有SARS、狂犬病。

5、我国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标本兼治的原则。

6、炭疽是有炭疽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

性传染病。根据传染途径可分为三种类型:皮肤炭疽、肺炭疽、胃肠炭疽。

7.、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寄生虫9种。

8、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任何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人感染时的表现是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

9、结核病的检疫和诊断过程中的标准试验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

10、钩体病可分为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几种类型。

四、判断题

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表现为剧烈的腹泻、呕吐。(对)

2、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对病人进行调查,不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错)

3、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错)

4、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对)

5、霍乱、艾滋病都是甲类传染病。(错)

6、丙肝的动物宿主主要是猪,对于人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和性接触。(对)

7、狂犬病决定不能通过空气传播。(错)

8、所有鼠疫均会引起败血性鼠疫。(错)

9、抗生素对SRAS有了好的疗效。(错)

10、李斯特菌可以污染牛奶,奶酪,凉拌菜及冷藏食品,从而感染人。(对)

四、简答题

1、例举至少5个自然疫源性疾病

答:鼠疫、森林脑炎、兔热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炭疽病、狂犬病、莱姆病、布鲁氏菌病等。

2、鹦鹉热的治疗与预防。

答: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广泛存在

时间分布 :无明显季节性,但某些情况例外

人群分布:多发生于职业性(如家禽加工和饲养)或非职业性但与病鸟有接触的成人

流行形式—散发或爆发

传染方式:

人类经呼吸道吸入病鸟粪便、分泌物或羽毛的气雾或尘埃。

紧密接触。包括与被感染的鸟类嘴对嘴接触、叮咬,或者接触被感染的鸟类或者其组织。

人-人传播。人-人传染鹦鹉热是可能的,但一般很少见。

3、狂犬病该如何预防?

答:(1).传染源的管理:加强犬和猫的管理,野犬应捕杀,家犬、猫应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2).疫苗接种:我国现用的是地鼠肾细胞培养狂犬病因定毒的甲醛灭活疫苗,免疫方法为肌肉注射5针,即第0、3、7、14、30天各注射2ml,如咬伤程度严重或伤处近中枢神经可加倍量注射疫苗,疫苗使用如不及时或剂量不足都会影响预防效果。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的使用:在人被咬伤后,除对伤口立即清洗外,还可应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以人的免疫血清为佳,剂量为每公斤体重肌注20-40国际单位,其中一半注射于伤口周围。如应用马的免疫血清应有用前需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注射。

4、若发现患有钩端螺旋体病的患畜,应如何处置?

答:发生本病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和扑灭疫情,防止疫病蔓延。

(1)发病动物可采取抗生素治疗,对受威胁动物可利用过端螺旋体多价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处于急性期并发热和表现高度衰弱的病畜,不准屠宰。

(3)宰后并病变明显,肉尸呈黄色并在一昼夜内不能消失者,肉尸及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4)宰后未见黄疸,病变轻微,放置一昼夜后病变基本消失或仅留痕迹者,肉尸及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厂,肝脏则应废弃。

(5)皮张用浸渍法加工或盐腌或保持干燥状态,两个月后送皮革厂。

(6)处理钩端螺旋体病畜及其产品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在进行消毒、处理被尿污染的废弃物时,更应加倍小心。

5、简述一下传染病病原的确定法则

答:①必须在可疑病例中发现并分离出同同一病原微生物;②病原微生物能在体外纯培养并连续传代;③纯培养物可通过细菌滤器;④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引起典型的疾病;⑤能从感染的实验动物中重新分离出相同的病原微生物;⑥能从感染的机体中检测到对这种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免疫反应

