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苔丝悲剧的原因提纲1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发表时间:2011-09-29T14:14:13.94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仪淑云[导读]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仪淑云(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87-01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一、引言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
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
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
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
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
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
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
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一、本文概述《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笔下的一部深刻描绘社会悲剧与个体命运纠缠的杰作。
作品以女主角苔丝为中心,细腻展现了她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大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不幸。
本文旨在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致解读,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深入剖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多重因素。
文章将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以及道德观念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苔丝的命运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探讨,本文旨在引发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思。
二、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中,苔丝的命运之源可以追溯至她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小贩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她的父母,尽管深爱着女儿,但却无力为她提供一个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
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苔丝能够借助婚姻改变家庭的困境,这无形中为苔丝的未来铺设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苔丝的成长环境也充满了挑战。
她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应对社会对贫困家庭的偏见和歧视。
她的纯真和善良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为她日后遭遇的种种不幸埋下了伏笔。
在苔丝的成长过程中,她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引导,这使得她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常常显得无所适从。
在这样的家庭与成长环境下,苔丝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她的纯真和善良成为了她最大的软肋,使她在面对世俗的丑恶时,无力抵抗。
而她的家庭背景则成为了她无法摆脱的枷锁,使她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因此,可以说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是她悲惨命运的根源之一。
然而,尽管苔丝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她的坚韧和勇敢却让人深感敬佩。
她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时,从未放弃过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她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虽然对个体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个体的坚韧和勇气同样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展现了19世纪英国乡村生活中的阶级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问题。
苔丝的悲剧成因涉及到社会制度的不公、个人性格的局限和命运的无情等多重因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苔丝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是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小说开篇,我们了解到苔丝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贫困的小农,母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苔丝的家庭没有任何背景和地位可以支持她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她注定只能在贫困和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家庭环境中生活。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阶级制度严格,贫穷的家庭很难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这使得苔丝注定要受到社会的不公对待。
苔丝的个人性格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苔丝是一个善良而纯洁的少女,她对待生活充满着乐观和善良,但同时她也有一种敏感和纯真的天性。
