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6章 半导体器件
- 格式:ppt
- 大小:13.39 MB
- 文档页数:83
电工类第五版《电子技术基础》全章节习题与及答案一.填空题:(共59题)1.PN结正向偏置时,应该是P区的电位比N区的电位高。
2.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为0.7V 。
3.锗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为0.2V 。
4.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的实质是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5.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可作为开关器件使用。
6.三极管的极限参数分别是I CM、P CM和U CEO。
7.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反。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8.小功率三极管的输入电阻经验公式= 30 09.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的根本原因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10.在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值越大其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11.反馈放大器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组成。
12.电压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
13.电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流。
14.反馈信号增加原输入信号的反馈叫正反馈。
15.反馈信号减弱原输入信号的反馈叫负反馈。
16.放大直流信号时放大器应采用的耦合方式为直接耦合。
17.为克服零漂常采用长尾式和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
18.集成运放按电路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
19.线性状态的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电位差=0。
20.线性状态的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的电流=0。
2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中的集成运放工作在开环状态。
22.单门限电压比较器中的集成运放属于线性应用。
23.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的过程叫整流。
24.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10 A。
25.在输出电压平均值相等的情况下,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2倍.26.整流二极管的冷却方式有自冷、风冷和水冷三种。
27.检查硅整流堆正反向电阻时对于高压硅堆应用兆欧表。
28.三端可调输出稳压器的三端是指输入、输出和调整三端。
29.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CW7812型号中的12表示为 12 V。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授课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课程教学时数:101H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代码:学制:全日制3年适用专业:数控技术课程类别:必修课必修课开对象:非电类相关专业制订人:张鹏审核人: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贯彻以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力求体现精炼与实用。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非电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上包含了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门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专业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校企合作作为课程开发的切入点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教师到企业社会实践,带学生实习等方式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课程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
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以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思路设计学习情境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学习领域为平台,以学习情境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设立课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对象,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一章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电路的定义电路的元件电路的类型2. 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3. 电路分析方法串联电路分析并联电路分析混联电路分析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解释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3. 演示:通过示例电路图,演示电路定律的应用和电路分析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运用所学的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学生能够应用电路定律进行电路分析;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资源:1. 电路图和实验设备;2. 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的教材或课件;3. 练习题和解答。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二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它们的符号和特性。
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原理;2. 掌握电子元件的符号和特性;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电子元件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1. 电阻电阻的定义和符号电阻的计算和单位电阻的特性2. 电容电容的定义和符号电容的计算和单位电容的特性3. 电感电感的定义和符号电感的计算和单位电感的特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电子元件的概念。
第五章半导体铸件一、填空I,半导体是指常海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物质。
2、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掺杂性的特性,坦重耍的是热敏性特性。
3、纯净硅或者镭原子最外层均有四个电子,常因热运动或光照等原因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4、自由电子带建________ 电,空穴带正电。
5、半导体导电的一个她本特性是指,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和空穴均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6、在单晶硅(或者错〉中掺入微限的五价元素,如磷,形成掺杂半导体,大大提高/导电能力,这种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数远大于空穴数,所以靠自由电子导电。
将这种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N*半导体半导体。
7、在单晶硅(或者锌)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诺,如硼,形成掺杂半导体,这种半导体中空穴数远大于自由电子数,所以靠空穴导电。
将这种半导体称为空穴里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半导体。
8、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PN结导通,加反向电压时PN结截止。
9、PN结加正向电压是指在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此时电流能通过PN结,称PN结处「导通状态"相反,PN结加反向电压是指在P区接电源负极,N区接电源正极,此时电流不能通过PN结,称PN结处于截止状态。
10、二极管的正极乂称为」1.极,由PN结的P区引出,负极乂称为阴极,由PN结的N区引出.Ik按照芯片材料不同,二极管可分为由二极管和楮二极管两种。
12、按照用途不同,二极管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拴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1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指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
该曲线由」m特性和反向特性两部分组成。
14、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是指正向电流通过二极管时二极管两端产生的电位差,也称为正向饱和电压.15、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导通时,硅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伏,错管的正向压降约为3伏。
16,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时,管子处F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突然增大,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性特性,这种现象称为⅛________ o17、硅稳压二极管简称为稳压管,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 它与普通二极管不同的地方在于只要反向电潦在一定范围内反向击穿并不会造成会压二极管的损坏,以实现稳JK目的,所以电路中稳压管的两端应加反向电*。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1.1 电路的概念(1)略(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1)零、负电位、正电位(2)3、1.5、3、1.5、0、3(3)-7,-51.3 电阻(1)3∶4(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104.4ρm根据Sl 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1.4 欧姆定律(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220===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 电功与电功率(1)25401000===P W t h (2)略(3)31680072002.0220=⨯⨯==UIt W J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三、填空题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 l R ρ=; 6.1800、±5%; 7.220 四、计算题1.5510=-=-=b a ab V V U V10)5(5=--=-=c b bc V V U V15)5(10=--=-=c a ac V V U V15-=-=ac ca U U V2.2.012024===t Q I A Ω===202.04I U R 3.(1)210100220=+=+=r R E I A (2)2001002=⨯==IR U V(3)20102=⨯==Ir U r V4.(1)8804220=⨯==UI P W(2)15840001800880=⨯==Pt W J(3)1440018005.0422=⨯⨯==Rt I Q J(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1 电阻的连接(1)5.04211===R U I A 10205.022=⨯==IR U V1210221=+=+=U U U V(2)由于12221221R R R U R U P P == 故142820101212=⨯==P R R P W(3)(a )Ω==343R R ab(b )Ω=⨯==++++=32043535)()(R R R R R R R R R ab (c )Ω===1444R R ab (d )R R R R R R R R ab ++++=)2()2(Ω=⨯==53245858R 2.2 基尔霍夫定律(1)5、3、6、3(2)假设2I 、3I 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1所示,依基尔霍夫定律,知:2332213311321E R I R I E R I R I I I I =+=+=+128038050008.0008.0322332=+=+⨯=+I R I I I I即 解得 图2.1 作业测评2电路图0245.02=I A=24.5mA0325.03=I A=32.5mAΩ=3842R2.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rE I s =、不变、并、r I E s =、不变、串 (2)(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2.2(a ')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工电子教研室课程编号:03040089b英文名称: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学时:总计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48学时,实验(含上机)0学时学分:3.0学分面向对象:物流管理、应用物理学、生物工程等本科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教材:《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Ⅰ),朱伟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六月第一版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1.《电工学》(第六版)上册电工技术、《电工学》(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六版2.《电工学(第六版)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电工学(第六版)习题全解(上下册)》,姜三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教学目的和任务《电工电子技术》是面向高等工科学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目前,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门课程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安全用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等电工技术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般电路和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作用和功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5学时。