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10984286.html, 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现状 作者:王思源王鹏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7年第07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畜共患病的现象出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数量也越来越多,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畜共患病的问题不但影响着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生活的稳定。因此,进一步实现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迫在眉睫,这篇文章就针对我国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牛羊源;人畜共患病;防控现状;讨论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027-01 1 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原因 1.1 滥用抗菌药 在我国的动物养殖当中,滥用抗菌药的现象非常的普遍,我国是滥用抗菌药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滥用抗菌药很容易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也会增大人畜共患病出现的几率。 1.2 通过血液或器官移植传播 进行器官移植很容易造成血液污染,被污染的血液会传播细菌,这也会导致人出现乙肝、艾滋病等疾病。 1.3 出现新的病原 病原体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然界已经存在的,后来因为某种情况被人们发现,例如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另一种就是微生物通过进化,由非致病性变为后来的致病性而形成一种病毒,例如甲型H1N1、霍乱弧菌O139型等。出现新型的病毒很不容易被发现,也会增大人畜共患病出现的几率。 1.4 国际贸易往来的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的贸易往来日益的扩大,食品、货物在流通的同时也会使病原体得到更大的扩散,例如H7型大肠杆菌会通过污染牛肉,造成食源中毒现象等。 2 我国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现状 2.1 存在的问题

(2020年7月整理)实验动物剂量换算.doc

实验动物剂量换算问题的解析 一、体表面积计算法 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表如下所示: 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本人认为在此表中,人的体重设为70kg,是有点不妥的。如果设为60kg,则能为大多数人接受。这样一来,这个表就得进行修正。如果为60kg,则人的体表面积为1.55m2左右。那么,这样一来,折算系数表的中数字,全部要修正。最后一行的数字要乘以1.72 / 1.55 =1.11,而表最右上端的人的体重改为60kg。 那么我们来看看上面这个表的最后一行,这个也是我们通常要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但是如果按这个表来计算实验动物的等效剂量,需要动物的体重基本上在标准体重的区间内相差不大才会准确。也就是说,小鼠在20g左右,大鼠在200g左右,豚鼠在400g左右等等,这样计算出来才会准确。当大鼠的体重为180g、250g、300g、350g、400g时,那么它的剂量根据体型系数计算实际体表面积应是多少?而按折算系数算又是多少?它们之间相差有多大?当大鼠体重在哪个范围内波动时,上述折算系数仍然基本准确呢?为什么说,当实验动物体重不在上述标准体重的附近的话,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剂量就不那么准了呢? 这是因为,我们用这个折算系数,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关系。就是说,70kg的人对200g的大鼠,那么这个剂量完全准确的。但如果大鼠不是200g,那么就会有偏差了。这个偏差来源于体型系数的公式。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mg/kg,换算成大鼠的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 =(X mg/kg×70kg×0.018)/0.2kg =6.3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

2012年研究生实验动物学考题

2012年研究生《实验动物学》考试题 姓名 专业 学号 成绩 注:本试卷为笔试开卷考试卷,共4道大题,总成绩100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第2 号令颁布。 2、按微生物寄生虫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可分为: 普通动物 ,清洁动物, SPF 动物 ,无菌动物四级。 3、豚鼠不能自身合成的维生素是 维生素C 。 4、在封闭群实验动物繁殖中,每一代的近交系数要控制在 1% 以内。 5、大鼠解剖学特点是无 胆囊 。家兔最显著的特性是 食粪 癖。狗是 红绿 色盲。 6、饲料营养对动物实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动物采食量 , 动物生长发育 , 动物生理生化指标 , 动物免疫功能 。 7、自发性癫痫模型小鼠是 DBA 小鼠 。 8、现代科技发展所需四大要素是 实验动物 , 仪器设备 信息资料,化学试剂。 9、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由 政府 直接负责。 10、2003年8月中国科学家 秦川 等,首先利用 恒河猴 成功建立了第一个人类SARS 动物模型。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species :(种) 生物学上的种是生物分类系统中的最基本单元,其定义为一群形态相 似、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自然群体,他们在生殖上与其他群体相隔离。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2、inbred strain :(近交系) 是指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交配与全同胞兄妹交配有等同效果。 3、gnotobiotin animal :(悉生动物)即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无菌动物培育成功后相继出现的,悉生动物体内外所携带的其他生物是已知的,从广义上讲,悉生动物属于无菌生物。