她对自己的命运充满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她的纯真与社会现实的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她的内心承受了沉重的打击。
在小说中,苔丝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幸遭遇,但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善良和乐观,这也是她的个人性格使她更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
苔丝的爱情经历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小说中,苔丝爱上了徳伯家的少爷安吉尔,她将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对方身上。
但是由于她的贫穷和社会地位的差距,使得她和安吉尔之间的爱情注定是无法成真的。
安吉尔最终选择了另一个高贵的女性作为妻子,而苔丝只能独自一人面对社会的嘲讽和压力。
苔丝的爱情经历使她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这也使她更加迷茫和无助。
社会道德和宗教伦理观念的约束也是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和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
苔丝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无法违背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对道德的坚守,她选择保守自己的贞操和清白,而这也成为了她放弃和安吉尔之间爱情的决定。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19世纪英国乡村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主人公苔丝·埃弗德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的悲剧成因在于社会的偏见、性别歧视、以及她自身的软弱和无助。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社会的偏见是苔丝悲剧的重要成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阶级观念严重,贫穷的农村女孩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尊贵。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家境非常贫困。
由于家庭的贫困,苔丝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被视为低下的劳动阶级。
在当时的社会中,贵族和富人们对贫穷的人和低下阶层的人持有歧视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些人注定是悲剧的命运,是注定要被社会所边缘化的。
社会的偏见使得苔丝从小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她被剥夺了应有的幸福和尊严。
性别歧视也是苔丝悲剧的成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
苔丝在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朋友的支持,她不得不去寻找工作来维持家庭的生活。
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的工作选择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有文化和技能的女孩来说更加困难。
苔丝找了很多工作,但都因为一些外部条件而不得不辞职。
她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使得她的生活更加困难和无助。
苔丝自身的软弱和无助也是导致她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苔丝是一个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女孩,但她内心却缺乏坚强和勇气。
她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总是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她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而是选择了逃避和放弃。
她在与天真的安吉拉和富家子弟阿雷克斯之间的感情纠葛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主要包括社会的偏见、性别歧视,以及她自身的软弱和无助。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结局。
苔丝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一面,更让人们意识到了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浅析苔丝悲剧的成因托马斯·哈代擅长以悲剧的眼光来审视人生, 以悲剧性的感悟及独特的方式来描绘人生的苦难,因此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界的莎士比亚”。
其代表名作《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剧命运。
任何悲剧的产生都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苔丝;人为因素;社会因素;作家因素正文部分:一、苔丝是19 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用现实主义的笔触鲜明生动地塑造的一个美丽纯朴的农村姑娘。
《德伯家的苔丝》描述了发生在19 世纪的英国的一个悲惨的故事,5 月的一个夜晚,农村赶车汉约翰·德伯菲尔在回家途中,听一位牧师说他是名门贵族德伯维尔家的后裔。
他兴奋异常,信以为真,一心想借此摆脱贫贱家地位,便要女儿苔丝到特冉特瑞齐去,向一家冒名德伯维尔姓氏的富户认亲戚。
17 岁的苔丝姑娘,纯朴美丽,毫无人生经验,终于去那个“本家”帮佣,结果被恶少亚历克诱骗失身。
苔丝悲愤回家,抑郁度日,生下的孩子也未能保住。
后来,她来到一个牛奶场当挤奶工,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结识了一个青年安吉尔·克莱尔,两个人产生了爱情。
然而苔丝内心矛盾:缠绵的爱情常常让她忘却往事;清醒的理智却又让她记起往事。
悲痛的历史好似沉重的十字架压在她的身上,她多次欲言又止。
在克莱强烈的追求下,两人终于结婚。
新婚之夜,苔丝决心把自己的“罪过”都告诉克莱。
不料克莱首先开口,向苔丝吐露了他自己过去的一段荒唐情事,苔丝当即真诚大度地宽恕了他。
然而,当苔丝向他倾诉自己的不幸之时,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饶恕。
克莱尔以“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就不同”,“乡下女人不懂什么叫体面”为由,冷酷地离开了她。
之后为了养活全家,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维护所谓“丈夫”的尊严,苔丝又不得不饱受无尽的屈辱到一家农场干着跟男工同样繁重的劳动,并苦苦等候远走巴西的丈夫归来。
可没过多久,亚历克又来纠缠她,而这时她的父亲不幸死亡,母亲又重病,房主逼租,全家沦落街头。
苔丝悲剧的原因范文
首先,苔丝悲剧的背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道德伦理观念极为保守的时期,对于婚姻、家庭、社会地位等问题极为重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苔丝身为一个贫穷的女孩,面对着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和道德束缚,注定了她将承受苦难和悲剧的命运。
其次,苔丝的性格和个人经历也是导致她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苔丝是一个天真无邪、纯真善良的女孩,她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向往。
然而,她的天真与世俗冲突,导致了她在社会中的不幸遭遇。
她被父亲卖给了一个无情的富商作为情妇,又因为父亲的丧失而被迫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最后被一个富有的绅士伪装成婚礼的仪式诱骗,并因为毫不知情地嫁给了自己的堂兄,加上倒霉被死去的父亲知道真相,还是被富士宫感化,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此外,苔丝在这个时代所处的社会地位也成为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贫穷的女孩,苔丝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也无法摆脱社会的束缚和限制。
她在婚姻和家庭问题上,被迫依靠男性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命运,她无法自主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当她意欲打破这种束缚,追求自由和真爱时,却被社会所否定和谴责,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批判的立场,因此获得了“悲观主义者”的绰号。
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民间人物的命运也是悲剧,而主人公的命运是人类命运的缩影。
他在作品中广泛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描写法,这种方法具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形式。
他的对比是多种层次和范围的:人和社会环境、人和大自然,人的粗暴的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人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世界等。
特别是突出地反映了人物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和弱小,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个性的毁灭。
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为《苔丝》)中,它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代表作,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杰出小说家的声誉。
《苔丝》中的悲剧原因主要有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三个方面,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一、社会悲剧女性主义认为自从女性传统地位丧失以后,特别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妇女生活便进入父权主义一统天下的漫漫长夜。
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其自然属性沦为被奴役的对象,女性被当作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而遭到以男性为权力核心的社会的压迫。
她们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她们为寻找自我和刻社会承认而付出的种种努力最终多以悲剧而告终。
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和心理程度上沦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
哈代的创作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动荡的时期。
当时英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此而产生了各种尖锐的矛盾和危机。
《苔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一些最严峻的问题的关切和同情。
哈代在书中描绘了新兴的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给古老、乡土的威塞克斯地区带来了冲击,揭露了禁锢众思想、强调贞洁、压抑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
主人公苔丝所受的压迫是双重的。
在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不能维持的条件下,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并受到富家子弟的污辱。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苔丝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他美丽纯洁、孝顺温柔、勤劳勇敢、真诚坚毅、质朴善良,却不断被命运捉弄。
浮浪子弟亚雷强暴了她,知识青年克莱对她始恋终弃,文弱女子接连遭受到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故事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宗教的伪善,赞颂了具有纯洁灵魂的姑娘苔丝。
关键词:苔丝、悲剧、命运一、社会环境因素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扩张到偏僻落后的农村,打破了原有的乡村田园生活秩序。
大量农民破产,沦为有产者盘剥的对象,陷入赤贫困厄的境地。
此时的英国农村主要有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两大对立阶层。
农场主拥有土地和房屋的所有权,通过出租、雇工经营地产。
在两大对立阶层之外,还存在木匠、石匠、铁匠等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
农场主为了垄断农村经济,谋求最大的利益,一有机会就毫不留情的排挤小商小贩。
苔丝的家庭属于当时不受欢迎的岌岌可危的阶层,苔丝在小说中出现时,生计已经相当窘迫。
她的父亲是一个小商贩,不仅嗜酒如命,而且懒惰愚昧又爱慕虚荣,整日沉醉于是名门望族后裔的虚幻荣耀之中。
苔丝的母亲做过挤奶工,之后是洗衣工,是个庸俗浅薄,不谙世事的女人。