残疾人知识重点

1.什么是残疾人?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2. 2006年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6.34%。 3.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宗旨是什么? 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保障残疾人以平等的权利、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即“平等·参与·共享”。 4.什么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 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就是用现代文明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从而建立一整套关于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平等·参与·共享”。 5.我国残疾人事业包括哪些工作领域?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环境建设、社区残疾人工作、组织建设、维权、政策理论研究和残疾预防等。 6.我国残疾人事业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我国残疾人事业理论体系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以现代文明社会残

疾人观为基本内容。人道主义,就是讲人道,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倡导人人怀有一份爱心,尊老爱幼,扶弱济困,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就是用现代文明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从而建立一整套关于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平等·参与·共享”。人道主义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体系。 7.为什么要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 造成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环境的障碍,解决残疾人问题、保障残疾人的平等权利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行动。目前,我国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社会扶助和无障碍环境等。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措施,是为了减少和消除由于社会补偿条件不足而给残疾人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不妨碍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己的权利,因而不应视为是对其他人的歧视或不公正,恰恰相反,它体现了社会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 8.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为掌握新的实际情况,为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法规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9.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的性质、职能是什么?

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

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按照病原体的生物属性分类,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等。人畜共患病可源于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家畜、家禽和宠物,也可源于远离人类的野生动物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人畜共患病共有800多种,这占到了可感染人的传染病种类的60%,病原体涉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多种生物。在新发传染病有75%都是人畜共患病。据2007年统计,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种有16种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动物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的巨大储存库,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甚至破坏,动物病原体的遗传变异和跨种传播的风险增大,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日益频繁,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和狂犬病等重要人畜共患病出现抬头趋势,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并已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畜共患病防控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进一步掌握人畜共患病疫情情况,科学制定防控措施,现

把我国近年来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国人畜共患病防控总体情况 (一)人畜共患病疫情总体平稳 1.布鲁氏菌病 2011年,全国畜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形势仍较重,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3个省(区)335个县722个乡6208个村发生布病疫情,发病牲畜116795头(只),死亡580头(只),死亡率0.5%。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发病羊108633只;陕西省938只,吉林省937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31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牛发病932头,浙江省460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为375头和360头;内蒙古自治区其它牛发生布病716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4头。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海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19省(区、市)没有发现布病临床病畜。 2.结核病 2011年,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结核病疫情上升外,全国其他省牛结核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3个省(区)133个县195个乡396个村发生奶牛

人与实验动物用药剂量换算

人与动物及各类动物间药物剂量的换算方法 1.人与动物用药量换算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的耐受性是相差很大的。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也就是单位体重的用药理动物比人要大。人的各种药物的用量在很多书上可以查得,但动物用药量可查的书较少,而且动物用的药物种类远不如人用的那么多。因此,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为1 ,小白鼠、大白鼠为25-50,兔、豚鼠为15-20,狗、猫为5-10 。 此外,可以采用人与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来换算: (1)人体体表面积计算法计算我国人的体表面积,一般认为许文生氏公式(中国生理学杂志12:327,1937)尚较适用,即: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例:某人身高168cm,体重55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 解:0.061 ×168+0.0128×55.0.1529=1.576m2 (2 )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有许多种,在需要由体重推算体表面积时,一般认为Meeh-Rubner 氏公式尚较适用,即: 式中的K 为一常数,随动物种类而不同:小白鼠和大白鼠9.1、豚鼠9.8、家兔10.1、猫9.8、狗11.2、 猴11.8、人10.6(上列K 值各家报导略有出入)。应当指出,这样计算出来的表面积还是一种粗略的估计值,不一定完全符合于每个动物的实测数值。 例:试计算体重1.50kg 家兔的体表面积。

实验用狗的体重一般在 10kg 左右,其体表面积( A )为: 2.人及不同种类动物之间药物剂量的换算 1)直接计算法 即按: 例:某利尿药大白鼠灌给药时的剂量为 250mg/kg ,试粗略估计狗灌胃给药时可以试用的剂量。 解:实验用大白鼠的体重一般在 200g 左右,其体表面积( A )为: 250mg/kg 的剂量如改以 mg/m 2 表示,即为:

常见人兽共患病

常见人兽共患病 一(人兽共患病应符合哪些条件, 1.病原体是微生物或寄生虫,非生命性的公共治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2..同一种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能使人和某种脊椎动物感染或发病,并可以让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或单向传染。 3..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接触性的,也可以是间接接触性的。二(目前人兽共患病有哪些分类方法, 1.按病原体的种类分为病毒病,细菌病,衣原体病,立克次氏体病,螺旋体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 2.按病原体储存宿主的性质分为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真性人兽共患病。 3.按病原体的生活史分为直接人兽共患病,媒介性人兽共患病,周生性人兽共患病,腐生性人兽共患病。 三.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传染源:动物性,人,病原体排出的途径。 2.传播媒介与途径:媒介物,水和土壤,空气,食物媒介者。经呼吸道传播,经消化道传播,经皮肤传播和粘膜传播,经昆虫传播。 3.宿主的易感性。 四.影响人寿共患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疫源地的开发:如造铁路,高速公路,木材开采。捕食野生动物等。 2.动物的迁徙(自认的或人为造成的)和动物群体密度的波动。 3.风俗与饮食习惯,如民族的,宗教的或地区的风俗和饮食习惯。 4.环境污染:主要指生物污染,如微生物,虫卵和幼虫等。

5.职业性及其他易感染群:?农牧业生产者?畜产品经营人员?野外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其他人员,如灾民,难民,香客,囚犯等。 五.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控人兽共患病,(请举例说明) 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预防(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自动免疫力) 目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来自动物、昆虫、食品、水源、土壤等传播的目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来自动物、昆虫、食品、水源、土壤等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以及来源于污染环境的毒物、抗生素的滥用和生物恐怖袭击等因素的威胁,而且是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应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人兽共患病以及来源于污染环境的毒物、抗生素的滥用和生物恐怖袭击等因素的威胁,而且是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应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 防控人兽共患病要坚持一个方针四个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运用现代生物医学、现代兽医学、社会学的知识与技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群防群控”,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卫生资源,制定符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实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坚持综合防控的原则:免疫、消毒、检疫、封锁、治疗(动物淘汰)等综合性卫生防控措施,对防止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都是普遍适用,必有可少的。 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杀虫、灭鼠、灭螺等;对兽源性直接传播性和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应重点对人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采取早发现、淘汰动物、驱虫、免疫接种等措施。 4.坚持加强合作的原则:疫情通报,防止输入传染源,加强海关检疫,以及技术上和法律方面的合作。在国内要动员全国的力量,组织国家卫生、农牧、商业、

残疾人工作知识竞赛预赛题3

第三场预赛题 必答题(每题10分): 一号选手必答题: 1、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多少人?涉及多少家庭人口? 答:8500万人 2.6亿 2、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每年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答:4月1日开始,5月31日结束。 3、残疾人就业促进日,一年有几次、是什么时间? 答:一年一次,9月1日 4、什么是“以人为本”? 答: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5、什么是多重残疾? 答:一个人同时兼有两种以上残疾称多重残疾.或称复合残疾。6、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的定义,残疾人保障法的宗旨是什么?答: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1、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带头人的意义? 答:鼓励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同致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哪三种? 答: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3、职业道德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答: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性、强烈的纪律性。 4、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特点是什么? 答:重点保障和特殊扶持 5、国家鼓励和扶持残疾人采取什么样的就业形式? 答: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什么手段强迫残疾人劳动? 答:不得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残疾人劳动。

1、《残疾人就业条例》哪年哪月哪日,国务院第几次常务会议通过?什么时间开始实行? 答: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5月1日开始实行。 2、国家重点康复训练项目是那三个? 答:肢体残疾人,脑瘫儿童、智力残疾儿童 3、精神病人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答:住院治疗、设立家庭病床、定期门诊,家庭治疗。 4、报考按摩医士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盲人按摩中专毕业,见习1年期满。 5、解决残疾人就业有效途是什么? 答:残疾人个人或自愿组织起来从事个体经营,是解决残疾人就业的有效途径。 6、什么是职业? 答:职业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分工(相对于自然分工而言),是个人维持生活、完善个性、服务社会的途径。