苔丝有六个姊妹,沉重的家庭负担一开始就让她的命运显得惨淡难料。
离开学校以后,苔丝逐渐承担起养家糊口的活计,不巧在一次赶集途中弄死了家中赖以维持生计的老马“王子”,对她们贫困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内疚的苔丝顺从了父母的意志,放下自尊去认“本家”,希望得到帮助,却失身于亚雷。
父亲死后,土地和房子的租约到期,一家老下被驱逐出去而无处安身,苔丝不得已委身于亚雷做情妇,用尊严和肉体换取家人生活的安顿。
这却使她与克莱重归于好的希望化为泡影,最终导致苔丝的悲剧。
二、苔丝的性格悲剧苔丝的悲剧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外部环境具有不可抗拒性,而且她本人的内在性格同样支配着命运的走向苔丝是一位孝顺、有责任心的女儿,一个坚毅叛逆的“失贞”女人,一个笃信爱情的真诚、纯洁女孩。
苔丝悲剧的原因《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经典小说,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悲剧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女性苔丝·厄伍德在逆境中的奋斗和追求幸福的故事。
然而,苔丝的悲剧命运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苔丝悲剧的发生呢?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苔丝悲剧的原因。
首先,苔丝的社会地位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缺乏教育和社会地位。
她只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女孩,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家族地位。
这使得苔丝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不公正待遇。
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在追求幸福时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
其次,苔丝的无法逃脱命运的悲剧也是导致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无论苔丝如何努力,她似乎无法逃脱她的命运。
她的人生注定了要忍受痛苦和不幸。
与这种宿命论相对立的是她的坚持和勇气,她试图抵抗这个不公正的世界。
然而,在无情的命运面前,她最终被迫接受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第三,苔丝的爱情观也是她悲剧的因素之一。
苔丝是一个浪漫而热情的女性,她对爱情怀有很高的期望和追求。
然而,她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与社会的现实并不相符。
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导致了她与多个男性产生关系。
尽管她真心地寻求幸福,但却在不断的失望和背叛中度过了她的一生。
最后,苔丝自身的矛盾性格也是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苔丝是一个既温柔又坚强的女性。
她具有独立和坚定的性格,同时又充满柔情和敏感。
然而,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她在面对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时容易受伤害。
她内心的矛盾和自我折磨使她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综上所述,苔丝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她的社会地位、命运的无情和她自身的矛盾性格相互交织,使得她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陷入无边的痛苦和不幸。
《苔丝》这部小说通过苔丝的悲剧命运,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残酷。
正如哈代在小说中所表达的那样,我们无法掌控一切,有时候命运注定我们要承受痛苦和困难。
然而,苔丝也教会了我们坚强和勇敢地面对困境,追求自己的幸福。
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的解析
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1. 社会阶级制度:苔丝出身贫寒,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层。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阶级固化非常严重,社会流动性较低。
她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机会,从而导致对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状况缺乏理解和同情。
2. 性别歧视问题: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有着极为严格的性别角色划分和社会期望。
苔丝因为受到男性的欺骗,导致被社会所谴责和放逐,而男性却未受到类似的惩罚。
这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和对性行为的严苛控制,女性在权力和自主权方面受到限制。
3. 宗教与道德观念:苔丝属于十九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受到宗教和道德观念的束缚。
她的初恋并婚外恋的行为与当时宗教与社会道德观念相悖,被视为道义败坏。
这种道德束缚使得她在社会中受到谴责和孤立。
4. 婚姻制度与女性地位:苔丝的婚姻被认为是社会地位和经济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她一直受到父权制的压迫,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
她的丈夫漠视她的感受和需求,将她视为财产和工具,缺乏对她的尊重和爱护。
5. 教育与机会不平等:苔丝既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没有获得发展的机会。
她想要改变命运,但被社会阶级制度和性别歧视所限制,无法摆脱贫困和压迫的局面。
这些社会原因导致苔丝在社会中面临巨大压力和困境,最终导致她生活的悲剧结局。
苔丝的故事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制度、性别歧视和道德观念对个人命运和自由的限制。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代表作品。
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深受广大读者同情的悲剧人物——苔丝。