实验动物给药剂量计算方法

()动物给药量的确定 在观察一药物的作用时,应该给动物在的剂量是实验开始时应确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应慎重分析。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ml),以便给药。

例2:计算给体重23g的小白鼠,注射盐酸吗啡15mg/kg重,溶液浓度为0.1%,应注射多少m l? 计算方法:小白鼠每kg体重需吗啡的量为15mg,则0.1%盐酸吗啡溶液的注射量应为15ml/kg 体重,现小白鼠体重为23g,应注射0.1%盐酸吗啡溶液的用量=15×0.023=0.345ml。 (三)人与动物及各类动物间药物剂量的换算方法 1.人与动物用药量换算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的耐受性是相差很大的。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也就是单位体重的用药理动物比人要大。人的各药物的用量在很多书上可以查得,但动物用药量可查的书较少,而且动物用的药物种类远不如人用的那么多。因此,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为1,小白鼠、大白鼠为25-50,兔、豚鼠为15-20,狗、猫为5-10。 此外,可以采用人与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来换算: (1)人体体表面积计算法计算我国人的体表面积,一般认为许文生氏公式(中国生理学杂志1 2:327,1937)尚较适用,即: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例:某人身高168cm,体重55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 解:0.061×168+0.0128×55.0.1529=1.576m2 (2)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有许多种,在需要由体重推算体表面积时,一般认为Meeh-Rubn er氏公式尚较适用,即: 式中的K为一常数,随动物种类而不同:小白鼠和大白鼠9.1、豚鼠9.8、家兔10.1、猫9.8、狗11.2、猴11.8、人10.6(上列K值各家报导略有出入)。应当指出,样计算出来的表面积还是一种粗略的估计值,不一定完全符合于每个动物的实测数值。 例:试计算体重1.50kg家兔的体表面积。

人畜共患病

主要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 一、流行性出血热: 1、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带病毒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实验大鼠也偶尔传播。 2、传播途径——以螨等吸血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带病毒的血、尿污染人皮肤破损处,也使人患病。 3、易感者——人、大鼠、小鼠、豚鼠、兔。 4、症状——人感染后出现发热、出血、休克、肾功能受损和循环衰竭,严重者死亡。 实验大鼠和野鼠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因此,大鼠感染后一般无病理变化。 5、该病毒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PH5.0以下,60℃,1h可使其全部杀死,紫外线照射30分钟也能灭活病毒。 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1、传染源——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带病毒野小鼠或实验小鼠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带病毒小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吸血昆虫传播,胎盘垂直传播。 3、易感者——人,小鼠、猴、豚鼠、大鼠、地鼠、兔、狗。 4、症状——人感染后表现类似流感样症状,严重者侵犯中枢神经引起脑膜炎。 小鼠带毒后可表现为无症状的带毒者 5、该病毒对乙醚和去污剂敏感,不耐热,56℃20min即可灭活。0.1%甲醛、紫外线也可将其灭活。 三、鼠痘—小鼠传染性脱脚病: 1、传染源——鼠痘病毒。患病或带病毒小鼠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病鼠的渗出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 3、易感动物——小鼠,特别是A系、C3H、DBA/2、BALB/C、CBA等品系小鼠。 4、症状——小鼠感染后主要引起全身或局部皮肤的痘疹,表现为肢、尾肿胀,发炎和坏疽,肢体脱落。剖检主要表现肝、脾、淋巴结、胸腺的广泛坏死,肠、肾、膀胱的出血等。 5、鼠痘病毒对干燥、低温抵抗力较强,但2%氢氧化钠、0.5%福尔马林、3%石炭酸可以杀死病毒。 四、沙门氏菌病: 1、传染源——沙门氏菌。携带该菌的野鼠、苍蝇、动物粪便,病鼠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粪便污染垫料、饲料、饮用水后,经消化道感染。 3、易感者——大鼠、小鼠、豚鼠、兔。 4、症状——食少和腹泻,急性暴发型可导致动物迅速死亡。 五、支原体病: 1、传染源——支原体(肺支原体、溶神经支原体和关节炎支原体)。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小鼠、大鼠。 2、传播途径——带菌母鼠舔仔鼠,气溶胶传播,经污染笼具间接接触。 3、易感动物——大鼠、小鼠。 4、症状—— (1)肺支原体——呼吸系统疾病:鼻炎、肺炎,并发中耳炎:“歪头病”。母鼠死胎或不育。 (2)溶神经支原体——小鼠旋转病。 (3)关节炎支原体——大鼠多发性关节炎。