这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而她人生的悲剧是其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本文将从主客观多个角度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标签:苔丝;悲剧;社会;性格;家庭《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美丽善良、勤劳淳朴、坚强勇敢、纯洁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女孩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为减轻家庭负担去富贵家庭做工,被富家无赖诱奸、回家后丧子、新婚之夜因旧事遭丈夫抛弃、将又来纠缠她的恶棍刺死,最终自己也走上断头台。
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苔丝的一生是由悲劇构成的,但任何悲剧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苔丝悲剧的成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
主观因素便是苔丝的性格;客观因素是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下面便从这几个角度对苔丝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
一、性格因素苔丝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家中唯一的劳力性动物老马死后,因为觉得老马的死与自己有关,出于愧疚和对家庭收入的担忧,就答应了父母让她去德伯家认亲的要求。
对亚雷,她从一开始就有排斥但还是继续待在他们家中干活。
她对亚雷缺少戒备心,在亚雷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去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多信任但还是依赖着他,和他一起回去,这也造成了她被亚雷诱奸的结果。
因为她的善良不忍心,她生下了自己和亚雷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因病夭折。
同样也是因为她的真诚,她认为自己不应该隐瞒自己的丈夫克莱尔,于是在婚前选择告诉克莱尔自己的过去,可她没想到克莱尔完全不能接受,两个人还是在新婚之夜分开了。
之后在父亲去世后,一家人无家可归的时候,她又因为自己的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而答应了与亚雷同居。
可不能忽视的是,苔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勇于反抗的女孩,于是在克莱尔回来之后,她杀死了亚雷,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与哈代的悲剧意识1《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1.1 当时社会环境和制度的因素首先是当时社会传统观念的偏见以及社会道德的不公,苔丝因为受到亚雷的凌辱就被认定是没有节操的,不纯洁的女人,导致安吉在知道苔丝有过一个孩子的时候,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和偏见的根深蒂固,在新婚之夜抛弃苔丝,使苔丝痛苦绝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这也是苔丝的悲惨命运的开始,与亚雷对苔丝肉体上的伤害相比,安吉对苔丝的抛弃又何尝不是更大的精神上的摧残呢?其次就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所造成的各个阶级之间的地位和经济的悬殊,这也是引发苔丝悲惨命运的关键因素。
当时的农村被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侵袭,使当时农村的个体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影响下,贫富差距非常大,穷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苔丝也不会受到亚雷的凌辱,心爱的丈夫也不会抛弃她,更不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杀了亚雷,受到资产阶级法律的不公平待遇,悲惨的命运也就不会开始。
最后就是法律的不公,这是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直接的社会因素。
亚雷就是当时的恶势力和暴力的代表,苔丝的一生都在受着强权和暴力的侵害,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恶势力有资产阶级的法律做后台,所以才会导致亚雷的为非作歹。
当时的资产阶级法律的不公主要表现在,苔丝杀掉亚雷就是杀人犯,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赔上性命。
但是苔丝受到亚雷的侮辱和迫害就被认定是正当的,难道亚雷就不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吗?无辜的苔丝最终成为了资产阶级文明发展的牺牲品,苔丝的悲惨命运以及社会对她的不公平待遇,都间接表明了当时社会法律的虚伪性和不人道。
1.2 苔丝自身性格的原因首先苔丝拥有着勤劳善良的美德,但就是由于这一点使得她为了全家的生活,被迫去认亲打工,却受到了侮辱,迫于生活的无奈,再一次到牛奶厂去打工,在那里遇见了安吉,苔丝认为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但是安吉却在知道苔丝的遭遇后离她而去,为了家庭,苔丝不得不再去打工,但再一次遇见了亚雷,苔丝的勤劳和善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却一次又一次的将她推入无底深渊。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1. 引言1.1 苔丝的贫困家世苔丝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家中经济拮据,生活困苦。
她的父亲鲍勃·斯特德利克是个酒精成瘾者,经常酗酒,无力扶养家庭。
苔丝的母亲也早逝,她从小就没有母爱的关怀。
贫困的家庭环境使得苔丝从小就学会独立生活,她不得不操劳家务,同时还要努力在贫困的环境下求学。
这种早熟的生活让苔丝在孩提时代就背负着沉重的责任,缺乏童年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贫困的家世让苔丝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物质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支持,使得她心灵受到伤害,无法得到适当的疼爱和教育。
这种贫困家庭的环境让苔丝注定了一个不幸的命运,她没有选择权和足够的资源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家庭的贫困成为了苔丝悲剧命运的开端,她在艰难的环境下成长,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这种贫困家世对于苔丝的悲剧命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 苔丝的孤独成长苔丝的孤独成长始于她的童年时期。
她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长大,父母早逝,没有兄弟姐妹,更没有其他亲人照料。