人和动物给药剂量换算

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200g=X mg/kg×70kg×0.2kg=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注意体重的单位要化成一致。这个折算系数是以上表中蓝色所示的标准体重计算得来的。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小鼠、豚鼠等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各常用实验动物折算系数的验证如下: 小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g=0.02kg 小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小鼠*W小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大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0g=0.2kg 大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大鼠*W大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豚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400g=0.4kg 豚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豚鼠*W豚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兔体型系数:标准体重:1.5kg 兔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兔*W兔2/3)/(体型系数人*W人2/3)=(* 2/3 )/*70 2/3) = = 猫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kg 猫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猫*W猫2/3)/(体型系数人*W人2/3)=(* 2/3 )/*70 2/3) = = 狗体型系数:标准体重:12kg 狗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狗*W狗2/3)/(体型系数人*W人2/3)=(*12 2/3 )/*70 2/3) =

(完整版)人与动物之间的给药剂量换算

人与动物之间的给药剂量换算科研实验2010-03-03 18:43:23 阅读1203 评论5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 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 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 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 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 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 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 第八、LD50 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 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也有的是有临

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 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

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 ×70kg ×0.018/200g =X mg/kg × 70kg ×0.018/0.2kg =6.3 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 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注意体重的单位要化成一致。这个折算系数是以上表中蓝色所示的标准体重计算得来的。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小鼠、豚鼠等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 各常用实验动物折算系数的验证如下: 小鼠体型系数:0.06 标准体重:20g=0.02kg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也称人兽互传病。是指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 染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2、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 特有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存在,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3、内基小体:机体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在感染组织胞浆内形成的特异性嗜酸 性包涵小体,即内基小体。 4、虎斑心: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剖检心脏心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左心室壁和室 中膈往往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与坏死,其切面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和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之为“虎斑心”。 5、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V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 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成为出血性流血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症出血热。 6、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 发热为特征。 7、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之道该病临床症状开始出现时的一段时 间。 8、土拉杆菌病:是有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曾称 之为“野兔热”。 9、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 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猪群感染最为普遍。 10、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强,发病猛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体寄生在多种啮齿类和兔形目等动物身上,鼠为常见宿主。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D ) A 、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流行特征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个是乙类传染病且按甲类管理(B) A、鼠疫 B、非典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登革热 3、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C )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A、H9N2 B、H7N7 C、H5N1 D、H7N2 E、H7N3 4、下列哪种是现尚不能肯定的禽流感传播方式:( D) A、呼吸道传播 B、密切接触感染家禽 C、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D、密切接触禽流感病人 E、以上均不是

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原因、现状及防控

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第39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原因、现状及防控 张海霞①孙桂珍①孙晓梅①黄腾①李欣磊① (①山东农业大学校医院山东泰安 271018 ①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3-0062-02 “动物疫病的60%可以传给人类,人类疫病的50%可以传给动物”,这充分道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主题,也说明了控制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性。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200种,较重要的有89种,其中目前在许多国家流行、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近40种。 1 人畜共患病发生的原因 1.1 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迅速畜禽养殖大都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形式,使的动物疫病的流行更加容易、更加广泛,人与动物的接触也更加频繁,畜舍环境的改变,使疾病在动物之间的传播蔓延。 1.2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加强科学的进步使随着科学的进步,交通运输越来越迅速,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过去人们难以到达的地方现在很容易到达了,从而接触到过去不曾接触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运输工具和交通网络的完善,动物及其产品的合法贸易、非法交易范围和数量的扩大,原有的地方性疾病不仅以快速远距离传播,而且能出现新的病变和病理特征而出现新疾病。 1.3 伴侣动物的发展 家庭中饲养宠物,人与动物之间长期密切接触,人畜共患病也从农村、牧区进入城市,增加了患“宠物”病的风险。如弓形虫病、狂犬病、附红细胞体病、鹦鹉热、犬绦虫病等。 1.4 食品污染的存在 食品污染也是导致人畜共患病流行的一个原因。在工业化国家每年有30%的人口可能患食源性疾病。污染了的牛肉、牛奶及其奶制品、鸡肉、羊肉、猪肉、蔬菜、水果、饮料、水和调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 1.5 病原体突破物种屏障的可能性在加大随着环境、气候和生态的变化,某些病原体很易突破种间屏障,经自然感染宿主,或直接感染人群,给人类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野生动物的传染就转移到家畜或人,并且随着人类居住范围越来越广,侵犯到野生动物的生活,新病原体的侵入可能会不断生。如SARS和艾滋病等的研究结果发现,病原溯源均与动物有关。高致病性禽流感原本只感染家禽,水禽和哺乳动物不致病,而今,不仅能使水禽高度感染导致严重发病死亡,且感染哺乳动物和人引起死亡。 2 主要人畜共患病发生现状 2.1 布鲁氏菌病据卫生计生委通报, 2016年全国报告人间布病病例49314例,处于历史高位。山东省省1954年报告首例人间布病病人,2010年以来,本省布鲁氏菌病疫情蔓延非常迅猛,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增幅非常大,2016年已上升到3950人,6年的时间增加了近17倍,位居全国第七,是全国报告病例数前十位省份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全省17个市138个县报告病例,仅长岛一个县没有病例发生,其中潍坊、济宁、菏泽、滨州、济南、淄博六市占61%,人间布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本省也是历史上牲畜布病流行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曾经发生过5次大的布病疫情流行,80年代以后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05年全省已达到布病稳定控制区标准。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快速增长,牲畜布病发病率和监测阳性率不断上升。从全省牲畜布病阳性畜报告情况看,2011~2014年畜间布病疫情呈迂回上升趋势, 2015年以来布病阳性畜明显增多,畜间布病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 2.2 结核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人,每年新增的结核病患者超过800万人,死于结核病的人200万人。结核病在亚非地区尤为严重。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有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据世界第二。卫生部公布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肺结核发病死亡均占第一。 2.3 炭疽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病,每年病例约在2~10万之间。国际:美洲的中部和南部,欧洲的东部和南部,亚洲、非洲、加勒比海以及中东地区多见。国内:贵州、新疆、甘肃、青海、四川、广西、云南、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发。 2.4 狂犬病一种专门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100% 死亡率,病原为狂犬病毒,人兽共患,动物—人或动物—动物传播。人—人不传播。全球人感染狂犬病:亚洲每年31000人(56% ),90%在农村;非洲每年24000人(44%),75%在农村。 3 对人畜共患病防控的建议 3.1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和食品的安全监管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国家必须采取强制性的防治措施,对养殖、加工、运输、储藏等实施强制性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与国际兽医制度接轨的各类动物卫生标准和规范体系,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扑杀补偿制度,以利于快速扑灭疫情。 3.2 建立疫情报告和应急预案制度建立疫情报告体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牛羊重要疫病诊断与检测新技术研究”(2016YFD0500905),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GGH3115),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资助。 62