这种家庭背景使得苔丝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和坚强,但同时也埋下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之情。
在没有父母的指导下,苔丝不得不自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家中的大小事务。
由于家庭的贫困,苔丝经常要去做农活来挣取微薄的饭食,这让她无法像其他同龄人一样接受正规的教育。
孤独的成长经历让苔丝无法体验到像样的童年时光,缺乏亲情的陪伴和指导,使得她的心灵长期处于空虚和孤独之中。
苔丝在孤独中长大,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教导,也没有人能够给予她温暖和安慰。
这种孤独成长的经历,成为了苔丝悲剧的导火索,使得她后来在生活中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时,更加无助和无助。
苔丝的孤独成长是她悲剧成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 正文2.1 父亲的酗酒苔丝的父亲约翰·德伯是一个酗酒的人。
他是一个沉溺于酒精的农民,经常在醉酒后对家人施暴,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苔丝从小就饱受父亲的虐待和家庭暴力的折磨。
浅谈苔丝悲剧的原因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Tomath?Hardy)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美丽、善良、纯洁的农村姑娘苔丝被引诱而失身,后来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她被法庭处以绞刑的悲惨故事。
导致苔丝悲剧的原因有很多。
本文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社会因素、女性主义视角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笔者认为苔丝的悲剧是以苔丝的性格因素为主,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苔丝的悲剧;原因1引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主要作品,同时也是极富有现实意义的悲剧作品。
尽管作品刚刚发表后被资产阶级猛烈攻击,但它的光辉未被掩盖,直到现在还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小说以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为线索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英国下层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
女主人公苔丝也处于这一阶层。
作者在小说中给了苔丝的形象打了恰当的比喻―一只不幸的孤鸟、一只身陷囹圄的小鸟。
这个意象生动地显示了她的不幸、孤独和无助,苔丝的形象正如这只孤鸟。
小说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十六岁的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纯洁的农村姑娘。
由于家境贫困,在家庭责任感和父母的劝说下不得不向富有的冒牌远房亲戚亚雷?德伯家攀亲做工。
亚雷?德伯是个纨绔子弟,不久苔丝被他诱奸。
不幸的苔丝愤然回了家,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并生下了孩子。
苔丝选择了远离家乡到一家牛奶场当挤奶女工。
在那里她认识了出身牧师家庭并受过良好教育的安琪儿?克莱尔。
克莱尔为了突破家庭和社会的传统观念来到了这个乡村的牛奶厂寻找他的生活理想。
出于苔丝的美貌,他和苔丝相爱了并且订了婚。
新婚之夜,苔丝相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思想开通”的克莱尔虽和很多女人有过纠缠,却粗暴地抛弃了苔丝远走巴西。
苔丝不得不回到娘家。
不久苔丝的父亲死了,她们全家面临着挨饿的危险;这时已经成为牧师的亚雷又来纠缠苔丝。
苔丝多次写信给克莱尔请求克莱尔与她重归于好,克莱尔却没给苔丝任何回复;面对家庭贫困的压力和亚雷的纠缠,混乱与无奈的状况中,苔丝不得不委身于亚雷。
浅析苔丝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分析《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苔丝从农村妇女晋升到富有绅士夫人再到堕入困境的悲剧命运。
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个人选择等原因。
首先,社会环境是苔丝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小说所描绘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末的英国乡村社会,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仍然占主导地位。
在这个社会中,贫富悬殊极大,社会地位固化,阶级观念深入人心。
苔丝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环境中,没有机会上升到更高的社会阶层。
她自小就懂得读书,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社会环境限制了她的发展空间,使她很难摆脱贫困窘境。
其次,家庭因素也对苔丝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苔丝生活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懒散农民,母亲早逝,家庭缺乏温暖和支持。
父亲对苔丝的关心不够,甚至觉得她是家庭的负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苔丝从小就缺乏爱和安全感,导致她内心孤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此外,苔丝自身的个人选择也是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小说中,苔丝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勇敢地离开了家乡,寻找更好的生活。
然而,在她寻求幸福的过程中,她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首先,她的纯真和孤独使她容易受到他人的诱惑和欺骗。
她先后爱上了两个男子-亚历克斯和安吉尔,但两者都不能给她真正的幸福。
苔丝对于自己的爱情选择没有足够的明智,很容易被情感左右,导致了她在这段感情中的痛苦和破碎。
总之,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环境的限制、家庭的贫困和个人的选择错误都为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苔丝的命运警示我们,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个人选择和决策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的选择,并尽力避免重蹈苔丝的覆辙。