肢体残疾人的康复基础知识

肢体残疾人的康复基础知识、训练与服务 主要内容 偏瘫的康复训练 脑瘫的康复训练 截瘫的康复训练 骨关节疾患的康复训练 截肢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偏瘫的康复训练 偏瘫定义: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残疾,同时可伴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 常见障碍 运动障碍:指偏瘫一侧的肢体不能活动、活动困难或不灵活,软瘫痉挛。 感觉障碍:偏瘫肢体麻木、疼痛 语言-言语障碍:右侧偏瘫者多见,表现为构音障碍、失语(表达性、感觉性、混合性)、书写障碍、阅读障碍、命名障碍。 认知障碍:认知包括识别、记忆、思维、推理等。表现为时间定向障碍、地点定向障碍、认为定向障碍、注意障碍 情绪障碍:情绪不稳定,如不言不语、吵闹不安,哭闹等。 能力下降:ADL能力下降、行走及上下楼困难、不能使用日常简单的工具(电话、伞等)、不能与人交流、丧失工作能力。 吞咽障碍:流口水、喝水呛咳、吞咽困难。 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 康复训练时间与目标 急性期(<1w) (1)以治疗为主、康复训练为辅; (2)康复目标:调整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恢复床上的一部分功能 恢复期(1w~6m) (1)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 (2)康复目标:最大程度的恢复各种功能,争取达到基本独立生活、工作和学习。 后遗症期(>6m) (1)训练日常生活能力 (2)康复目标:学习使用各种辅具,争取最大限度地达到独立生活。 训练内容和方法 训练正确卧姿 翻身训练 卧床期常用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 适用于偏瘫肢体有一定活动能力者 缓解躯干和下肢痉挛 促进下肢正常运动 训练腰部控制能力 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卧床期常用的训练方法-抱膝运动 适用于偏瘫患者出现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时

实验动物与人剂量换算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 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 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注意体重的单位要化成一致。这个折算系数是以上表中蓝色所示的标准体重计算得来的。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小鼠、豚鼠等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 小鼠的剂量=X mg/kg×70kg×0.0026/20g=X mg/kg×70kg×0.0026/0.02kg=9.1 X mg/kg.

实验动物学 考试

1、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实验动物指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学科的动物。 3、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 Animal for Research)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野生动物(Wild Animal)、经济动物(Economical Animal)、观赏动物(Exhibiting Animal)、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4、目前我国实验动物发展和管理中从在的问题 (1)地域发展不平衡,部门或系统之间的差距明显沿海城市快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高于不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已成为国内实验动物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行业来看,卫生、教育、科技、制药系统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占全国的70%以上,实验设施的整体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 (2)实验动物新资源的匮乏全球共有近万个实验动物品系,中国只占其中的5%。尤其是近几年,如SARS和禽流感、甲流等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三高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等的高发,已凸现出相关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的严重匮乏; (3)人员整体水平和再教育程度不一发达城市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尤其是上海已基本形成从业人员再教育体系(专业培训、管理培训、技术工人培训、上岗证书培训等),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高级专业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和有特殊专长的动物实验人员奇缺。 5、三R原则(1)替代(replacement)原则;(2)减少(reduction)原则;(3)优化(refinement)原则。 6、近交系: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99%以上的等位位点为纯合时定义为近交系(Inbreeding strain)。通过持续20代以上的近亲繁殖培育而成。 近交系命名:可用1~4个大写英文字母为首,与数字相结合,而在其后面的括号内用大写英文字母F加上数字表示兄妹交配的代数。 7、亚系(Substrain)是由同一个近交系分离出来的具有各不相同特性的品系。 亚系命名:原则是在品系名称后加斜线号,再加上数字、小写字母、或培育者名称、研究机构缩写,或者以数字开头与缩写同时使用。 8、支系(subline)经过技术处理的品系。 支系命名:保存在不同地方的支系命名是在品系(亚系)名称后面加一斜线或双斜线,再加保持者名称缩写。如:C57BL/6J//Lac是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Lac)维持的支系。 9、封闭群(closed colony)是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群体。 封闭群命名:由2~ 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种群名称前标明保持者的英文缩写名称,第一个字母须大写,后面的字母小写,一般不超过4个字母。保持者与种群名称之间用冒号分开。例如:N:NIH 表示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保持的NIH封闭群小鼠。 保持者的名称?┍封闭群名称 10、按照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程度分: (1)普通级(CV)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以及人畜共患寄生虫。 特点:排除的微生物较少,表面上健康无病,很可能有隐性感染的病原体存在; (2)清洁级(CL)动物: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研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如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等。 特征:体内可以有一些微生物存在,但不具有传染性,不能有隐性感染,属于健康动物。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