由表及里解读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杰作《苔丝·达布维尔的命运》中的主角,她的命运一直是文学界和读者们讨论的话题。
苔丝的悲剧命运是如何产生的?是由表及里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她的命运走向悲剧?本文将从苔丝的成长环境、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来解读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位悲剧女主角的命运。
首先要从苔丝的成长环境来解读她的悲剧命运。
苔丝成长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个酗酒者,家境贫困。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苔丝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丰富的知识,她的父母也无法给予她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这种成长环境注定了苔丝的命运并不乐观,她从小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性格和命运。
接着要从社会背景来解读苔丝的悲剧命运。
小说中所描述的时代正是19世纪的英国社会,当时的社会阶层固化,贫富之间的鸿沟很难跨越。
而苔丝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恰恰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被迫离开家乡到城市谋生,这也是苔丝一家被赶出家园的原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贫困和社会地位成为了苔丝命运的枷锁,她的命运被社会的不公和阶级之间的壁垒所困扰。
苔丝个人性格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
苔丝是一个非常善良和纯洁的女孩,她对待身边的人总是充满了善意和宽容,但正是这种性格也使得她在爱情方面陷入了困境。
她对待亚历克斯和安吉尔的爱情都是纯粹和真挚的,但她却因此而遭受了痛苦和折磨。
苔丝的善良和纯洁只能使她更容易成为他人欺凌和伤害的对象,这也是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浅析苔丝悲剧的原因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他既是一个小说家,又是一个诗人。
德伯家的苔丝是他最为有影响力的一部巨著。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失身后悲惨的命运。
文章通过对小说中社会环境,他人影响及苔丝自身性格三个方面描写,由此揭露出苔丝的命运所在。
她对命运有着反抗的一面也有着妥协的一面。
所以,作为普通人的苔丝与当时社会抗争是无助的,最后会像所有一切与道德,伦理相悖的事物一样,被沦为社会的牺牲品。
关键词:悲剧;社会环境;他人影响;苔丝自身性格;牺牲品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诗人、小说家。
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他最优秀的小说,写出身贫苦的少女苔丝被本家恶少奸污,后在牛奶场当了挤奶工,不久与牧师之子克莱相爱、结婚,新婚夜坦诚地向克莱讲了往事,结果遭弃,最后她杀死亚雷,被判绞刑。
《苔丝》中的悲剧原因主要有家庭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方面,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一、家庭悲剧
苔丝是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出生,从一开始她的父母就送她上了一条悲剧之路。
苔丝来到亲戚家时,恶少艾力克便被她的美貌吸引对她起了邪恶的念头,他利用苔丝的无知与善良,骗她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当苔丝被诱奸后,使她受到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煎熬,她是那么的无助与无奈。
当遇上安吉尔时,苔丝对生活爱情看到了新的希望,安吉尔聪明、耿直,这正是苔丝所欣赏的,然而在新婚前夕,苔丝告诉丈夫自己的不幸遭遇,并没有得到丈夫的理解,而产生了鄙视与嫌弃,于是安吉尔抛弃了苔丝,就这样苔丝失去了丈夫,失去对生命、爱情、婚姻的信心,使她再一次陷入人生的悲痛之中。
假如不是她那么单纯,相信丈夫会接受并理解,那个秘密也许永远也不会被安吉尔知道。
安吉尔是精神的象征,但他敏感,不现实。
二、性格悲剧
从苔丝自身的性格而言,苔丝的悲剧又是性格的悲剧,她集人类美貌、善良、聪慧、勤劳、坦诚、坚贞于一身,是个纯情高洁的乡村田园姑娘。
还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反抗性,但是信念和现实发生矛盾时,她又反抗的不彻底。
就是她双重的性格给她带了灾难。
当她父母让她去攀亲时,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单纯。
殊不知当她进入远房亲戚家门的那一刻,厄运正一步步的向她靠近,艾力克用尽一切手段想得到苔丝,涉世不深
的苔丝最终被艾力克诱奸了。
这些正是她的纯洁导致的。
苔丝的反抗性并不是那么彻底,当她剩下的孩子夭折后,虽然她不屑于宗教,但是她又担心她的孩子会因为没有洗礼而被打下地狱最低层,自己偷偷地给他洗礼,当她获知安吉尔也曾犯过错误时,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但是安吉尔的反应又让她跌回了不变的道德轨道中,她一直在旧有的道德圈边缘徘徊,在她这种不断地抗争、妥协、堕落到最终的坚决反抗中,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东西被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撕裂的凄美。
三、社会悲剧
除了家庭和自身性格导致苔丝人生悲剧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因素。
苔丝是无辜的,因为她是生长在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中,新旧制度的冲突更为激烈,在现代大工业对脆弱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侵袭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大家主要追求自身利益,例如,去追求名利、金钱,诚实守信已不复存在。
苔丝的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为了利益,不顾孩子的意愿与安危却将她送到远房亲戚家,在富人的眼中,他们是看不起穷人的,因为他们也是势力的人,总是来巴结讨好比他们更有钱,更有权势的家族。
总得来说,苔丝的人生悲剧即那个时代的悲剧。
参考:
哈代,托马斯,2002.9,《德伯家的苔丝》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魏健主编,2008.7,英美文学鉴赏导读,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赵文薇,柏云彩主编,2010,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